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探头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

上传人:刘****2 文档编号:348112166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达探头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雷达探头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雷达探头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雷达探头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雷达探头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雷达探头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达探头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雷达探头市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前景一、 汽车电子行业特征(一)汽车电子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及盈利模式自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专业化分工和精益生产模式的推广,汽车行业整车制造企业纷纷剥离零部件自产业务,由传统的纵向一体化、大而全的生产模式转向以设计、核心部件制造、整车组装为主的专业化生产模式,逐步降低了零部件的自制率,零部件主要向外部经认证的专业供应商采购,汽车行业形成了金字塔型的供应商体系。汽车零部件产品大部分为定制类产品,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根据所配套的整车厂商的型号、尺寸、外观、技术参数等要求组织研发、设计与生产,因此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的经营模式大多是订单式生产模式,产品研发也出现了自主研发和与

2、主机厂商同步研发并行的模式。因此,在金字塔式的供应商体系中,汽车零部件厂商(特别是一级供应商)需要经过严格的第三方认证和合格供应商审核程序才能进入汽车厂商的合格供应商体系,因此,汽车整车厂/主机厂商与汽车一级供应商之间形成了长期、稳定的供应链合作关系,一方面有利于汽车整车厂/主机厂商提高产品质量和管理效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二)汽车电子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及区域性特点行业的周期性特征基本与下游汽车行业周期性特征一致,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当宏观经济整体向好时,居民的人均预期可支配收入和消费能力也趋于乐观,有利于提升汽车整车的消费,从而带动上游汽车零部件行

3、业需求的增长;当宏观经济下滑时,汽车消费放缓,从而对上游汽车零部件行业的需求也会产生不利影响。汽车零部件行业相对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周期性有一定的滞后性,但与汽车整车行业的周期性基本一致。汽车零部件行业(特别是汽车电子行业)产品生产周期相对较短,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特征。但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供货进度受下游汽车整车厂商/主机厂商的生产、出货计划影响较大,汽车整车厂商/主机厂商对于汽车零部件采购一般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其生产、出货计划将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形成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业务的淡旺季。汽车零部件企业在选址方面一般围绕汽车整车厂商布局。我国汽车整车行业企业主要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

4、、华北、中南、西南等区域,从而导致上游汽车零部件行业也相对集中,存在一定的区域性特征。二、 汽车电子化推动硬板加速升级汽车电子化推动硬板加速升级。PCB硬板广泛应用于汽车胎压检测系统、电池监控模块、车体充电端口、逆变器控制、车载ABS系统、汽车空调系统、导航系统、汽车照面系统等。传统汽车硬板以普通多层板,双面板居多,随着整车电子部件搭载量的提升,以及部分部件如整车控制系统高度集成化等特点,对车用板布线密度、散热能力、可靠性等提出更高要求,车用板向多层化、高密度化、轻薄化、高频化(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用)等方向升级。1)车身控制安全系统:高频信号传输,需要采用高频材料;2)动力引擎控制:需要采用

5、高电压、大电流、厚铜加工技术;3)照明:采用LED车灯,需要采用金属基板散热;4)车载通讯及车内装饰:从多层板转向高密度互联板。新能源汽车软板渗透迅速。相较于传统线束而言,FPC具有安全、轻量、工艺灵活、自动化生产等方面的优势,能够满足动力电池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需求。FPC软板可以看成是动力电池BMS的神经系统,与其他电子元器件主要起以下作用:监控动力电池电芯的电压和温度;连接数据采集和传输并自带过流保护功能;保护动力电池电芯,异常短路自动断开;延长动力电池使用寿命等。从ICE(内燃车)到MEV(轻度混合动力汽车),再从MEV到BEV(电池电动汽车),单辆电动车内部的功率器件数量不断增加,再

