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龙潭中学2022年高三数学理摸底试卷含解析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35509897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5.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宜春市龙潭中学2022年高三数学理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龙潭中学2022年高三数学理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龙潭中学2022年高三数学理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龙潭中学2022年高三数学理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龙潭中学2022年高三数学理摸底试卷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宜春市龙潭中学2022年高三数学理摸底试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宜春市龙潭中学2022年高三数学理摸底试卷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宜春市龙潭中学2022年高三数学理摸底试卷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实数a=cos224sin224,b=12sin225,c= ,则a,b,c的大小关系为()AbacBcabCabcDcba参考答案:B【考点】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分析】由题意利用余弦函数的值域和单调性,可得a,b,c的大小关系【解答】解:实数a=cos224sin224=cos48,b=12sin225=cos50,c=tan461,再根据余弦函数y=cosx在(0,90)上单调递减,且它的值域为( 0,1),可得cab,故选

2、:B2. 的值等于( )A B C1 D2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考点:二倍角公式,诱导公式3. 已知函数是上的偶函数,若对于,都有,且当时,则( )A B C D1 参考答案:C4. 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值为. (A)3 (B)6 (C) 7 (D) 10参考答案:D第一次循环,不满足条件,;第二次循环,不满足条件,;第三次循环,不满足条件,;第四次循环,不满足条件,;第五次循环,此时满足条件,输出 ,选D.5. 与向量的夹角相等,且模为1的向量是. . . . 参考答案:B略6. 2016年1月1日起全国统一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为了解适龄民众对放开生育二胎政策的态度,某市选取70

3、后和80后作为调查对象,随机调查了100位,得到数据如表:生二胎不生二胎合计70后30154580后451055合计7525100根据以上调查数据,认为“生二胎与年龄有关”的把握有()参考公式:x2=,其中n=n11+n12+n21+n22参考数据:P(x2k0)0.150.100.050.0250.0100.005k02.0722.7063.8415.0246.6357.879A90%B95%C99%D99.9%参考答案:A【考点】独立性检验的应用【分析】根据列联表中的数据,计算K2的值,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由题意,K2=3.0302.706,有90%以上的把握认为“生二胎与年龄有关”故

4、选A7. 已知分别是椭圆的左,右焦点,现以为圆心作一个圆恰好经过椭圆中心并且交椭圆于点,若过的直线是圆的切线,则椭圆的离心率为A B C D参考答案:【知识点】椭圆的几何性质H5A解析:因为过的直线是圆的切线,所以可得,因为,所以可得,由椭圆定义可得,可得题意离心率为,故选择A.【思路点拨】由已知条件推导出,从而得到,由此能求出椭圆的离心率8. 已知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则sin(2A+)的取值范围是()A(,)B(,1C(,1D1,)参考答案:B【考点】GI: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分析】将已知的等式变形,能够得到A的范围,然后求sin(2A+)取值范围【解答】

5、解:因为=,由正弦定理得到,所以sinCcosA=sin(A+C)(1+cosC),展开整理得到cosC(sinA+sinB)=0,因为sinA+sinB0,所以cosC=0,所以C=,所以A+B=,所以0A,所以2A+,所以sin(2A+)1;所以sin(2A+)的取值范围是(,1;故选B9. 设是空间三条直线,是空间两个平面,则下列命题中,逆命题不成立的是( ) A当时,若,则 B当时,若,则 C当,且是在内的射影时,若,则 D当,且时,若,则参考答案:B考点:1、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2、面面平行的性质.10. 若目标函数在约束条件下仅在点处取得最小值,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

6、:略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已知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点D,E分别在边AB,AC上,且=?,=? 若点F为线段BE的中点,点O为ADE的重心,则?= 参考答案:0 【知识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运算F3解析:连AO并延长交DE于G,如图,O是ADE的重心,DG=GE,=,又=,=,=(),显然,又=(1),=(+)=(+)=()=+,=(1)+,=,=(1),=+(2),又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2=|2=4,=(1)+?+(2)=(1)2+(1)(2)+(2)=0【思路点拨】如图,根据向量的加减法运算法则,及重心的性质,用、表示、,再根据正三角形ABC的

