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氧体磁钢专题调研报告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82262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氧体磁钢专题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铁氧体磁钢专题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铁氧体磁钢专题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铁氧体磁钢专题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铁氧体磁钢专题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氧体磁钢专题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氧体磁钢专题调研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氧体磁钢专题调研报告加强国家对稀土资源勘查、开发、利用的统一规划,根据资源形势和市场需求,合理调控开采、生产总量,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长远发展需要,到2020年稀土年度开采量控制在14万吨以内。严厉打击稀土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严格市场准入制度,除六家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外不再新增采矿权。继续支持内蒙古包头、四川凉山、江西赣州、福建龙岩等重点资源地完善矿区资源保护和监控设施,加强稀土矿采选项目技术改造。加强对探明的大中型矿产地资源储备和保护,与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相衔接,划定一批国家规划矿区,实行统一规划,规模开发,重点监督,推动优质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

2、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通过政策联动、行业自律等措施增强我国稀土企业市场话语权。发挥技术、人才、资金优势,推动稀土企业走出去,合作开发境外资源及产品深加工。鼓励稀土企业与境外新材料企业和技术研发机构合作,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引进境外专业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导外资投向稀土环境治理、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和高端应用及器件制造产业等领域。一、 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一)创新能力大幅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重从2%提高到3%以上,建成了7家集技术研发、产业转化、分析检测和应用评价于一体的稀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新建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稀土永磁材料等重点实验室,组建先进稀土材料产业技术创

3、新战略联盟。(二)企业实力明显增强形成了一批知名稀土新材料企业,装备、技术和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三是环保水平明显提升。全行业投入80多亿元开展环保改造,85家企业通过稀土环保核查,45家企业通过稀土行业准入,稀土绿色化生产水平大幅提升。二、 发展的主要机遇主要工业化国家高度重视稀土战略价值和相关领域的开发应用,随着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化,其战略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凸显。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大重点领域与稀土产业关联度

4、高,对稀土材料的保障能力和质量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带动稀土产业高速发展。四是稀土供应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俄罗斯、南非、智利、巴西等重点资源国启动了一批稀土资源开发项目,初步形成了矿山开采和分离加工能力,缓解了我国资源供应压力。三、 打造新价值链,实现互利共赢(一)推进资源地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稀土开发收益分配机制,加大资源收益在资源地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替代产业等方面的支持,促进资源地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改善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鼓励企业在靠近稀土资源地发展精深加工,由材料加工生产向部件制造、半成品及生产服务业延伸,增加产品附加值,推进资源地产业转型升级

5、。(二)建立新的价值链加强稀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定供需关系,引导价格预期,促进和扩大稀土在节能、环保和家电等下游领域的应用需求,实现上下游利益共享、协同发展。以资本和技术为纽带,通过上市、增资、并购等手段整合中高端应用产业链,培育新的应用市场。引导具备条件的稀土企业开展军民两用稀土新材料的研制和生产,推动稀土新材料领域军民资源共享。加大对品牌稀土产品宣传推广力度,引导企业增强品牌意识,支持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和国际品牌。围绕互联网+发展战略,加强稀土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四、 推动利用境外资源,加强国际合作(一)加强稀土国际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合作,通过政策联动、行业自律等措施增强我国稀土企业市场话

6、语权。发挥技术、人才、资金优势,推动稀土企业走出去,合作开发境外资源及产品深加工。鼓励稀土企业与境外新材料企业和技术研发机构合作,提升国际化运营能力。引进境外专业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导外资投向稀土环境治理、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和高端应用及器件制造产业等领域。(二)推进稀土标准国际化围绕稀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重点稀土标准的制订,发挥企业、研究机构和中介组织的作用,提升中国稀土标准的影响力,促进中国标准走出去,实现稀土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衔接。五、 永磁材料行业的发展状况磁性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物质的磁性源于原子磁矩。按照原子磁矩的排列方式不同,可将物质的磁性分为顺磁性、抗磁性、铁磁性、反铁