6、加上配套设备充电桩所含有的功率器件数量,单车驱动的功率器件规模大幅增长。功率半导体在电动车内具体用于车载充电系统OBC、电池管理BMS、水冷系统、高压负载、高压转低压DCDC、主驱动等。以车载充电系统OBC为例,典型OBC由多个级联级组成,即输入整流、功率因数校正(PFC)、DC-DC转换、隔离、输出整流和输出滤波,需要使用超过16个功率器件,涉及到超结MOSFET、整流器、门极驱动器、650V高频IGBT等11种功率器件。从ICE到BEV,功率半导体单车价值占比不断上升。根据IHSMarikit和strategyanalytics的统计数据,ICE(内燃车)内功率半导体价值17美元,占总成本

7、的549%;MEV内功率半导体价值90美元,占总成本的1695%;PMEV内功率半导体价值305美元,占总成本的3885%;BEV内功率半导体价值350美元,占总成本的4516%。从ICE到BEV,功率半导体价值增加了333美元,占比增加了3967pct。充电基础设施是电动车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其内部也含有较大数量的功率器件。以典型的直流充电桩为例,三相交流380V输入电压经过两路维也纳AC/DC电路并联后,得到800V直流母线电压,然后经过两路全桥LLCDC/DC电路,输出250V到950V(或750V)高压给电动汽车充电使用,整个拓扑电路内含有超过48个功率器件。充电基础设施的充电效率越高

8、,则对充电功率要求越高,继而需要的功率器件也越多。根据英飞凌的数据,随着DC充电系统的功率的增大,充电时间不断减小,但每个DC充电系统所含的功率器件价值处于上升趋势。20kW充电系统所含功率器件主要为Si基,价值40美元;150kW充电系统所含功率器件也主要为Si基,价值300美元,价值增大了75倍;而350kW充电系统所含功率器件变为SiC基,价值3500美元,价值相较于20kW充电系统增大了875倍。因此整个电动车系统所需的功率器件不仅包含电动车本身所拥有的的,也包含充电桩内所必需的,因此电动汽车的发展所带动的功率器件市场,超过单纯依据电动车内功率器件价值量所算出的增量市场。汽车电子是安装

9、在汽车上所有电子设备和电子元器件的总称,主要分为以发动机控制系统、底盘控制系统、车身控制系统等为主的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和以安全舒适系统、娱乐通讯系统为主的车载电子装置。我国汽车行业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整体进程较快,推动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比例提升。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数据,汽车电子在纯电动车型成本占比高达65%。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将拉动整车控制器、电机控制器、电池管理系统等相关汽车电子需求高增长。三、 汽车电子产业链结构上游:汽车电子元器件及零部件厂商如台积电、博世等公司,主要负责生产汽车电子相关核心芯片及其他分立半导体器件。我国半导体行业发展迅速,行业规模和国际竞争力逐渐提升,国内头部企业

10、正逐渐缩小同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中游:以汽车电子的系统集成商为主,如德尔福、日本电装等公司,主要针对上游元器件及零部件进行整合,或针对某一功能或者某一模块提供解决方案。部分上游零部件供应商同时参与中游的系统集成。该环节的电子产品具备一定的消费电子属性,更新周期短,替代威胁比较大。下游:主要为整车厂(OEM),以汽车企业为主导,在产业链中拥有较高的议价权。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科技及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入局汽车产业链,以提供增值服务方式分享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红利。近年来,汽车电子在自动驾驶、安全驾驶、智能座舱等应用场景中的应用进一步拓展,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呈现稳定增长态势。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

11、22年我国汽车电子市场规模达到9,783亿元,2017-2022年均增速为1329%。随着自动驾驶、信息娱乐、电动化等不断渗透,汽车电子占整车成本将持续提升。此外,在环保需求日益提升的推动下,我国计划在2050年以前实现传统燃油车的全面退出,叠加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市场需求将逐渐转向汽车电子占比更高的中高档车型、混合动力车型以及纯电动车型。未来,在政策驱动、环保助推以及消费牵引等共同作用下,汽车电子占比将不断提升。根据赛迪数据,预计2025年,所有车型中乘用车汽车电子成本在整车成本中占比有望达到60%。智能化、网联化与电动化将推动主控芯片、存储芯片、功率芯片等汽车芯片性能成倍提升。以存储

