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上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周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349098049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上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周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上海市上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周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上海市上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周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上海市上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周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上海市上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周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上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周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上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五次周测生物试题Word版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生物等级考周测卷 05一、选择题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a 的放大倍数比 b 高B. 图是低倍镜下视野,若要看清 c,换成高倍镜前需向右方移动装片C. 图中若是洋葱根尖细胞,则观察不到叶绿体D. 从低倍镜换到高倍镜,可以直接转动物镜【答案】C【解析】【分析】显微镜的呈像原理和基本操作:(1)显微镜成像的特点: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物像的移动方向与标本的移动方向相反,故显微镜下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若在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就是顺时针流动。(2)显微镜观察细胞,放大倍数与观察的细胞数呈反比例关系,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越少,

2、视野越暗,反之亦然。(3)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小;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4)反光镜和光圈都是用于调节视野亮度的;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都是用于调节清晰度的,且高倍镜下只能通过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5)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像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详解】A、由图分析可知,图中的镜头是物镜,b与载玻片的距离比a近,这

3、说明b的放大倍数大于a,A错误;B、图是低倍镜下视野,细胞c位于视野的左方,由于显微镜成像是倒立的虚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则物像实际位于视野的右方,故若要看清c,换成高倍镜前需向左方移动装片,B错误;C、图中若是洋葱根尖细胞,则观察不到叶绿体,C正确;D、从低倍镜换到高倍镜,需要将视野中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再转动转换器切换为高倍镜,D错误。故选C。2. 每年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传染病。下列生物与麻风杆菌结构相似的是( )A. 酵母菌B. 衣藻C. 蓝藻D. HIV【答案】C【解析】【分析】麻风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4、相比,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详解】A、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而麻风杆菌是原核生物,两者的细胞结构存在较大差异,A错误;B、衣藻属于真核生物,而麻风杆菌是原核生物,两者的细胞结构存在较大差异,B错误;C、蓝藻和麻风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两者的结构相似,C正确;D、麻风杆菌具有细胞结构,而HIV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因此两者的结构存在较大差异,D错误。故选C。3. 某兴趣小组用质壁分离实验测定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实验过程如下:分别将植物细胞置于不同浓度蔗糖溶液中,通过质壁分离与否来判断该植物细胞液浓度的大致范围。若配制蔗糖溶液时蔗糖未充分溶

5、解即进行实验,测得细胞液浓度( )A. 偏大B. 偏小C. 无影响D. 不确定【答案】A【解析】【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分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一侧向高浓度溶液一侧的扩散。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称为原生质层,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原生质层与细胞壁逐渐分离,称为质壁分离。【详解】ABCD、题中判断细胞液浓度的方法是:细胞液浓度介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发生质壁分离的两蔗糖溶液浓度之间。若配制蔗糖溶液时蔗糖未充分溶解即进行实验,蔗糖溶液

6、浓度下降,细胞在实际浓度较大的蔗糖溶液中才发生质壁分离,测得细胞液浓度偏大,BCD错误,A正确。故选A。4.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酶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B. 酶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C.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一般不用过氧化氢为底物D. 将酶分子经高温环境处理后,酶会因为肽键断裂而失活用双缩脲试剂处理后不再出现紫色【答案】C【解析】【分析】1、RNA聚合酶的本质是蛋白质,作用是催化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的过程;2、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其中大部分是蛋白质、少量是RNA;3、过氧化氢在高温下易分解,因此不适宜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

7、性的影响实验。【详解】A、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A错误;B、大部分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在核糖体,但有部分酶的本质是RNA,合成场所主要是细胞核,B错误;C、过氧化氢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分解,所以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一般不用过氧化氢为底物 ,C正确;D、高温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但是肽键不会断裂,D错误。故选C。5. 下列感受器属于化学感受器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分析】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的特殊装置,广泛分布于身体各器官和组织内。凡是感受接触、压力、地心引力、张力、运动、姿势以及光、声、热等的感觉器都是物理感受器;化学感受

8、器多分布在鼻腔和口腔黏膜、舌部、眼结合膜、生殖器官黏膜、内脏壁、血管周围以及神经系统某些部位。【详解】A、该图示为味蕾,可以获取溶解在水中的化学信息,为化学感受器,A正确;B、该图为哺乳动物皮肤结构图,为皮肤感受器,属于物理感受器,B错误;C、该图为视网膜结构图,为光感受器,属于物理感受器,C错误;D、该图示为人耳模式图,为声波感受器,属于物理感受器,D错误。故选A。6. 下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图是体液免疫过程,能分化出细胞甲的只有B细胞B. 该免疫过程可能需要T细胞的参与,因为T细胞能加强免疫功能C. 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D.

