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型材挤压模具产业发展意见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349822891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铝型材挤压模具产业发展意见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铝型材挤压模具产业发展意见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铝型材挤压模具产业发展意见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铝型材挤压模具产业发展意见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铝型材挤压模具产业发展意见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铝型材挤压模具产业发展意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铝型材挤压模具产业发展意见(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铝型材挤压模具产业发展意见十三五期间,电子模具的快速发展更多得益于市场的驱动,以台资富士康带动的江苏昆山、四川成都、广东深圳地区的电子模具产业不断健全完善模具开发能力持续提升,解决了很多模具极端加工制造、微制造等精益加工领域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难题。在产品更新频次加快的新需求下,以手机消费电子模具、笔记本电脑模具为代表的快速模具制造紧跟下游需要,如手机模具从订单确认到交付最短只有5天。面对电源连接器、开关、继电器、接触器、断路器、信号连接器等电子器件,通信设备的集成电路引线框架、各类信号传输接口,计算机内存插槽、多功能扩展槽、显示器接口、网络接口,手机各子系统连接、外部接口,测控设备的传感器、信号

2、接口等电子基础零件所面临的挑战不断加剧,成形这些器件的级进冲模和注塑模具的质量、供货周期也大为缩短。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信息产品的成形需重点投入高精尖的模具装备,从而也完善了精密模具的制造能力。产品的表面处理要求也由镀锡转为接触更可靠的镀金,精密模具使得开发的连接器、微型扬声器模组件的技术优势集中体现在精密高速冲压、微注塑一体成形、自动化连续装配方面。昆山嘉华电子公司的每分钟3000次以上高速级进电连接器端子冲模,天津津荣天宇公司、宁波美高五金公司等的模内自动铆接级进模,厦门捷昕公司首级摄像头外壳拉深旋切级进模,以及成都宏明射频连接器级进模等在特定技术上都有很大突破,产生

3、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同时,企业也由为电子元器件客户研制开发模具,满足客户量产,逐步发展到与客户并行开发并延伸至模具下游,生产模具制件,提供电子元器件小总成。一、 人才发展机制正在形成十三五以来,模具职业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总量保持基本稳定。随着模具产业的规模扩大和模具制造流程的改变,大批具有计算机和数字化知识的年轻力量进入到模具行业,促进了我国职业教育和模具人才培训体系的发展。以模具中职、高职教育,行业人才培训基地、企业在岗培训等有机结合的人才发展机制逐步形成。2017年,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职业教育委员会开创了全国职业院校模具数字化设计技能网络大赛,将每个学校的计算机房设为考场,大赛裁判组成员在赛事

4、中心对各赛场动态进行远程监控。模具专业学生均可报名参赛,给学习者提供了同等的参赛权利,推动了全员化参赛,实现了大赛普惠,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提升,成为培养模具技能人才的重要方法之一。二、 模具行业周期性特征(一)模具行业周期性下游铝型材加工行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行业的周期性受到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但由于铝型材行业的下游产品应用较广泛且不断拓展,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运营风险与周期性波动风险,也使得本行业自身周期性亦不明显。(二)模具行业季节性下游行业铝型材加工行业的生产与销售除了受到上半年春节等长假的影响外,不存在其他明显的季节性影响,因此相应地行业的季节性特征亦不明显。三

5、、 模具行业发展趋势(一)领先企业市场份额提升,模具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目前铝型材挤压模具及铝型材挤压配套设备行业内以中小企业为主,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随着汽车轻量化、消费电子、轨道交通等高端下游应用需求的持续增长,行业内领先企在深耕现有客户的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加快生产线自动化升级,提升新品开发水平,不断增强多规格、全产线的一站式配套服务能力,从而占据新增市场份额,而工艺水平低、技术开发能力弱、服务能力差的小企业将逐步被淘汰,市场资源向行业内优势企业集中。(二)模具行业国内低端市场相对饱和,中高端市场国产化步伐加快与国际领先企业相比,国内铝型材挤压模具和设备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但多数企业由于

6、设备水平和研发投入有限,以生产低端产品为主,品种相对单一,较难满足不断升级的下游市场需求。近年来,部分国内领先的铝型材挤压模具和设备生产企业,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同时加强自主技术研发和生产工艺创新,提升产线的自动化水平,提高产品精度和稳定性,在中高端市场与国际厂商进行全方位竞争,不断实现中高端产品的进口替代。(三)模具行业生产制造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生产效率极大提高随着CAD/CAE/CAM一体化技术、三维设计技术等信息管理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的深度运用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模具制造企业未来将在生产及设计过程中提升新技术融合能力和软硬件一体化能力,推动生产制造向自动化、智能化的

7、方向发展,从而提高模具加工效率和制造精度。在现有技术水平与制造能力的基础上,铝型材挤压配套设备行业正逐步通过通信技术、大数据及物联网技术的综合集成应用,实现高效化、自动化及智能化的升级,全面提升产品设计能力、生产过程控制能力。(四)模具行业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升定制化研发设计能力,成为竞争的重要因素对于铝型材挤压模具及配件、铝型材挤压配套设备以及精密机械零部件产品,通常是面向客户实际需求展开的定制化生产。近年来,随着光伏、风电、汽车轻量化、消费电子等下游应用领域的扩展,产品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在此过程中,需要上游企业深刻理解产品特点和客户需求,参与客户初始研发,缩短研发周期,加快生产和服务响应速

