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单元作业设计(导学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48080230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9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单元作业设计(导学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单元作业设计(导学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单元作业设计(导学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单元作业设计(导学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单元作业设计(导学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单元作业设计(导学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单元作业设计(导学案)六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题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业设计单元整体作业目标1、通过看图回答、动手操作、在方格子上画简单的图形旋转90等练习,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巩固图形旋转的基本要素,培养几何直观能力。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分析并有条理地表达运动过程的练习,加深对平移、旋转、轴对称想象的理解,体验运动过程的多样性,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3、通过从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在方格子上进行简单图案的设计的练习,发展创新能力。结合欣赏和设计感受世界的神奇。单元整体设计思路本单元作业设计仅仅围绕单元教学目标,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力求贴近学生生活,密切数学与生活

2、的联系,同时选择一些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开放性练习,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得到提高。作业类型书面习题 口头交流 动手操作 数学阅读数学游戏 综合实践 其他第(一)课时作业同学们,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以下作业,但A类基础题是必做作业(得3颗星),B类提高题(得2颗星)和C类挑战题(得3颗星)是选做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题目来源A类作业. 转动指针,转到哪得到相应的玩具。O(1) 指针从当前位置,绕点O( )时针旋转( )度,得到玩具飞机。(2) 指针从当前位置,绕点O( )时针旋转( )度,得到玩具熊。(3)

3、指针从当前位置,绕点O( )时针旋转( )度,得到玩具汽车。让学生观察指针旋转情况,感知旋转的界定方法,进一步巩固旋转三要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想象能力。改编 原创2.图中汽车的雨刮器绕点0,按 方向旋转 度。从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出发,感知旋转在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改编 原创口3.一个警示牌被风刮倒,绕点0 方向,旋转 度。小红把它扶起来插好,绕点0 方向旋转了 。扶立警示牌,感受生活中遇到的旋转现象,巩固旋转三要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改编 原创口4.画出线段AB绕点B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BA通过动手操作,巩固对线段旋转的理解,同时为下一课新

4、知做铺垫。改编 原创口孩子们,恭喜你已经完成基础作业,获得,真棒!B类作业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题目来源1.从位置A绕点O按 方向旋转 度到位置B。从位置A绕点O按 方向旋转 度到位置D。从图形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改编 原创口2.在方格纸中画出线段AB绕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900后的图形。让学生观察-操作-交流-运用的实践活动中掌握旋转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改编 原创口你见过这样的风力发电机吗?它可以看做一个叶片通过连续旋转得来,每次旋转的角度分别是多少度?让学生探索图形变化活动,欣赏图形所创造出来的美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运用

5、,体会数学的价值。改编 原创口孩子们,恭喜你已经完成提高题(选做作业),加获。C类作业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题目来源一串五位数,顺时针旋转90度,再顺时针旋转90度,是98168,这串五位数原来是( )。把旋转知识和数字相结合,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改编口 原创 孩子们,恭喜你已经完成挑战题(选做作业),加获。第(二)课时作业同学们,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以下作业,但A类基础题是必做作业(得3颗星),B类提高题(得2颗星)和C类挑战题(得3颗星)是选做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题目来源A类作业1.图形按 ( )时针方向旋转( )可以得到

6、 。让学生观察箭头的方向,掌握旋转的判定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改编原创口2.先观察下图,再填空。(1)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0到图( )的位置;(2)图1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0到图( )的位置;(3)图2绕点“O”顺时针旋转( )到图4的位置;(4)图2绕点“O”逆时针旋转( )到图3的位置;通过图形的运动变化,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尝试从“绕哪个点”“向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三个要素来观察和描述图形的旋转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改编 原创口3.下图是锤形图绕O点逆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请画出锤形图原来的位置。 0让学生观察、操作、交流中掌握旋转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运

7、用知识的能力。改编 原创口孩子们,恭喜你已经完成基础作业,获得,真棒!B类作业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题目来源1. 如图:五角星可以看作是一个三角形绕中心点旋转( )次得到的,每次旋转的角度是( )度。从图形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探索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改编 原创口2.在方格纸内绕点0把三角形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一共旋转三次,想想这会是一个什么图案。O让学生先操作再想象,至此学生对旋转要素有了全面的认识,想象与操作有机结合,在旋转过程中,鼓励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旋转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及表达能力。改编原创口3.你能通过旋转的方法把这个图形转化成学过的图形吗

8、?计算这个图形的面积。培养学生新旧知识联系,用新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改编原创口4.像上题一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很多图形可以用平移或旋转的方法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请收集这样的题目跟同学分享。培养学生新旧知识联系,用新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改编口原创孩子们,恭喜你已经完成提高题(选做作业),加获。C类作业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题目来源1. 如图所示,这个图案是由一个花瓣绕中心点每次旋转多少度得到的?让学生探索图形变化的过程,欣赏图形所创造车轮的美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改编原创口孩子们,恭喜你已经完成挑战题

9、(选做作业),加获。第(三)课时作业同学们,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以下作业,但A类基础题是必做作业(得3颗星),B类提高题(得2颗星)和C类挑战题(得3颗星)是选做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题目来源A类作业1. 这个图形是通过( )得到的 A. 对称 B.旋转 C.平移 D.以上都不是结合实例认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有助于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运动。改编原创口2.下面的图案是由一个基本图形经过平移得到的是( )A. B.C. D. 结合实例,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的运动。改编原创口3.要把一个半圆经过运动后得到的图形与原图拼成一个圆,下面的方法正确的有

10、( )以直径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绕圆心旋转180绕直径的一个端点旋转180平移A B. C. D. 结合实例,发散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改编原创口孩子们,恭喜你已经完成基础作业,获得,真棒!B类作业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题目来源1.按要求画一画(1) 图形向右平移5格得到图形。(2) 图形绕点B顺时针旋转90得到图形。(3) 以直线l为对称轴,作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通过画图操作,体验图形运动的过程,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编口原创2.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小旗A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小旗C?(2)小旗C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小旗B?借助方格纸上的观察、分析

11、,尝试有条理地表达图形运动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改编口原创3.图中小鸟有2张图片移动了位置,图形和图形怎样运动能“还原”为小鸟图?并记录下来。让学生尝试“思考、记录、操作”的“还原”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改编原创口孩子们,恭喜你已经完成提高题(选做作业),加获。C类作业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题目来源游戏:动手制作一些图案,同桌或者朋友合作,在方格纸上,一个人运动一个人有条理地说运动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改编口原创孩子们,恭喜你已经完成挑战题(选做作业),加获。第(四)课时作业同学们,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以下作业,但A类基础题是必做作业(得3颗星),B类提高题(得2颗星)和C类挑战题(得3颗星)是选做作业。类型作业内容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哪些核心素养)题目来源A类作业1. 这个图形是由( )图形通过( )而形成的。这个图形是由( )图形通过( )而形成的。在欣赏图案的过程中,体会平移和旋转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改编口 原创2. 这个图形有( )条对称轴。 在欣赏图案的过程中,体会轴对称在图案设计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改编口 原创3. A B C D(1)利用平移设计的图案有( )。(2)利用旋转设计的图案有(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