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随笔(5篇)

上传人:拖*** 文档编号:349087153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随笔(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随笔(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随笔(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随笔(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随笔(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随笔(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随笔(5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随笔(5篇) 音乐教学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重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音乐教学随笔对的音乐教学具有积极的影响,作为老师的你快写一篇音乐教学随笔。你是否在找正准备撰写“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随笔,下面我收集了相关的素材,供大家写文参考!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随笔1 苏霍姆林斯基说:“音乐乃是一种使人依恋良善、美和人道主义的最美好、最精细的手段 音乐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园更是离不开音乐,幼儿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形成活泼开朗的特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高兴的心情。一直以来,幼儿园音乐活动都是一个难点,如何上

2、好一节音乐活动呢?在8月29日我们十分难得有机遇去听音乐教学法。这套儿童之家教材继承了中国传统音乐思想,又结合了国外三大教学法:瑞士的达克罗兹、匈牙利的柯达依、德国的奥尔夫,进行编排的一套教材,戴老师让我们感受了这套教材的欢快及培训幼儿这种能力。下面是我的感受。一、以趣引趣: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由于幼儿年龄小,学习动机与活动本身就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因此,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音乐活动充满情趣,特别在教材趣味化、设计趣味化、教法趣味法上下功夫。 1、教材趣味化 在选择教材时,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生活、表达儿童情趣的教材。有些教材要经过

3、改编、加工以后才好玩儿味,孩子们感到十分好玩儿,这样既是唱歌,又有游戏,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设计趣味化 教育活动设计的好坏,往往决定着这次活动的成败,对每一个音乐教育活动,都要根据教材对结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之情节化、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这样就能使幼儿从一个音愿意境走向另一个意境。 孩子们随着老师简练和游戏性的语言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在音愿意境中孩子们不仅感受了音乐,而且表现音乐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老师的精心安排,使幼儿感到好玩儿味。 3、教法趣味化 “好奇是幼儿的心理特征,“形象是幼儿的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教育方法力争生动形象,充满情趣。 二、以情

4、育情: 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将音乐教育的重点着眼于引导幼儿对音乐情感因素的体验。那么,怎样利用音乐手段达到情感交流、让幼儿轻松高兴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呢?关键是一个“爱字,由于老师的感情对幼儿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在音乐教学中,重视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努力创造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以此来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譬如说在活动中经常看着幼儿的眼睛讲话和示范;用表情、动作等去调整幼儿的心理状态(如:当孩子们很兴奋时,就说:“天黑了,小动物要睡觉了。并带头假装睡觉。)同时,还可以各种不同的身份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在音乐活动中,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

5、其他角色,如兔姐姐、鸭妈妈、小鸟、风等,通过扮演角色、逼真地表演,就把幼儿带入到音乐作品特定的意境之中。 在每一次音乐活动前,对教材都要做详尽的研究和分析,领会每首歌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根据歌词内容分析出歌曲所要表达的骄傲、温柔、愉快、自信等几种感情。对教材的感情做了详尽的分析,并将这些感情充分表现在其中,所以使一首简单的歌曲有了丰富的情感表达,使一首较为平淡的歌曲显得耐人寻味了。试想一下,假如没有这些情感的投入,只是老师说轻就轻、说响就响,通过反复练唱来把这些要求加强下来,那效果确定是可想而知的。 三、以新带新 奥尔夫体系的核心观念之一就是在不断创新中获得新的生命力。对!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

6、今天,我们应当培养幼儿在自我摸索中获取知识,在自我摸索中加强创造力。作为老师,就要做孩子潜在能力的挖掘者、引导者。因此,在音乐活动中,注意启迪幼儿的形象思维来创造性地表达歌曲的音乐形象。其次,让幼儿给熟悉的歌曲增编新的歌词或改变部分歌词,这既能提高幼儿唱歌的兴趣,也有利于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如针对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创编时需要的有关生活经验等事先在其它活动中进行准备,以便幼儿能将注意力集中于音乐的要求和创造的乐趣!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随笔2 我国自古老师指导学生,重视“因材施教。近代教育心理学家则更加系统地从学生学习的心理活动中,找出其心理规律,指导教学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学

7、习与教学心理这本书就是首都师范大学音乐系曹理教授在北京市城镇、农村选取典型学校,在三十余所大中小学,向两千余名师生进行了有关音乐学习心理、音乐能力发展及音乐教师素质等多项问卷的调查与测试,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吸取国内外课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分析和研究,编纂而成的,是一本切于实用的教材和参考用书。 全书四个部分共十四章节,分别从音乐基础心理、师生心理、学习心理、教学心理进行阐述,特别是第四部分对音乐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心理效应及形成的音乐教学模式对于音乐教师的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拜读了曹理老师的著作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感想颇深。 在音乐教学中,首先我们应当认识到音乐是怡情悦性的艺术,学

8、生学习音乐,不管是学音乐知识技能、音乐欣赏,还是从事音乐表演和创作,心理活动都很活跃。音乐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应当密切注意,才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研究说明,在儿童学习音乐的诸多心理中,兴趣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唯一动机。那么,音乐兴趣产生的途径有哪些呢? 第一,对音乐的兴趣就产生在追求音乐美的过程中。美的事物不仅使人获得美感,而且是产生兴趣的源泉。譬如当你凝听美好的歌曲时,你就会被音乐感染,会跟着轻声哼唱,想去学习它,希望自己也能演唱,这是音乐本身就具有的美,它是激起学生猛烈兴趣的重要因素。根据学生的这一心理,在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和感受音乐的美,例如,

