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原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

举报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原料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 一、 我国制药工业的发展动向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制药企业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以互联网+的方式进行创新和突破。网络+医疗是未来医疗产业的发展方向,为制药企业带来更多的利润,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从宏观上看,当前医改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药品的带量采购、高值耗材的集中采购、医保目录谈判等都在加快实施,政策的执行速度和力度都在不断地超过预期。这一轮医改的核心理念是:鼓励创新、提升医疗设备的质量、医疗费用由不合理的医疗费用转为高效的医疗费用。在此趋势下,新药、CXO等创新产业链将会在较长时间内获益,而与医保无关的医疗产品泛消费也会是政策的庇护所。另外,随着我国经济的稳步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在稳步上升,随着疫情的持续发展,人民的健康保健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医疗服务的总人数和医疗费用也会稳步上升。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医药消费呈现出刚性增长态势。 二、 乙醛酸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一)高品质乙醛酸产品的需求促进行业发展 由于技术工艺落后,目前国内市场多为低端乙醛酸产品。我国高品质乙醛酸供应不足,进口依赖性较强,而进口高品质乙醛酸价格过高,抬高了下游产品的成本,影响了乙醛酸下游行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对高品质乙醛酸需求的增长,以及相关产业政策和规划的出台为高品质乙醛酸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高品质乙醛酸行业将促进整个行业发展。 (二)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乙醛酸行业发展 乙醛酸是有机合成中间体。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化工行业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的作用,既是基础原料的下游产品,又是精细化工产品的原料。精细化工业现已成为中国化学工业中一个重要的独立分支和新的经济效益增长点。我国多年来把精细化工作为化学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列入多项国家发展计划,享有多项国家鼓励政策,从政策和资金上得到了倾斜支持。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有利于乙醛酸行业的发展。 (三)下游原料药行业的发展带动乙醛酸行业发展 乙醛酸下游应用领域中,医药行业应用占比最大。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国,原料药是国内医药行业的支柱产业,也是国家支持的重点产业之一。乙醛酸下游原料药行业的发展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有利于带动乙醛酸行业的发展。 (四)乙醛酸行业市场需求潜力大 乙醛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在医药工业中,乙醛酸主要用于合成阿莫西林(一种青霉素类全身抗细菌药物),也可用于生产尿囊素;在香料工业上可用于生产香兰素;在农业上可用于生产螯合肥等。由于乙醛酸应用领域广泛,其市场需求潜力很大。 三、 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一)全球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医疗科技水平的提高以及各国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全球医药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国际医药市场可大致分为新兴医药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新兴医药市场主要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人均收入低于30,000美元且5年内医疗支出净增长超过10亿美元的国家市场,发达国家市场主要为以美、英等为代表的拥有高人均收入且医疗支出超过100亿美元的国家市场。不符合以上两种标准的均列入其他市场。 根据医药咨询机构艾昆纬(IQVIA)报告,2019年全球DDD(DefinedDailyDose,即限定日剂量)用量达到1.82万亿剂,较2014年的1.57万剂增长15.92%,5年复合增长率为3.0%。2019年新兴医药市场DDD用量约占全球总量的48.68%,发达国家市场占比约为33.53%,而在2014年新兴医药市场和发达国家市场占全球DDD总量的比例分别为45.36%及35.01%,2014至2019年,新兴医药市场DDD用量年复合增长率为4.4%,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仅为2.1%。以上数据较2009至2014年有显著变化。2009年全球DDD用量为1.27万亿剂,其中新兴医药市场DDD占比略低于发达国家市场,分别为39.09%和42.70%。由此得见,自2009年以来新兴医药市场的DDD用量稳步提高并超过了发达国家市场,其年复合增长率远高于发达国家市场,彰显出新兴医药市场的巨大潜力。 随着全球药品用量的上升,全球医疗支出亦水涨船高。2009年、2014年及2019年全球药品市场净规模(销售规模扣除折扣返利后的金额)分别为6,280亿美元、7,770亿美元及9,550亿美元。其中新兴医药市场的药品净规模分别为950亿美元、1,680亿美元及2,440亿美元,占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15.13%、21.62%及25.55%;发达国家市场的药品净规模分别为4,550亿美元、5,190亿美元及6,090亿美元,占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72.45%、66.80%及63.77%。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出,全球药品市场净规模2009至201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3%,2014至201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2%,基本保持不变。通过进一步细化分析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市场增幅比较稳定,2009至2014年和2014至2019年期间,其药品净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2.6%和3.3%。而新兴医药市场的规模增长更为迅猛,2009年至2014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2%,2014至2019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7.7%。新兴医药市场的规模增长更快,主要原因是进入21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市场大型药企的创新药研发成本不断上升、周期越来越长、新药推出速度减慢,同时前期大批专利药物陆续到期,因此销售增速放缓。但新兴国家药品市场由于医药制造业向低成本地区的转移趋势以及本身在健康产业和研发上的投入增加,可保持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较快发展。 