山东省聊城市东方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33947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聊城市东方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山东省聊城市东方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山东省聊城市东方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山东省聊城市东方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山东省聊城市东方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聊城市东方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聊城市东方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聊城市东方中学高二化学测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近年来,加“碘”食盐较少使用碘化钾,因其口感苦涩且在贮藏和运输中易变质,目前代之加入的是( ) A.I2 B.KIO C.NaIO D.KIO3参考答案:D略2. 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NaCl BH2S CCH3 DNH4I 参考答案:C3. 常温下,Ag2SO4、AgCl、AgI的溶度积常数依次为Ksp(Ag2SO4)=7.710-5mol3L-3、Ksp(AgCl)=1.810-10mol2L-2、Ksp(AgI)=8.310-1

2、7mol2L-2。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常温下,Ag2SO4、AgCl、AgI在水中溶解能力依次减小B.在AgCl饱和溶液中加入NaI固体,有AgI沉淀生成C.Ag2SO4、AgCl、AgI的溶度积常数之比等于它们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D.在Ag2SO4饱和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有Ag2SO4沉淀析出参考答案:C选C。因为Ag2SO4、AgCl、AgI的化学式不类似,故需要根据其溶度积常数计算出Ag+,不难判断A、B正确,C项错误。故答案C。4. 一定量14%的氢氧化钾溶液,若将其蒸发掉50 g水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恰好增大一倍,体积变为62.5 mL。则浓缩后溶液的物质的量

3、浓度为 ( ) A. 2.2 mol / L B. 4 mol / L C. 5 mol / L D. 6.25 mol / L参考答案:B略5. 有人认为CH2 = CH2与Br2的加成反应,实质是Br2先断裂为Br+和Br,然后Br+首先与CH2 = CH2一端碳原子结合,第二步才是Br与另一端碳原子结合。根据该观点如果让CH2 = CH2与Br2在盛有NaCl和NaI的水溶液中反应,则得到的有机物不可能的是 ABrCH2CH2Br BClCH2CH2Cl CBrCH2CH2I DBrCH2CH2Cl参考答案:B略6. 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溶液颜色为无色的是ANa+、MnO4-、K+、

4、NO3- 、SO32- BNa+、S2-、SO32-、H+、NO3-CNa+、S2-、OH-、K+ 、Cl DHCO3-、H+、Na+、Ca2+ 、SO32-参考答案:C略7. 下列反应的离子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Cl3溶液滴加到沸水中制备Fe(OH)3胶体:Fe33H2OFe(OH)33H B用碳棒作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中:2Cu22H2O2CuO24H C将S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Ca22ClOSO2H2O=2HClOCaSO3 D向Ba(OH)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HSO4溶液:Ba22OH2HSO42=BaSO42H2O参考答案:BD8. 下列各组离子,在所给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5、A.在pH1溶液中:Fe2、K、 NO3-、ClB.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溶液中:K+、Na+、Ca2+、HCO3C.在含有大量AlO2的溶液中: NO3-、Na、Cl、Al3+D.在由水电离出的c(H+)?c(OH)=1026的溶液中:K+、Na、Cl、SO42参考答案:D略9. 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B2CH3CH2OHO2Cu2CH3CHO2H2OCClCH2CH=CH2NaOHH2OHOCH2CH=CH2NaCl参考答案:B略10. 在温度、初始容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如图所示),发生如下反应:3 X(g)Y(g)2 Z(g) H0保持温度不变,

6、测得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恒容容器甲恒压容器乙Y的物质的量(mol)n1n2Z的体积分数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衡时容器乙的容积一定比反应前小 B21Cn2n1 D平衡时容器甲的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大参考答案:AB略11. 在含有Mg(OH)2沉淀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NH4Cl后,则Mg(OH)2沉淀 A.溶解 B.增多 C.不变 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A略12. 已知氯化银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AgClAg+ + Cl- ,25时氯化银的KSP=1.810-10。现将足量的氯化银分别放入下列选项的溶液中,充分搅拌后,相同温度下,银离子浓度最小的是A100mL蒸馏水中 B50mL0.1mol?L

