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父母能不能打孩子

上传人:拖*** 文档编号:349085984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 父母能不能打孩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家庭教育 父母能不能打孩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家庭教育 父母能不能打孩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家庭教育 父母能不能打孩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家庭教育 父母能不能打孩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 父母能不能打孩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 父母能不能打孩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家庭教育 父母能不能打孩子 英国与美国的好多地区都规定父母打孩子是违法的,可是在韩国,法律又是允许父母打孩子的。要不要打孩子,这不仅是一个理念上的问题,更是一个需要进行科学研究,寻觅有力论据来加以证明的问题。就请大家一起来尝试对这个问题进行较为细致、全面的剖析。 不打派主张:打孩子会造成不良影响 关于体罚对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简要概括,有如下几点: 1、影响亲子感情 打孩子会导致孩子恨父母; 使亲子感情疏远,孩子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特别是做错了事后,都不敢跟父母讲。 2、养成暴力倾向 孩子的模仿性是很强的,一个常被父母打骂的小孩,

2、简单从父母的打骂行为中,学得暴力和攻击的手段。 3、伤害自尊心 孩子虽小,但有自尊心。大人打他,是对他所做的事情以及他整个人的否定,特别是在同伴或外人面前挨打时,他会觉得很没面子。 4、造成怯懦、自卑的性格 孩子做事时,由于畏惧可能会遭到父母的教训,所以会思前想后、畏首畏脚;在他人面前时,也会由于畏惧做错了会招致父母的责怪,不敢流露自己的真性情。 5、导致拘束、紧张情绪 孩子在父母面前放不开,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6、学会撒谎 由于畏惧挨打,好多孩子想方设法掩盖自己的过失,费尽心思为自己的过失寻觅理由,于是就有可能学会撒谎。 7、让孩子失去内疚感 孩子犯错后,假如他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父母

3、却没有教训他,他心中会有一种猛烈的内疚感。但是,假如父母打了他,反而会使孩子觉得一报还一报,挨完打便两清了,心理也平衡了,于是失去内疚感。这种情形,在年龄稍大一点的儿童身上经常发生。因此,对一个对比自觉的孩子,犯错后,激发他内心的道德自觉,要比外在力量的制服更好些。 主打派主张:打也有积极意义 作为一种手段,尽管打孩子看起来很不人道,但可能它本身无所谓好坏。一种看似野蛮的方式,完全可能是出自良善的意图,也可以实现好多高尚的目的。 1、让孩子迅速学会远离危险物,避免肉体的伤害。 当孩子没有学会避免伤害,不能理解大人所讲的话,对某些做不得的事情没有记性,父母又没有时间每时每刻陪在他身边的时候,就可

4、以打孩子。这种惩戒方式,可以给他留下深刻印象,避免他被烧伤、烫伤以及受到其他肉体的伤害。 2、避免放纵孩子做坏事。 孩子做坏事时,是为了得到一种冒险、刺激的精神体验。假如这时不打他,那么他做坏事时带来的这种体验就会成为唯一的体验。一旦这种高兴体验成为做坏事后的唯一体验,或者由于父母的批评不够,以至于这种高兴的体验盖过了痛楚的体验,孩子就会把做坏事当成内心十分憧憬的事情,脑海中对于不能干坏事就不会有深刻的印象。于是乎,孩子的胆子越来越大,也不会认识到自己的过错,更不会痛改前非。 3、战胜孩子自我中心的倾向,改正任性。 现在,由于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及爷爷奶奶往往对孩子百依百顺,真的是要雨得雨,要风

5、得风。一旦孩子做错了事情,大人想到的往往不是自己的孩子,而是怪罪他人或环境;即使知道孩子错了,也会袒护他,认为这是一个可爱的错误,不舍得让孩子暂时痛楚一下,不懂得长痛不如短痛的道理,不会通过有效方法来改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孩子犯错后,对他进行体罚,可以让他明白好多没有道理的事情是不能做的,自己提出无理要求不但父母不会帮自己做,而且自己也不能做,一旦做了,就可能面临严重的后果,这种后果又必需由自己来承受,无论是谁,都救不了自己。惯子如杀子,这句中国古训,值得当今的年轻父母细心品味。 4、学会如何战胜挫折,改正自身错误。 打孩子可以加强其心理承受能力,让他有一次面对错误的经历。生怕每个人一辈子或多

