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负数(单元作业设计)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上传人:水*** 文档编号:348080162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负数(单元作业设计)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负数(单元作业设计)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负数(单元作业设计)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负数(单元作业设计)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一单元负数(单元作业设计)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负数(单元作业设计)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负数(单元作业设计)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作业设计第一单元负数单元作业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自然数并初步认识了分数、小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负数的引入是数系的一次扩展,为今后学习实数奠定了基础。通过学习可以适当拓宽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并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以及进行有理数的运算打下了基础。因此本单元的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要使学生切实地学好。单元学习目标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的作用,感受运用负数的必要和方便。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2.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初步渗透数轴的概念,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3

2、.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1.习题设计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2.围绕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易错点设计。3.练习设计从易到难,层层递进。课时作业第一课时 负数的认识作业类型作业内容时间设计意图基础巩固一、填一填。1. 像+4、23、5.8,这些数都是( )数;像-2、-65、-0.91,这些数都是( )数。2. 2022年3月22日,某地的最高气温是零上4,记作( )或( );最低气温是零下2,记作( )。3.若支出为负,则小明家这个月收入5800元,记作( ),妈妈从工资中取出500元为小明买了一身新衣服,记

3、作( )。二、选一选1、如果我们把海平面的高度设定为0cm,高于海平面的为正,那么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5m,记作( )m。A155 B.+155 C.155 D.02、在-7、0、+6、-12、+3.12、0.09、-1100、-0.5中,负数有( )个。A.3 B.4 C.5 D.63、青少年的标准身高是170,琪琪的身高是165,记作-5,小强的身高是178,记作( )。A.+178 B.-178 C.+8 D.-810分钟第1题巩固学生对正、负数形式上的认识。第2小题巩固学生对正、负数的写法。第3小题巩固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用负数表示已写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进一步理解负

4、数的意义。第2小题考察巩固学生对数的分类,理解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第1、3小题巩固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会判断日常生活中具有意义相反的量,并进行简单的解释,了解“标准”的意义。“标准”的量记作0,确定正、负。比标准的数多的记为“+”,比标准的数少的记为“-”。能力提升三、下面是明明家去年12月份的收支情况,在表格中填上合适的数字。日期项目记作12月3日父母领工资4300元12月8日给奶奶买衣服用275元12月10日交房贷1325元12月20日缴水电及有线电视费200元12月26日妈妈领到元旦奖金450元12月28日生活费支出1690元5分钟第三题让学生明确按照习惯,正确判断生活中的收入和支出

5、,并且能正确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的量。思维拓展四、下表是我国几个城市2019年某日的最低气温。北京哈尔滨上海海口沈阳济南-7-221018-15-4(1)几个城市中,( )当日的最低气温最高,( )当日的最低气温最低。(2)把这几个城市的当日最低气温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5分钟第四题再次让学生理解用正负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并且理解比较零下温度时,先看“-”后面的数,数越大,温度越低;数越小,温度越高。参考答案一、1.正 负 2.4 +4 -2 3.5800元(或+5800元)-500二、1.C 2.B 3.C三、+4300 -275 -1325 -200 +450 -1690四、(1)海

6、口 哈尔滨 (2)-22-15-7-41018自我评价及作业反馈本次作业由易入难、由浅入深,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升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们真正理解正、负数的知识,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作业做到及时订正,做到面批面改,给与星级评定。同学们热情高涨,学习效果显著。评价方式师评课时作业第二课时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负数作业类型作业内容时间设计意图基础巩固一、填空题:1.在数轴上,从左往右的顺序就是数从()到()的顺序。2.所有的负数都在的()边,也就是负数都比();而正数都比(),负数都比正数()。3.大于-3而小于5之间有( )个整数,他们分别是( )。二、写出A、B、

7、C、D、E、F点表示的数。三、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四、下图每一个小格代表1米,嘻嘻站在图中的“0”处。1、嘻嘻向东走2米,表示为+2米;嘻嘻向西走5米表示为( )米。2、如果嘻嘻的位置是+6,说明他 向( )走了( )米3、如果嘻嘻的位置是-3,说明他向( )走了( )米。4、如果嘻嘻先向东走6米,又向西走11米,这时嘻嘻所在的位置表示为( )。10分钟填空练习,通过数轴认识正、负数,并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第二题,让学生写出数轴上指定点所对应的数,进一步巩固学生对数轴的直观认识。第三题练习,能够在直数轴表示正数、0和负数,体会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第四题,让学生先用正负数在数轴上表示行走的