9、学习歌曲之前,可以先让学生听一听歌曲或由教师范唱歌曲,感受歌曲幽美的旋律,让学生说说听后的心情,是愉快还是忧伤,感受歌曲的情绪。在学唱歌曲时,还可以启发学生想象体会,感受歌曲的意境。无论是生动的歌词还是幽美的旋律都可以成为教师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因素。 其次,兴趣就在摸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兴趣和创造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因素,动人的歌声,美好的琴声纵然能吸引学生,但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加上简单的律动或尝试为歌曲编配打击乐,让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中来,更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第三,音乐的兴趣还在于愿望和获取成功的过程中。如音乐课程的改革,乐器进课堂,竖笛成为首选。在教学时,我先为学生示范演奏了梁祝,激起了学

10、生猛烈的兴趣,然后从最简单的小曲教起,当他们经过学习能够演奏一两首乐曲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根据儿童的心理,成功使他们得到了满足,满足的同时又进一步产生了兴趣。从而使得他们在竖笛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持续不断的动力。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丧失兴趣,而要让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兴趣。 总之在儿童时期,由于儿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某一事物作出理性的判断,或像成人那样为了某种需要去做。他们只凭自己的兴趣,并且这种兴趣还是不持久的,很简单发生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第一位。 小学一年级音乐上册教学随笔3 音乐是怡情悦性的艺术,学生学习音

11、乐,不管是学音乐知识技能、音乐欣赏,还是从事音乐表演和创作,心理活动都很活跃。音乐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应当密切注意,才能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兴趣与好奇心是儿童音乐学习的动力 心理学证明,兴趣是儿童主动学习的唯一动机。什么是兴趣呢?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由获得这方面的知识在情绪体验上得到满足而产生。音乐兴趣产生的途径有哪些呢? 第一,对音乐的兴趣就产生在追求音乐美的过程中。美的事物不仅使人获得美感,而且是产生兴趣的源泉。譬如当你凝听美好的歌曲时,你是否会跟着轻声哼唱,想去学习它,自己也能演唱呢?这是音乐本身就具有的美,它是

12、激起学生猛烈兴趣的重要因素。 其次,兴趣就在摸索和创造的过程中。兴趣和创造是两个相互作用的因素,譬如儿童在对各种物体的敲敲打打中就会产生兴趣。儿童对音乐的兴趣也是从对不同的声音摸索开始。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从摸索生活中的声音开始,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对声音的感知,正符合儿童的这种音乐接受心理的特点。 第三,音乐的兴趣就在愿望和获取成功的过程中。兴趣首先是从求知的愿望中产生,譬如,我在教三年级的学生吹竖笛时,孩子们刚认识竖笛,别提兴趣多高涨了,虽然吹的不成调,但这就是学习的愿望。当他们经过学习能够演奏一首小曲时,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进一步稳定了兴趣。根据儿童的心理,他们很简单得到满足,满足的同

13、时又进一步产生了兴趣。因此,在音乐教学中,不能让学生感到高不可攀,丧失兴趣,要让学生经常获得成功的喜悦,在音乐实践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兴趣。 另外在儿童时期,儿童的认知和思维能力有限,不可能对某一事物作出理性的判断,不能像成人那样为了某种需要去做。他们只能凭自己的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还是不持久的,很简单发生变化。对音乐的兴趣也是如此,因此要深入对音乐的学习就必需始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根据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特点改进音乐教学方法 1、组织学生体验、感受音乐 在音乐学习中,坚持体验性,是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的感情色调,便成为音乐学习的重要特点。音乐课的学习首先要通过凝听、体验和感受音乐来完成。如

14、何把学生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对音乐的初次体验变成可监控的状态,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初听之前设计一些简单的提问,如“请同学们根据乐曲的情绪或内容为乐曲命名。“你在这首乐曲中听到了哪种动物的叫声?“听着歌曲好像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等等。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听,听的目的明确了,在听的过程中就会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认真听辨,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努力从音乐中找到答案,最终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这样的思考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组织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在学习中,活动是知行协调的过程,它是学生身心协调地成长、发展各种能力、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的最重要、最自然、最有效的途径。在音乐学习中,学生对音乐

15、的体验主要还是来自于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如小小竖笛使学生们找到了演奏家的感觉,每个学生根据自身条件分别演奏难度不同的曲子,“课堂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孩子,在演奏竖笛的实践活动中已不是一句空话。歌舞表演是学生们最爱好的了,学生们在这一项实践活动中充分释放情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我在这项活动中,经常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表现方式。如有的学生肢体协调能力确实不够好,但是他能唱,于是他就可以选择边拍手边唱歌,不一定要求他必需学会表演。通过积极参与一些音乐实践活动,学生在体验着音乐美带给它们的开心,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同时音乐是一种具有丰富情感的艺术,在培养儿童情感方面是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

16、例如,独奏(唱)或合奏(唱)对儿童的特性形成很有意义,独奏(唱)使儿童充满自信,合奏(唱)使儿童学会了与他人合作等等。 3、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虽然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但不利于学生生动、主动、独立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就是要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先学后教法。这种方法是对先教后学或是只教不练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先让学生自学,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并为学生解决难点。这种方法的一般模式为:提出问题教师引导(为学生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