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教案课件-统编历史选择性必修二-高中历史

上传人:旭*** 文档编号:348457851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PPTX 页数:19 大小:6.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教案课件-统编历史选择性必修二-高中历史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教案课件-统编历史选择性必修二-高中历史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教案课件-统编历史选择性必修二-高中历史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教案课件-统编历史选择性必修二-高中历史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教案课件-统编历史选择性必修二-高中历史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教案课件-统编历史选择性必修二-高中历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件)-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教案课件-统编历史选择性必修二-高中历史(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3 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课程标准:课程标准:(1)了解现代农业、渔业发展过程中,人类在食物生产、储备等方面的进步;(2)认识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本课重点:食物生产的现代化;本课重点:食物生产的现代化;本课难点: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核心素养:本课难点: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核心素养:素养解读:(1)通过史料实证,探究食物生产和储备技术的进步,从历史解释的角度明确科技发展对人类历史的重大意义(2)通过本课教材中的历史纵横及图片,立足于时空观念,掌握食物生产和储备技术、粮食和食品安全的概况和影响(3)运用唯物史观,辩证认识人类社会发展

2、和科技进步对粮食和食品安全的影响,联系当前粮食和食品安全的某些具体现象,培养家国情怀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1.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生产推动着农业的转变。2.实现: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规模庞大、集约化的现代农业。3.表现:优良品种育成推广,高效化肥广泛使用;农业设施取得突破性进展,生产量大幅度增长;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主要生产经营方式。4.农业的机械化(1)前提:两种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机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2)主要机械: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获机等。(3)各国的特征:美国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个体农户主要使用小型机械,

3、大型农场普遍采用大型机械。(4)历史意义: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5.杂交育种技术 古代已有温室种植技术(1)1930年,美国培育出杂交玉米新品种。(2)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小麦新品种。(3)1960年,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成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4)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二号。(5)2013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创世界纪录。历史意义:提高了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6.养殖场和牧场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机械化和自动控制。一、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原始农业 传统农业 探究: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主要区别项目传统农业现

4、代农业农具动力手工和畜力工具;人力、畜力和自然力等机械化工具为主;石油和电力等生产技术直接经验现代科技生产目的自给自足商品化使用肥料天然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大量使用农药作物品种农家原有品种人工培育品种生产单元个体小农为主,生产单元也是消费单元,粗放经营为主家庭农场为主,集约经营为主,依赖大量外部投入,需要一个强大的科技和工业体系支撑物质循环内循环,农产品加工很初步外循环,农产品加工非常深入,产业链延长,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天下第一粮仓”含嘉仓含嘉仓粮窖内发现一窖1300多年前存下的粮食,且“谷粒颗粒分明,糠是糠,米是米。”考古专家把这归功于粮窖设计的科学。含嘉仓当时的粮窖工艺

5、是这样的:挖好窖坑后,首先要用火烘干,然后把草木灰摊在窖底,上面铺上木板,木板之上铺席子,席上垫谷糠后再铺一层席子,窖壁也照此办理,这种“席子夹糠”法,可以使粮窖隔湿保温,犹如一个巨大的保温瓶,而且,封存粮食都在冬季进行,这样就可以达到低温储粮的效果。这样的粮窖不仅防鼠防盗、防潮防火,还具有良好的“保鲜”功能,粮食不易发热、发芽,不易腐烂。在唐代,这样的地下窖仓里稻米的“保质期”为5年,谷子的“保质期”更是长达9年。随着古代农业的发展,粮仓储备技术逐渐改进二.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20世纪以来,粮食储备技术的进步表现:通风储粮技术 谷物冷却机、机械低温储粮技术;低温、低氧等储藏技术的广泛应用;粮仓

6、容量不断扩大;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食物储备技术进步20世纪20年代起,冷冻食品工业迅猛发展,冷链物流产业也发展起来。20102010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年,中国颁布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思考:冷链物流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思考:冷链物流对人们生活有哪些影响?思考: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与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会产生哪些影思考:食物生产的现代化与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会产生哪些影响?响?大大增加食物供给,丰富了食品种类,提高了生活的质量;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食品安全等问题。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一)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思考: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该如

7、何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结合教材P15-16及学思之窗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各成员国间讨论粮食和农业问题的国际组织。宗旨是提高人民的营养水平和生活标准,改进农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改善农村和农民的经济状况,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并保证人类免于饥饿。联合国粮农组织 1945粮食安全背景随着人口激增和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食物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各国政府都把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作为首要任务措施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多次召开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制订粮食安全行动计划,为人类共同消除饥饿统筹资源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此后,中