7、磁性、亚铁磁性和螺旋磁性等。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磁性材料一般是指铁磁性、亚铁磁性或螺旋磁性材料,这些材料具有自发磁化的特点。磁性材料按功能可分为硬磁材料、软磁材料、功能磁性材料(磁致伸缩材料、磁记录材料、磁制冷材料等)三类,其中硬磁材料又称为永磁材料,是磁性材料中应用最广泛的材料之一。物质的磁性早在3000年以前就被人类认识和应用。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关于天然磁性材料(如磁铁矿)的记载,并在11世纪发明了制造人工永磁材料的方法,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物质磁性现象和应用磁性材料的国家。我国最早发明的指南器(司南)便是古人利用磁铁矿制成的。人类最先大量使用的具有永磁性能的材料是马氏体钢,随后逐渐被磁性能更高

8、的永磁材料取代。稀土铁氮永磁体具有优良的热力学稳定性、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该材料目前尚处于研发阶段,制备工艺上亦存在技术难题,若未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则有望成为第四代稀土永磁材料。(一)永磁材料的特点和标准永磁材料具有一经磁化即能保持恒定磁性,具有宽磁滞回线、高矫顽力和高剩磁的特点,其基本功能是不需要消耗电能便可提供稳定持久的磁通量,同时可简化机械设备结构,降低维护成本,对环境影响较小,有节能和环保的优势。永磁材料产品的性能与品质主要参考指标为主要磁性能(PrincipalMagneticProperties)、辅助磁性能(AdditionalMagneticProperties)、尺寸精度、

9、产品一致性等。主要磁性能为衡量材料磁性能高低最重要的依据,其包含四个重要指标:剩磁Br、磁极化强度矫顽力(即内禀矫顽力)Hcj、磁感应强度矫顽力Hcb、最大磁能积(BH)max。辅助磁性能主要包括相对回复磁导率rec、剩磁温度系数(Br)、磁极化强度矫顽力温度系数(Hcj)、居里温度Tc、饱和磁化强度Ms等。剩磁、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等除了与材料的内禀性能有关,还受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制备工艺的影响,称为结构敏感参量;居里温度和饱和磁化强度等主要由材料本身的化学成分决定,而与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制备工艺关系不大,称为非结构敏感参量。(二)铝镍钴永磁材料介绍铝镍钴永磁材料是由铝、镍、钴、铁和其它微量金属元

10、素构成的一种合金,坚硬易脆,采用铸造或者烧结工艺处理制成,具有极高的居里温度,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在磁性能方面长期处于永磁材料领先地位,其磁性能主要取决于调幅分解所形成的微观组织结构,即弱磁相和强磁相的相互搭配。铝镍钴永磁材料的居里温度高达890摄氏度,具有非常高的温度稳定性。但随着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发现和大规模应用,铝镍钴永磁材料逐步被替代,市场份额逐渐下降,目前凭借着其独特的磁性能在仪器仪表、电机电器及航空航天器件等对温度稳定要求高的领域内依然得到了一定应用。(三)永磁铁氧体磁体介绍永磁铁氧体磁体是以BaFe12O19、SrFe12O19及其固溶体为基础的永磁材料,只需外部提供一次充磁

11、能量,就能产生稳定的磁场,从而向外部持续提供磁能。永磁铁氧体磁体按工艺可分为烧结永磁铁氧体磁体和粘结永磁铁氧体磁体,其中烧结永磁铁氧体可分为干压成型与湿压成型两类,粘结永磁铁氧体磁体可分为挤出型、注射型与压延成型三类。永磁铁氧体磁体通常指烧结永磁铁氧体磁体,是以SrO或BaO及Fe2O3为原料,通过陶瓷工艺(预烧、破碎、制粉、压制成型、烧结和磨加工)制造而成,可提供稳定持久的磁通量,不需要消耗电能,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典型的高效、节能低碳工业产品。虽然永磁铁氧体磁体的综合磁性能相对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较弱,但其电阻率高、物理特性稳定、环境耐受力强,同时由于其制备原料丰富,工艺成熟简单,性

