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池州市香隅中学高三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108855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1.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池州市香隅中学高三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池州市香隅中学高三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池州市香隅中学高三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池州市香隅中学高三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池州市香隅中学高三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池州市香隅中学高三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池州市香隅中学高三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池州市香隅中学高三数学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设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是一条直线,以下命题正确的是( )A若,则 B若,则C若,则 D若,则参考答案:C略2. 已知函数f(x)=ax2(1x2)与g(x)=x+1的图象上存在关于x轴对称的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B1,2CD1,1参考答案:D【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专题】转化思想;数学模型法;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已知,得到方程ax2=(x+1)?a=x2x1在区间1,2上有解,构造函数g(x)=x2x1,求出它的值域,得

2、到a的范围即可【解答】解:若函数f(x)=ax2(1x2)与g(x)=x+1的图象上存在关于x轴对称的点,则方程ax2=(x+1)?a=x2x1在区间1,2上有解,令g(x)=x2x1,1x2,由g(x)=x2x1的图象是开口朝上,且以直线x=为对称轴的抛物线,故当x=1时,g(x)取最小值1,当x=2时,函数取最大值1,故a1,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构造函数法求方程的解及参数范围;关键是将已知转化为方程a=x2x1在区间1,2上有解3. 函数y的图象大致是()参考答案:D4. “”是“”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参考答案:

3、A【分析】若,则,利用均值定理可得,则,进而判断命题之间的关系.【详解】若,则,因为,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所以,因为,所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判定,考查利用均值定理求最值.5. 函数f(x)=的零点的个数: ( )A8 B7 C6 D5参考答案:B略6. 复数( )AB C D参考答案:C .故选C.7. 已知曲线上一点M到F(7,0)的距离为11,N是MF的中点,O为坐标原点,则|ON|=( )ABCD或参考答案:B8. 已知集合A=x|2x14,B=x|x22x30,则A(?RB)等于( )Ax|x3Bx|x3Cx|1x3Dx|x3或x1

4、参考答案:A考点: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 专题:集合分析:求出A中不等式的解集确定出A,求出B中不等式的解集确定出B,求出B的补集,找出A与B补集的交集即可解答:解:由A中不等式变形得:2x14=22,即x12,解得:x3,即A=x|x3,由B中不等式变形得:(x3)(x+1)0,解得:1x3,即B=x|1x3,?RB=x|x1或x3,则A(?RB)=x|x3,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各自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9. 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参考答案:A 10. 命题“若,则”的逆否命题是( )A若,则 B若,则C若,则 D若,则参考答案:D略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

5、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设变量x,y满足的最大值为 .参考答案:8 略12. 一个正四棱锥的底面边长为2,侧棱长为,五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参考答案:913. 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交该抛物线于两点,则线段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参考答案:答案: 14. 正四面体ABCD的棱长为1,其中线段AB平面,E,F分别是线段AD和BC的中点,当正四面体绕以AB为轴旋转时,线段EF在平面上的射影E1F1长的范围是参考答案:,【考点】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取AC中点为G,连接EG、FG,根据四面体绕AB旋转时,GF平面,GE与GF的垂直性保持

6、不变,当CD与平面垂直时射影E1F1的长取得最小,当CD与平面平行时,E1F1取得最大,分别求出最大、最小值,可得答案【解答】解:如图,取AC中点为G,连接EG、FG,E,F分别是线段AD和BC的中点,GFAB,GECD,在正四面体中,ABCD,GEGF,EF2=GE2+GF2=,当四面体绕AB旋转时,GF平面,GE与GF的垂直性保持不变,当CD与平面垂直时,GE在平面上的射影长最短为0,此时EF在平面上的射影E1F1的长取得最小值;当CD与平面平行时,GE在平面上的射影长最长为,E1F1取得最大值,射影E1F1长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借助考查线段在平面内的射影问题,考查空间直

7、线与直线位置关系的判定,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15. 设函数,其中,则的展开式中的系数为_参考答案:1016. 已知函数f(x)=x3对应的曲线在点(ak,f(ak)(kN*)处的切线与x轴的交点为(ak+1,0),若a1=1,则= 参考答案:3考点: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专题:计算题;导数的概念及应用;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求出函数的导数,可得切线的斜率,由点斜式方程可得切线方程,再令y=0,结合等比数列的定义可得,数列an是首项a1=1,公比的等比数列,再由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计算即可得到所求值解答:解:由f(x)=3x2得曲线的切线的斜率,故切线方程为,令y=0得,故数列a