7、-1的氯化镁溶液C100mL0.1mol?L-1的氯化钠溶液 D50mL0.1mol?L-1的氯化铝溶液参考答案:D13. 如图所示装置,电流计的指针发生偏转,正极变粗,负极变细,符合这种情况的是( )A正极Cu,负极Al,S为浓HNO3 B正极Ag,负极Fe,S为CuSO4 C正极Al,负极Cu,S为浓HNO3 D正极Zn,负极Cu,S为CuSO4参考答案:B略14. 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 H2O和D2OB甲醇和二甲醚CH3OCH3C和D和参考答案:C解:A、H2O和D2O均是水分子,是同一种物质,故A错误;B、甲醇(CH3OH)和二甲醚(CH3OCH3)的分子式不相同,不

8、属于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C、和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和的分子式相同,结构相同,属于同种物质,故D错误;故选C15. 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 A锰 B钙 C磷 D碘参考答案:A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是能量转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右图两个实验装置是实现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1)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是 (填“甲”或“乙”);(2)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3)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4)写出装置甲的反应总化学方程式 。参考答案:(1)乙;(2)Fe 2e- = 2Fe

9、2+ (3) 2Cl- 2e- = Cl2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若变蓝色则为氯气。(4)略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已知25时KspMg(OH)2=5.61012,KspCu(OH)2=2.21020,KspFe(OH)3=4.01038,KspAl(OH)3=1.11033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在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氧化剂,使Fe2+氧化为Fe3+,下列物质可采用的是 AKMnO4 BH2O2 CCl2 水 DHNO3然后再加入适当物质调整至溶液pH=4,使Fe3+转化为Fe(OH)3,可以达到除去Fe3+而不损失CuSO

10、4的目的,调整溶液pH可选用下列中的 ANaOH BNH3?H2O CCuO DCu(OH)2参考答案:B;CD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 分析:加入的氧化剂能够将亚铁离子氧化物铁离子,并且不能带入杂质;调节溶液pH的过程中,加入的物质即能够与氢离子反应,又不带入杂质,则加含铜元素的物质与氢离子反应促进铁离子水解转化为沉淀解答:解:在粗制CuSO4?5H2O晶体中常含有杂质Fe2+在提纯时为了除去Fe2+,常加入合适氧化剂,可以是H2O2,其还原产物是水,无杂质,AKMnO4会生成锰离子,CCl2 水会生成氯离子,DHNO3会剩余硝酸根;加入适当物质调整至溶液pH=4,使Fe3

11、+转化为Fe(OH)3,为避免带入杂质,可选用CuO、Cu(OH)2,A、B将铜离子转化为沉淀,不符合,故答案为:B;C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和应用,涉及盐类水解,注重高频考点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8. 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B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H2B H+ + HB ,HBH+ + B2 。回答下列问题:(1)Na2B溶液显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理由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在0.1 mol/L的Na2B溶液中,下列粒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_。 Ac (B2 ) + c (HB ) + c (H2B) = 0.1 mol/L Bc (OH-)

12、= c (H+) + c (HB-) Cc (Na+ ) + c (H+ ) = c (OH ) + c (HB ) + 2c (B2 ) Dc (Na+ ) = 2c (B 2 ) + 2c (HB )(3)已知0.1 mol/L NaHB溶液的pH = 2,则0.1 mol/LH2B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可能是_0.11 mol/L(填“”,或“=”),理由是:_。(4)0.1 mol/L NaHB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参考答案:(1)碱性 B2 + H2OHB + OH (2)BCD(3) c (HB ) c (H+) c (B2 ) c (OH )略19.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提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简称VSEPR模型),用于预测简单分子立体结构。其要点可以概括为:、用AXnEm表示只含一个中心原子的分子组成,A为中心原子,X为与中心原子相结合的原子,E为中心原子最外层未参与成键的电子对(称为孤对电子),(nm)称为价层电子对数。分子中的价层电子对总是互相排斥,均匀的分布在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分子的立体构型是指分子中的原子在空间的排布,不包括中心原子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分子中价层电子对之间的斥力主要顺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