8、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成就由于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中国在增加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取得巨大成就自主思考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世界饥饿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1)许多发展中国家人口控制不力;(2)世界粮食生产的不均衡性和消费的不合理性长期存在;(3)国际经济旧秩序下,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差距拉大;(4)近年来,厄尔尼诺等现象引发的自然灾害频发等。三.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二)食品安全2010年地沟油事件 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2006年苏丹红鸭蛋事件 2016年曝光“饿了么“店面无证经营脏乱差 2013年湖南“镉大米”流入广东 2011年瘦肉

9、精事件“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舌尖上的安全”食品安全背景农业现代化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它们通过食物链进入农作物和禽畜体内。禽畜饲养中过度使用抗生素,也造成食物污染,危害人体健康。在食品加工过程中,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甚至违法使用危害健康的添加剂,导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措施世界:各国更加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并制定法律法规进行治理中国:200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用法律手段确保食品安全,此后又对其进行了修订;政府提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思考:为什么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思考:

10、为什么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食品安全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结合教材问题?结合教材P17P17及及史料阅读史料阅读对策: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对策: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最严肃的问责责未来世界食物生产的挑战与应对未来世界食物生产的挑战与应对材料一在全球环境危机、粮食危机日益加深的今天,如何解决本国人口的温饱和保障本国的粮食安全成为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贫困和饥饿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特别是对那些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科学、理性、合理地调整优化本国农作物种植结构,尤其是“民以食为天”的主要粮食作物,必须改变单一作物种

11、植依赖。我们要力争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尽最大可能减少因意外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危机。摘编自曹瑞臣作物改变世界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农业应用电子技术和作物栽培有关模拟型以及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研究的发展,一种将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精确农业”,已成为发达国家面向21世纪,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农业生产形式,从而使农业生产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摘编自刘爱民、封志明现代精确农业(1)根据材料一,指出解决世界贫困和饥饿问题的主要途径。(2)根据材料二,概括“精确农业”的特点及作

12、用。读史技巧材料一中的叙述了贫困和饥饿问题是世界性难题,尤其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和经济问题;材料一中的阐明了解决贫困和饥饿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力争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材料二中的阐释了“精确农业”的特点;材料二中的阐明了“精确农业”的优势所在。(1)途径:调整优化本国农作物种植结构,改变单一农作物种植依赖,力争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2)特点:将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准备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作用:有利于合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未来世界食物生产的挑战与应对(1)挑战世界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目前在发展中国家还有几亿人,在发达国家还有几千万人在长期挨饿

13、。农业可持续性减弱:如水资源短缺、农产品污染、农业多样性减少等问题日趋严重。(2)应对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和可持续性农业。力争粮食作物种植的多元化,尽最大可能减少因自然灾害带来的巨大风险和危机。大力发展融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工程装备技术于农业生产的“精确农业”。积极构建现代农业循环经济的长效发展机制。加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注重食物安全和营养发展相结合等。1.新中国宣传画妈妈开着拖拉机来了创作于1960年,从图中可得出的信息是()A.农村开始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C.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令人鼓舞D.农村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答案C解析1960年的宣传画妈妈开着拖拉机来了反

14、映了当时农村中农业机械化的出现,引起了孩子们的热情,体现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进步令人鼓舞,故C项正确。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农村就已经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故A项错误;“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的说法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农村掀起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潮是在1958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突破传统的小农经济发展方式,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高效的农业现代化路径,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日本农业现代化的特点是()A.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B.使用小型农业机械,精耕细作C.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实现电气化 D.使用大型农业机械,广使化肥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不

15、是农业现代化的表现,故A项错误;日本因人多地少,使用的是小型农业机械,故B项正确,C、D两项错误。3.有人在评价我国某位科学家在1973年取得成就时用了“一颗种子改变世界”作为题目。这位科学家的研究()A.解决了世界饥饿问题B.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C.优化了我国食物结构D.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答案B解析1973年袁隆平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推动了我国农业的发展,故选B项。杂交水稻有助于解决世界饥饿问题,而不是解决了世界饥饿问题,故A项错误;杂交水稻与优化食物结构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故D项错误。4.与传统的生鲜食品销售模式相比

16、,冷链物流产业()A.促进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换代 B.使生产企业不必致力于市场开拓C.增加营销环节,降低销售成本 D.增加了商业网点布局的空间限制答案A解析与传统生鲜食品销售方式相比,网络冷链物流产业增加了高新技术的投入,可以促进技术革新和产品升级换代,减少了营销环节,降低了销售成本,减小了商业网点布局的空间限制;网络冷链物流产业和传统生鲜食品销售均需要生产企业致力于市场开拓,故A项正确。5.从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到塑化剂事件,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这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背后都有化学添加剂的阴影。这类问题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A.新航路的开辟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答案C解析由题干信息“最早”“化学添加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化学工业建立带来的结果,故C项正确。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世纪以前,由于没有安全的消毒和保存手段,牛奶是一种伴随着高风险的食品。直接挤出的奶常常被细菌污染,在炎热的季节,几个小时就足以令牛奶变质。因此,几百年中,被称为“白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