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原药产业发展工作建议

上传人:陈雪****2 文档编号:349256073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药原药产业发展工作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农药原药产业发展工作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农药原药产业发展工作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农药原药产业发展工作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农药原药产业发展工作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药原药产业发展工作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药原药产业发展工作建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药原药产业发展工作建议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大力推广新型农药,提升装备水平,加快转变病虫害防控方式,大力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做到病虫害防治效果不降低,促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保障有效供给。二是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推进绿色防控和科学用药,保障

2、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坚持生产与生态统筹。在保障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同时,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安全,减少农药面源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四是坚持节本与增效兼顾。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大力推广新药剂、新药械、新技术,做到保产增效、提质增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一、 农药行业经营模式农药行业的经营流程分为研发、生产和销售,最终通过产品的销售实现盈利。农药企业的经营模式包括创制型、仿制型和制剂型。创制型经营模式对企业的技术和资金实力要求很高,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持续进行专利农药原药及相关制剂的研发。采取创制型经营模式的企业主要为国际农药行业的第一梯队。这些企业一方面通过具有知识产权的

3、新产品在保护期内的独家权利获得垄断利润,一方面凭借知名品牌、先进的产品质量和遍布全球的营销网络进行各类农药中间体、原药和制剂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仿制型经营模式围绕着非专利农药产品进行生产、销售。企业通过规模效应以及改进技术与工艺,在保障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农药原药的生产成本,采购化工原料和中间体进行农药原药的生产。寻找到市场容量较大、竞争温和、具有良好技术基础的非专利农药产品是仿制型模式得以成功的基础。目前我国农药品种主要以仿制药为主,农药企业在新品种上研发投入较少,原药产品的品牌档次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需要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才能达到发达国家对农药产品的高标准。制剂型企业不生产原药,而是向上

4、游企业采购原药,添加各类助剂并使用适当的复配工艺加工,生产出可以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制剂产品,面向农药使用的终端市场进行销售。制剂型企业产品体系丰富、渠道下沉程度高,能够适应农药终端市场小批量、多批次、多品种的制剂需求。农药是农业生产的必需品,起着防治有害生物、应对突发性病虫草害、调节作物生长、提高农产品品质的重要作用,刚性需求较强,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特征。未来全球人口不断增加与农业用地面积有限的矛盾日益激化,使用农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是提高全球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之一,全球农药市场需求仍将保持较为稳定的上升趋势。不同的自然环境、气候条件、耕种习惯决定了不同区域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差异

5、,同时也决定了农作物病、虫、草害危害程度的不同,从而产生对农药品种的不同需求,使农药消费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在全球市场上,农药需求集中于农业大国,如巴西、美国、中国、日本等,新兴市场正在逐渐成为驱动力。我国农药工业的区域集中度较高,江苏、四川、山东、浙江、安徽是我国农药生产的最主要区域。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各地区农药产量(折100%有效成分)的统计,2021年江苏农药企业生产农药5492万吨,占总产量的2199%,是我国农药生产第一大省。四川、山东农药企业分别生产农药308万吨、2916万吨,占总产量的1233%及1167%,是我国农药生产大省。浙江、安徽也形成了具有较大规模的农药工业,产量占比

6、超过5%。受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影响,农药制剂使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在我国,每年3-9月是农药使用的高峰期,同时也是农药制剂销售的主要季节;对农药原药产品而言,由于其下游客户主要为制剂生产厂商或其他原药生产企业,并不直接面向终端用户,因此农药使用的季节性变化对其影响相对较小。从全球市场看,单一市场季节性较为明显,但南北半球季节、自然条件的差异使得不同市场的季节性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全球市场的季节性并不明显。二、 技术路径根据病虫害发生危害的特点和预防控制的实际,坚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重点在控、替、精、统四个字上下功夫。一是控,即是控制病虫发生危害。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

7、防控技术,创建有利于作物生长、天敌保护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预防控制病虫发生,从而达到少用药的目的。二是替,即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大中型高效药械替代小型低效药械。大力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开发应用现代植保机械,替代跑冒滴漏落后机械,减少农药流失和浪费。三是精,即是推行精准科学施药。重点是对症适时适量施药。在准确诊断病虫害并明确其抗药性水平的基础上,配方选药,对症用药,避免乱用药。根据病虫监测预报,坚持达标防治,适期用药。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要求的剂量和次数施药,避免盲目加大施用剂量、增加使用次数。四是统,即是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扶持病

8、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大规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推行植保机械与农艺配套,提高防治效率、效果和效益,解决一家一户打药难乱打药等问题。三、 推进科学用药重点是药、械、人三要素协调提升。一是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扩大低毒生物农药补贴项目实施范围,加快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的筛选、登记和推广应用,推进小宗作物用药试验、登记,逐步淘汰高毒农药。科学采用种子、土壤、秧苗处理等预防措施,减少中后期农药施用次数。对症选药,合理添加喷雾助剂,促进农药减量增效,提高防治效果。二是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因地制宜推广自走式喷杆喷雾机、高效常温烟雾机、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植保无人机等现代植保机械,采

9、用低容量喷雾、静电喷雾等先进施药技术,提高喷雾对靶性,降低飘移损失,提高农药利用率。三是普及科学用药知识。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为重点,培养一批科学用药技术骨干,辐射带动农民正确选购农药、科学使用农药。四、 推进统防统治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大力推进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一是提升装备水平。发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统防统治补助、农机购置补贴及植保工程建设投资的引导作用,装备现代植保机械,扶持发展一批装备精良、服务高效、规模适度的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二是提升技术水平。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集成示范综合配套的技术服务模式,逐步实现农作物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

10、的规模化实施、规范化作业。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对防治组织的指导服务,及时提供病虫测报信息与防治技术。引导防治组织加强内部管理,规范服务行为。五、 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减量与保产并举。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时,提高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做到病虫害防治效果不降低,促进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发展,保障有效供给。二是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在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的提升,推进绿色防控和科学用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坚持生产与生态统筹。在保障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同时,统筹考虑生态环境安全,减少农药面源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四是坚持节本与增效兼顾。在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同

11、时,大力推广新药剂、新药械、新技术,做到保产增效、提质增效,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六、 农药行业的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农药行业技术主要包括新化合物的开发技术、原药合成技术以及制剂加工复配技术等。目前我国农药行业在新化合物的开发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但在原药合成技术与制剂加工复配技术方面,已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较强的技术实力。目前,我国农药行业的技术呈现的特点:(1)新化合物创制能力薄弱,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产品,但非专利农药的仿制能力突出;(2)原药企业生产工艺水平持续改进,生产设备大型化、专业化、自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环保水平迅速提高;(3)制剂企业对配方

12、的合理设计、助剂的应用和复配工艺的过程控制能力逐步提高,制剂剂型逐渐多样化,生产工艺精细化;(4)剧毒、高毒品种禁用数量增加,限用范围扩大,低毒微毒品种持续增多。七、 促进病虫可持续治理的需要由于气候的变化和栽培方式的改变,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频发、重发的态势。据统计,2013年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面积73亿亩次,比2003年增加128亿亩次、增长21%。防病治虫多依赖化学农药,容易造成病虫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下降,出现农药越打越多、病虫越防越难的问题。需要保护和利用天敌,实施生物、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科学使用农药,遏制病虫加重发生的态势,实现可持续治理。八、 总体思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树立科学植保、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依靠科技进步,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大力推广新型农药,提升装备水平,加快转变病虫害防控方式,大力推进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