8、n是首项a1=1,公比的等比数列,又=,所以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导数的运用:求切线的方程,主要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同时考查等比数列的定义和求和公式,运用点斜式方程求得切线方程是解题的关键17. 若函数满足,对定义域内的任意恒成立,则称为m函数,现给出下列函数:; ; ;其中为m函数的序号是_。(把你认为所有正确的序号都填上)参考答案:略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某种零件质量标准分为1,2,3,4,5五个等级。现从一批该零件中随机抽取20个,对其等级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频率分布表如下:等级12345频率0.05m0.150.35n(

9、I)在抽取的20个零件中,等级为5的恰好有2个,求m,n;(II)在(I)的条件下,从等级为3和5的所有零件中,任意抽取2个,求抽取的2个零件等级恰好相同的概率。参考答案:【知识点】概率 频率分布表I2 K2(1)n=0.1,m=0.35;(2)0.4(1)由频率分布表得 005 + m + 015 + 035 + n = 1,即 m + n = 045 ,由抽取的20个零件中,等级为5的恰有2个,得所以m = 04501 = 035(2)由(1)得,等级为3的零件有3个,记作x1、x2、x3,等级为5的零件有2个,记作y1、y2,从x1、x2、x3、y1、y2中任意抽取2个零件,所有可能的结

10、果为:(x1,x2),(x1,x3),(x1,y1),(x1,y2),(x2,x3),(x2,y1),(x2,y2),(x3,y1),(x3,y2),(y1,y2)共计10种.记事件A为“从零件x1,x2,x3,y1,y2中任取2件,其等级相等”,则A包含的基本事件为(x1,x2),(x1,x3),(x2,x3),(y1,y2)共4个,故所求概率为.【思路点拨】可结合频率分布表的性质求m,n,利用列举法计算所求事件的概率.19. (1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有,(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II)若,求数列的前项的和。参考答案:解析:(1)由,2分又,是以2为首项,为公比的等比数列,4分6分(I

11、I),7分(1)8分 (2)9分(1)(2)得11分即:12分20. 已知函数f(x)=sin2x+sinxcosx()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递增区间;()当x0,时,求函数f(x)的值域参考答案:【考点】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正弦函数的图象【专题】三角函数的求值;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分析】(I)先化简求得解析式f(x)=sin(2x)+,从而可求函数f(x)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递增区间;()先求2x的范围,可得sin(2x)的范围,从而可求函数f(x)的值域【解答】解:(I)f(x)=sin2x+sinxcosx=+sin2x (2分)=sin(2x)+(4分)函数f(x)的最

12、小正周期为T=(6分)因为+2k2x+2k,解得+kx+k,kZ,所以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k, +k,kZ,(8分)()当x0,时,2x,sin(2x),1,(10分)所以函数f(x)的值域为f(x)0,1+(12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属于基本知识的考查21. 已知椭圆C:1(ab0)的离心率为,过右焦点F的直线l与C相交于A、B两点,当l的斜率为1时,坐标原点O到l的距离为()求a,b的值;()C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当l绕F转到某一位置时,有成立?若存在,求出所有的P的坐标与l的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参考答案:() 设F(c,0

13、),当l的斜率为1时,其方程为xyc0,O到l的距离为,由已知,得,c1由e,得a,b ()假设C上存在点P,使得当l绕F转到某一位置时,有成立,设A(x1,y1),B(x2,y2),则P(x1x2,y1y2)由(),知C的方程为1由题意知,l的斜率一定不为0,故不妨设l:xty1由,消去x并化简整理,得(2t23)y24ty40由韦达定理,得y1y2,x1x2ty11ty21t(y1y2)22,P(,)点P在C上,1,化简整理,得4t44t230,即(2t23)(2t21)0,解得t2当t时,P(,),l的方程为xy0;当t时,P(,),l的方程为xy0故C上存在点P(,),使成立,此时l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