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院安全注射制度1篇

举报
资源描述
卫生院安全注射制度 (菁华1篇) 卫生院安全注射制度1卫生院安全注射制度 1、 从事疫苗免疫接种工作的人员都必须经过计划免疫专业培训,能正确掌握接种象、疫苗性质、接种部位、剂量、方法和禁忌症,接种反应的判断和处理方法,具备预防接种安全注射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2、 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生物制品必须由卫生防疫机构逐级调拨分发,严禁使用非正常渠道购进疫苗。并在相应的温度条件下贮存。 3、 根据*规定的儿童免疫程序,检查儿童预防接种证、卡,核对儿童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及接种记录,确认是否为本次接种对象和接种何种疫苗。 4、 向儿童家长或其监护人详细询问儿童近期的健康状况,既往疾病史,过敏史和接种疫苗的反应史,必要时测量体温和进行体检,凡有禁忌症的对象不予接种或暂缓接种,并在预防接种证、卡上做好记录。 5、 认真核对要接种的疫苗品种,检查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质、污染、发霉、有摇不散的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烈纹或受冻结的液体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6、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严格实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制度。无菌和使用过的注射器、针头要分开存放。 7、 积极推行使用合格的一次性无菌塑料注射器,用后要立即毁形、回编写中销毁,严禁再次使用。 8、 接种卡介苗的注射器、针头要专用,且有明显标记。 9、 按疫苗使用说明规定的接种方法、部位和剂量接种疫苗。 10、 及时在预防接种证、卡上正确记录所接种疫苗的年、月、日及批号、接种者签名。 11、接种对象接种后留在现场观察15~30分钟,并向家长或监护人告知接种可能出现的接种反应和注意事项。 12、发生预防接种意外或事故必须及时抢救,并以最快的通信方式上报县卫生防疫站。 卫生院安全注射制度 扩展阅读 卫生院安全注射制度 (扩展1)——乡镇卫生院安全管理制度 乡镇卫生院安全管理制度1乡镇卫生院安全管理制度为了贯彻落实《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做好深化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 结合我院实际,经研究决定制定以下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疗安全:临床医生对来院就诊的所有病人一定要详细地询问病史,特别是经物过敏史、孕妇的无痛性*流血史。 仔细,全面的体格检查,明确诊断,防止误诊。 根据病情合理用药。 二、用药安全:药房医生要定期查看药房的所有药品,防止药品霉变与过期。 杜绝假冒伪劣药品进入药房。 *品要专人、专柜加锁、专用处方防止滥用和被盗。 药房医生要仔细核对处方和患者姓名,防止发错药。 发药后要详细说明药物的使用方法。 三、注射安全:护士要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的操作规范,一人一针一管,无菌操作。 遇可疑药品、可疑用法,可疑剂量。 要及时认真地与临床医生、药房医生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使用。 对输液病人要定期进巡回观察,严密观察输液反应。 及时更换液体,说明注意事项。 四、手术安全:凡来我院就诊需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必须明确诊断,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和禁忌征,认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含器械、药品、人员安排,术前讨论,术中尽量轻、稳、准、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有开腹患者在关腹前要清点器械、物品,术后加强护理,严密观察输液反应。 在给女性患者做手术或体检时需有一名女性医生或女护士在场。 五、物管安全:我院物品入库、收发要有登记,有毒物品及消毒药品要有专人管理,严防被盗或流入市场、社会,防止误食中毒。 值班医生要定期巡视病房,对患者加强防范意识教育,夜间关好门窗,管好物品。 防止小偷在院内作案,确保医疗环境安全。 六、防火安全:我院对全院职工定期进行防火知识宣传教育,人不在家时做到关火、关气、关电,避免不规范、超负荷接电。 不在野外用火。 教育住院病人不要在病房内烧火,不能紧闭门窗烧炭取暖。 并在醒目的位置摆放灭火器。 卫生院安全注射制度 (扩展2)——卫生院*品安全管理制度 卫生院*品安全管理制度1乡村卫生院*品的安全管理制度 一、购买*品须向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办理申请手续,经上一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发给《*品购用印鉴卡》按照购用限量规定,到指定的*品经营单位购买。 二、在采购*品时须向*品经营单位填送*品申购单,*品经营单位在供应时必须详细核对各项印章及数量。 供应数量按*规定的*品品种范围及每季购用限量的规定办理。 三、使用*品的医务人员必须具有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并经考核能正确使用*品,且具有*品处方权。 四、*品的每张处方注射剂不得超过二日常用量,片剂、酊剂、糖浆剂不得超过三日常用量,连续使用不得超过七天。 *品处方应书写完整,字迹清晰,开处方医师签名后加盖病区章并注明疾病诊断。 配方应严格核对,审核人、配方人、核对人和发药人均应签名,并建立*品处方登记专册。 住院病人所开每日用的*品,由护理部专人加锁保管。 手术室给予少量*品作为基数,由专人加锁保管。 手术中用*品凭空安瓿按规定处方实际用量向药房领取。 医务人员不得为自己开处方使用*品。 五、经医院临床科室诊断为恶性肿瘤的患者或确需使用*品的危重病人,核发《*品专用卡》,患者凭卡按规定开方配药。 六、*品实行“五专”管理,*品处方由药房加盖*品专用章发给病区,按上述规定使用。 处方保存三年备查。 对*品滥用者,药房人员有权拒绝发药,并及时向院领导回报,妥善处理。 七、定期检查*品使用及管理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报告、及时处理,必须做到帐物相符。 需报损处理的*品,经当事人写明真实、详细情况,报主管院长批准,完备各种手续后方可处理。 八、药房每天对*品领用情况进行登记、做帐、交接,药库保管人员发登记专用卡,每天盘存,盘存数两人签名,科室不定期抽查。 卫生院安全注射制度 (扩展3)——某卫生院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某卫生院安全隐患排查制度1为贯彻“预防为主、单位负责、突出重点、保障安全”的安全方针,切实把预防工作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制度落到实处,强化岗位安全责任,确保集体财产和人员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一、预防与排查: 1、岗位安全责任: 各科室主要领导为本单位安全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应落实岗位职责中的安全责任要求,确保各种工作的安全,保证每一位员工的安全。 