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及部分解析)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 1.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是态度形成过程中的哪一个阶段?(  ) A.A.顺从 B.认同 C.内化 D.改变 2.人脑把具有相同的、一般特征的事物归到一定的类别中去,是思维过程的哪个环节?()。 A.具体化 B.抽象 C.分析与综合 D.系统化 3. 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其中美国的鲍尔斯与金蒂斯倡导的是(  )。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4.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粗枝大叶,是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  ) A.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5.凯洛夫《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更侧重于哪一教育流派?( ) A.A.形式教育派 B.实质教育派 C.传统教育派 D.现代教育派 6.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 A.A.宽大效应 B.晕轮效应 C.中心品质 D.刻板印象 7.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了批判教育学理论,其代表作之一是(  )。 A.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 B.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 C.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8. 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是(  ) A.自愿、自主、自立 B.自主、自立、自理 C.自愿、灵活、实践 D.自主、自立、灵活 9. 了解智力活动的动作结构,明确活动的方向的阶段是(  )。 A.原型定向 B.原型动作 C.原型内化 D.动作定向 10.情境教学法所属的教学方法类型是(  )。 A.以实际训练为主的 B.以直观感知为主的 C.以情感陶冶为主的 D.以探究活动为主的 11.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12.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分为(  ) A.晶体特质和液体特质 B.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C.首要特质和次要特质 D.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13.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是指(  )。 A.性格 B.气质 C.能力 D.意志 14. 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使心理学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心理学家是(  )。 A.缪勒 B.赫尔姆霍兹 C.冯特 D.费希纳 15.提出直观性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是(  ) A.学生的认识规律 B.遗忘的规律 C.学科的逻辑系统 D.教学内容的思想性 16.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提出的教学方法是( )。 A.“掌握学习”教学法 B.“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 C.“导学式”教学法 D.情景教学法 17.“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 A.A.强度的特点 B.新异性的特点 C.变化的特点 D.对比的特点 18.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所遵循的主要教学规律是(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C.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19.在咨询会谈中,来访者进行自我揭示,咨询者给予点头、微笑等支持反应,来访者会倾向于进一步的自我揭示,这属于(  ) A.正性惩罚 B.负性惩罚 C.负强化 D.正强化 20.有一位先哲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说明人格具有(  ) 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 二、填空题(20题) 21. 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22. 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_______。 23.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 24. 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和_______的特点。 25.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26.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27.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28. 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29. 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30.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 31. 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32. ______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33.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34.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35. 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6. 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37. 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38. 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39.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40.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5题) 41.简要说明能力差异的表现。 42.良好的思维品质有哪些特性? 43.简述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的关系。 44.作为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素养? 45.简要说明社会态度的作用。 四、论述题(5题) 46. 47.现在德育工作存在模式化、成人化等问题,实际效果差,请根据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德育原则,谈谈如何改进。 48.分析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49.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要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请联系教学实际,论“启发性教学原则。” 50.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谈谈影响人格形成的诸因素。 五、辨析题(5题) 51.教育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作用,可以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 52.辨析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首先请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社会需要是制定教育目的的惟一依据。 53.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政治制度,就有什么样的教育制度。 54.我国办学体制改革的重点就是强化政府办学。 55.知识多了,智力自然就提高了。 六、(0题) 56. 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 A.商周 B.春秋战国 C.秦汉 D.隋唐 参考答案 1.C 2.D系统化是指人脑把具有相同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事物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思维过程。例如把金、银、铜、铁等归纳到金属类的过程。 3.D 4.B 5.C 6.B 社会心理学的有关效应较多,容易出选择题,应了解每个效应的含义。 7.B 8.C 9.A (1)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形成阶段要掌握,并且熟悉每个阶段的含义。 (2)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是智力技能的三个阶段,要了解每个阶段的定义和教学要求,可以做到举一反三。同样,操作技能的四个阶段的主要特点也要了解。 10.C 11.D 12.D 13.B气质是依赖人的生理素质或身体特点的人格特征。现在心理学一般认为,气质是指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点。 14.C 15.A 16.B 苏联教育家沙塔洛夫针对许多学生善于用教师板书这一特点,提出了“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 “纲要信号”图表式教学法是以简单的符号、单词、数字、关键性的语言等各种形式把教科书中需要掌握的内容概括成简明的纲要信号。 17.D 18.A 19.D 20.D 21.教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取向 22.夸美纽斯夸美纽斯 2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4.强制性强制性 25.认识 26.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27.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28.社会知识社会知识 29.制度文化 30.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31.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32.学科课程学科课程 33.稳定,统一 34.社会 家庭 35.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36.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37.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 38.强化强化 39.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40.概念,判断,推理 41.能力差异的表现包括: (1)能力类型的差异:人的能力类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表象、记忆、想象、言语和思维等类型和品质方面。 (2)能力水平的差异:能力的水平差异主要指智力差异(即一般能力的差异)。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们在能力的发展速度上也存在着差异。 42.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 (1)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2)思维的独立性与批判性。 (3)思维的逻辑性。 (4)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思维的创造性。 作为简答题,除了要点明确,还要作进一步解释。 43.教育科学已形成一个包含有许多分支教育学科的庞大的体系,每一具体学科都有一特定的具体研究领域,其中包括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学论等等,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 44.教师的能力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语言表达能力。 (2)教育教学管理能力。 (3)教育和教学的组织力。 (4)自我反思能力。 45.(1)社会态度与认知。社会态度作为心理准备状态,一经形成就将影响到人们注意事物的方式及对事物的理解。 (2)社会态度与行为。 ①社会态度与行为不一致。人的态度与人的行为有时候不相一致。可能恰恰相反。 ②社会态度与行为一致。运用正确的方法,确实了解人们的真实态度,通过态度来预测行为是可能的。 (3)社会态度的记忆过滤效应。 (4)社会态度的自我价值保护作用。 (5)社会态度的激励作用。 46. 47.(1)从学生实际出发原则的含义,是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别差异和品德现状,因材施教,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贯彻的要求:第一,以发展的眼光,客观、全面地了解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当代学生思想的特点;第二,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第三,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3)联系实际进行论述。 (4)之所以出现成人化、模式化的问题,就是因为没有遵循这个原则。 要把德育原则的含义和贯彻要求回答完整,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和问题做一些分析,可以谈谈自己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48.(1)采取决定阶段。 ①动机的斗争。就动机斗争的形式来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及多重趋避冲突。 ②确定行动的目标。确定目标在意志行动中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成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