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6-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35318662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6-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6-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6-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6-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6-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6-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5课《我的叔叔于勒》导学案6-九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单元目标:1、 揣摩小说语言,不断积累,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2、 粗读与精读结合,感知人物形象,深刻理解主题3、 学习、借鉴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提高写作水平4、 举一反三,注重拓展阅读,提升鉴赏能力11我的叔叔于勒学习目标1. 通过人物的情态、语言、动作来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的方法。2. 整体感知人物的命运、态度、性格,结合社会实际,理解小说的主题。3. 体会莫泊桑小说精妙的艺术构思,感受他的匠心独运。一、资料链接关于作者作者简介: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发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

2、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以后离职从事专门文学创作。10年间他写了解情况300多个短篇和6个长篇,其中许多作品流传久远,尤其是短篇小说,使他成为一代短篇小说巨匠。长篇有一生、漂亮朋友等,中短篇有菲菲小姐、项链、我的叔叔于勒等。这些作品都不同程度的讽刺和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尤其是在资产阶级思想腐蚀下的人们精神的堕落。二、整体感知1.给下列词中加点的字注音。拮据( )( )褴褛( )( ) 阔绰( )2.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拮据:褴褛:

3、阔绰:莫名其妙:与日俱增:糟蹋:郑重其事:恭维:3.通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1)找出课文中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语句,在课文中做批注。(2)把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前后态度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来。哪些事情使他们的态度发生了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3)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三、探究赏析1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但是对于勒却仅有几笔直接描写,多是侧面描写,而对于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刻画用了很多笔墨。谁是本文主人公呢?2. “我”在整篇小说中是怎样的形象?有什么作用?3“信”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4文中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5.菲利普夫妇的内心活动是通过哪些方面显示出来的?6环环相扣的悬念设置,请

4、从文中找出设悬念的内容。7小说运用第一人称的写法有什么好处?8小说的标题有什么深刻含义?9. 通过这个故事,作者揭示了什么主题?比较下面四种主题说,分析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金钱关系“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的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艺术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同情”说:小说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下层人物-于勒被整个社会遗弃的悲惨命运的描述,寄予了作者最深切的同情和怜悯。“虚荣”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兄弟于勒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的描述,表现了他们爱慕虚荣的丑态。“势利”说:小说通过菲利普夫妇渴望见到已经发大财的于勒和在船上遇到的贫困潦倒的于勒后极力躲避

5、的心理的刻画,深刻揭示了菲利普夫妇嫌贫爱富的低级庸俗的势利心态。四、 拓展迁移1课本剧,场景:在轮船上,人物:“我”、菲利普夫妇、于勒,情节:从菲利普夫妇吃牡蛎到发现于勒直到离开这部分。要求细致分析利普夫妇的行动,语言和性格。2品味文中个性化的语言,从文中划出朗读体会,并做简单分析。五、中考链接(2009滨州市)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年轻的先生!”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

6、这是不可能的。”我说:我给了他 十个铜子的小费。”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15选文抓住哪些特征描写于勒的外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7在给于勒小费这件事上,“我”和父母的态度迥异,分别谈谈你对“我”与菲利普夫妇的认识。(3分) 11我的叔叔于勒二1. 拮(ji)据(j)褴(ln)褛(l): 阔绰chu2. 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 褴褛:衣衫破烂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莫名其妙:没

7、人能说出它的奥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糟蹋:这里是浪费的意思。郑重其事:形容态度非常严肃认真。恭维:为了讨好而赞扬、奉承。3.(1)我认识了一个自私的菲利普,你瞧,他在船上认出弟弟时“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哝着:出大乱子了。”运用了神态和语言描写。菲利普夫妇:精明、刻薄、泼辣、虚伪、有主意、富有心计、自私势利、为女儿着想于勒:糟蹋钱、自作自受、不知悔改、怀念亲人、令人同情(2)一开始,他们厌恶于勒,认为于勒是“坏蛋”、“流氓”、“无赖”,这是因为于勒“糟蹋钱”,并占用了“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遗产;后来于勒来信说“赚了点钱”,“做了大买卖”,表示不但愿赔偿

8、哥哥的损失,而且还要发财回来与兄嫂“一起快活地过日子”,这时,就赞美于勒,于勒便一跃而成为“正直的”、“有良心的”、“好心的”、“有办法的”人。可是,在船上巧遇落魄归来成为穷光蛋的于勒时,于勒再次成为被咒骂的对象。由此可见他们对于勒的态度是随着于勒的钱财的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变化表明了在19世纪末期的法国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只有纯粹的金钱关系,毫无亲情可言。(3)全家的恐怖分文不值的于勒全家惟一的希望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这个小子,这个家伙这个贼,那个讨饭的,这个流氓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三、1小说题为,我的叔叔于勒,菲利普夫妇盼于勒发财归来是叙事明线,而