得益于发达国家市场的低速稳定增长和新兴医药市场的快速发展,预计到2024年全球药品市场净规模将超过1.1万亿美元,届时发达国家市场药品净规模预计为6,650至6,950亿美元,占全球药品市场净规模的60%至61%;而新兴医药市场药品净规模预计将上升至3,150至3,450亿美元,占比约为28%至30%。2019至2024年全球药品市场净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在2%至5%之间,其中发达国家市场年复合增长率为1%至4%,新兴医药市场为5%至8%。 (二)中国医药行业发展概况 自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人口增长、人口老龄化、居民健康意识增强、国家对医疗投入的持续加强以及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我国医药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快速增长,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2008年中国药品支出为400亿美元,2013年增长到950亿美元,2018年进一步增至1,370亿美元规模。虽然年复合增长率已从2008年至2013年的19%下降到2013年至2018年的8%,但依然领先于全球药品市场的增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结构也随之发生重大改变,我国的医药市场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时期,发展潜力较大。据预测,2018年至2023年,中国药品支出将保持3%至6%的年复合增长率,2023年将达到1,700亿美元左右规模。 从政策因素来看,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逐步构建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医疗体系,建立社会化管理的医疗保障制度,未来医药市场将不断扩容;从宏观因素来看,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带动了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从人口变化因素来看,我国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人均寿命的延长、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趋势和城镇化的推进都将促进药品消费的刚性增长;从消费习惯来看,生活水平提高后人们健康意识极大地提升,每年的诊疗总人次和人均诊疗费用稳定增长。在以上各方面因素的作用下,预计未来我国医药行业将保持稳定的发展。 四、 中药行业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等。中药在生产工艺上主要采用物理方法,尽量保留天然药材的药性,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将多味药物配合同用,利用药性的配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药物疗效上,中药的药效及治疗周期长,但是副作用小、治标治本,克服了西药副作用大和易反弹复发的缺陷。因此,中药在预防疾病和治疗慢性疾病上有明显的优势。 (一)中药材 中药材一般指药材原植物、动物、矿物除去非药用部位的商品药材,部分药材具有药食同源的特点,可直接用于食品和保健品。药材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均指生药材,应按照药材炮制通则的净制项进行处理。 (二)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则是将原药材进行净选、切制和其他炮制等工艺而制成一定规格的炮制品。中药配方颗粒又称免煎中药颗粒,以中药材为原料,经过炮制、提取和浓缩而成的单味颗粒,供临床配方使用,具有不需煎煮、卫生方便等优点。中药配方颗粒是一类特殊的中药饮片,是近几十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中药产品。 (三)中成药 中成药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剂和精制工艺将中药加工或提取后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以直接用于防病治病的一类药品。中药的历史悠久,从历代医药典籍中记载的方剂达十万多种,其中除了汤剂等少数剂型外,大部分是中成药,包括用传统制作方法制成的丸、散、膏、丹等剂型和用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制作的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专科用药。 五、 生物药行业 生物药是利用基因变异或DNA重组等生物技术,借助微生物,动植物细胞等生产的大分子药(疫苗、血液制品、单抗和组织细胞等)。治疗原理主要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免疫物质(如抗体)发挥功效,在人体内产生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或细胞介导免疫。主要用于肿瘤、艾滋病、心脑血管病、肝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代谢相关疾病等疾病。 (一)疫苗 疫苗制品是为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用于人体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治疗原理: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目前市场上重磅疫功苗包括:乙肝疫苗(10μg和20μg)、Hib疫苗(及包含Hib的联苗)、狂犬病疫苗、肺炎疫苗(包括多糖和多糖结合)、HPV疫苗、EV71疫苗、流感裂解疫苗及轮状疫苗等。 (二)抗体 抗体(antibody)是指机体由于抗原的刺激而产生的具有保护作用的蛋白质。它(免疫球蛋白不仅仅只是抗体)是一种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的大型Y形蛋白质,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液等体液中,及其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抗体能识别特定外来物的一个独特特征,该外来目标被称为抗原⊃1;。主要包括单克隆抗体和多克隆抗体。其中,单克隆抗体治疗优势较明显。 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高度均一、仅针对某一特定抗原表位的抗体。通常采用杂交瘤技术来制备,杂交瘤(hybridoma)抗体技术是在细胞融合技术的基础上,将具有分泌特异性抗体能力的致敏B细胞和具有无限繁殖能力的骨髓瘤细胞融合为B细胞杂交瘤。用具备这种特性的单个杂交瘤细胞培养成细胞群,可制备针对一种抗原表位的特异性抗体即单克隆抗体。其中,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death1,PD-1)抗体是目前研究最多、临床发展最快的免疫疗法。治疗原理:PD-1主要表达于活化的T细胞和B细胞中,有两个配体分别是PD-L1和PD-L2,PD-L1在多种组织中有表达,PD-1与PD-L1结合会抑制T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功能,对人体免疫应答起负调节作用。肿瘤微环境会诱导浸润T细胞高表达PD-1,肿瘤细胞则会高表达配体PD-L1和PD-L2,导致PD-1通路持续激活,T细胞功能被抑制,无法杀伤肿瘤细胞。PD-1/PD-L1抑制剂可以阻断这一通路,恢复T细胞对肿瘤识别功能,使T细胞能够继续杀伤肿瘤细胞,从而实现自身免疫系统的抗癌作用。 (三)血制品 血制品(血液制品)是由健康人血浆或经特异免疫的人血浆,经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备的人血浆蛋白组分,以及血液细胞有形成分的统称。主要包括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抗凝血蛋白和蛋白酶抑制剂等,在医疗抢救及某些特定疾病和治疗上,血液制品有着其他药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可以生产的血液制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