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东方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东方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三次分离操作分别是    (    ) A. ①蒸馏  ②过滤  ③分液 B. ①分液  ②蒸馏  ③蒸馏 C. ①蒸馏  ②分液  ③分液  D. ①分液  ②蒸馏  ③结晶、过滤 参考答案: B 2. 下列物质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A. NO2    B. Na2O2    C. SO2    D. FeCl3 参考答案: A 【详解】A. 氮气和氧气直接化合生成NO,不能得到NO2,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A选; B. 钠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化合生成Na2O2,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B不选; C. 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化合生成SO2,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C不选; D. 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D不选; 答案选A。 3.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 生成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甲烷的氯代烃在水中显酸性 B 在乙醇液体中加入少量氯化钠纳米颗粒混合 用光照射时,有一条光亮的“通路” 该分散系为胶体 C 将木炭和浓硫酸共热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只含CO2 D 碘酒滴到土豆片上 土豆片变蓝 淀粉遇碘元素变蓝   参考答案: B 【详解】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产生HCl和CH3Cl等卤代烃,HCl溶于水,使溶液显酸性,因此可以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为红色,A错误; B.在乙醇溶液在加入NaCl小颗粒,用光照射,有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得到的分散系属于胶体,B正确; C.将木炭与浓硫酸共热,产生CO2、SO2,这两种气体都是酸性氧化物,可以与Ca(OH)2发生反应,产生难溶性的CaCO3、CaSO3白色沉淀,不能只证明含有CO2,C错误; D.碘酒滴在土豆片上,土豆片变为蓝色,是由于淀粉遇碘单质变为蓝色,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   4. 右表为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的一部分,下列有关B、W、X、Y、Z五种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压下,五种元素的单质中,Z单质的沸点最高   B.W的氢化物比X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高    C.Y、Z的阴离子电子层结构都与B原子的相同      D.Y元素比W元素的非金属性强 参考答案: D 略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离子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也可能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 ②共价化合物一定含共价键,也可能含离子键 ③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④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⑤由分子组成的物质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⑥熔融状态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④      D.①③⑥ 参考答案: D 略 6. 下列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的是 A. CH4+Cl2CH3Cl+HCl B. CH2=CH2+ Cl2 C. +Br2 +HBr D. CH4+2O2 CO2+2H2O 参考答案: B 【详解】A. CH4+C12CH3Cl+HCl属于取代反应,选项A错误; B. CH2=CH2+ C12属于加成反应,选项B正确; C. +Br2 +HBr属于取代反应,选项C错误; D. CH4+2O2 CO2+2H2O属于氧化反应,选项错误; 答案选B。   7. 分离下列混合物,按溶解、过滤、蒸发顺序进行的是(     ) A、氧化铜、木炭                 B、碳酸钙、氯化钠 C、硝酸钾、氯化钠               D、乙醇、水 参考答案: B 略 8.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实验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不慎将酒精洒到桌面上着火时,可用湿抹布盖灭 B. 不慎将浓硫酸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用碳酸氢钠稀溶液和清水冲洗 C. 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盐酸溶液 D. 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参考答案: A A、洒在桌面上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或沙子扑灭,降温和隔绝空气可灭火,故A正确;B、不慎将浓硫酸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B错误;C、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故C错误;D、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故D错误;故选A。 9.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 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SO2气体 C. 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NH3、H2等气体 D. 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参考答案: D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蔗糖炭化,故A错误;B.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可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故B错误;C.浓硫酸具有酸性,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来干燥HI、HBr、H2S等还原性气体,故C错误;D.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形成氧化膜而钝化,故D正确;故选D。 10. 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十分看好。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2FeSO4 + 6Na2O2 = 2Na2FeO4 + 2Na2O + 2Na2SO4 + 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a2O2只作氧化剂                    B.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O2是还原产物         D.2 mol FeSO4发生反应时,反应中共有8 mol电子转移 参考答案: B 略 11. 可能存在的第119号元素,有人称“类钫”,据周期表结构及元素性质变化趋势,     有关“类钫”的预测说法正确的是(    )     A.“类钫”在化合物中呈+1价;        B.“类钫”属过渡元素,具有放射性;     C.“类钫”单质的密度小于1g/cm3;     D.“类钫”单质有较高的熔点。 参考答案: A 略 12. X、Y、Z 是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Z单质的熔点一定高于Y单质 B. X最简单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定高于Y的气态氢化物 C. X、Z的原子序数之和与Y 的原子序数之比可能为5:3 D. 若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Z2O7,则Y的气态氢化物为YH3 参考答案: A 【分析】 因X、Y、Z均是短周期元素,根据题图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可知,三种元素一定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右侧。所以Y元素可能是Al、Si、P、S。 【详解】A.当Z单质为氯气时,Y单质为磷,Z单质熔点低于Y单质,A项错误; B.根据题图中X和Y的位置关系可知,元素的非金属性X>Y;所以X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比Y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B项正确; C.设X的原子序数为a,则Y和Z 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7、a+9,若X、Z的原子序数之和与Y的原子序数之比为5:3时,即,解得a=8,X为氧元素,Y为P元素,Z为Cl元素,C项正确; D.Z的最高价氧化物为+7价,则Y的最高价为+5,最低价为-3,Y的气态氢化物为YH3,D项正确; 所以答案选择A项。 13. 下列元素的单质最易跟氢气化合生成氢化物的是(    ) A. 硼      B. 氮       C. 氟     D. 碳 参考答案: C 略 14. 配制100 ml 2.0 mol/L NaCl溶液时,下列情况中会导致最终浓度偏大的是(  ) A. 容量瓶使用前未干燥                                  B.转移溶液后,烧杯没有洗涤 C. 在称量NaCl固体时,天平指针偏左 D. 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后,用胶头滴管吸出部分溶液至刻度线 参考答案: C 略 15. 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越活泼的金属越难冶炼     B.金属冶炼的本质是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金属原子 C.铝热法可用于冶炼比铝不泼且熔点较高的金属 D.工业上金属Mg、Al都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物制得的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配制0.25 mol·L-1的NaOH溶液100 mL,某学生操作如下:①用托盘天平称出1.00 g氢氧化钠:将天平调好零点,再在两盘上各放一张同样质量的纸,把游码调到1.00g的位置上,于左盘放粒状氢氧化钠至天平平衡,取下称好的氢氧化钠,并撤掉两盘上的纸。②把称好的氢氧化钠放入一只100 mL的烧杯中,加入约10mL水,搅拌使之溶解,溶解后立即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移至一只100 mL的容量瓶内,加水至离刻度线约2cm处,用滴管加水至刻度线。③写出一个标有配制日期的“0.25 mol·L-1NaOH溶液”的标签,贴在容量瓶上密闭保存。指出上述操作中的7处错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0 g而不是1.00 g;游码调零后再天平零点。 (2)不应放在纸上而应放在密闭的玻璃仪器中称量 (3)不应立即转移而应该冷却下来再转移 (4)没有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也转移到容量瓶中   (5)没有反复摇匀 (6)没有将配好的溶液倒入指定的试剂瓶中   (7)标签应贴在指定的试剂瓶上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下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A               2       D E   G I 3 B   C   F   H     (1)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          ,氧化性最强的单质是      ,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          ;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酸性最强的是          ,呈两性的是          ; (3)A分别与D、E、F、G、H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          ; (4)在B、C、D、E、F、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参考答案: (1)Ne、F、F2、Na         (2)NaOH、HClO4、Al(OH)3   (3)HF      (4)Na、  F   略 18. 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1)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写出有关的反应方程式。 ①铜粉 (铝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