6、或少都要受到教训。孩子在家中学会了正确对待父母的体罚,那么他在今后遭到教训,甚至受到一些不公正待遇,受了委屈之后,能够采取正确的态度与方法来面对。不要像现在的有些被宠惯了的宝物一样,稍有不顺,就认为世界末日到了,就学着电视里的样子割腕跳楼、自寻短见。 5、让孩子从小树立起正义的观念。 在孩子做了严重的错事后遭遇体罚,可以让孩子知道正义是不可改变的,犯了错误就应当承受错误带来的不良后果,只有做好事,才会得到积极的奖励。在孩子做坏事后打他,可以让他切身感受到,一种不良后果确定随着自己做的坏事而来,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产生一种碰运气的犯规赌博心理。假如不打,其他教训措施很难保证一定会对他产生威慑力,他会

7、想,反正你不能把我怎么着,只不过吓唬我而已。一旦不良的诱惑再次出现,一旦孩子的自律之窗没有关紧,下次极有可能重蹈覆辙。 6种状况下不能打孩子 如今,信奉没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父母理念的人应当不在少数,持这种观念的人确定会反对打孩子,甚至认为打孩子是愚蠢的,是父母自己无能,是不会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的一种表现。的确,在以下好多状况下,是不能打孩子的。 1、孩子犯错误,是由于父母事先没有告诉孩子不能这样做,或者父母没有把话讲明了。 2、孩子所犯的错误,父母自己也在犯。 爸爸妈妈自己都不知道这方面的事情应当怎么做,没有很好地在这方面以身作则时,不要急着去打孩子。等自己改正了这方面的错误,明了地

8、知道遇到这种事情该怎么做时,再去教训也不迟。 3、父母在暴怒之下不能打孩子。 由于这时打孩子往往只是发泄自己的愤怒,教训时往往会失去分寸,会忽略孩子犯错误的原因,也很难给孩子讲明了为什么要打他,很简单失手打伤孩子。应等自己怒气平定了,头脑清醒了,再实施教训。 4、孩子生理与心理具有以下特别状况者不能打:行为亢奋有神经障碍的孩子,十分敏感的孩子,曾受过情感伤害的孩子。 5、不到3岁的孩子不要打。 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3岁的孩子处于游戏期阶段,孩子的自主感十分猛烈,同时孩子的良心、道德感也有了发展,自我统一性开始出现,而3岁前的孩子,这一切都没有出现,或者只是刚刚发展。即使

9、是有的孩子过于顽皮,体罚他的时间也只能提前到1岁半,对于1岁半以内的婴儿是绝对不能进行体罚的。由于在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活动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主要是一系列由于吃、喝、拉、撒、睡带来的条件反射,是无意识的。在这一阶段体罚孩子,会影响他们做出正常的生理与心理反应,导致孩子身心的不健康。 在13岁的阶段,孩子处在自主性与羞怯和疑虑之间摇摆的阶段。儿童迅速学会走、爬、推、拉和交谈等许大量多的技能,学会了如何抓握和放开。他们不仅把这些能力应用于物体,而且还应用于操纵和排泄大小便。换句话说,儿童现在能随心所欲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父母必需依照社会所能接受的方向,履行精心保育儿童行为的任务,而又不能

10、伤害儿童的自感和自主性。假如父母使用体罚,儿童就会感到疑虑而体验到羞怯。 育儿小贴士: 在孩子3岁前的这一年龄阶段,面对孩子的无理吵闹,面对孩子帮倒忙,父母往往是最头疼的,既要管住孩子,又不能体罚他们。怎么办?您不妨采用以下方法来教育犯了错误的孩子: 冷处理。当孩子无理吵闹时,不去搭理他,更不要给孩子以积极刺激,避免孩子在自己吵闹和大人满足要求之间建立条件反射。 自然后果法。对于喜欢乱碰东西的孩子,在不造成肉体伤害的状况下,可以让他碰一碰煮热的食物,让他直接体会到其中的危害。 用生气的表情告诉孩子他的行为不对。你可以把自己的愤怒写到脸上去,这一阶段的孩子,已经学会看大人的脸色行事。看到大人的愤

