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

上传人:壹画 文档编号:349688157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氧气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观察和描述硫、木炭、铁丝等在空气及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从中归纳出氧气的化学性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使学生逐步学会通过实验来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2、通过氧气化学性质的探究性实验,使学生获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二、学情分析:氧气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熟悉的气体,学生已经知道了氧气的存在和氧气能供给呼吸等内容。通过课题1对空气的

2、学习,学生对氧气的存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知识背景上具备了学习本课题的条件。课题2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物质,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认识物质的一般方法。学生对实验探究还刚起步,学生对实验探究的意识、方法及步骤,需要在老师的不断引导下,逐步增强、提高和掌握。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还刚刚开始,还处于盲目阶段,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程序对实验进行系统、准确的描述。根据学生认识上的特点,在第一课教学中,突出了微课教学与实验教学的功能,让学生有了感性认识,为增强效果,对实验作了一定的改进。将信息技术、实验操作与教学充分融合,利用电子白板的插入展台、计时器、书写等功能,将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小组

3、讨论等活动串联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交流,启发和引导学生通过对实验信息的分析,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基本特征,同时使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学会观察实验和实验探索方法,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三、重点、难点重点:氧气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难点:实验探究中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描述和分析,归纳氧气的化学性质;学会分析实验现象不同的原因。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活动】:我们上节课学习了空气,知道了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请根据图片回忆一下,其中有一种气体用途广泛:既能在登山、潜水、医疗急救等方面大显身手,又是航天、气割、气焊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大家说它是什

4、么气体?氧气!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又反映性质,氧气的这些用途又反映了氧气的哪些性质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题2 氧气。【板书】2.2 氧气【学生活动】:观看图片,聆听、回忆,准备学习新知。【设计意图】: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利用氧气用途引出本课学习内容氧气的性质,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激起探究氧气性质的欲望。(二)借助活动引领,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活动】:老师这里有一瓶事先收集好的氧气,请一位同学上来看一看、闻一闻,了解氧气的一些物理性质。哪位同学愿意尝试一下?【学生活动】:一名学生到前面,通过眼观和鼻闻,近距离感受氧气的色、味、态,从而准确描述氧气的一些物理性质。其他学生观察、聆听。【板书】:

5、无色无味气体 物理性质氧气【设问】:现在老师又拿出了一瓶气体,说它就是氧气,依据是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同学们认同这种观点吗?不认同。谁能解释一下不认同的理由是什么?【思考回答】:很多气体都是无色无味的,比如氮气、二氧化碳等等,所以这点性质并不是氧气所唯一具有的,不能作为检验氧气的依据。【提出问题】:那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方法来检验氧气呢?哪位同学能根据之前所学习的知识来提出最佳方案呢?【思考回答】: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即为氧气。【学生活动】:请该名学生到前面来,为大家进行一下实验演示。【展台切换】:【师生互动】:氧气具有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性质,这是其他气体所不具备的性质,具

6、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因此可以用它来检验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氧气具有什么性质?支持燃烧。 是物理性质吗?不是。那是?化学性质。【板书】: 无色无味气体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氧气【引出目标】: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认识氧气能与碳、硫、铁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总结出氧气色、味、态方面的物理性质,又借助物理性质不能作为检验氧气的方法,引出检验氧气的方法,同时总结氧气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从而引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利用电子白板插入展台的功能,使全体学生都能清晰地观察到演示实验的现象,很好的将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教学效果更明晰。(三)氧气的物理性质【微课】

7、:氧气的物理性质【自主学习】:根据微课的学习,结合自主阅读教材P33,完成学案的相关内容。【提问】:通过自主学习,除了“无色无味气体”, 氧气的物理性质还有哪些?【回答】:不易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液氧、固态氧都是淡蓝色。【板书】: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密度略大于空气氧气液氧、固态氧都是淡蓝色【教师总结】:这些就是氧气的重要的物理性质,需要强调的是:由于在特定条件下,液氧、固态氧都是淡蓝色,所以在描述氧气是“无色无味气体”时,应加上“在通常情况下”,确保氧气物理性质的描述更加准确和严谨。【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阅读、搜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通过微课的呈现方式代替了枯

8、燥的讲授,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了课堂效率。(四)氧气的化学性质【过渡】:以上就是氧气的物理性质,接下来我们一起进入氧气化学性质的学习,很多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它们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怎样的呢?我们通过几组对比实验来探究一下。【实验准备】:介绍观察程序:1.、实验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2、实验所用物质的色、味、态,变化后生成物质的色、味、态,以及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特殊生成物的检验;3、根据看到的现象,对比归纳得出相关结论。【实验说明】:老师将实验装置进行改进:滤纸沾满水,紧贴漏斗,倒置于燃烧匙上方。学生一边观察实验现象,一边思考装置改进以及集气瓶预放少量水的目的是什么?【演示实验1】:教师进

