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最后一课》导学案8-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

上传人:147037****qq.com 文档编号:35080832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课《最后一课》导学案8-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6课《最后一课》导学案8-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6课《最后一课》导学案8-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6课《最后一课》导学案8-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第6课《最后一课》导学案8-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课《最后一课》导学案8-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课《最后一课》导学案8-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 最后一课精彩开篇词同学们,当中国申奥成功、足球圆梦、加入世贸那一个个伟大的时刻到来的时候,所有的华夏儿女无不热泪盈眶,欢呼雀跃。为什么?因为我们流淌着一样的民族热血,拥有着一样的民族感情,热爱拥有着同一个名字的祖国。爱国主义包含着荣誉感、自豪感、捍卫民族尊严与领土完整等情感。可你们是否知道,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也是爱国的表现,特别是在主权遭侵犯、国土遭践踏的时候,这种感觉才最强烈。学习目标1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的写法。2了解在情节发展过程中通过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突出主题的方法。3感受小说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热爱祖国和祖国语言的情感。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

2、新课导入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是爱国的表现,失去民族语言就等于丧失国土。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你再也不能学习汉语,每天你挂在嘴边的普通话不能再用了,从今天开始你只能用日语交流,那么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都德的最后一课,体会一下国家被占领,将要失去自己祖国语言的法国人民是什么样的感受。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请根据汉字写拼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郝叟(ho su) 懊(o)悔 字帖(ti) 强(qing)迫踱(du)步 哽咽(gng y) 惩罚(chng f)祈祷(q do) 诧异(ch y) 挟(xi)着

3、2解释下面词语。哽住:声气阻塞。踱:慢步行走。捂:遮盖住或封闭起来。惩罚:严厉地处罚。征发: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财物。祈祷: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愿望的一种仪式。诧异:惊奇。宛转:(说话)温和而曲折(但不失本意);(歌声、鸣声等)抑扬动听。责备:指责过失。视察:上级到下级单位检查工作。督学:旧时教育行政机关负责视察、监督学校工作的人员。思量:这里是考虑的意思。喧闹:喧哗热闹。布告:(机关、团体)张贴出来通告群众的文件。3.作者链接阿尔封斯都德(1840-1897)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的小说家。他一生共写了12部长篇小说,一部剧本和4部短篇小说集。他的短篇小说有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的,具体生

4、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4背景链接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普法战争是1870-1871年法国和普鲁士的战争。1870年7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第二帝国的丧钟”。9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阿尔萨斯、洛林等法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屠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

5、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5文体链接小说是和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文学的基本形式之一。它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广阔地反映社会生活。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故事情节:情节是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刻画人物的方法:分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环境的种类: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小说分类:按篇幅长短分:长篇、中篇、短篇、小小说(微型小说)。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整体感

6、知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叫“最后一课”?从文中找出依据。【交流点拨】这是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据此将文章分为哪几个阶段?【交流点拨】线索:“我”的见闻感受。第一个阶段(开头“小院子里”16)开端。写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上学路上第二个阶段(“平常日子”“他那副大眼镜”710)开端。通过小弗郎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的情景。上课前 第三个阶段(“我看见这些情形”“我真永远忘记不了”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景及小弗郎士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主体。上课中 第四个阶段(“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结束2429)高潮

7、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后3作者通过写“我”的见闻、感受,表达了一个怎样的主题?【交流点拨】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人物赏析1.赏析小弗郎士的形象从每一个阶段找出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第一阶段:“我想就别上学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交流点拨】说明小弗郎士怕提问。 觉得“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说明了什么?【交流点拨】说明小弗郎士贪玩幼稚。 第二阶段: 今天的情形和平时有什么

8、区别?小弗郎士心情怎样? 【交流点拨】平时上课:(1)气氛:“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2)学生:“开课桌啦,关课桌啦,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3)教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我”迟到,会遭到先生的责骂。 最后一课:今天迟到,先生却很温和地叫小弗郎士“快坐好”。极端肃静代替了往日的嘈杂;严厉的先生正温和地等着他来上课,穿着督学来视察或发奖的日子才穿的服饰;最令小弗郎士吃惊的是,课堂里还坐着许多本村的人。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小弗郎士的心情:疑惑、诧异。第三阶段:在最后一课上,小弗郎士的思想感情与平