7、边长为2,进行数量积运算即可12. 已知数列an是公差不为零的等差数列,a1=2,且a2,a4,a8成等比数列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参考答案:an=2n【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分析】数列an是公差d0的等差数列,由a2,a4,a8成等比数列,可得=a2a8,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代入解出d即可得出【解答】解:数列an是公差d0的等差数列,a2,a4,a8成等比数列,=a2a8,(2+3d)2=(2+d)(2+7d),化为2d24d=0,解得d=2或d=0(舍)an=2+2(n1)=2n故答案为:an=2n13. 设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是,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14. 若函数在是增

8、函数,则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略15. 已知ABC的面积为2,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A=,则a的最小值为 参考答案:【分析】利用余弦定理列出关系式,把cosA的值代入,利用基本不等式求出a的最小值即可【解答】解: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S=bcsinA=bc=2,即bc=8,根据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A=b2+c2bc2bcbc=bc=8,则a2,即a的最小值为2,故答案为:2【点评】此题考查了余弦定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三角形面积公式,以及基本不等式的运用,熟练掌握定理及公式是解本题的关键16. (6分)如果不等式x2|x1|+a的解集是区间(3,3)的子

9、集,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参考答案:(,5考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将不等式转化为函数,利用函数根与不等式解之间的关系即可得到结论解答:解:不等式x2|x1|+a等价为x2|x1|a0,设f(x)=x2|x1|a,若不等式x2|x1|+a的解集是区间(3,3)的子集,则,即,则,解得a5,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应用,利用不等式和函数之间的关系,转化为函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7. 在ABC中,则C=_ ;a=_.参考答案: 【分析】由已知利用余弦定理可求cosC,结合范围C(0,),可求C的值,进而根据正弦定理可得a的值【详解】a2+b2c2ab,可

10、得cosC,C(0,),C,c3,由正弦定理,可得:,解得:a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余弦定理,正弦定理在解三角形中的应用,考查了转化思想,属于基础题在解与三角形有关的问题时,正弦定理、余弦定理是两个主要依据. 解三角形时,有时可用正弦定理,有时也可用余弦定理,应注意用哪一个定理更方便、简捷一般来说 ,当条件中同时出现 及 、 时,往往用余弦定理,而题设中如果边和正弦、余弦函数交叉出现时,往往运用正弦定理将边化为正弦函数再结合和、差、倍角的正余弦公式进行解答.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 (本题12分)某海滨浴场的岸边可以近似的

11、看成直线,位于岸边A处的救生员发现海中B处有人求救,救生员没有直接从A处游向B处,而是沿岸边自A跑到距离B最近的D处,然后游向B处。若救生员在岸边的行进速度是6米/秒,在海中的行进速度是2米/秒。(不考虑水流速度等因素)(1)请分析救生员的选择是否正确;(2)在AD上找一点C,使救生员从A到B的时间最短,并求出最短时间.参考答案:解析:(1)从A处游向B处的时间,而沿岸边自A跑到距离B最近的D处,然后游向B处的时间而,所以救生员的选择是正确的. 4分(2)设CD=x,则AC=300-x,,使救生员从A经C到B的时间 6分,令又, 9分知 11分答:(略) 12分19. (本题满分12分)已知函

12、数.(1)求的最小值;(2)若对所有都有,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的定义域为, 的导数. 2分令,解得;令,解得. 4分从而在单调递减,在单调递增. 所以,当时,取得最小值. 6分()依题意,得在上恒成立,即不等式对于恒成立 . 8分令, 则. 当时,因为, 故是上的增函数,10分 所以 的最小值是,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12分20. 若正项数列an满足:=an+1an(nN*)则称此数列为“比差等数列”(1)试写出一个“比差等数列”的前3项;(2)设数列an是一个“比差等数列”,问a2是否存在最小值,如存在,求出最小值:如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已知数列an是一个“比差等数列”,Sn为其前n项的和,试证明:Sn参考答案:(1)根据比差等数列的定义写出一个比差等数列的前3项分别为2,4,;(2)=an+1an(nN*),an0,0,a11,a2=(a11)+2=4,当且仅当即a1=2时取等号,此时a2=4,(3)由an0,可得=an+1an0,an+1an0,1,a24,a3a21,a4a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