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解析: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

上传人:旭*** 文档编号:348081164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10.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解析: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优质解析: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优质解析: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优质解析: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优质解析: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解析: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解析: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考生须知: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班级。2本试卷共8页,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25个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7个题。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4考试结束后,考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He 4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第一部分 选择题1.成语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瑰宝,许多成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原理,下列成语中涉及

2、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木已成舟B. 蜡炬成灰C. 铁杵成针D. 滴水成冰【答案】B【解析】【详解】A木已成舟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则没有涉及化学变化,故A错误;B蜡炬成灰有新的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且碳、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正确;C铁杵成针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则没有涉及化学变化,故C错误; D滴水成冰只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则没有涉及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B。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 蔗糖溶液B. 氯化钠溶液C. Fe(OH)3胶体D. NaOH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 蔗糖

3、溶液,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不选A ; B. 氯化钠溶液,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不选B; C. Fe(OH)3胶体,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选C; D. NaOH溶液,属于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不选D。3.国家质检部门检出人们端午节包粽子的“返青粽叶”多以胆矾(化学式为CuSO45H2O)为添加剂,长期食用有害健康,请问胆矾是一种()A. 氧化物B. 盐C. 碱D. 酸【答案】B【解析】【详解】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组成化合物,胆矾是硫酸铜的结晶水合物,属于盐,故答案为B。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CuB. H2SO4C. MgCl2溶液D. N

4、H3【答案】B【解析】【详解】A. Cu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不选A; B. H2SO4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H2SO4是电解质,故选B; C. MgCl2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故不选C; D. NH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能自身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NH3是非电解质,故不选D。5.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A. NaB. AlC. SD. Cl【答案】D【解析】【详解】Na、Al、S、Cl为同周期元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最小的是Cl;答案选D。6.在0.5mol Na2SO4 中含有Na+数目是( )A. 3.011023B

5、. 6.021023C. 0.5D. 1【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化学式Na2SO4可知,0.5molNa2SO4中钠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2=1mol,则由N=nNA得钠离子的个数为1molNAmol-1=NA6.021023;答案选B。7.下列物质中,含有离子键的是A. 单质碘B. HClC. 水D. 氯化钠【答案】D【解析】【详解】A. 单质碘中2个碘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碘分子,单质碘含有共价键,故不选A; B. HCl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故不选B; C. 水是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故不选C; D. 氯化钠是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组成的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故选D。8

6、.铯()可用于医学、工业测量仪器以及水文学。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核外电子数为55B. 质子数为82C. 质量数为192D. 中子数为137【答案】A【解析】【详解】的质子数是55,质量数是137,中子数是137-55=82,核外电子数=质子数=55;故选A。9. 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项,在化合反应中,只要有单质参加反应,就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A项错误;B项,在分解反应中,只要有单质的生成,就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B项错误;C项,在置换反应中因为有单质参加和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

7、,故C项正确;D项,在复分解反应中,因为是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新的化合物,所以一定没有化合价的变化,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0.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关于该元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它的阳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B. 它是一种金属元素C. 它的阳离子有10个质子D. 其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答案】C【解析】【分析】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知,该元素为Al;【详解】A、原子有13个质子,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最外层上有3个电子,易失去最外层上的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A正确;B、该元素为Al,属于金属元素,B正确;C、该元素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时,质子数不会变化

8、,依然有13个质子,C错误;D、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其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D正确;答案选C。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生铁是铁的一种合金B. 合金是混合物C. 一般地说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高D. 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期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答案】C【解析】【详解】A. 生铁是铁和碳的一种合金,故A正确;B. 合金是一种金属与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熔合而成的混合物,故B正确;C. 一般地说合金的熔点比它的各成分金属的熔点都低,硬度比成分金属的大,故C错误;D. 铝与酸、碱都能反应放出氢气,铝制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期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故D正确。答案选C。1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

9、液中可大量共存的是A. Ba2、H、B. K、Cl、NaC. H、Na、D. Mg2、K、OH【答案】B【解析】【详解】A. Ba2、生成沉淀Ba,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A; B. K、Cl、Na相互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选B;C. 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C;D. Mg2、OH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不选D;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问题,判断各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离子之间能否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或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1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CO2的结构式O=C=OB. H2SO4的电离方程式为:H2

10、SO4=H+C. 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D.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答案】A【解析】【详解】A. CO2中碳氧原子通过双键连接,CO2的结构式O=C=O,故A正确;B. H2SO4是二元强酸,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故B错误;C. Cl的核外有18个电子,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D. 氯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故D错误;答案选A。14.下列关于钠、铝、铁、铜和氧气的反应,不正确的是A. 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物为Fe2O3B. 钠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所以应该保存在煤油中C. 铝表面很容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D. 铜可以在加热的条件下和氧

11、气反应,生成氧化铜【答案】A【解析】【详解】A. 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物为Fe3O4,故A错误;B. 钠在空气中易与氧气、水等物质反应,所以应该保存在煤油中,故B正确;C. 铝表面很容易被氧气氧化,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故C正确;D. 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故D正确。答案选A。15.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化学键是一种力B. 任何物质都含有化学键C. 加热熔化氯化钠固体和加水溶解氯化氢时,均发生化学键的断裂D. 化学反应的过程,从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的过程【答案】B【解析】【详解】A. 化学键是一种静电作用力,故A正确;B. 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

12、子,没有化学键,故B错误;C. 加热熔化氯化钠固体时,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加水溶解氯化氢时,氯化氢电离为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氯离子,均发生化学键的断裂,故C正确;D.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故D正确。答案选B。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22.4 LN2中一定含有2molNB. 在标准状况下,20 mLNH3和60 mLO2所含分子个数比为1:3C. 18 g 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 LD. 8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答案】B【解析】【详解】A、非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不一定是22.

13、4L/mol,22.4 LN2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故A错误;B、同温同压,气体的体积与分子数成正比,所以在标准状况下,20 mLNH3和60 mLO2所含分子个数比为1:3,故B正确;C、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所以18 g H2O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不是22.4 L,故C错误;D、8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是1L,所以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2 mol/L,故D错误。17.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选项被提纯物质杂质除杂试剂或方法AFeCl3溶液FeCl2通入适量Cl2BCl2H2O (蒸气)通入浓硫酸中C铜粉铁粉加入过量盐酸并过滤DCO2HCl通入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A.

14、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A、FeCl2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通入氯气可除去FeCl3溶液中的FeCl2,故A正确;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气,故B正确;C、铜与盐酸不反应、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可用盐酸除去铜中的铁粉,故C正确;D、二氧化碳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不能用碳酸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故D错误;答案选D。18.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编号实验现象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无色有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有无色气泡产生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A. 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B. 中的白色沉淀为BaSO4C. 中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Zn=ZnCl2H2D. 中发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A【解析】【详解】A. 中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故A错误; B. 中氯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BaSO4,故B正确;C. 中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Zn=ZnCl2H2,故C正确; D.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Zn=ZnCl2H2,锌元素、氢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答案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