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课件【 备课精讲精研+ 能力拓展提升】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羟羟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849.73KB
约29页
文档ID:348828901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课件【 备课精讲精研+ 能力拓展提升】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_第1页
1/29

第七课学会归纳与类比推理7.1归纳推理及其方法预习检查学习目标课标摘录:2.3学会归纳推理、类比推理;评析常见的推理错误具体要求:(1)根据科研团队研发养老护理品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归纳推理2)根据黄曲霉素是致病物质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归纳推理的方法议学情境议学任务:合作、探究、分享分析科研团队为什么要历经数年实践积累数据?为防止独居老人发生危险,国内一科研团队研发出科技助老产品“隐形护理员”居家版,可以监测到老年人摔倒,并迅速报警、求救研发之初,技术团队遇到的最大难题是缺少老年人摔倒的相关数据为了积累数据,技术组十几个人模仿老年人在不同情形下的跌倒动作,拿一个垫子放在办公桌面前,每天走过去就练习摔倒,实验了一年,把底层的逻辑算法做了出来但实验室做出来的算法拿到养老护理院测试后,出现了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技术组又花了2年时间,不断迭代、研发,终于实现了95%的准确率,达到同类技术的先进水平议学提示老年人摔倒情况多样,研发团队只有不断的亲自实验,积累数据,分阶段迭代研发,不断归纳总结,才能提高产品的准确率,保障老年人安全一、归纳推理的含义1.归纳推理的含义以个别性或特殊性知识为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这种推理形式叫作归纳推理。

2.归纳推理的类型完全归纳推理:其前提遍及认识的全部对象不完全归纳推理:前提不涉及认识的全部对象,而只涉及其部分对象议学小结3.完全归纳推理(1)含义:完全归纳推理是对某类认识对象中每个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都进行考察,从而推出该类全部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2)特征:这种推理的前提与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它是一种必然推理完全归纳推理的逻辑形式可表示如下:完全归纳推理的逻辑形式可表示如下:S S1 1 是(或不是)是(或不是)P P S S2 2 是(或不是)是(或不是)P P S S3 3 是(或不是)是(或不是)P P S Sn n是(或不是)是(或不是)P P(S S1 1,S S2 2,S S3 3SSn n 是是S S类的类的全部对象全部对象)所以,所以,所有的所有的S S都是(或不是)都是(或不是)P P(3)局限性: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每个对象都进行一一考察这就需要运用不完全归纳推理议学小结4.不完全归纳推理:(1)含义:是根据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2)特点:前提与结论之间的联系是或然的。

不完全归纳推理的逻辑形式可表示如下:不完全归纳推理的逻辑形式可表示如下:S S1 1是(或不是)是(或不是)P P S S2 2是(或不是)是(或不是)P P S S3 3是(或不是)是(或不是)P P Sn Sn 是(或不是)是(或不是)P P(S S1 1,S S2 2,S S3 3SnSn是是S S类的类的部分对象部分对象)所以,所以,所有的所有的S S都是(或不是)都是(或不是)P P 议学小结简单枚举归纳推理根据事物情况多次重复,并且没有遇到相反的情况,由部分情况得出一般性结论一旦发现相反情况,这种推理的结论就会被推翻科学归纳推理根据某类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之间的因果联系,推出某类对象都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因为它分析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比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的结论的可靠性要高3)类型: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和科学归纳推理(4)意义:不完全归纳推理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重要意义对日常生活:概括实践经验的重要手段对科学研究:不完全归纳推理是初步发现客观规律,提出关于这些规律的假说的重要手段议学小结项目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区别考察对象的范围某类事物的全部对象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结论与前提关系没有超出前提断定的范围超出了前提断定的范围结论的可靠性只要前提为真,推理结构正确,完全归纳推理必然推出真结论,是必然推理。

或然推理,即便前提都为真,结论也未必真联系都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前提的一般性程度较小,结论的一般性程度较大【知识整合】比较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议学小结锐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钝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的一半,所以,所有三角形的面积都等于底乘高的一半这个推理属于()A.演绎推理B.完全归纳推理C.不完全归纳推理D.类比推理 B议学评估有一箱苹果,拿了其中3个尝一尝是甜的,于是得出结论:这箱苹果是甜的上述推理方法属于()A演绎推理 B类比推理C不完全归纳推理D完全归纳推理 C议学评估 一家农场曾有近10万只鸡和鸭,由于吃了发霉的花生而患病死去用这种饲料喂养的羊、猫、鸽子等,也先后患病死去有人在实验室里观察白鼠吃了发霉花生后的反应,结果,白鼠患了肝病科学家发现,发霉的花生中含有黄曲霉素他们推断:黄曲霉素是致病物质议学情境议学任务:合作、探究、分享科学家的推断用的是归纳推理,其结论的可靠程度如何?如何提高结论的可靠程度呢?材料中科学家用的归纳推理不限于简单的经验总结,还有分析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它虽然仍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但它比简单枚举的归纳方法所得到的结论,其可靠程度要高得多。

议学提示(1)断定个别对象情况的每个前提都应该是真实的2)所涉及的认识对象,一个都不能遗漏二、归纳推理的方法2.提高不完全归纳推理可靠性的要求:需要在认识对象和有关现象之间寻找因果联系1.保证完全归纳推理的结论真实可靠的条件议学小结3.因果联系(1)含义:因果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果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2)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求同求异并用法、剩余法等议学小结求同法“异中求同”“求同法”逻辑形式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对象1.ABCa2.ADEa3.AFGa所以,A是a的原因u例:甲、乙、丙、丁四户人家都报告说,家人发生了呕吐、昏迷现象警察发现,这些住户的居住条件各不相同,饮食也不同,中毒者的年龄、健康情况也不同,但有一个情况是共同的,他们同饮一口井的水井水可能是引起呕吐、昏迷的原因aA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出现在多个场合中,而在这些场合中只有一个有关因素A是共同的,那么,这个共同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A是定量,其他都是变量议学小结求异法“同中求异”如果被考察的现象a在第一场合出现,在第二场合中不出现,而在这两个场合之间只有一点不同,即第一场合有某一因素A,第二场合没有这个因素A,其他有关因素都是相同的,那么,这个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

