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产业发展实施指南

上传人:泓域M****机构 文档编号:349256048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产业发展实施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产业发展实施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产业发展实施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产业发展实施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产业发展实施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产业发展实施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产业发展实施指南(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产业发展实施指南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促进新能源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积极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实现与大电网兼容互补。完善区域电网主网架结构,推动电网之间柔性可控互联,构建规模合理、分层分区、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提升电网适应新能源的动态稳定水平。科学推进新能源电力跨省跨区输送,稳步推广柔性直流输电,优化输电曲线和价格机制,加强送受端电网协同调峰运行,提高全网消纳新能源能力。开展重要设施、重点环节隐患排查治理,强化设备监测和巡视维护,提高对地震地质灾害、极端天气、火灾等安全风险的预测预警和

2、防御应对能力。推进电力应急体系建设,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建立电力安全应急指挥平台、培训演练基地、抢险救援队伍和专家库。完善应急预案体系,编制紧急情况下应急处置方案,开展实战型应急演练,提高快速响应能力。建立健全电化学储能、氢能等建设标准,强化重点监管,提升产品本质安全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合理提升能源领域安全防御标准,健全电力设施保护、安全防护和反恐怖防范等制度标准。一、 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一)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全面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加快负荷中心及周边地区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建设,推广应用低风速风电技术。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禀赋较好、建设条

3、件优越、具备持续整装开发条件、符合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的地区,有序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集中式开发,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黄河上游、新疆、冀北等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积极推动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等屋顶光伏开发利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开展风电、光伏发电制氢示范。鼓励建设海上风电基地,推进海上风电向深水远岸区域布局。积极发展太阳能热发电。(二)因地制宜开发水电坚持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积极推进水电基地建设,推动金沙江上游、雅砻江中游、黄河上游等河段水电项目开工建设。实施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开发等重大工程。实施小水电清理

4、整改,推进绿色改造和现代化提升。推动西南地区水电与风电、太阳能发电协同互补。到2025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8亿千瓦左右。(三)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推动沿海核电项目建设,保持平稳建设节奏,合理布局新增沿海核电项目。开展核能综合利用示范,积极推动高温气冷堆、快堆、模块化小型堆、海上浮动堆等先进堆型示范工程,推动核能在清洁供暖、工业供热、海水淡化等领域的综合利用。切实做好核电厂址资源保护。到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左右。(四)因地制宜发展其他可再生能源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稳步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有序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发电,因地制

5、宜发展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在粮食主产区和畜禽养殖集中区统筹规划建设生物天然气工程,促进先进生物液体燃料产业化发展。积极推进地热能供热制冷,在具备高温地热资源条件的地区有序开展地热能发电示范。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海洋能,推动海洋能发电在近海岛屿供电、深远海开发、海上能源补给等领域应用。二、 光伏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一)光伏行业电池片技术升级,进一步降本增效太阳能电池片技术的发展表现在光电转换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两个方面。2020年常规铝背场电池与PERC电池的市场占比达到952%,未来技术发展方向是TOPCon和HJT的电池技术。TOPCon电池因与PERC产线高度兼容,预计十四五期间产能和转换效率都

6、将会得到提升,产品良率、转换效率及生产成本等都会有明显改善。HJT技术由于制造成本较高,会比TOPCon大规模产业化的速度慢一些。待能够在关键环节实现应用国产化设备进行生产、产业实现规模化发展后,生产成本有望降低。(二)光伏行业储能技术进一步完善,提高发电收入光伏能源渗透率不断提高,但受制于消纳空间与电力波动性等影响,国内多个省份要求十四五期间新能源配套储能设施,储能技术的发展将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应用储能技术可以平抑电网、电源和负荷侧的波动,光储电力可以按照负荷需求进行需量管理。未来将有更多的光伏电站配置储能,这些光伏电站能够根据电力市场的电价和上网电价调节供电状态,在提升客户用电

7、经济效益的同时,提高电站发电收入。(三)光伏行业多场景技术融合促进光伏应用进一步多元、多样化目前,我国大型地面电站占据光伏装机总量的80%以上,近年来,基于光资源的广泛分布和光伏发电应用灵活性等特点,我国光伏发电在应用场景上与不同行业相结合的跨界融合趋势愈发凸显,水光互补、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牧光互补等应用模式不断推广。未来,各场景应用技术的不断升级促进光伏发电在各领域应用逐步深入,光伏+制氢光伏+5G通信光伏+新能源汽车光伏+建筑光伏+煤改电等应用将进一步多样化。光伏应用的多元、多样化将进一步拓展光伏市场的需求空间。三、 我国步入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新阶段(一)能源安全保障进入关键攻坚期能源供

8、应保障基础不断夯实,资源配置能力明显提升,连续多年保持供需总体平衡有余。十三五以来,国内原油产量稳步回升,天然气产量较快增长,年均增量超过100亿立方米,油气管道总里程达到175万公里,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2亿千瓦,西电东送能力达到27亿千瓦,有力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能需求。但同时,能源安全新旧风险交织,十四五时期能源安全保障将进入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的新阶段。(二)能源低碳转型进入重要窗口期十三五时期,我国能源结构持续优化,低碳转型成效显著,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9%,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568%,常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装机容量分别达到34亿千瓦、28亿千瓦、25亿