12、价比高,因此在需要大量永磁电机的节能家电与汽车工业领域和需要大量电声器件的消费电子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四)稀土永磁材料介绍稀土永磁材料是一类以稀土金属元素(RE,即RareEarth,包括钐Sm、钕Nd、镨Pr等17种元素)与过渡族金属元素(TM,即TransitionMetals,包括铁Fe、钴Co等)所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为基础的永磁材料,亦称为稀土金属间化合物永磁。第一代、第二代稀土永磁材料钐钴永磁体,具有高矫顽力、高磁能积、高居里温度等优点,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主要原料为钐、钴,由于价格昂贵且钴属于战略资源,因此钐钴永磁体量产和大规模使用受到了限制,并未得到广泛应用,目前主要应用于航

13、空航天及国防工业领域,占比40%以上,5G和高速轨道交通是钐钴永磁体新的应用增长点。稀土永磁材料中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为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即钕铁硼永磁材料。钕铁硼永磁材料是以金属间化合物Nd2Fe14B为基础的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其主要成分为铁(639-687%)、稀土元素钕(29-325%)及硼(11-12%)。为了获得不同性能,材料中的钕可用部分镝(Dy)、镨(Pr)等其他稀土金属替代,铁可被钴(Co)、铝(Al)等其他金属部分替代。Nd2Fe14B化合物具有四方晶体结构,具有高的饱和磁化强度和单轴各向异性场,是钕铁硼永磁材料永磁特性的主要来源。钕铁硼永磁材料不仅具有质量轻、体积小、高磁能

14、积等优异性能,而且相对于钐钴永磁体,其机械性能较好,加工方便,成品率高,可在装配后充磁,同时在成分上以价格相对低廉、储量丰富的铁和钕取代了昂贵的战略物资钴和资源稀缺的钐,质优价廉的特点决定了其巨大的生产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是迄今为止性价比最高的磁体,在磁学界被誉为磁王。但钕铁硼永磁材料尚存在居里温度相对较低、热稳定性不佳、抗腐蚀性较差等缺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钕铁硼永磁材料的应用场景。钕铁硼永磁材料视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烧结、粘结和热压三类,其中烧结钕铁硼市场份额超过9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7年10月14日发布的国家标准烧结钕铁硼

15、永磁材料(GB/T13560-2017),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按内禀矫顽力大小分为低矫顽力N、中等矫顽力M、高矫顽力H、特高矫顽力SH、超高矫顽力UH、极高矫顽力EH、至高矫顽力TH七类品种。以速凝甩带法制成,Hcj(KOe)+(BH)max(MGOe)60,用于制做中、小、微型特殊用途的永磁电机、传感器、磁共振仪、高级音像设备等的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被收录于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2006之6-新材料之60100-金属材料中,编号6010066。行业内通常认为内禀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之和大于60的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属于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六、 面临的主要挑战稀土初级产品生产能力过剩,违法开采、违规生

16、产屡禁不止,导致稀土产品价格低迷,未体现稀缺资源价值,迫切要求进一步规范行业秩序,严格控制增量,优化稀土初级产品加工存量,淘汰落后产能。我国稀土产业整体处于世界稀土产业链的中低端,高端材料和器件与先进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产业整体需要由低成本资源和要素投入驱动,向扩大新技术、新产品和有效供给的创新驱动转变,优化产业结构,重点发展稀土高端材料和器件产业。清洁生产水平不能满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行业发展的安全环保压力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等任务艰巨。七、 稀土违法违规行为得到遏制相关部门协调配合连续开展了多次打击稀土行业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累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113起,捣毁非法采矿点14个,关闭生产企业28家,处罚贸易企业19家,查扣非法及走私稀土矿产品36万多吨,罚款23亿元。内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尾矿库实现了全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