12、芯片为例,智能座舱逐渐普及和自动驾驶等级渐升,对汽车存储芯片的数据处理速度、数据存储量以及稳定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智能座舱的发展驱动对车载娱乐系统的存储需求不断增加,而L3、L4等高级别自动驾驶的高精度地图、数据、算法等都需要大容量存储支持。因此,汽车存储芯片的容量和性能将实现快速增长,有望成为汽车电子行业成长最快的细分之一。四、 汽车电子行业及传感器行业发展概况(一)汽车电子行业发展概况汽车电子产品是指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和车载信息服务中,具备感知、计算、反馈、控制、执行、通信、应用等功能,实现信息感知、高速计算、状态监测、行为决策和整车控制的基础电子产品。主要包括基础产品、终端和软件标准等。

13、基础产品标准包括车规级功率器件、车规级集成电路、车规级传感器、高性能计算芯片等;终端标准指车载计算机、导航设备、信息娱乐终端等;软件标准包括车载操作系统、算法软件、应用软件等。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汽车电子创新性用途的不断开发,汽车电子开始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各个领域。汽车电子种类较多,按照应用领域划分可以分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发动机电子、底盘电子、驾驶辅助系统、车身电子)和车载电子电器(安全舒适系统、娱乐通讯系统等)等。2017年以来,国家层面关于汽车电子顶层设计政策密集出台,对车联网产业、智能汽车产业提出了行动计划或发展战略,其中2018年年底出台的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明确

14、指出到2020年车联网用户渗透率达到30%以上,新车驾驶辅助系统(L2)搭载率达到30%以上,联网车载信息服务终端的新车装配率达到60%以上的应用服务层面的行动目标。汽车电子成本占整车成本比例逐渐抬升。随着自动驾驶系统、信息娱乐与网联系统部件在车型上不断渗透,汽车电子成本占总整车成本比例提升。根据盖世汽车统计,目前紧凑型车型、中高档车型、混合动力车型及纯电动车型汽车电子成本占比分别为15%、28%、47%、65%。随着电子电器在汽车产业应用逐渐扩大,根据盖世汽车研究院,2017-2022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规模将以67%的复合增速持续增长,预计至2022年全球市场规模可达2万亿,而国内市场规模接

15、近万亿。近年来,汽车电子行业呈现出智能化、网联化、集成化等的新发展趋势,促使传感器等关键部件需求日益增加及数据总线技术关键技术逐渐普及。1、汽车电子智能化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在汽车上的广泛使用促使现代汽车技术更加智能化,人、车、环境之间的智能协调与互动愈发频繁。汽车控制系统智能化体现在能够主动协助驾驶员实时感知、判断决策、操控执行上,其中感知能力的获取依赖于传感器和互联网提供的驾驶环境信息,电控单元通过算法软件处理传感器信号,分析判断驾驶员的动作意图,分析车辆自身状态和驾驶环境,最终发出控制指令,执行层根据控制器的指令协助驾驶员操控汽车。汽车电子智能化这一趋势在自动驾驶

16、系统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汽车电子的智能化,促使其所需要的高精度、高可靠性、低成本的传感器种类、数量不断增加,并且在性能上要求其具备较强的抗外部电磁干扰能力,在严苛的使用条件下仍能保持高精度。2、汽车电子网联化越来越多的电子系统在汽车上不断应用促使汽车电子技术功能日益强大的同时,也导致了汽车电子系统的日益复杂化,车载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共享和各个系统间的功能协调变得愈发重要。利用总线技术将汽车中各种电控单元、智能传感器、智能仪表灯联接起来构成汽车内部局域网,各子处理机独立运行,控制改善汽车某一方面的性能,同时也为其他电子装置提供数据服务,实现各系统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汽车网络总线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望实现数据间的快速交换与高可靠性,进一步降低成本。3、汽车电子集成化单一的机电一体系统已满足不了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需要,系统与系统之间的一体化集成逐渐被提上议程。基于网络化的基础,集成控制系统是指通过总线进行网络通讯实现传感器和系统的信息共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