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路口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湖北省咸宁市崇阳县路口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液体均处于25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某物质的溶液pH<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 B.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 C.AgCl在同浓度的CaCl2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D.pH=5.6的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中,c(Na+)>c(CH3COO-) 参考答案: B 略 2.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低碳生活就是节能减排,使用太阳能等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B.用稀双氧水清洗伤口可以杀菌消毒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使原料尽可能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 D.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参考答案: D 略 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某浓度盐酸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必须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的配制        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之后进行分液时,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        D.中和滴定时,锥形瓶需要用待测液润洗后才能使用 参考答案: C 略 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浓度大的电解质溶液不一定比浓度小的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强。 B.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 C.碳酸氢钠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 == Na+ + H+ + CO32- D.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能够导电,故二氧化硫是电解质。 参考答案: A 略 5.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说法正确的是(   ) A.钠、镁、铁对应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食醋、纯碱、食盐分别属于酸、碱、盐 C.生铁、不锈钢、青铜都属于合金 D.明矾、小苏打、水玻璃、次氯酸均为电解质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A、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B、纯碱是是碳酸钠,属于盐,B错误;C、生铁、不锈钢、青铜都属于合金,C正确;D、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D正确。答案选C。 6.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Ca(OH)2 + 2H+ === Ca2+ + 2H2O B.钠与水的反应Na + 2H2O === Na+ + 2OH -+ H2↑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 Ag+ === Cu2+ + Ag 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反应CaCO3 + 2CH3COOH === Ca2+ + 2CH3COO- +CO2↑+ H2O 参考答案: 答案:D 7. 铜既不溶于稀硫酸,也不溶于NaNO3溶液,但可溶于其混合液。现有2mol/L稀硫酸30mL,往其中加入1.7gNaNO3晶体,充分溶解,该混和液最多可溶解铜的物质的量为 (    )        A.0.045mol                                         B.0.03mol                 C.0.0225mol                                       D.0mol 参考答案: B 略 8. 不能用胶体的知识解释的现象是 A.豆浆中加入石膏做豆腐     B.一支钢笔使用两种不同牌号的墨水,易出现堵塞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会出现红褐色 D.在海水与河水交界处,易形成三角洲 参考答案: C 略 9.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铁的冶炼过程是通过置换反应得到单质铁  B.利用电解的方法可以从海水中获得淡水 C.海水提溴的过程中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以贝壳、海水、盐酸为原料提炼金属镁的过程中不涉及置换反应 参考答案: D 略 10. 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量m g铜银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收集到的V L气体全为 NO B.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 C.操作Ⅱ应是洗涤 D.铜的质量分数为:×100% 参考答案: D 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 专题:实验设计题. 分析:根据流程可知:铜银合金与足量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硝酸银溶液、NO或NO2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到的VL气体为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过滤后得到氯化银固体,然后洗涤、干燥,最后得到干燥的AgCl固体, A.由流程图可知,实验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NO,无论金属与硝酸反应生成是NO或NO2或NO、NO2,最后收集的气体为NO; C.根据分析可知,操作Ⅱ是在过滤之后,烘干之前,由于过滤后的氯化银附着一些离子,应洗涤附着的物质,防止影响氯化银的质量测定; C.由流程图可知,实验原理为,在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将银离子转化为氯化银沉淀,通过测定氯化银沉淀的质量,计算银的质量,进而计算铜的含量. 解答:解:铜银合金与足量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硝酸银溶液、NO或NO2气体,由于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则用排水法收集到的VL气体为NO;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aCl溶液,反应生成AgCl沉淀,过滤后得到AgCl固体,然后洗涤、干燥,最后得到干燥的AgCl, A.