2、安全大检查: 定期或不定期,院安委会会同办公室对全院进行安全大检查;各科室每月应对本科室安全隐患进行自我排查。 二、报告与整改 1、安全隐患报告: 医院的每一位职工均有发现、报告和处置安全隐患的义务。 排查出来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安委会或责任科室,安委会和责任科室应及时、妥善处置,消除安全隐患。 2、安全隐患通报与整改: 安全隐患必要时可以通报的形式,予以通告。 安全隐患通告的责任科室应及时整改被通告的安全隐患。 ⑶对经常出现或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安委会应对科室负责人下发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并督促限期整改。 三、处罚与奖励: 1、安全隐患被通报,情节轻微,:视情节对责任人或科室按2050元/次予以处罚。 2、安全隐患严重,下发整改通知,未予整改或及时整改:视情节对责任人或科室按50200元/次予以处罚。 3、安全责任事故:视情节按200500元/次予以处罚。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主要责任人,责任科室及主要负责人取消当年度评优资格。 4、安全教育及安全责任落实,安全隐患排查到位并整改有力,全年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和被处罚的科室负责人,医院将予以表彰和奖励。 卫生院安全注射制度 (扩展4)——卫生院分级诊疗制度3篇 卫生院分级诊疗制度1  为推进全县分级诊疗工作,提高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解决广大群众的看病就医便捷价廉问题。根据《省卫计委、省人社厅关于湖北省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省卫计委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农合分级诊疗的指导意见》,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因病施治,合理利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资源,增强医疗机构整体服务功能,推行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急慢分治、双向转诊就医模式,引导群众科学就医、合理就医,不断推进形成健康有序的医疗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以病人正当利益为导向,综合运用医疗、医保、价格等手段,形成有效的医疗分流机制,逐步建立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诊疗的就医制度;构建长期稳定的县级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各级医疗机构间便捷的转诊通道,实现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普通卫生院转诊率不超过50%,中心卫生院转诊率不超过45%,二级医疗机构转诊率不超过10%,二级和一级医疗机构*均住院日分别控制在9天和6天以内的目标。   三、工作原则   患者知情自愿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   就近分级治疗原则。根据病情需求,科学引导患者能在门诊治疗的不需住院治疗,能在村卫生室治疗的不到卫生院治疗,能在卫生院治疗的不到县级医院治疗,能在县级医院治疗的不到市级医院治疗,加快形成“小病在乡镇,大病进县城,康复回乡镇”的就医格局。医疗机构应根据《竹溪县医疗机构疾病分级诊疗目录》收治患者,需要转诊的按照就近、自愿、安全、属地的原则引导转诊治疗;特殊病例特殊转诊。   医技资源共享原则。认真落实同级医院检验检查结果互认的相关规定,建立同级医疗机构之间和上、下级医疗机构之间相关检查结果应用“直通车”,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切实减轻民众就医负担,促进卫生资源的合理利用。   “无缝隙”对接原则。逐步建立上下协调、严密有序、高效实用的转诊渠道,为患者提供方便、及时、有效、优质、价廉的诊疗服务。   四、工作内容   落实分级诊疗和定额付费政策   医保、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严格按《竹溪县医疗机构疾病分级诊疗目录》要求选择诊疗方式或转诊;同时,二级医疗机构要按《竹溪县新农合按病种付费实施方案》确定的56个病种作好病种控费。   建立医保基金补偿新机制   根据《省卫计委、省人社厅关于湖北省分级诊疗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和《省卫计委关于进一步推进新农合分级诊疗的指导意见》要求,适度扩大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住院起付线标准和补偿比例的差距,逐步完善大病保险支付分级分类补偿机制,最大限度地保护参保病员利益。   建立高效便捷的双向转诊机制   县内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完善门诊、急诊患者首诊负责制和住院患者责任医师制度,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治疗需求,指导患者有序合理转诊;利用互联网+的形式建立起高效的分级诊疗转诊服务*台,要将患者详细病情及相关检查、治疗资料及时告知转诊医疗机构或接诊医生,以便患者转诊后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对确需转诊到县外上级医疗机构就诊的,原则上必须由县内二级医院负责转诊,并根据参保类型及时将转诊情况报医保部门或农合办备案。   危急重症患者转诊时,上、下级医疗机构要严守诊疗原则做好“无缝”对接工作,做好转诊病情信息交接。接诊医疗机构对转诊的病人要进行及时、详实地登记,并专人负责转诊患者的.进一步检查治疗。   县外定居、外出务工人员、在校学生等异地居住的参保人群,需要到定点医疗机构救治的,按照就近治疗原则和首选社区医院就诊,确需转院的,参照分级诊疗制度的相关转诊规定执行。居住点不具备转诊条件的,按“就近就医”的原则,按二级、三级依次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到非定点医疗机构就诊的,按现行非定点住院补偿政策执行。   五、实施步骤   组织部署阶段   按部门职责,明确具体任务及责任人,制定方案,召开联席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调整基金补偿比例,完善分级诊疗工作配套制度。   宣传培训阶段   在各医疗机构前期宣传的基础上,县卫计局、人社局按职能要求加强分级诊疗的宣传和业务培训,进行全方位、全覆盖式的分级诊疗政策、制度及转诊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