9、 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图中甲的分泌物是抗体,所以甲为浆细胞,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后被乙吞噬消化,故乙为吞噬细胞。【详解】A、该图是体液免疫过程,能分化出细胞甲浆细胞的有B细胞和记忆B细胞,A错误;B、该免疫过程可能需要T细胞的参与,因为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加强免疫功能,B正确;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如损伤的细胞,C正确;D、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体液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D正确。故选A。7. 某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2n,图中属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依次是( )A. B. C. D.

10、【答案】D【解析】【分析】1、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详解】有丝分裂中期,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因此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即图。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但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粒)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因此此时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且染色体:DNA=1:1,即图。ABC错误,D正确。故选D。8. 某学习小组以“伴性遗传的特点”为课题进行调查研究,选择调查的遗传

11、病以及采用的方法分别为( )A. 白化病,在熟悉的 410 个家系调查B. 血友病,在患者家系调查C. 红绿色盲,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D. 青少年型糖尿病,在人群随机抽样调查【答案】B【解析】【分析】人类遗传病的调查一般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进行调查,调查某种遗传病的发病率,选择调查的样本应该是广大的人群,调查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该选择具有患者的家系进行调查。【详解】A、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不能用于调查伴性遗传病,且样本应该选择具有患者的家系,A错误;B、血友病是伴性遗传病,调查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B正确;C、红绿色盲是伴性遗传病,且调查对象是具有患者的家系,不能

12、在学校内随机抽样调查,C错误;D、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不能用于调查伴性遗传病的特点,D错误。故选B。9. 阿莫西林是一种常用的口服类抗生素,能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增殖。但长期使用发现该菌对其抗药性显著增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阿莫西林的使用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抗性突变率提高B. 阿莫西林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发生了适应性进化C. 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性个体的产生提高了物种多样性D. 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间性状的差异决定了其进化的方向【答案】B【解析】【分析】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使得有利变异的基因频率增大。进化是先变异,后选择。【详解】A、阿莫西林的使用只是对金黄色

13、葡萄球菌起到选择的作用,没有改变抗性突变率,A错误;B、阿莫西林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种群中抗体基因频率增大,发生了适应性进化,B正确;C、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性个体与敏感性个体属于同一物种,没有提高物种多样性,提高了遗传多样性,C错误;D、金黄色葡萄球菌个体间性状的差异属于变异,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D错误;故选B。10.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牛奶变酸过程有微生物参与B. 产甲烷细菌一般生活在常氧下C. 单细胞藻类有叶绿体D.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串连在一起构成传染链【答案】B【解析】【分析】牛奶变酸是由于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葡萄酒酿制是由于酵母菌进行

14、酒精发酵;产甲烷细菌为厌氧菌,故生活在严格缺氧的环境下;单细胞藻类为真核生物;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详解】A、牛奶变酸是由于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葡萄酒酿制是由于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A正确;B、产甲烷细菌为厌氧菌,生活在严格缺氧的环境下,B错误;C、单细胞藻类是水域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一般为真核生物,含有叶绿体,C正确;D、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串连在一起构成传染链,是传染病流行三个环节,D正确。故选B。11. 如图所示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氧气含量不一定大于B 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物会导致中 pH 大幅变化C. 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D.

15、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答案】A【解析】【分析】1、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血浆和组织液之间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相互渗透,氧气和营养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进而进入细胞,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穿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进而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组织液还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形成淋巴,淋巴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不同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不同,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分析题图:为毛细血管壁细胞,为血细胞,为血浆,为组织细胞,为组织液。【详解】A、分析题图:为毛细血管壁细胞,为血细胞,为血浆,为组织细胞,为组织液;若为肺上皮细胞,血细胞中氧气含量不一定大于组织细胞,A正确;B、肌肉细胞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由于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不会导致血浆中pH大幅变化,B错误;C、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主要承担者,组织细胞中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血浆,C错误;D、细胞为毛细血管壁细胞,其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