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虎头中学2022年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四川省泸州市虎头中学四川省泸州市虎头中学 2022 年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年高三物理模拟试卷含解析析 一、一、选择题:本题共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3 分,共计分,共计 1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题意 1.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 m 和 M(m:M=1:2)的物块 A、B用轻弹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用水平力 F作用于 B上且两物块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x1;当用同样的大小的力 F竖直加速提升两物块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x2,则 x1:x2等于 A1:1 B1:2 C2:1 D2:3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 对左图,运用整体法,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整体的加速度 a=,对 A物体有:F弹-mg=ma,得 F弹=kx1,x1=对右图,运用整体法,由牛顿第二定律得,整体的加速度 a=,对 A物体有:F弹-mg=ma,得 F弹=kx2,x,2=,则 x1:x2=1:1故 A正确,B、C、D 错误 2.(单选)如图所示,一粗糙斜面静止在水平面上,斜面上粗糙的木块正在沿斜面匀加速下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由于重力对木块做负功,所以木块的重力势能减少 B 由于摩擦力对木块做负功,所以木块的机械能减少 C 木块增加的动能等于重力对它做的功 D 木块减少的机械能转化其增加的内能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版权所有 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 分析:A、木块下滑时,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对木块做负功,木块克服摩擦力做功,木块机械能减少;C、由动能定理可知,木块增加的动能等于它所受到的合外力所做的功,即重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所做的功;D、摩擦力做功使木块的机械能减少,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木块与斜面的内能 解答:解:A、木块下滑时,重力做正功而不是做负功,重力势能减小,故 A 错误;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对木块做负功,木块克服摩擦力做功,木块机械能减少,故 B正确;C、由动能定理可知,木块增加的动能等于它所受到的合外力所做的功,即重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所做的功,故 C 错误;D、摩擦力做功使木块的机械能减少,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木块与斜面的内能,故 D错误;故选 B 3.某中学的学生食堂新安装了磁卡就餐系统,使用不到一周,便出现了电源总开关总是无法接通的问题经检查,电源总开关中漏电保护器动作切断了电源漏电保护器电路如图 6所示,变压器 A处用火线与零线双股平行绕制成线圈,然后接到磁卡机上,B处有一个输出线圈,一旦线圈 B 中的电流经放大器放大后便推动断电器切断电源造成漏电保护器动作切断电源的原因判断为磁卡机用电端、A零线与火线之间漏电 B火线与地之间漏电或零线直接接地 C只有火线与地之间漏电才会产生 D刷卡机装得过多,造成电流太大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 4.用电动势为 E、内电阻为 r的电池组直接向线圈电阻为 R 的电动机供电,电动机正常工作后,测得通过的电流为 I、电动机两端的电压为 U,则()A电路中电流 B在时间 t 内,电池组消耗的化学能为 IEt C在时间 t 内,电动机输出的机械能是 IEt-I2rt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 5.如图所示,质量均为 m 的小球 A、B(可视为质点)用长为 2h的细线相连,放在高为 h的光滑水平桌面上,A球刚好在桌边,现使小球 A由静止开始下落,若A、B两球落地后均不再弹起,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在小球 A落地前,细线对小球 B的拉力等于 mg B、在小球 A落地前,细线对小球 B的拉力等于mg C、小球 B落地时恰好把细线拉直 D、小球 B落地时不能把细线拉直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D 二、二、填空题:本题共填空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计分,共计 16 分分 6.左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 t=20 秒时波形图,右图是 x=200 厘米处质点 P 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为_厘米/秒,传播方向为_。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00;负 X 方向 7.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氢原子从 n=3 能级向 n=1 能级跃迁所放出的光子,恰能使某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则该金属的截止频率为 2.91015 Hz;用一群处 n=4 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所发出的光照射该金属,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为 0.66 eV(普朗克常量 h=6.631034J?s,结果均保留 2 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考点: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 专题:原子的能级结构专题 分析:根据玻尔理论和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研究该金属的截止频率和产生光电子最大初动能的最大值 解答:解:根据玻尔理论得到 E3E1=h,解得:=2.91015Hz;从 n=4 向 n=1 跃迁所放出的光子照射金属产生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最大,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方程有:Ek=(E4E1)h 得:Ek=0.66eV;故答案为:2.91015,0.66 点评:本题是选修部分内容,在高考中,选修部分的试题难度不大,只要立足课本,紧扣考纲,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就能取得高分 8.已知 O、A、B、C 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 1m,B、C 间的距离为 2m,一物体自 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 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 AB段与 BC 段所用的时间相等,则物体通过 A点和 B点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_,O、A间的距离为_m。