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古代诗歌阅读之思想情感(解析版)-教案课件习题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上传人:旭*** 文档编号:348958295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0 古代诗歌阅读之思想情感(解析版)-教案课件习题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专题10 古代诗歌阅读之思想情感(解析版)-教案课件习题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专题10 古代诗歌阅读之思想情感(解析版)-教案课件习题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专题10 古代诗歌阅读之思想情感(解析版)-教案课件习题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专题10 古代诗歌阅读之思想情感(解析版)-教案课件习题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10 古代诗歌阅读之思想情感(解析版)-教案课件习题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0 古代诗歌阅读之思想情感(解析版)-教案课件习题试卷-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0古代诗歌阅读之思想情感(解析版)典例导入(2021重庆八中高一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泊平江百花洲杨万里吴中好处是苏州,却为王程得胜游。半世三江五湖棹,十年四泊百花洲。岸傍杨柳都相识,眼底云山苦见留。莫怨孤舟无定处,此身自是一孤舟。(注)王程:为公事而奔走的旅程。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交待了诗人与苏州的因缘。读来似乎是庆幸自己因“王程”之便而得以游赏吴中佳胜,实际上却是为下文翻出感慨作势。B颔联上下句数字相对,句法却不同。如“江”与“泊”词性不同,“五湖棹”与“百花洲”结构不同,如此更显诗歌错落之美。C颈联巧用移情,本是诗人认得岸旁杨柳

2、、依恋眼底云山,却从对面写来,说是杨柳认得自己,云山依依挽留,增添了诗歌的情致。D本诗抒写旅途感受,语言平易朴实,语调流畅,但情感沉痛滞重。如尾联用形象的比喻概括自己“无定”的生涯,极具艺术感染力。2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1D2(1)苏州本是吴中佳胜,诗人因王程之便得以游赏苏州胜景而兴奋不已,看着熟悉的岸旁杨柳和青山白云,颇有悠然自赏的得意。(2)诗人由泊在百花洲的孤舟想到自己身如孤舟,漂泊不定,已有半世之久,不由得生发出对这种羁旅生活的无奈与感慨。【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D“沉痛凝重”错,全诗轻快清新,抒发情感轻松自如,毫不凝重。尾联意思是

3、“别再埋怨孤舟漂泊不定,将自己载往三江五湖,要知道,自己原就是一只不系的孤舟”,直抒人生感慨,虽有孤寂的感慨,但语调轻松,毫不凝重。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开头两句交待自己与苏州的因缘。这一联用秀朗工整之笔概括了自己的漂泊羁旅的生活,其中含有身世之感,但调子并不沉重,带有一点悠然自赏的意味。颈联承“四泊百花洲”突出自己对这一带风物的熟悉。明明是诗人认得岸旁杨柳、依恋眼底云山,却故意将景物拟人化,从对面写来,说成是岸旁杨柳都认得自己,眼底云山也依依挽留。这样写,既饶情致,又不落套。表现了诗人对此间风物的深情尾联说别再埋怨孤舟漂泊不定,将自己载往三江五湖,要知道,自己原就是一

4、只不系的孤舟。上句先放开一步,下句却透过一层,揭示了事情的底蕴。这个结尾,将“四泊百花洲”所引起的感触与联想凝聚到一点上:身如孤舟,漂泊无定,从而点明了全诗的主旨:对这种羁旅生活的无奈与感概。知识梳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诗歌鉴赏的重中之重,它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对古代诗歌内容、主题的评价;一是对思想感情的评价;一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指诗歌的画面所反映的状况或现象、诗歌的主题、作者寄托的情感等。所谓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具体来说,观点态度包括对事物、人物的态度,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对历史事件、真实人物的态度、对人生感悟的倾诉等。v 考题链接(2021福建漳州市高一

5、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阙以滚滚东流的长江水起笔,展现作者眼前的景象以及由此触发的联想。B“乱石”三句,几种物象作用于视觉,听觉,呈现出一个有声有色的画面。C“多情应笑我”是作者通想之后清醒的自慰,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解脱。D词中以周郎“雄姿英发”的形象正面衬托“早生华发”遭