11、怒表情,好多孩子会中止自己的错误行为。 讲明道理。给孩子讲明一些简单的道理,说明了这样做会给他带来的直接伤害。譬如,你乱碰开水瓶,会被烫着的,到时候会像打针一样痛的。 6、6岁以后要尽量少打,12岁以后的孩子不能打。 一般而言,孩子6岁以后就应尽量减少体罚,而到了12岁就应完全中止了。6岁以后,多数孩子已经进入学校了,独立自主意识有了较好的发展,自尊心越来越强,开始努力地做事情,渴望着依据自己的能力、勤奋,不断带来各种成就。这时体罚简单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丧失成长所必需的成功体验,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养成消极、自卑的人格;而且在这一时期进行体罚,孩子能够明了地记住父母对自己的体罚,在心灵蒙上

12、一层阴影。 进入青春期后,儿童在肢体运动、认知、道德感等方面日渐完善,逐步形成完整的统一的自我。他们猛烈感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独特的个体,具有认识自我、表达自我、张扬自我的猛烈要求。假如这时体罚孩子,他会感到这是对自己人格的严重践踏,产生猛烈的抵触心理,一些男孩子甚至还会产生某种报复与逆反心理;而且,随着知识的增多,他们会明了知道父母的这种做法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种违反法律的错误行为,因而会对父母产生不良印象,认为他们不遵守法律。 4种状况下可以打孩子 在中国,父母打孩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采访现在的父母时发现:尽管有少数人不打孩子,但多数还是打的。假如你认为不打不成才,打是亲,骂是爱

13、,不打不骂是祸害等观点是有道理的,假如你经常不能通过积极的勉励,也不能通过讲道理让孩子遵守规矩,那么你可能认为在以下状况下,父母或许可以通过打的方式,给孩子以威吓,使其改邪归正。 1、假如孩子喜欢触摸一些危险物,喜欢到一些担心全的场所,但由于孩子年龄太小,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严重性,或者理解了但管不住自己,家里人又没有足够时间看住孩子时。譬如:有好多孩子喜欢拨弄电源插头、开水瓶、玩火等,假如不及时而有效地加以制止,将会发生不堪设想的后果。 2、当孩子某些作为、习惯、心理倾向,长大后有可能发展为违犯法律或不道德的行为时。譬如:从家里偷过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还有好多小男孩喜欢打人欺负比他弱的孩

14、子,并以此为乐。 3、过于自私、自我中心倾向严重,心中丝毫没有他人的位置。有些从小被宠惯了的孩子,从来不乐意与他人共享自己的东西,不懂得要关心他人,长此以往,进学校后很难与同学相处,走上社会后,无法适应社会。对于流露出这种倾向的孩子,父母要及时帮他们改正。 4、父母或老师已屡屡提醒他有规矩存在,但他仍旧有意犯规时,或者犯规后还丝毫不认错,下次还想再犯时,可以打孩子。简单地说,屡教不改时,可以打他。 特别提醒:孩子不能乱打 虽然主张在有些状况下,可以打孩子,但也不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残酷、虐待性地责打孩子,或者没头没脑地乱打一气,逮住哪里打哪里,不管是头部还是脸部。不要用任何工具如鞭子、拖鞋等,

15、用手打屁股就可以了,绝不允许拍打孩子的头、眼睛和耳朵。在实施体罚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教训,不能倒算帐。要坚持随错随罚的原则,这样孩子所做的错事就能与教训带来的不高兴建立起联结。这样,他以后再做这些错事时,会马上想到教训带来的不高兴体验。 2、讲明道理,告诉孩子下次应当怎么做。教训时,要告诉孩子为什么打他。打只能阻止错误行为再次出现,但它本身不能带来正确行为。只有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以及造成的危害时,才不会再犯。由于孩子年龄小,即使这次真心说下次不敢了,但可能不知道下次应当如何做。因此,父母有必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告诉他正确的做法。而且,还要考虑到自己提出的做法是不是超出孩子的界限,给他的建议是否简单做到的,而不是孩子根本做不到的。 3、不要在外人面前打孩子。孩子尽管小,但有自己的脸面,特别是在小伙伴面前,他是不甘落后的。一旦别人知道自己挨打了,稍大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