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宿县大营中学高二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103579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宿州市宿县大营中学高二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宿州市宿县大营中学高二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宿州市宿县大营中学高二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宿州市宿县大营中学高二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徽省宿州市宿县大营中学高二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宿州市宿县大营中学高二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宿州市宿县大营中学高二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宿州市宿县大营中学高二数学理知识点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为了解高中生作文成绩与课外阅读量之间的关系,某研究机构随机抽取60名高中生做问卷调查,得到以下数据:作文成绩优秀作文成绩一般总计课外阅读量较大221032课外阅读量一般82028总计303060由以上数据,计算得到K2的观测值k9.643,根据临界值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样本数据中没有发现足够证据支持结论“作文成绩优秀与课外阅读量大有关”B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作文成绩优秀与课外阅读量大有关C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

2、过0.05的前提下认为作文成绩优秀与课外阅读量大有关D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5的前提下认为作文成绩优秀与课外阅读量大有关参考答案:D【考点】BO:独立性检验的应用【分析】根据所给的观测值,同临界值表中的临界值进行比较,根据P(k9.6437.879)=0.005,可得结论【解答】解:k9.6437.879,P(k9.6437.879)=0.005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5的前提下认为作文成绩优秀与课外阅读量大有关故选:D2. 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B. C. 1 D. 参考答案:C略3. 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为,则实数的值为A B CD参考答案:D4. 已知实数满足,则

3、的最大值为( )A B. C. D. 参考答案:C考点: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5. 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A?xR,lgx=0B?xR,tanx=1C?xR,x30D?xR,2x0参考答案:C【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分析】A、B、C可通过取特殊值法来判断;D、由指数函数的值域来判断【解答】解:A、x=1成立;B、x=成立;D、由指数函数的值域来判断对于C选项x=1时,(1)3=10,不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逻辑语言与指数数、二次函数、对数函数、正切函数的值域,属容易题6. 已知曲线的一条切线的斜率为,则切点的横坐标为()A3B2C1D参考答案:A【考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分析】根据斜率,

4、对已知函数求导,解出横坐标,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区间【解答】解:设切点的横坐标为(x0,y0)曲线的一条切线的斜率为,y=,解得x0=3或x0=2(舍去,不符合题意),即切点的横坐标为3故选A【点评】考查导数的几何意义,属于基础题,对于一个给定的函数来说,要考虑它的定义域比如,该题的定义域为x07. 函数y=2cos2(x)1是()A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B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C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D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参考答案:A【考点】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函数奇偶性的判断【分析】利用二倍角公式化简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求出周期,判定奇偶性【解答】解:由y=2cos2(x)1=co

5、s(2x)=sin2x,T=,且y=sin2x奇函数,即函数y=2cos2(x)1是奇函数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函数奇偶性的判断,是基础题8.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斜率为( )A. 1 B. 2 C. D. 参考答案:A略9. 在ABC中,A=60,C=45,c=20,则边a的长为()ABCD参考答案:A【考点】正弦定理【分析】依题意,由正弦定理=即可求得边a的长【解答】解:在ABC中,A=60,C=45,c=20,由正弦定理=得: =,a=20=20=10,故选A10. 下列求导运算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B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

6、分,共28分11. 设集合,则= 参考答案:略1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以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则曲线C1上的点到曲线C2距离的最大值为_参考答案:6【分析】设曲线上任意一点,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表示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再求最大值。【详解】设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由题可知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则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当时距离有最大值,【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参数方程,辅助角公式等,解题的关键是表示出点到直线的距离,属于一般题。13. 在正方体ABCDA1B1

7、C1D1中,A1C1和AB成角为参考答案:45考点: 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专题: 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 由A1C1AC,知A1C1和AB所成角为BAC,由此能求出A1C1和AB所成角解答: 解:A1C1AC,A1C1和AB所成角为BAC,AB=BC,ABC=90,BAC=45故答案为:45点评: 本题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大小的求法,是基础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14. 下列说法:线性回归方程必经过;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1,表明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标准差越大,表明样本数据越稳定;相关系数,表明两个变量正相关,表明两个变量负相关。其中正确的说法是_。参考答案:【分析