6、遇贬谪的自己。2请简要概括这首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答案】1D2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对古代英雄豪杰的仰慕;对自己年岁已老而壮志难酬的慨叹。【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D. “周郎正面衬托词人自己表述有无误,应是反面讨托。词中周瑜是一个少年英雄的形象,他得到了孙权的重用,建立了一番伟业;而词人却壮志难酬,早生华发。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大江东去”四字,概括出汹涌澎湃的万里长江向东流去的特点;“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随着时光的流逝,千古以来的“风流人物”和他们的英雄业绩已成历史陈迹;这如同长江的浪花一样

7、,带着他那美好的形象和青春的生命直奔大海,再不回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这三句描写周瑜风华正茂的形象。“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手执羽扇,头戴纶巾,表明他虽为武将,却有文士的风度,这样就突出了周瑜蔑视强敌的英雄气概;“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谈笑间”三字,字字千斤,力透纸背,充分反映了周瑜当年赤壁破曹时那种轻而易举的神态。表达了对古代英雄豪杰的仰慕。“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心神仿佛游到三国时代周瑜立功的地方,应笑我自己多愁善感,早已生出白发来了。这三句是诗人抒发的感慨。对自己年岁已老而壮志难酬的慨叹。巩固练习一(2

8、021福建三明市高一期末)中阅读下面宋词,完成下列小题八声甘州宋叶梦得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想乌衣年少,芝兰秀发,戈戟云横。坐看骄兵南渡,沸浪骇奔鲸。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千载八公山下,尚断崖草木,遥拥峥嵘。漫云涛吞吐,无处问豪英。信劳生、空成今古,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注年少:指谢安的子、侄一班在淝水之战中表现出色的年轻将领。奔鲸:这里形容苻坚兵溃如鲸鲵之窜逃。东山老:指谢安,他曾隐居东山。桓筝:伊善弹筝。曾抚筝而歌怨歌,以讽谏晋孝武帝猜忌谢安,不予重用。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登山所见。“迷岸草”和“孤城”营造出一种雄浑壮

9、丽的空间即视感,奠定了怀古的感情基调。B“坐看”颇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从容气概;“转盼”二句承接“坐看”,突出了少年豪杰的风采。C“漫云涛”二句抒发词人“不见古人”的浩叹,这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有异曲同工之妙。D下阕从“峥嵘”“豪英”到“空成今古”,再到“可堪岁晚”,词情一再转折,怀古叹今的兴味丰厚浓郁。2叶词受到苏轼“豪放”词风的影响,显得“豪”中有“悲”,“亢奋”中有“感慨”。请结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两首词中“笑我”所体现情感的异同。【答案】1A2同:两首词中“笑我”都带有自嘲的意味,都是登临怀古时抚事伤今之作。异:苏词中“笑我”是词人与年华方盛即卓有建树的周瑜相

10、比照,叹惋自己仕途不顺、壮怀莫酬;叶词中“笑我”则是词人面对淝水之战的战场故址,回想当年成功驱逐异族的战争,愤慨朝廷无心御敌和自己遭受排挤。【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A“迷岸草和孤城营造出一种雄浑壮丽的空间即视感”理解有误。词中“故都迷岸草,望长淮,依然绕孤城”三句写登山所见,大意是说“淮河绕着楚都寿春孤城,野草丛生,河岸迷蒙”;词中“迷岸草”和“孤城”二字,渲染了一种迷蒙、苍茫的历史厚重感。无“雄浑壮丽的空间即视感”。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本题是一道情感比较题。题干要求结合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两首词中“笑我”所体现情感的

11、异同。(1)同:叶词受到苏轼“豪放”词风的影响,显得“豪”中有“悲”,“亢奋”中有“感慨”。从风格看,二者都是豪放派词作,都是登临怀古之作。八声甘州中“转盼东流水,一顾功成”突出谢石、谢玄的才能和他们少年豪杰的风采,表现胜利者特有的淡定自若。此与苏轼笔下周瑜“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风采与战功有异曲同工之妙。故二者“笑我”都有自嘲、自况的意味。(2)不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笑我”的词句是“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大意是“我今日神游当年的战地,可笑我多情善感,过早地生出满头白发”。当时苏轼神驰当年周瑜破曹的战场,倾慕周瑜的破曹伟业,渴望像周瑜那样建功立业。但周瑜34岁就破曹操,立大