A是变量,其他都是定量求异法”逻辑形式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对象1.ABCa2.BC所以,A与a有因果联系例:在新疆天山深处一个解放军哨所驻地毒蛇很多,经常爬到房间里来捣乱,而当地哈萨克族人家里从来没有发现过蛇战士们发现哈萨克族人家里就是比哨所多鹅,其他居住条件与哨所一样于是,战士们就买四只鹅养起来,哨所里再也没发现过毒蛇aA议学小结共变法“求量的变化”含义:如果被考查现象a有某些变化,有一个因素A也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这个相关因素A与被考察的现象a有因果联系正确地应用共变法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只有其他因素保持不变,两种共变现象之间才有因果联系;如果还有其他现象同时发生变化,结论就不可靠第二,两种现象的共变总有一定限度,超出这个限度,共变关系就会消失,或者会发生另一种相反的共变关系例:中国科学家发现,当太阳上的黑子大量出现时,长江流域的雨量就多;当太阳上的黑子出现不那么多时,长江流域的雨量就不那么多;当太阳上的黑子出现很少时,长江流域的雨量也就很少场合先行情况被研究对象1.A1、B、C、Da12.A2、B、C、Da23.A3、B、C、Da3所以,A与a有因果联系A1a1a2a3A2A3议学小结求同求异并用法既求同又求异/“两同一异”如果在某一现象出现的几个场合中(正事例组),只有一种共同的情况,在这一现象不出现的另外几个场合中都没有这种情况(负事例组),那么,这种情况可能就是这个现象出现的原因。

例:医疗队调查甲状腺肿大原因:流行的几个地区调查结果:地理环境、经济水平各不相同,但有一共同点:居民食物和饮用水中缺碘;不流行的几个地区调查结果:地理环境、经济水平各不相同,但有一共同点:居民食物和饮用水中不缺碘医疗队综合上述调查情况得出结论:缺碘是产生甲状腺肿大的原因求同求异并用法的使用步骤是:通过在正反两面分别使用求同法,再对其结论使用求异法,最终推出A与a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简而言之,就是两次使用求同法,一次使用求异法推出结论的即A出现,则a出现;A不出现,则a不出现根据求异法可知:A是a的原因议学小结剩余法“从余果求余因”“剩余法”逻辑形式已知复合现象复合现象1 1(A、B、C、D)是复合现象复合现象2 2(a、b、c、d)的原因,B是b的原因,C是c的原因,D是d的原因,所以,A与a有因果联系例:19世纪上半叶,天文学家发现天王星在其轨道上运行时,有4个地方发生偏斜现象当时已知3个地方的偏斜是分别受三颗行星吸引所致,于是推测第4处的偏斜也是受某颗行星吸引所致后来,天文学家终于在1864年9月23日发现了这颗新的行星海王星如果已知某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某个特定范围内,又知道这个原因只是部分原因,那么,其他原因可能是这一复杂现象产生的剩余原因。

由已知推未知)议学小结“鼓响时鼓面有震动,锣响时锣面有震动,胡琴响时琴弦有震动;各种发声的东西很不相同,但都和震动有关可见,声音是由震动引起的这里用的是寻求因果联系的()A.求同法B.求异法C.共变法D.剩余法 A议学评估在一个密封的有空气的玻璃罩内放一只老鼠,老鼠神态自若,活动正常抽净罩内空气后,老鼠室息死亡于是我们得出结论:没有空气是老鼠死亡的原因得出这个结论运用的是()A.求同法B.求异法C.求同求异并用法D.剩余法 B议学评估科学家在研究低温下某些导体的性质时发现,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这些导体的电阻随导体温度的下降而减小当温度降低到某一程度时,导体的电阻会突然消失,这就是超导现象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导体温度降低是导体电阻减小的原因在这里,科学家运用的方法是()A.共变法B.求异法C.求同法D.剩余法 A议学评估我国著名中医孙思邈发现山区的老百姓容易得一种怪病,病人的视力在白天很正常,到了晚上,光线不足,病人就像麻雀一样什么也看不见人们把这种病称为“雀盲眼”(学名夜盲症)为什么有钱人不得这种病呢?这分明是穷人身上缺少点什么才引起的,他分析,这可能是穷人很少吃荤的缘故他用动物的肝脏来治夜盲症,果然有效。

材料中使用的方法是()A求同法B求异法C求同求异并用法D共变法 C议学评估据科学史记载,有两位化学家从各种化合物中分析碳元素,测得纯氮在相同体积史都重2.3012克,而空气中相同体积的氮却重2.3034克,空气中的氮为什么比纯氮重0.0022克?于是他们推论,空气中的氮里面还有一种与氮元素享混合相混合的未知元素这个0.0022克就是它的重量经反复试验,果然在空气中发现了一种新元素氩这是运用()A.求同法B.求异法C.剩余法D.共变法 C议学评估归纳推理含义类型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含义特征含义保真条件依据类型简单枚举归纳推理科学归纳推理因果联系含义探求方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可靠性要求课堂小结欢迎关注与交流!本人学科网小程序码感谢聆听。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