由流程图可知,实验排水法收集,二氧化氮能与水反应生成NO,故不能金属与硝酸反应生成是NO或NO2或NO、NO2,最后收集的气体为NO,故A正确; B.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烧杯、漏斗、玻璃棒,故B正确; C.由流程图可知,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将银离子转化为氯化银沉淀,通过测定氯化银沉淀的质量,计算银的质量,进而计算铜的含量,操作Ⅱ是在过滤之后,烘干之前,由于过滤后的氯化银附着一些离子,应洗涤附着的物质,防止影响氯化银的质量测定,故操作Ⅱ应是洗涤,故C正确; D.氯化银的质量为wg,所以合金中银的质量为:wg×=g,故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100%,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物质组成的测定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理解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及测定原理为解答关键,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在0.1 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 B.在0.1 mol·L—1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 C.向0.2 mol·L—1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NaOH溶液: c(CO32—)>c(HCO3—)>c(OH—)>c(H+) D.常温下,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pH=7,c(Na+)=0.1 mol·L—1]: c(Na+)=c(CH3COO—)>c(CH3COOH)>c(H+)=c(OH—) 参考答案: BD 略 12. 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弱酸尼泊金酸()与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应   B.稀硝酸中加入少量碳酸亚铁:FeCO3 + 2H+ → Fe2+ + CO2↑+ H2O       C.硫酸氢铵溶液中滴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H+ + OH— → H2O       D.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O32— + CO2 + H2O → 2HCO3— 参考答案: AC 略 13.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42g 乙烯和丁烯混合气体中,极性键数为6NA B.10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离子总数是0.03NA C.标准状况下,11.2L的O2和NO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0.5×6.02×1023 D.6.4g SO2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SO3,转移电子数为0.2NA 参考答案: A A.42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物中含有3mol最简式CH2,含有6mol氢原子,烯烃中极性键为碳氢键,6mol氢原子形成了6mol碳氢极性键,所以混合气体中含有极性键数为6NA,故A正确; B.Na2CO3溶液碳酸根离子水解会生成更多的离子,故B错误; C.标准状况下,11.2L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由于O2和NO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导致气体分子数减少,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6.02×1023,故C错误; D.SO2与O2的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产物,故6.4g SO2反应时转移电子数小于0.2NA,故D错误. 故选A. 14.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NH4HCO3溶液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OH-= NH3↑+H2O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H2- C.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少量二氧化碳:2OH-+CO2=+H2O D.Fe2(SO4)3的酸性溶液中通入足量硫化氢:Fe3++H2S=Fe2++Sˉ+2H+ 参考答案: C 略 15. .将4.7g某两金属混合物与100mL盐酸(浓度为4mol/L)反应。当盐酸耗尽后,还有少量的金属未溶解,则两金属可能是                            (     ) A.Na和Ca       B.Mg和Al          C.Zn和Fe       D.Fe和Sn ks5u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学生利用氯酸钾分解制氧气的反应,测定氧气的摩尔质量。 实验步骤如下: ①把适量的氯酸钾粉末和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混合均匀,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准确称量,质量为a g。 ②装好实验装置。 ③检查装置气密性。 ④加热,开始反应,直到产生一定量的气体。 ⑤停止加热(如图,导管出口高于液面)。 ⑥测量收集到气体的体积。 ⑦准确称量试管和残留物的质量为b g。 ⑧测量实验室的温度。 ⑨把残留物倒入指定的容器中,洗净仪器,放回原处,把实验桌面收拾干净。 ⑩处理实验数据,求出氧气的摩尔质量。 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以下是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 ①调整量筒内外液面高度使之相同;②使试管和量筒内的气体都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气体的体积。 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_(请填写步骤代号)。 (3)测量收集到气体体积时,如何使量筒内外液面的高度相同?                。 (4)如果实验中得到的氧气体积是c L(25℃,1.01×105Pa),水蒸气的影响忽略不计,氧气的摩尔质量的计算式为(含a、b、c,不必化简):M(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将导管的出口浸入水槽的水中,手握住试管,有气泡从导管口逸出,放开手后,有少量水进入导管,表明装置不漏气。 (2)②①③                                      (3)慢慢将量筒下移                 (4)               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