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1.2.1 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2)-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

上传人:旭*** 文档编号:348081160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1.2.1 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2)-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优质】1.2.1 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2)-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优质】1.2.1 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2)-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优质】1.2.1 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2)-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优质】1.2.1 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2)-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质】1.2.1 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2)-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1.2.1 电解质的电离教学设计(2)-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教案课件-高中化学必修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 2节离子反应2.1 电解质的电离“电解质的电离 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概念原理类的内容,是高中一年级全体学生都要学习的重点知识。该内容教学可安排两课时。第1课时的重点是:形成认识化学反应的微观视角,认识酸、碱、盐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发生电离,构建酸碱盐的概念。课时2的重点是: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通过书写离子方程式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1、 教学目标(1) 通过溶液能否导电的实验认识生活中和化学中的导电现象。(2) 通过导电和不导电的现象将化合物再次进行分类,建立电解质的概念。(3) 通过NaCl溶液(或熔融)导电实验的认识,初步建立电

2、离过程的认识模型。(4) 通过对酸碱盐的电离过程的认识,构建酸碱盐的概念,纠偏迷思概念。2、 评价目标(1) 通过对导电现象的交流与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的水平(定性水平、定量水平)。(2) 通过对具体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和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电解质概念的认识进阶水平(内涵角度、外延角度)。(3) 通过对具体电解质电离过程的交流和分析,诊断并发展学生对导电本质原因的认知进阶水平(物质水平,微粒水平)。(4) 通过对酸碱盐的电离过程分析和交流,诊断并发展学生对酸碱盐概念的认识水平(感性认识、理性认识)。重点:1.电解质2.电离方程式难点:电离概念的形成过程印发学案,准备演示实验器材药品

3、、制作多媒体课件【引入】在我们学习过的化学反应中,有许多是在水溶液中进行的,如酸碱盐之间的反应,那么酸碱盐溶于水后发生什么变化?水溶液中这些物质之间的反应有什么特点呢?【板书】一、电解质的电离【创设情境】生活常识告诉我们,给电器设备通电时,湿手操作容易发生触电事故,这是为什么?【实验探究】实验1-2【投影】导电性实验【归纳整理】干燥的氯化钠、硝酸钾等固体不导电,而他们的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导电,我们把这些物质称为电解质。【板书】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投影展示】上述状态下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 例如:H2SO4、NaOH、KNO3等,都是电解质。酸、碱、盐、部分

4、金属氧化物和水是电解质。酒精、苯、二氧化碳等是非电解质【归纳整理】乙醇、蔗糖等大部分有机物酸、碱、盐、水、活泼金属氧化物 混合物 电解质 :酸、碱、盐、水、活泼金属氧化物 物质 化合物 纯净物 非电解质:乙醇、蔗糖等大部分有机物 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思考讨论】(1)铁丝和盐酸能导电,所以二者是电解质,液态硫酸不导电,所以硫酸是非电解质,对吗?并分析。(2)1 mol/L的NaCl溶液和1 mol/L的FeCl3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吗?(3)SO2属于化合物,溶于水也能导电,SO2属于电解质吗?【归纳整理】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电解质导

5、电须有外界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电解质因本身离解成自由离子而导电。某些化合物,像SO2、CO2、NH3,它们的水溶液虽能导电,但它们不是电解质。某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AgCl等,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太小,难测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但这些难溶于水的化合物和部分金属的氧化物,它们在熔融状态都是能够导电的,所以是电解质酸、碱、大多数盐、活泼金属的氧化物(Na2O 、Al2O3)都是电解质;除电解质外的化合物都是非电解质,如大多数有机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等。【学生活动】解决情境问题【思考讨论】为什么NaCl、KNO3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而固体不导电?【投影】【归纳整理】物质导电的条件:

6、自由移动带电荷的粒子电解质固体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所以不导电,而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可以自由移动,故导电。【板书】2.电离(1) 概念:电解质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2) 电离的表示电离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如:NaCl = Na+Cl- 【投影】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A、MgSO4 = Mg+2 + SO4-2B、Ba(OH)2 = Ba2+ + OH2-C、Al2(SO4)3 = 2Al3+ + 3SO42-D、Ca(NO3)2 = Ca2+ + NO3-【归纳整理】(1)分析电离方程式NaCl = Na+ + Cl- 化学式 生成符

7、号 阳离子 阴离子(2)书写步骤:阴阳离子部分拆开写,但原子团不能拆,例如NO3-、SO42-、OH-、NH4+、CO32-等不能拆。构成物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在书写成离子时为化学计量数。(3)书写注意事项式子左边书写化学式,表示电解质还未电离时的状态;右边书写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应等于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数。 电离方程式左右两边正负电荷之和相等。【学生活动】P15电离方程式,分析酸电离特点【板书】3.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思考讨论】P15【归纳整理】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课堂小结】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

8、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的化合物。2电离及电离方程式3. 酸、碱的实质。1、定性:从质的方面分析事物,把握研究对象的本质,经过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定量:分析一个研究对象所包含的数量关系或具备性质间的数量关系,研究结果用“数量”加以描述。2、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认知过程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3、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缺乏对导电的认识。生活中导电的实际例子不多,导致学生无法清晰的认识导电,同时由于知识的欠缺,导致学生无法从微观角度认识导电的原因,这是在讲解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障碍,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实验让学生认识溶液能导电的事实,也应设计相应的环节让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导电的本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