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控一体机产业发展工作指南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9695774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驱控一体机产业发展工作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驱控一体机产业发展工作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驱控一体机产业发展工作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驱控一体机产业发展工作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驱控一体机产业发展工作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驱控一体机产业发展工作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驱控一体机产业发展工作指南(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驱控一体机产业发展工作指南推进我国机器人面向制造业典型行业/重点领域、医疗/康复、助老助残/智慧家庭/社会服务、安全与救援/科学工程等行业/领域的系统集成与应用,实现我国机器人技术与产品在国家重点行业/领域高端应用和典型领域拓展应用,提高国产机器人国际竞争力,为国产机器人产业化奠定基础,加速推进我国智能机器人技术与产业的快速发展。一、 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围绕制造基础技术与关键部件,开展基础技术与前沿技术研究,突破关键技术与共性技术,建立健全基础数据库、工业试验验证平台和安全保障技术,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为逐步解决国产装备空心化提供技术支撑,大幅度提高为重点领域和重大成套装备自主配套能力。(一

2、)基础件围绕高速精密重载轴承开展轴承服役性能演变规律与失效机理等基础理论、材料对性能影响规律和失效机理等研究,掌握高速、精密、重载轴承设计理论、寿命理论及试验方法,动态性能试验技术与方法,掌握高铁轴箱轴承、风力发电机组主轴与齿轮箱轴承、机器人和机床精密轴承、特大型装备静压轴承等设计、试验和批量化制造核心技术,开展典型应用示范。围绕高参数齿轮及传动装置开展高参数齿轮传动啮合失效机理、特殊条件下齿轮副基本工作理论、研究,研究高速重载齿轮传动、轻合金齿轮、高性能蜗杆传动及新型机构,基准级别齿轮渐开线样板设计与超精密制造和计量,突破高参数齿轮传动和精密减速器设计、制造和检测共性关键技术,形成标准及技术

3、规范,实现高参数齿轮及传动装置在民用航空装备、工程机械、大型海洋装备、高速列车、海上风电、机器人等装备的示范应用。围绕高端液压件与密封件开展新型高功率重量比和高能量密度液压件的设计方法研究,高参数液压阀、泵等新结构和新方法研究。研究密封可靠性设计、延寿、运行试验技术,开发高性能检测、可靠性评估和测试装备,建立性能评价体系与标准。开发高压力等级多路阀和液压泵、大规格柱塞泵与比例流量阀、高效率静液传动元件与系统、高参数密封件、液压动力总成系统等,实现在工程机械与农业机械、重型机械、航空航天、海洋工程装备等示范应用。(二)基础制造工艺研究高活性金属与铸型界面反应机制和成形方法、铸造全流程精确控制、铸

4、造过程仿真与在线检测等关键技术,掌握钛合金、高温合金铸件精密铸造技术、铸锻件近净成形与精准成形工艺,开展各类材料成形过程动态仿真参数优化技术研发应用,实现典型产品应用示范。研究零件可控清洁热处理工艺、真空等温淬火热处理工艺等关键技术,开发清洁热处理装备,完善热处理工艺数据库。开发高温耐蚀涂层技术、润滑耐磨抗氧化表面工艺材料、工艺及表面处理装备。研究高速干切基本机理和新型干切机床结构,工艺参数优化及基础数据库;研究微量润滑作用机理和测试选用技术,低温微量润滑集成制造技术;环保清洁切削液配置技术。(三)工业性验证平台与基础数据库建立精密齿轮及传动装置、高压大流量液压元件、高参数密封件、高速重载轴承

5、等关键基础件性能及可靠性试验平台,工业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性能及可靠性测试平台,对相关的基础技术、关键部件与产品进行试验验证,完善技术标准体系。研究先进制造工艺方法、工艺基础数据库,研究并整合国内外制造工艺相关数据资源,建立健全制造基础技术数据库、基础制造工艺资源环境属性数据库等。研发基础数据采集工具和知识库管理系统和标准,开发面向基础工艺和典型产品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工具。(四)制造过程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关键部件故障响应安全机制、功能安全定量计算数学模型和定性评价体系等功能安全设计与评估验证技术;研究物理安全、功能安全、网络安全一体化融合的方法理论、制造系统安全一体化管控等安全一体化融合