8、】由线性回归方程的性质可判断;由系数r的意义可判断;由标准差意义可得;由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可判断。【详解】(1)线性回归方程必过样本点的中心,正确;(2)线性相关系数r的绝对值越接近1时,两个随机变量线性相关性越强,因此正确;(3)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越不稳定,故错误;(4)相关系数,表明两个变量正相关,表明两个变量负相关,故正确,综上,正确的说法是【点睛】本题考查变量间的相关关系。15. 已知集合A(x,y)|x2y21,B(x,y)|kxy20,其中x,yR.若A?B,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参考答案:略16. 某市春节晚会原定10个节目,导演最后决定添加3个与“抗冰救灾”有关

9、的节目,但是赈灾节目不排在第一个也不排在最后一个,并且已经排好的10个节目的相对顺序不变,则该晚会的节目单的编排总数为 种.(用数字作答)参考答案:99017. 有6个座位3人去坐,要求恰好有两个空位相连的不同坐法有 _ 种.参考答案:720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在等比数列an中,(1)已知,求;(2)已知,求。参考答案:(1)-96;(2)【分析】(1)由等比数列的通项求解;(2)先求出等比数列的公比q,再求数列的通项.【详解】(1)由题得;(2)由已知得,所以,所以.【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基本量的计算和通项的求法,

10、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属于基础题.19. 设数列an前n项和Sn,且Sn=2an2,令bn=log2an(I)试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II)设,求数列cn的前n项和Tn()对任意mN*,将数列2bn中落入区间(am,a2m)内的项的个数记为dm,求数列dm的前m项和Tm参考答案:【考点】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分析】()求出a1=2,当n2时,an=SnSn1=(2an2)(2an12)=2an2an1,从而得到数列an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由此能求出数列an的通项公式(II)由,利用错们相减法能求出数列cn的前n项和Tn()由数列2bn中落入区间(am,a2m)内

11、,从而2m1n22m1,进而得到,mN+,由此能求出数列dm的前m项和Tm【解答】(本小题满分14分)解:()当n=1时,S1=2a12,a1=2,当n2时,an=SnSn1=(2an2)(2an12)=2an2an1,所以,an=2an1,即,由等比数列的定义知,数列an是首项为2,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所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4分)(II)由(I)知所以,(6分),得=,(10分)()由题知,数列2bn中落入区间(am,a2m)内,即am2bna2m,所以2m2n22m,所以2m1n22m1所以数列2bn中落入区间(am,a2m)内的项的个数为22m12m11,mN+所以,mN+所以=(

12、14分)【点评】本题考查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求法,考查数列的前n项和的求地,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错位相减法的合理运用20. 已知函数().(1)当时,求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2)求函数的单调区间;(3)若对(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当时, ,又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即: () 时,令,解得令,解得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 ()由题意,对,恒有成立,等价于对,恒有成立,即: 设,在上恒成立在单调递增只须;即: 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21. 已知抛物线C:的焦点为F,直线与y轴的交点为P,与C的交点为Q,且.(1)求C的方程;(2)过F的直线与C相交于A,B两点,若AB的垂直平分线与C相较于M,N两点,且A,M,B,N四点在同一圆上,求的方程.参考答案:(1)设,代入,得由题设得,解得(舍去)或,C的方程为;3分(2)由题设知与坐标轴不垂直,故可设的方程为,代入得设则故的中点为6分又的斜率为的方程为将上式代入,并整理得设则故的中点为9分由于垂直平分线,故四点在同一圆上等价于,从而即,化简得,解得或所求直线的方程为或12分22. 已知的顶点,BC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x4y2=0,边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AB边的中点坐标为E.(1)求的顶点、的坐标;(2)过点F的直线分别交轴、轴的负半轴于M, N两点,当最小时,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