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3,1/8 解析:设物体通过 AB 段与 BC 段所用的相等时间为 T,O、A 之间的距离为 x,A、B间的距离 x1=1m,B、C 间的距离为 x2=2m,则有 x2-x1=aT2;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vB2-vA2=2a x1,vB=vA+aT,vA2=2a x,联立解得 vAvB=13,x=1/8m.9.利用光的现象或原理填空 A照相机镜头镀的一层膜是利用了光的_原理 B海市蜃楼是光的_现象 C光纤通信是利用了光的_原理 D人们眯起眼看灯丝时会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_现象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A.干涉 B折射 C全反射 D衍射 10.水平面中的平行导轨相距 L,它们的右端与电容为 C 的电容器的两块极板分别相连如图,直导线 ab 放在导轨上并与其垂直相交,磁感应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竖直向下穿过导轨面。若发现电容器上极板上带负电荷,则 ab 向_沿导轨滑动(填向“左”或向“右”);如电容器的带电荷量为 Q,则 ab 滑动的速度v=_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左 QBLC 由题意可知,电容器极板上带负电荷,因此因棒的切割,从而产生由 a 到 b 的感应电流,根据右手定则可知,只有当棒向左滑动时,才会产生由 a 到 b 的感应电流;根据电容器的电容公式,而棒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大小为:E=BLv,此时 U=E,所以 ab 滑动的速度为:,11.为了测量一微安表头 A 的内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A0 是标准电流表,R0 和 RN 分别是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S 和 S1 分别是单刀双掷开关和单刀开关,E 是电池。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1)将 S 拨向接点 1,接通 S1,调节_,使待测表头指针偏转到适当位置,记下此时_的读数 I;(2)然后将 S 拨向接点 2,调节_,使_,记下此时 RN 的读数;(3)多次重复上述过程,计算 RN 读数的_,此即为待测微安表头内阻的测量值。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2.如图为悬挂街灯的支架示意图,横梁 BE 质量为 6kg,重心在其中点。直角杆ADC 重力不计,两端用铰链连接。已知 BE=3m,BC=2m,ACB=30,横梁 E处悬挂灯的质量为 2kg,则直角杆对横梁的力矩为_N m,直角杆对横梁的作用力大小为_N。(重力加速度 g=l0m/s2)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50 150 13.真空室内,有质量分别为m和 2m的甲、乙两原子核,某时刻使它们分别同时获得和的瞬时速率,并开始相向运动。由于它们间的库仑斥力作用,二者始终没有接触,当两原子核相距最近时,甲核的速度大小为_。(填选项前的字母)A.B.C.D.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 当二者共速时距离最近,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4mv-3mv=3m解得,故选项 B 正确。三、三、实验题:本题共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11 分,共计分,共计 22 分分 14.(5 分)现有一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两个开关、若干根导线和一个电压表,要求设计一个能测定某电源内阻的实验电路。(已知电压表内阻很大,电源内阻与定值电阻相差不大),请在如图所示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实验电路图如图 15.电动自行车的电瓶用久以后性能会下降,表现之一为电池的电动势变小,内阻变大。某兴趣小组从旧电动自行车上取下四块电池,分别标为 A、B、C、D,测量它们的电动势和内阻。用多用表直流电压 50V 挡测量每块电池的电动势。测量电池 A 时,多用电表的指针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 。用图乙所示电路测量 A、B、C、D 四块电池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图中为保护电阻,其阻值为 5。改变电阻箱的阻值 R,测出对应的电流 I,根据测量数据分别作出 A、B、C、D 四块电池的图线,如图丙。由图线 C 可知电池 C 的电动势 E=;内阻r=。电路图中的变阻箱 R能否用滑动变动器代替 (选填“能”、“不能”)分析图丙可知,电池 较优(选填“A”、“B”、“C”或“D”)。参考答案:参考答案:每空 2 分11.0V;(2 分)12V(2 分),1;(2 分)不能 (2分)C(2分);四、计算题:本题共四、计算题:本题共 3 小题,共计小题,共计 47 分分 16.气缸长为 L=1m(气缸的厚度可忽略不计),固定在水平面上,气缸中有横截面积为 S=100cm2 的光滑活塞,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为t=27,大气压为 p0=1105Pa时,气柱长度为 L0=0.4m。现缓慢拉动活塞,拉力最大值为 F=500N,求:如果温度保持不变,能否将活塞从气缸中拉出?保持拉力最大值不变,气缸中气体温度至少为多少摄氏度时,才能将活塞从气缸中拉出?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设 L有足够长,F达到最大值时活塞仍在气缸中,设此时气柱长 L2,气体 p2,根据活塞受力平衡,有:p2=p0-F/s=5104pa (2分)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T1=T2)有 p1SL0=p2SL2 (2分)解得:L2=0.8m (2 分)所以,L2L,所以不能将活塞拉出。(1 分)保持 F最大值不变,温度升高,活塞刚到缸口时,L3=1m,此时的压强为P2=P3,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分)得:T3=375K t3=102 (1分)17.预警雷达探测到敌机在 20000m 上空水平匀速飞行,立即启动质量 m=100kg 的防空导弹,导弹的火箭发动机在制导系统控制下竖直向下喷气,使导弹由静止以 a=10g(g=10m/s2)的加速度竖直向上匀加速上升至 5000m 高空,喷气方向立即变为与竖直方向成 角(cos=)斜向下,导弹做曲线运动,直至击中敌机假设导弹飞行过程中火箭推力大小恒定,且不考虑导弹质量变化及空气阻力,导弹可视为质点试求:(1)火箭喷气产生的推力;(2)导弹从发射到击中敌机所用的时间;(3)导弹击中敌机时的动能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解:(1)对导弹,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 解得火箭喷气产生的推力 F=m(g+a)=100(10+100)N=11mg=1.1 104N(2)导弹竖直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有 =h1,得 t1=s=10s 推力改变方向后,由于 Fcos=11mg=mg 所以导弹在竖直方向上作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 t2=又 vy=at1=100 10=1000m/s,H=20000m 联立解得 t2=15s 故 t总=t1+t2=25s(3)在 5000m 高处之后,导弹在竖直方向作匀速运动,水平方向作匀加速运动,则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