8、度,提高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因此,面向客户和市场需求,开展同步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能力成为衡量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四、 通过区域合作,形成引领模具企业提高核心区研发制造能力,促进模具及关联企业协同配套的集群发展态势明显模具多类型、特性化需求、不构成批量的产业特点就形成模具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也使得以材料供应、模具设计开发、加工设备、标准件供应、加工协作、人才调剂等多服务功能配套的模具产业集聚区制造模式更有利于产业发展。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三大模具产业集聚区,至今仍占据我国70%左右的模具产能份额,武汉-长沙和成都-重庆两个模具产业集聚区十三五以来发展较快,形成了体系完整、各具特色的现

9、代模具产业集群。在这些大、中集聚区内,还形成了众多集聚程度更高的市、区、县、镇特色模具生产基地。许多模具产业集聚区已经发展成为独立的、面向全球供货的模具制造基地。已开始通过不断提升区域模具制造的整体价值链,推动区域企业群实现从价格竞争向质量品牌竞争的转变。十三五以来,形成了区域产业集聚效应发展,以质量数据为根本的供应链和制造总包分包、服务共享和业务协作为基础,集成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构建大企业协同中小企业跨领域、跨地域的企业群生态,促进了模具制造技术水平与质量保障整体能力的提升。五、 模具行业概况(一)模具行业产品分类及市场现状模具被称为工业之母,是对原材料进行加工,赋予原材料以完整构型和精确尺

10、寸的加工工具,主要用于高效、大批量生产工业产品中的有关零部件。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模具已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汽车、能源、消费电子等领域。根据加工成型方法的不同,模具可分为冲压模具、压铸模具、锻造模具、铸造模具、挤压模具以及其他模具。行业模具产品属于挤压模具分类。由于绝大多数模具都是针对特定用户单件制作的,因此模具企业与一般工业企业相比,呈现数量多、规模小、集中度不高的行业特点。近年来,得益于中国工业化程度提高以及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模具制造行业亦稳步增长。我国模具制造企业通过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进行业务转型和产业升级,实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模具制造大国和模具贸易大

11、国。模具行业与诸多行业关联性高、涉及面广,下游市场的不断发展也带动我国模具行业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全球制造业向中国转移,驱动我国制造业升级,也将给模具行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2011年以来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至2019年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3,11896亿元,较2011年增长近100%。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1年我国模具行业产量为1,04596万套,到2019年增长至2,42511万套,2011-2019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08%。随着我国模具制造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预计未来几年,模具制造行业销售收入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根据上图,2021至2026年,模具制造行业销售收入预计将

12、从3,68837亿元增长至4,44538亿元,仍将保持稳定的增长趋势。进出口方面,近年来模具出口规模逐年递增,进口规模呈下降趋势。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模具进口额为2484亿美元,到2019年进口额下降至1939亿美元;2012年,我国模具出口额为3731亿美元,到2019年提升至6246亿美元,我国模具行业净出口额呈现较为显著的增长趋势。综上,我国模具行业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张及净出口的不断增长有望给行业内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业务增长机会。(二)铝型材挤压模具市场发展情况根据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数据,2019年至2021年我国铝挤压材产量为2,00800万吨、2,138万吨及2

13、,202万吨,根据目前的铝型材加工行业成本测算,平均每生产一吨铝挤压材需要消耗模具成本约为270元,因此,经初步估算,2019年至2021年铝挤压材产量所对应的挤压模具市场规模约为5422亿元、5773亿元及5945亿元。六、 模具上游供应链保持稳定十三五期间,我国模具材料在品种、工艺、装备、质量、标准和服务能力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我国模具行业提供了稳定优质的模具钢材、有机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等基础材料,支撑了我国模具产业的稳健发展。(一)模具材料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性能明显提升我国完全具备各类模具材料的生产能力,从钢和铸铁到铜材等非铁金属及合金、高温合金、硬质合金、可加工塑料等有

14、机高分子材料、石墨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天然或人造金刚石、3D打印模具材料等。对于主体模具钢材料,如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塑料模具钢、特殊用途模具钢各类模具钢钢种齐全,绝大部分国外的标准钢号和品种规格都可以生产。品种规格系列齐全,涵盖棒材、模块、钢板、扁钢、钢带、线材、锻件等,其中高精度的轧制扁钢,尺寸精度可达到1/4DIN标准,最大宽度可以达到850mm。钢材的纯净度、组织均匀性不断提升,实物质量与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具有超高的强度、耐高温磨损和耐腐蚀等特性的铜镍锡合金已开始在行业中运用。凭借其摩擦系数约为铍铜的1/3、腐蚀速度约为铍铜的1/4以及在450以下不发生软化的特性,用于注塑模具的热流

15、道喷嘴,满足各种塑料的工况要求,且使用寿命可达铍铜的15倍,同时不含铍、铅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金属元素,是热流道喷嘴用高端升级材料。(二)模具装备精密化、大型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在先进制造工艺、精密装备、现代整体解决方案等技术服务领域,优化利用外资,推动数字化生产线改造与集成,利用国际装备服务全球模具企业的契机,以及国际装备在德国、日本、瑞士等模具发达国家模具企业的应用经验,推动高精装备的深度应用,提升我国模具企业的技术水品,从精准运动控制、过程控制中发挥单机设备优势,到工艺控制、性能控制、逻辑控制,向制造全过程品质、效能全面提升方面发展。同时利用模具企业中外模具设备兼用的地位,积极发挥国际

16、模具装备与中国模具装备产业的相互促进作用。七、 模具行业面临的机遇与风险(一)模具行业面临的机遇1、模具行业国家产业政策大力支持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强基的指导意见、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年)、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一系列重要政策,鼓励支持包括模具行业、金属加工机械行业在内的制造业发展。此外,关于加快铝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等一系列相关政策及规划,对行业下游铝型材加工行业形成有力的促进作用;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等政策及规划促进了铝型材下游应用行业的发展,进而拓展了行业产品的终端应用市场。工业和信息化部编制发布的有色金属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