6、技术;研究安全威胁和攻击机理分析与建模、实时攻击隔离与抑制等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等测控产品安全可用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功能、网络安全工业化试验验证,典型工业协议安全性分析验证,工业互联网安全漏洞库等研究。二、 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针对移动通信、大数据、新能源、智能制造、物联网等重点领域大宗产品制造需求,重点围绕28-14纳米技术节点进行工艺、装备和关键材料的协同布局,形成28-14纳米装备、材料、工艺、封测等较完善的产业链,推动全产业链专项成果的规模化应用,促进产业生态的改善和技术升级,实现技术促进产业发展目标。(一)光刻机及核心部件研发干式光刻机产品并

7、实现销售;研制28纳米浸没式光刻机产品,进入大生产线考核;开展配套光学系统、双工件台等核心部件产品研发,并集成到整机;构建关键技术与产品开发平台,提升光刻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光刻机光学系统等关键部件生产基地,具备批量生产能力。(二)高端关键装备及零部件面向集成电路14-10纳米先进工艺,重点开展刻蚀、薄膜、化学机械处理、掺杂和检测等关键装备及其配套核心零部件产品研发,通过大生产线考核并进入销售。(三)成套工艺及知识产权(IP)库以移动通信应用为重点,开发14纳米及相关产品工艺;以大数据应用为重点,开发立体堆叠闪存(3D-D)存储器工艺,开展7-5纳米关键技术研究;面向新能源、智能制造、物联网等

8、重点领域大宗产品制造需求,开发特色产品工艺平台;取得核心知识产权并实际应用。(四)关键材料面向45-28-14纳米集成电路工艺,重点研发300毫米硅片、深紫外光刻胶、抛光材料、超高纯电子气体、溅射靶材等关键材料产品,通过大生产线应用考核认证并实现规模化销售;研发相关超高纯原材料产品,构建材料应用工艺开发平台,支撑关键材料产业技术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与发展。(五)封装测试面向移动互联和汽车电子等重大领域需求,围绕处理器、存储器、14-10纳米工艺节点晶圆等产品开发下一代封装集成与测试新技术以及相关的关键装备和材料产品;实现可集成数模混合电路、射频、微机电系统(MEMS)和光电等多功能异质材料芯片的三

9、维系统集成技术的量产应用;建成有影响力的封装集成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取得较完善的知识产权体系。三、 智能制造与装备制造业概述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自学习等特征,旨在提高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的先进生产方式。作为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关乎我国未来制造业的全球地位,对于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数字中国具有重要作用。智能制造以工艺装备为核心,以数据为基础,通过制造技术突破、工艺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实现生产制造的数字化、网络

10、化、智能化。智能制造是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怎样生产和用什么生产则依赖于装备制造业提供具体的智能制造装备。装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准。智能制造装备集机械系统、运动控制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具备高速、高精度、高实时响应的作业性能,是有效减少生产过程对人力劳动的依赖,显著提高生产效率、生产精度和生产质量的先进工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具有感知、控制、决策、执行、数据闭环反馈功能,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高度集成。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装备的深度融合,推动实现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智能制造。四、 运动控制系统行业的发展情况及发展趋势(一)运动

11、控制行业技术特点及技术发展趋势高可靠性是指产品可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通常以平均无故障时间来界定。工业装备能够长期、稳定地可靠运行是用户的最基本要求。现代工业场景下,装备的系统复杂度提升,非确定性因素增加。作为装备的大脑,运动控制系统需在面对各种作业环境和需求变化的情况下,消除整体系统的非确定性,保证装备的长期稳定有效运行。随着运动控制系统设计更加复杂,软件的可靠性主要体现在其容错能力和代码强健性上,而对于硬件来说,在持续降低系统功耗的同时,提升其在各种严苛环境下(高温高湿、超低温和温度冲击、粉尘油污、腐蚀性气体、金属颗粒物、强电磁干扰等)的抗干扰能力、724小时运行环境