8、路径,并根据直观模型,直接说出终点的位置。能力提升思维拓展 五、妈妈从冰箱里拿东西,刚打开冰箱时冰箱的温度是-11,拿完东西后温度上升 3,拿完东西后,冰箱的温度是多少?六、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中午的零上5下降到零下8,这日傍晚的气温比中午下降了多少?七、一只蚂蚁从动力出来寻找食物,向东爬了5厘米后,没有发现食物,又继续向东爬了2厘米,结果仍没有找到食物,于是又爬了-10厘米,结果找到了食物。此时蚂蚁在洞口的哪个方向?它离洞有多远?5分钟5分钟5分钟五、六题提示学生先根据已知信息画出示意图,再结合已知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得出正确结论。锻炼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通过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解决生活

9、中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参考答案:一、1、小 大2、左 小 大 小 3、 7 -2 ,-1,0,1 ,2 ,3,4 二、 -8 -6 -3 -2 4 5三、 图略四、(1)-5(2)东6(3)西3(4)-5五.-11+3=-8 答:冰箱的温度是一8。六.5-(-8)=13 答:这日傍晚的气温比中午下降了 13。 七.答:此时蚂蚁在洞的西面。它离洞口3cm。自我评价及作业反馈评价原则:在当前教学“双减”的政策下,既要关注学生对本节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也要关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情况,关注学生交流的情感和态度的发展,对学生做出合理的激励性评价。作业反馈:1课堂作业当堂收阅,等级

10、评定,实时反馈。2课后作业采用不同方式:组内交流、同桌交叉,找出问题,共同探讨,再集体订正或教师收阅,等级评定,针对共同问题启发、引导,讲解,个性问题个别辅导。评价方式师评单元综合练习设计作业层次作业内容作业分析与设计意图练习一1.把下面各数填在相应的框里。-2 6 -8.9 +3.7 -75 6.25 74 0 -0.1 正数 负数2.判断。(1)所有的正数都大于零,所有的负数都小于零。( )(2)所有自然数都是正数。( )(3)最大的负数是-1。( )3.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是最小的数 B.负数比正数小 C正数一定比负数大练习二1.判断(1)零下15 可以用-15来表示。(

11、)(2)0就是没有温度。( )(3)今天的气温是-22,这一天的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是一样的。( )2.选择。(1)甲乙两个冷库,甲冷库的温度是-9,乙冷库的温度是-12,( )的温度高一些。A.甲 B.乙 C.无法判断(2)温度从5降到-8,一共降了( )。A.3 B.13 C.-3(3)某天天气预报:南京-2,扬州0,连云港-5。这三个城市中,( )的气温最高。 A.南京 B.扬州 C.连云港3.根据以下几个城市某天的天气预报回答问题。 北京:-6-5 上海:1318 天津:-5-1吉林:-18-9 太原:-9-2 石家庄:-7-4(1)这一天天津的最低气温是( )最高气温是( )。(2)最

12、低气温最低的城市是( ),最高气温最高的城市是( )。(3)将这几个城市的最低气温按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一、课上作业时间:3分钟设计意图: 时间:7分钟练习三: 1.填空。(1)有一段东西走向的路,如果向东走50m记作+50m,那么-30m表示( ),向西走100 m记作( )。(2)如果比数学测试平均分高4 分,记作+4分,那么-3分表示( )。 (3)小明从0点向东走5m记作+5m,小明从0点向西走3m记作( )m;如果小明现在的位置是-4m,说明他是从0点向( )走了( )m;如果小明从0 点先向东走6 m,又向西走4m,这时小明的位置表示为( )。2.判断。(1)零上2 (+2 )和零下2 C(-2 )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2)婷婷向东走50米记作+50米,那么她向北走100米,就记作-100米。( )3. 一个点从直线上点 A出发,先向右移动5 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点C表示的数为1,则起点A表示的数是多少?并画图表示出点A、点B和点C。时间:6分钟设计意图:进一步理解正数和负数的直线可以表示距离和相反的方向,不要混淆运动的方向、距离与最终位置的关系。练习四1.填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