9、千瓦、05亿千瓦,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稳居世界第一。十四五时期是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打好基础的关键时期,必须协同推进能源低碳转型与供给保障,加快能源系统调整以适应新能源大规模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三)现代能源产业进入创新升级期能源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新能源和电力装备制造能力全球领先,低风速风力发电技术、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等不断取得新突破,全面掌握三代核电技术,煤制油气、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500千伏柔性直流电网、1100千伏直流输电等重大项目投产,超大规模电网运行控制实践经验不断丰富,总体看,我国能源技术装备形成了一定

10、优势。围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能源系统面临全新变革需要,迫切要求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引领和战略支撑作用,全面提高能源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四)能源普遍服务进入巩固提升期十三五时期,能源惠民利民成果丰硕,能源普遍服务水平显著提升,人人享有电力得到有力保障,全面完成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贫困村通动力电比例达到100%,农网供电可靠率总体达到998%,建成光伏扶贫电站装机约2600万千瓦,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用能成本持续降低,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65%以上。但同时,能源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的城乡差距依然明显,供能品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要聚焦更好满足

11、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提升能源发展共享水平。四、 光伏行业技术水平及技术特点分布式光伏领域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涉及电站材料、设计服务及并网服务等多个领域,其技术基础体现为光学技术、材料科学、电信技术、应用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综合运用。分布式光伏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门类涵盖了分布式电站设计与施工技术、光伏组件研发生产及装配技术、电网接入技术(并网技术)以及电站运营维护技术等四大门类的技术。以上四大门类的技术构成了分布式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的整体技术架构。在分布式光伏电站设计、开发、建设及后期运营维护的过程中,以上相关技术相互影响,最终构成统一的整体

12、发挥作用。目前太阳能电站的日常运营维护已逐渐的由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特征的智能化监控替代传统的人工巡线检测,对提高分布式发电的运行管理效率、提升生产运行管理水平、降低生产运行和设备维护成本可起到重要作用。大数据智能化运维可以实现对分散的电站进行统一监控管理,其中包括本地监控(电站监控/本部监控)、云平台监控、移动端监控系统,通过掌握并分析不同电站运行的大数据,能够实现在局域用电网络内电量的有效调剂,降低区域电网的运行压力,提升分布式电站的发电效率以及用户端的用电效率。晶硅太阳能电池片技术的发展表现在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两个方面。其中,效率的提高主要从提高硅片的光电转换效率方面来实现;成本的

13、降低主要从硅片材质的选择、浇铸工艺、切割工艺等方面来实现。目前大规模量产电池技术主要有常规铝背场电池、PERC电池、TOPCon电池、异质结HJT电池、IBC电池等。异质结是由不同的半导体材料或同种材料不同结晶状态构成的P-N结。电池片中同时存在晶体和非晶体级别的硅,非晶硅的存在能够更好的实现钝化。HJT电池相较其他种类电池,在设备投资、低温导致银浆、N型硅片等成本偏高,因此目前渗透率较低。IBC电池IBC电池结构是一种电极具有交指形状的背结和背接触太阳电池。电池正负极均在太阳能电池的背面,减少正面电极反射使电池发电效率提升。五、 完善能耗双控与碳排放控制制度严格控制能耗强度,能耗强度目标在十

14、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加强产业布局和能耗双控政策衔接,推动地方落实用能预算管理制度,严格实施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优先保障居民生活、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等用能需求。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六、 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一)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统筹高比例新能源发展和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加快电力系统数字化升级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迭代发展,全面推动新型电力技术应用和运行模式创新,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以电网为基础平台,增强电力

15、系统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推动电网主动适应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和量大面广的分布式能源发展。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智能高效的调度运行体系,探索电力、热力、天然气等多种能源联合调度机制,促进协调运行。以用户为中心,加强供需双向互动,积极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二)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加快配电网改造升级,推动智能配电网、主动配电网建设,提高配电网接纳新能源和多元化负荷的承载力和灵活性,促进新能源优先就地就近开发利用。积极发展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能微电网,实现与

16、大电网兼容互补。完善区域电网主网架结构,推动电网之间柔性可控互联,构建规模合理、分层分区、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提升电网适应新能源的动态稳定水平。科学推进新能源电力跨省跨区输送,稳步推广柔性直流输电,优化输电曲线和价格机制,加强送受端电网协同调峰运行,提高全网消纳新能源能力。(三)增强电源协调优化运行能力提高风电和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水平,完善并网标准体系,建设系统友好型新能源场站。全面实施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优先提升30万千瓦级煤电机组深度调峰能力,推进企业燃煤自备电厂参与系统调峰。因地制宜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和发展储热型太阳能热发电,推动气电、太阳能热发电与风电、光伏发电融合发展、联合运行。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实施全国新一轮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推动已纳入规划、条件成熟的大型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优化电源侧多能互补调度运行方式,充分挖掘电源调峰潜力。力争到2025年,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规模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