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三山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安徽省芜湖市三山区三山中学高一生物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细胞核中携带遗传信息的是(   ) A.核膜         B.染色质         C.核孔      D.核仁 参考答案: B 2. 经实验检测出某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不同生长素浓度的反应如图所示,横坐标表示生长素的浓度。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获得的正确结论是(   ) A.当生长素浓度为10-9mol/L时,抑制根的生长 B.若解除顶端优势,应确保侧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于10-6mol/L C.低浓度生长素促进根、芽的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则促进茎的生长 D.根向地生长的原因是其远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10-8mol/L 参考答案: B 3. 真核细胞内有双层膜结构的一组细胞器是          (    ) A.叶绿体和核糖体           B.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C.叶绿体和线粒体           D.核糖体和高尔基体 参考答案: C 4. 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的蛙心脏进行的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脏时,蛙心脏收缩不能维持;而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钠盐溶液灌注时,蛙心脏可持续跳动数小时。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 A.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B.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血浆的正常浓度具有重要作用 D.为蛙心脏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参考答案: B 5. 在人的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中,不能发生的是 A.细胞外观显著改变 B.DNA数量发生变化 C.细胞分裂能力增强    D.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参考答案: C 6. 如图一表示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示意图,图二的实线表示在温度为a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图.则当温度增加一倍时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是(  ) A.曲线1 B.曲线2 C.曲线3 D.曲线4 参考答案: B 【考点】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分析】分析题图: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主要有温度和pH,在最适温度(pH)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pH)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pH)后,随着温度(pH)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温度由a变为2a时,酶的活性升高,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解答】解:从图1可以看出,当温度由a变为2a时,酶的活性会升高,酶促反应速率会加快,所以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图2中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但是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会改变,对应于曲线2. 故选:B. 【点评】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曲线图,推断出环境温度改变后,酶的活性升高,还要求学生理解酶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不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进而作出准确判断. 7. 各项均是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内右上方的图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装片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图像移到视野正中央 参考答案: C 8. 种在湖边的玉米,长期被水淹,生长不好。其原因是(  ) A.根细胞吸收水分多  B.营养缺乏   C.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够  D.细胞有氧呼吸受阻 参考答案: D 解析:陆生高等植物如果长期浸泡在水中,根细胞得不到氧气,就进行无氧呼吸。进行无所呼吸,一是提供的能量少,二是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所以生长不好。 9. 对某一生物小分子进行样品分析,发现其含有  C、H、O、N、P 等元素,这种生物小分子可能是(    ) A.氨基酸            B.核酸              C.结晶牛胰岛素              D.脱氧核苷酸 参考答案: D 10. 下图是高中生物有关实验的操作和叙述:图甲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某视野中的图像,如要看清“3”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  )移动;图乙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的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图中所标记的那一个叶绿体实际流动所处的位置是位于(  )角,(  )时针方向流动。 A.右、左下、逆                    B.右、右下、顺 C.左、右下、逆                    D.左、左下、顺 参考答案: A 11. 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    ) A.肽键    B.肽链     C.空间结构      D.氨基酸 参考答案: C 12. “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可扩大生物膜面积,为酶提供附着位点 B.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 C. 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 D. 有氧呼吸酶全部分布于线粒体中,有利于提高有氧呼吸的速率 参考答案: D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可扩大生物膜面积,为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提供附着位点,A正确;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B正确;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C正确;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因此与其有关的酶分布于细胞质基质中,D错误。 13. 下列各图中,能正确表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是 参考答案: D 14. 在动物细胞的细胞质内所含的糖类和核酸主要是                     (      ) A.糖原和RNA    B.核糖和DNA    C.淀粉和RNA    D.糖原和DNA 参考答案: A 15. 如图为分泌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外的全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分泌蛋白是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B.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内质网、高尔基体和囊泡 C.④代表的细胞器是线粒体      D.图中表示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能进行 参考答案: D 16. 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分别设计了杂交、自交、测交等多组实验,按照假设演绎的科学方法“分析现象→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最后得出了遗传的分离定律。孟德尔在检验假设阶段进行的实验是 (   ) A、纯合亲本之间的杂交                    B、F1与某亲本的杂交  C、F1的自交                             D、F1的测交 参考答案: D 17. 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不包括 A.某些目的基因编码的产物可能影响人体健康 B.运载体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有可能与某些细菌或病毒的基因重组 C.转基因动物与正常动物杂交,一定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 D.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散布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从而造成基因污染 参考答案: C 18. 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子 B.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 C.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 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 参考答案: D 19. 将某植物细胞置于大于该细胞细胞液浓度的硝酸钾(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显微镜下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①是死细胞    ②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    ③大量吸水   ④大量失水死亡 A.①②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B 20. 已知DNA中一条链的部分序列是:---TTAGGAC---,则它的互补序列是(  ) A. ---CCGAAGT--- B. ---GTCCTAA--- C. ---TTAGGAC--- D. ---AATCCTG--- 参考答案: D 【分析】 DNA中遵循的碱基配对原则:A-T、C-G。 【详解】根据碱基配对原则可知,DNA一条链是---TTAGGAC---,则另一条链为---AATCCTG---。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 21. 人眼的虹膜颜色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褐色为显性,蓝色为隐性。已知一个蓝眼男人与一个褐眼女人(这个女人的母亲是蓝眼)结婚,这对夫妇生下蓝眼女儿的可能性是(   )                                                     A.1/2         B. 1/4        C.1/8        D.1/6 参考答案: B 22. 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7%.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2%和17% B.30%和21% C.18%和31% D.17%和32% 参考答案: B 【考点】78: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C=T+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 (2)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解答】解: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8%,则C=G=19%,A=T=50%﹣19%=31%.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7%,即T1=32%、C1=17%,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NA分子中,T=(T1+T2)÷2,计算可得T2=30%,同理,C2=21%.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首先能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计算出双链DNA中的T与C所占的比例;其次再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应用,计算出另一条单链中T与C所占的比例. 23. 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生物膜的结构完全相同,且具有流动性   B.细胞内的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共同构成细胞生物膜系统   C.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膜上进行,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附着位点   D.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膜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参考答案: A 24. 假定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察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       A.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不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B.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乙细胞随后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但随后甲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甲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离,后又均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参考答案: B 25. 基因型为Aa的高等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是 A.雌A:雄a = 1:1    B.雌A:雄a = 3:1 C.雌A:雄a = 1:3      D.雌A:雌a = 1:1 参考答案: D 26. 取2支试管甲、乙,分别加入等量的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然后立即在这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在55℃水浴保温5分钟,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     A. 甲呈砖红色,乙呈无色                 B. 甲呈紫色,乙呈蓝色     C. 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