12、功,他年已四十有七,却事业无成。所以自讥“多情”倾慕周瑜,渴望建功。这自我讥笑当中,包含着浓重的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苦涩心情。叶梦得八声甘州中“笑我”的情感可结合词的下片内容分析,前五句借景抒情,借干年之后八公山风景依然而豪杰却无处可寻了,抒发了词人对当朝无英雄的失望之情;“信芳生空成今古”,谢氏子弟劳碌一生,他们建立的功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殒,如今只空余“孤城”、“长淮、八公山”,向人话说当年。一切终将成空,所以词人“笑我来、何事怆遗情”,以自嘲的口气笑自己太过执著纠结,直抒胸臆。“东山老,可堪岁晚,独听桓筝”一句,借典故抒情,暗含谢安晚年的一段历史典故。同样是忠信见疑,词人拿谢安和自己进行

13、对比,突出了自身处境的悲慘,谢安虽被猜疑,但尚能与孝武帝一同饮酒,且有桓伊为他仗义执言;而自己却只能暮年“独听桓筝”。词人以谢安晚年被疏远自比,表达了自己被冷落的寂寞与愤懑之情,也寄予了自己为国效力的原望。【点睛】译文:淮河环绕着楚都寿春孤城,野草丛生,河岸迷蒙。当年南朝谢家子弟,意气风发,统领数万精兵。以逸待劳痛击前秦军,苻坚百万雄师如受惊的巨鲸,在淝水中溃奔。转眼间,建立起大功。时隔千年,八公山的草木一如当年,簇拥着险峻的峦峰。而今山头云涛聚又散,昔日的豪杰杳无迹踪。劳累终生。古今往事俱成空。可笑我吊古伤今何必太多情。叹惜谢安晚年,遭疏远,不受重用。二(2021福建福州市高一期末)阅读下面

14、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除夜二首(其一)陈与义城中爆竹已残更,朔吹翻江意未平。多事鬓毛随节换,尽情灯火向人明。比量旧岁聊堪喜,流转殊方又可惊。明日岳阳楼上去,岛烟湖雾看春生。注北宋灭亡后,诗人从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南渡,流离于今湖南、湖北一带。逢上第二个除夕。这首诗是诗人在岳阳度除夕时所作。殊方:异乡。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题为“除夜”,诗中多处与题目照应,如“城中爆竹”是除夜习俗,“随节换”“比量旧岁”“看春生”则暗示时节变换、新旧交替。B诗歌前两联作者由室外的爆竹声和江水转到室内自己的感受和心情,诗歌后两联作者又让自己的思绪跃出窗外,设想明日登楼远眺的情景。C诗

15、歌颔联对仗工整,“多事”“尽情”两个词语运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含蓄却又强烈地表达出诗人年岁将近时内心的复杂况味。D本诗不用华丽辞藻,也不用典故,语言平淡自然,语句朗朗上口,富有口语色彩,但读起来还是让人有韵味醇厚之感。2本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1C2对时光易逝,年华易老,孤独寂寥的感慨。颔联诗人怪鬓毛“多事”,也随时节变白,慨叹时光易逝;以惟有灯火明亮、“尽情”相慰来写自己流离他乡、无人安慰的孤独寂寥。表达诗人颠沛流离、思念家乡之苦。颈联写诗人现在暂时安居岳阳,比起前两年的颠沛流离,姑且可以称得上喜悦,但转念一想,自己与家乡远隔千里,又很感惊叹。寄托了诗人对于来年国势好转的期盼。尾联预想明日登岳阳楼,远眺“岛烟湖雾”,仿佛看到春天来临。(意思相近即可)【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的能力。C.“夸张的手法”错误,颔联中“多事”“尽情”两个词语并没有运用夸张手法。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答题抓住关键意象和情感关键词分析。颔联“多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