9、时有哪些不同?找出有关语句并加以分析。 “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交流点拨】这句话,单独成段,表达了他难过、愤慨的心情。 (2)“我这些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交流点拨】说明小弗郎士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被唤起,开始认识到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3)“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法语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可是开头几个字我就弄糊涂了,我只好站在那里摇摇晃晃,心里挺难受,连头也不敢抬起来”。【交流点拨】表明小弗郎士增强了民族自尊心,产生了学好语言的责任感。(

10、4)“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交流点拨】表明小弗郎士的爱国主义感情已经升华,化为一种学习祖国语言的强烈愿望和巨大动力。(5)“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交流点拨】这个联想是对敌人的讽刺,表现出小弗郎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侵略者的仇恨,对自由的渴望。 第四阶段:1.“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中的“高大”指什么?【交流点拨】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表现了小弗郎士的悲愤、懂事2小结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交流点拨】从贪玩不爱

11、学习到热爱法语;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并敬爱老师;从幼稚不懂事到热爱祖国。韩麦尔先生的一言一行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更重要的是亡国的惨痛,带给他巨大的震撼。普鲁士侵略者对法兰西人民名族感情的无情伤害,促使小弗郎士心灵深处爱国主义思想的萌醒。2.分析韩麦尔先生的形象(1)作者描写韩麦尔先生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这些描写分别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外貌描写:“老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这特别的打扮表达韩麦尔先生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 神态描

12、写:“韩麦尔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动也不动,瞪着眼看周围的东西,好像要把这小教室里的东西都装的眼睛里带走似的”。他听到钟声,“脸色惨白”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和对祖国故土无比热爱。“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这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内心痛苦至极。动作描写: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几个大字:法兰西万岁!这个动作,表现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深挚的爱和早日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书写这几个大字表示韩麦尔先生坚信法兰西必胜,它也激励人们要永远不忘记祖国法兰西,这是韩麦尔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语言描写:“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表现他说话断断续续,更能体现出他内心复杂

13、的情绪,说明其悲愤的感情已经强烈到极点了。2请概括韩麦尔老师的形象。【交流点拨】韩麦尔先生既是一位严师,也是一位有40多年教学经验的循循善诱、受人尊敬的老师,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有崇高的爱国情感,高度的民族责任感,以及战胜敌人的执著信念。3“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先生的感情有怎样的起伏变化?请联系课文内容进行分析。 【交流点拨】上课一开始,他用“柔和又严肃”的语调说话。“柔和”表明他对祖国、同胞、学生的满腔深情;“严肃”说明亡国的悲痛。当课上小弗郎士背不出书来的时候,他没有责备学生,而是陷入了痛苦的思索,“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他用带着内疚的心情勇敢真诚地

14、作自我批评,痛心地检查自己的过错,表现了其高度的责任感和深厚的爱国热情。接着,他又深情地赞美了祖国的语言,赞美了祖国。当学生专心书写的时候,他又陷入了沉思,体味着深沉的亡国之痛。当“最后一课”结束时,他尽情地吐露了自己的悲愤。 总之“深情、悲痛思索、内疚沉思、悲愤”是韩麦尔先生感情的变化,其中蕴含着他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无比的痛恨。三、板书设计最后一课情节 人物 小弗郎士 韩麦尔先生 上学路上(序幕16) 幼稚、怕提问 课上(发展1123) 难受、懊悔 思索、内疚 下课(高潮和结局2429) 悲愤、懂事 沉思、悲愤 心理、肖像、动作、语言 四、拓展延伸请你根据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对对联。小弗郎

15、士:曾经贪玩,曾经怕师,竟想逃课看操练;【交流点拨】如今悔恨,如今怜师,方悟苦学爱祖国。韩麦尔先生:身为师之表率,严格要求,一心一意教母语;【交流点拨】生当国之将亡,悲愤难抑,一字一句是爱国。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一直被人们誉为世界文学宝库里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一篇不足三千字的小说,除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还具有哪些艺术魅力呢?二、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语言品析1、“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它表达了什么感情?【交流点拨】由鸽子想到普鲁士士兵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写出了他心中的爱国情感正在萌发,表达了小弗郎士对侵略者禁止教法语的卑鄙行为的轻蔑和仇恨,以及极端愤慨和讽刺。2、“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