9、行硫分别在空气和氧气燃烧的演示实验,边操作边提示:仔细观察点燃前,硫磺的颜色、状态;点燃后,能否持续燃烧,有何现象;伸入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后,有何现象;反应后,对生成物的进行观察和描述。【展台切换】:【学生活动】:学生仔细倾听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记录。一小组代表描述实验现象。(其他小组补充)【教师活动】:提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上节课学习的一种空气污染物,根据反应物是硫与氧气,合理猜想产物是二氧化硫。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文字表达式。【学生板演】:一名学生到电子白板上书写,其他学生在学案上完成。点燃【板书】: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不易

10、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氧气液氧、固态氧都是淡蓝色【资料呈现】已知其溶解性强,思考集气瓶预放少量水的目的以及改进装置的作用。【思考回答】: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污染空气。【设计意图】:通过对实验现象系统、准确地描述,学生体会到实验是学习物质化学性质最重要的研究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规律,描述现象要全面、具体。学生运用电子白板的书写功能完成板演,方便、快捷,将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分组实验1】:通过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同学们学习了一些正确的实验操作方法,接下来,木炭分别在空气和氧气燃烧的实验由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实验,注意澄清石灰水的检验生成物的作用。【

11、学生活动】:学生分工做实验,一位做木炭燃烧,一位辅助,一位倾倒澄清石灰水并振荡,一位观察并纪录。小组共同分析,得出结论。【汇报展示】:完成实验后,小组交流实验现象,完成学案,小组代表汇报展示成果。【启发引导】: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生成了什么物质?二氧化碳。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文字表达式。【学生板演】:一名学生到电子白板上书写,其他学生在学案上完成。点燃【板书】: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点燃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氧气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液氧、固态氧都是淡蓝色【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对比分析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养成从实验到分析

12、再到结论的习惯。【讨论交流】:通过上述两组实验,我们可知,碳、硫分别在空气里燃烧和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有所不同,那原因是什么?【汇报展示】:物质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剧烈,空气中氧气含量低,所以在空气中燃烧没有在纯氧中剧烈。【设计意图】:使学生养成从实验到分析再到结论的习惯。【问题引领】:铁丝燃烧的探究。【问题1】:铁丝在空气中能否燃烧?【思考回答】:不能。因为在炼钢厂中铁在很高的温度下,即使熔化成了铁水,也并没有燃烧。电炉子中的铁丝在通电后,始终是红热的状态,并没有燃烧。【问题2】:如何在氧气中点燃铁丝?【思考回答】:因为在空气中无法点燃铁丝,而想知道铁丝在氧气中

13、是否燃烧,就必须要在氧气中用火源去点燃,因此,我思考在铁丝的一端系一根火柴,在空气中点燃火柴,再将其伸入到氧气中,点燃的火柴就可以作为氧气中的火源去点燃铁丝。【问题3】:点燃火柴后,铁丝伸入集气瓶的时机?【思考回答】:烧一会,因为过早的伸入氧气,火柴会去消耗瓶中的氧气,使氧气不纯,可能使实验失败。等火柴快要燃尽时,再伸入。【演示实验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边操作边提示:装满氧气的集气瓶预装少量水,将铁丝盘成螺旋状,一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由上而下缓慢伸入,观察现象。【学生活动】:学生仔细倾听老师的讲解,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记录。一小组代表描述实验现象(

14、其他小组补充)。观察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点拨】:生成的黑色固体是四氧化三铁,书写文字表达式。【学生板演】:一名学生到电子白板上书写,其他学生在学案上完成。点燃【板书】: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 硫 + 氧气 二氧化硫点燃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氧气 碳 + 氧气 二氧化碳点燃液氧、固态氧都是淡蓝色 铁 + 氧气 四氧化三铁【问题4】:集气瓶底预放少量水的作用和硫的一样吗?【思考回答】:不同。没有有毒气体生成,但生成的固体温度高,容易炸裂瓶底,所以放少量水。【设计意图】: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观察实验的程序,并掌握实验探究的方法步骤。【设疑】:关于铁丝燃烧的实验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提问】:通过刚才我的观察和老师的介绍,发现在做实验之前,老师将铁丝盘成螺旋状,我的疑问是:为什么要把铁丝盘成螺旋状?盘成螺旋状后的铁丝与直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何不同?【分组实验2】:这位同学观察得很仔细,思考的问题也很有深度,下面我们就共同探究来解决这个问题。老师还是让同学们来亲自动手进行分组实验,通过亲身实践来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两根粗细、长度均相同的光亮的铁丝,其中一根盘成螺旋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