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老厂第一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云南省曲靖市老厂第一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单选)在物理学的重大发现中,科学家总结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类比法、科学假说法和建立物理模型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 B.根据速度的定义式,当Δt非常小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该定义运用了极限思想法 C.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使用了科学实验加逻辑推理的方法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等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运用了微元法 参考答案: A 2. 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下面所说的物体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大,而加速度为零 B.物体在某时刻运动速度很小,而加速度很大 C.运动的物体在某时刻速度为零,而其加速度不为零 D.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当物体加速度减小时,它的速度也减小 参考答案: D 3. (多选)如图所示,长方体物体A贴在倾斜的墙面上,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A、B物体均保持静止。则关于墙面对物体A的摩擦力,B对A的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墙面对物体A一定有摩擦力 B.B对A一定有摩擦力 C.若墙面对物体A有摩擦力,方向一定沿墙面向下 D.B对A的摩擦力方向可能沿A的下表面向下 参考答案: BC 4. 物体作匀速圆周运动,在其运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线速度      B. 角速度      C.向心加速度      D.合外力 参考答案: B 5. 如图所示,一玻璃管中注满清水,水中放一软木塞R(软木塞的直径略小于玻璃管的直径,轻重大小适宜,使它在水中能匀速上浮)。将玻璃管的开口端用胶塞塞紧(图甲),现将玻璃管倒置(图乙),在软木塞上升的同时,将玻璃管水平向右加速移动,观察木塞的运动,将会看到它斜向右上方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玻璃管移至图丙中虚线所示位置,软木塞恰好运动到玻璃管的顶端,在下面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软木塞运动轨迹的是  (      )                                参考答案: C 二、 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 6. 为了探究弹簧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某同学选了A、B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的原因是                       .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填A或B). 参考答案: 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100,A. 【考点】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分析】根据胡克定律结合数学知识即可正确解答. 【解答】解:向上弯曲的原因是超出了弹性限度,注意该图象中纵坐标为伸长量,横坐标为拉力,斜率的倒数为劲度系数,由此可求出kB=100N/m,由于A的劲度系数小,因此其精度高. 故答案为: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100,A. 7. 一人坐在雪橇上,从静止开始沿着高度为10米的斜坡滑下,到达底部时速度为10米/秒。人和雪橇的总质量为50千克,下滑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    焦 (取g=10米/秒2)。 参考答案: 2500J   解:人滑下的过程中只有重力和阻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有:   可得此过程中阻力做功为:   所以下滑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2500J. 故答案为:2500. 8. 如图所示,A、B两轮半径之比为1:3,两轮边缘挤压在一起,在两轮转动中,接触点不存在打滑的现象,则两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之比等于______。A轮半径中点与B轮边缘的角速度大小之比等于______。   参考答案: 1:1    ,     3:1    9. 一轻弹簧受到100 N的拉力时,它的长度是11 cm;当它受的拉力再增大50 N,达到150 N时,弹簧长度是13 cm,则弹簧的劲度系数是                                  N/m,弹簧的原长是                   cm. 参考答案: 2500N/m   7cm 10. 如图所示,有5个箭头代表船的划动方向(船头指向),其中C与河对岸垂直。每相邻两个箭头之间的夹角为30°。已知水流速度v水=1m/s,船在静水中的划速为v划=2m/s。则: (1)要使船能到达出发点的正对岸,那么船头的指向是 ▲  (2)要使船能在最短的时间过河,那么船头的指向是 ▲  参考答案: 11. “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 本实验中使用的电火花计时器,使用(1)          (选填“直流”或“交流”)电源。已知电火花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2)   s。为减小实验误差, 盘和砝码的质量应比小车的质量(3)   (选填“小”或“大”)得多。 参考答案: ⑴交流  0.1 (各2分)  (2)小 12. 由于刹车,汽车以10m/s的初速度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 ,试问汽车在前6s内的位移为______米。 参考答案: 25   13. 有一高度为1.70m的田径运动员正在进行100m短跑比赛。在终点处,有一站在跑道终点旁边的摄影记者用照相机给他拍摄冲刺运动,记者使用的照相机的光圈(控制进光量的多少)是60,快门曝光时间是1/60s,得到照片后,测得照片中人的高度为1.7×10-2m,胸前号码簿上模糊部分的宽度是2×10-3m。由以上数据可以知道运动员冲刺时1/60s内的位移是_______m;冲刺时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m/s。 参考答案: 三、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计22分 14. 在做“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时,如图是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得到的纸带,从0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测得CD=3.20cm,DE=2.OOcm,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D点的速度大小为______(g取)(答案均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20      0.260   (1)由于从O点开始每5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是50Hz),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有5个时间间隔,即T=0.1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得: , (2)D点的瞬时速度等于CE的平均速度,。 15. 如图所示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方案之一,通过位移的测量来代替加速度的测量,即.用这种替代成立的操作要求是(     ) A.实验前必须先平衡摩擦力 B.必须保证两小车的运动时间相等 C.两小车都必须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小车所受的水平拉力大小可以认为是砝码(包括小盘)的重力大小 参考答案: BC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7分 16. 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始终保持着大小为4m/s的速度水平匀速的运动,一质量为1kg的小物体无初速度地放到皮带的A处,物体与皮带的动摩擦因数μ=0.2,A、B间的距离L=6m,求物体从A运动到B的时间及此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多少功.(g取10m/s2) 参考答案: (1)物体的加速度 a=μg=2 m/s2  ------------------------------1分 当物体和传送带获得相同速度时的位移为 --------------------------------1分 -----------------------------------2分 以后物体将随传送带做匀速运动,不再受摩擦力的作用 -------------------------------------2分 t =t1+t2=2.5s---------------------------------------1分 (2)摩擦力做功W=μmgx=8J.--------------------------3分 17. 如图所示,电灯的重力,绳与顶板间的夹角为绳水平,则绳所受的拉力是多少?绳所受的拉力是多少? 参考答案: 绳所受的拉力为;绳所受的拉力为10N 18. (10分)某人在距地面10m高处,将质量为2kg的小球以5m/s的水平速度抛出,不计空气阻力,求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取g= ). 参考答案: 解:mgh=mv2-mv02  (8分) 得v==15m/s   (2分)   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