9、于勒为暗线,略写了他的过去和现在,“我”-若瑟夫,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在父母不把穷水手当作兄弟看待后,仍认为于勒是“我”的叔叔,作者用这一标题道出了一个孩子的不满,同时,这个标题也像一面镜子,照出了菲利普夫妇受金钱腐蚀的灵魂,而在“我”身上,表达了作者的希望和理想。小说集中表现了菲利普夫妇对于于勒态度的骤然变化,从而刻画出他们贪婪、自私、势利的性格特征。小说正是通过刻画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征,从而揭示全文主题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纯粹的金钱关系”的。因此,本文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2我对叔叔的同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不受父母的影响,仔细观察叔叔;(2)、心中叔叔;(3)、

10、给了叔叔十个铜子的小费;这默念的话中“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从字面的人物关系看:“我的叔叔,”也就是父亲的弟弟”,意思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从排列的顺序分析,作者是很具匠心的,最后重复”我的叔叔”,其中却加上一个“亲”字,反映了“我”对处于贫困的于勒叔叔深切的同情和对父母六亲不认的困惑、苦闷及不满。这是一句包含粉讽刺意味的心里话。形象:我是一个涉世未深,比较天真单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与父母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作用:小说中的“我”作为叙事的主体贯穿全篇。其他人物的态度和行动,都是从“我”的眼里看到的;对其他人物的感受和评述,也都是从“我”的角度表示的。在“我”身上,寄托着作家的褒贬

11、、爱憎、喜怒和哀乐。“我”不是主人公,只是以“我”的见闻来展开情节,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或说是线索性的人物。3于勒从美洲写来的两封信,被菲利普夫妇誉为“我们家里的福音书”,这对小说情节的发展、刻画人物心理和揭示中心思想起了重要作用。原来是菲利普“全家的恐怖”的于勒,突然变成为菲利普一家的“希望”,其关键就是他的两封信。于勒两封信的内容要点是:一是说他赚了点钱,并且希望能够赔偿他的哥哥的损失;二是说他发了财就会回到哈佛尔,并希望为期不远就可以一起过快活的日子。于勒透露金钱信息的来信,对菲利普夫妇具有无比巨大的诱惑力量。从此,在他们心中分文不值的“坏蛋”、“流氓”、“无赖”,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

12、有良心的人”,“一个有办法的人”。“信”所带来的变化,说明金钱是支配一切的力量。它使菲利普夫妇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朝朝暮暮做着黄金梦,它又使菲利普的二女儿赖以顺利成婚。围绕着这两封信,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得以充分揭露,所以我们说,“信”是作者情节发展的基础,它对刻画人物、表现主题都有重要的作用。4小说中,当菲利普一家人出发到哲尔赛岛旅行时,轮船是“在一片平静的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此时的景色,明丽而轻快,烘托了人物“快活而骄傲”的心情:于勒就要给他们带回来一大笔钱,他们可以很体面地生活了。在小说的结尾,菲利普夫妇害怕穷水手于勒来“吃”他们,急忙改乘另一艘船回

13、家时,他们望见“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景色变得阴郁沉重了。这反映了菲利普夫妇从希望的巅峰跌落到失望的深谷的心理变化过程,同时,“我”对父母势利、冷酷的不满以及对叔叔的同情也隐含在其中。5第一方面:对于勒态度的第一次变化之前菲利普夫妇的心理活动主要通过若瑟夫的介绍得以表现。第二方面:吃牡砺的细节以及在船上遇到于勒时的心理状态,主要是通过若瑟夫当时的所见所闻来显示。描写他们的语言、行动和肖像(主要是神态)来表现他们的庸俗、自私、爱慕虚荣和冷酷的心理。6悬念一:小说开头写我家生活状况,在读者熟悉家庭之后,笔锋一转,引出人物于勒,我们不禁要问:于勒是谁?悬念二:我回答了于勒是谁后,作者说“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则是全家的恐怖”,我们不禁要问:这是为什么?悬念三:小说描述了于勒年轻时怎样浪荡败家,怎样到美洲发了财,我们不禁要问:于勒回来了吗?悬念四:小说笔锋一转写菲利普夫妇一家旅游,在船上见到很像于勒的卖牡蛎的老水手。我们不禁要问:这真是于勒吗?悬念五:但此时作者并没有立刻揭开谜底,而是让菲利普夫妇去打听,直到证实确实是于勒,高潮出现。我们不禁要问:菲利普夫妇一家怎么办?7这样写法的好处一是事情是“我”耳闻目睹,使人感到真实可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