12、中抗疲劳强度、抗扰动能力和信号链传递损失与补偿等。作为智能制造装备的核心基础部件,高可靠性对于运动控制器系统来说是一项基本的核心要求。一方面,在生产过程中需采用经过严格筛选测试的优质元器件,组装过程也应具备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以确保装备长期使用时的高稳定性和高可靠性。另一方面,运行中控制系统的故障源经常来自于各类连接点和运动部件扰动。如何减少连接,强化网络数据传输的实时安全,以更加紧凑的结构实现更加复杂的控制过程,在保证可靠性的同时,还要能够支撑更加复杂的算力需求。实时性作为运动控制系统的一项重要性能指标,是指事件发生的时间确定性(相对与绝对的确定),以及在此基础上数据处理的精准和快速性,这对

13、设备和任务间的时间同步精度,以及系统中的任务执行效率提出了新的要求。实时性需要解决在保证运动控制事件的时间确定性情况下系统的冗余安全、复杂网络中信息实时交互、多时钟源协同精准补偿,复杂系统相位控制中的高速信号处理和大型软件的实时性处理等等。高速高精度是运动控制系统在性能上永恒的追求,面对不同应用场景,高速高精的具体指标有所不同,但总体指标要基于被控对象的模型辨识,对速度和控制精度进行自适应和自优化,取得综合性全局最优。类似木桶效应,一个系统的整体性能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输入激励信号源的运动规划与被控对象响应能力是否匹配,系统各控制环节的同步性,传感反馈的物理分辨率精度,系统模型辨识的线性化能力,

14、机械系统谐振频率和动刚度特征,关键部件热传导与热辐射效应,信号链完整度、扰动频域是否与工作频域重合等,都会制约系统整体高速高精度性能指标的达成,成为最短的那块木板。(二)运动控制系统产品及技术发展趋势开放性代表系统要为用户打开二次技术开发、工艺快速迭代升级的技术路径,并为用户自身核心竞争力构建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灵活性意指系统要能适应各种复杂工艺要求的能力,既有性能上的深度和功能上的宽度,还要具备多源异构系统的重构便利性。易用性表示系统需具备人机交互的友好、直观、简便,安装调试的简洁、安全,运行维护的可预测、便捷和低成本。在现代智能制造更高精度、效率和制程柔性化的需求下,未来运动控制系统发展的

15、核心需求之一为实现开放性、灵活性、易用性的统一。传统机械设备采用的电机和I/O数量有限,往往采用一对一直连的方式连接。直连方式最大的问题在于布线复杂,线缆使用量较大,同时传输信号极易受到干扰。为解决这些问题,各装备或部件厂商纷纷采用高速工业总线连接伺服驱动器及运动控制器,网络化趋势明显。采用高速工业总线后,运动控制器、伺服驱动器和I/O模块之间除了常规的控制命令及反馈信息传递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实时调节伺服驱动器的各类参数,从而实现更为复杂灵活的控制要求,设备连接的轴数和I/O数量也不断增加。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下,工业总线作为工业数字血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逐渐成长为现代工业体系内一个独立的

16、产业细分领域,并作为智能制造体系的底层核心技术支撑,成为制造大国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在新的工业体系中,工业数据成为制造业的血液,居于核心位置。以工业数据为脉络,整个智能制造逻辑重构为数据产生(工业现场)、数据传输、数据管理与价值发掘几个环节。从制造效率及工业大数据安全可靠角度看,制造业领域必须完整实现从现场总线到工业现场网络全互联的技术升级。未来工业场景下,对工业装备的控制已经不仅仅是几个轴的运动控制和逻辑控制,而是基于全互联的综合系统控制。从底层的智能传感、控制决策、数据信息交互到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分析决策,全链打通,实现端到端、端到云的大系统闭环控制,从而实现单台装备、柔性工作站和工作岛及自动化产线的综合运维成本降低、产品生命周期优化、生产效率提升、节能环保等多方面的进步。不同于过去Profinet、EtherCAT等工业上已经具备的工业总线概念,工业现场全互联(高速工业现场网络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