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横溪职业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横溪职业中学高三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某同学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可以将它们排成如右图所示的“蜗牛”形状,图中每个弧线上的“·”代表一种元素,其中O点代表氢元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离O点越远的元素原子半径越大     B.虚线相连的元素处于同一族     C.B元素是图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D.A、B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参考答案: A 略 2. 下列实验设计及其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均正确的是 A.用FeCl3溶液腐蚀铜线路板:Cu + 2Fe3+ = Cu2+ + 2Fe2+ B.Na2O2与H2O反应制备O2 :Na2O2+ H2O = 2Na+ + 2OH- + O2↑ C.将氯气溶于水制备次氯酸:Cl2 + H2O = 2H+ + Cl- + ClO- D.用浓盐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与H2O2反应,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 2MnO4- + 6H+ + 5H2O2 = 2Mn2+ + 5O2↑ + 8H2O 参考答案: A 3. 下列操作不能实现实验目的的是 (  ) A. 目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B. 目的:配制银氨溶液 C. 目的:比较Al、Fe、Cu活动性 D. 目的:实验室制取氨气 参考答案: B 略 4. 参考答案: D 5. 多硫化钠Na2Sx(x≥2)在NaOH溶液中可被NaClO氧化成Na2SO4,而NaClO被还原成NaCl,反应中Na2Sx与Na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6。Na2Sx在结构上与Na2O2相似。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Na2Sx是氧化剂,NaClO是还原剂 B. Na2Sx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 C.1molNa2Sx参加反应,有32mol电子转移 D.Na2Sx中的X数值为2 参考答案: C 略 6. 向下列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物质后,原溶液不可能变浑浊的是   饱和溶液 加入的少量物质 A NaHCO3 石灰水 B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C Na2CO3 CO2 D Ca(OH)2 CaCl2 参考答案: B 略 7.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 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 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苯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正确;B、苯环和碳碳双键在合适的条件下均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正确;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正确;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甲基上的氢原子被取代而苯环上的氢原子不被取代,错误。 8.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食品包装袋中的生石灰包是为了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B. 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C. “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用来制取肥皂或生物柴油 D. 被蜜蜂或蚂蚁蜇咬,可在伤口涂抹肥皂水消肿止痛 参考答案: A 食品包装袋中的生石灰包是为了防止食品受潮,故A错误;食盐是调味剂,也可用作食品防腐剂,故B正确;“地沟油”属于油脂,可用来制取肥皂或生物柴油,故C正确;被蜜蜂或蚂蚁蜇咬,皮肤内注入了甲酸,肥皂水呈碱性,在伤口涂抹肥皂水可以消肿止痛,故D正确。 9. 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类推的思维方法有时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正确与否.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错误的是(  ) ①SO2能与碱反应,则非金属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 ②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是MgO,则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也是Na2O ③CO2和SiO2化学式相似,则CO2与SiO2的物理性质也相似 ④Ca(HCO3)2的溶解度比CaCO3大,则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大. A.①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C 考点: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分析:①CO、NO等非金属氧化物不能与碱反应; ②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是Na2O2; ③CO2是气体,熔沸点低,而SiO2是固体,熔沸点高; ④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 解答:解:①CO、NO等非金属氧化物不能与碱反应,则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碱反应,故①错误; ②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是Na2O2,故②错误; ③常温下,CO2是气体,熔沸点低,而SiO2是固体,熔沸点高,故③错误; ④常温下,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可知常温时水溶解性:Na2CO3>NaHCO3,故④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为高频考点,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把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0. 某有机物A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90。将9.0 g A 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和碱石灰,分别增重5.4 g和13.2 g。A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且2分子A之间脱水可生成六元环化合物。有关A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是C3H8O3                B.A催化氧化的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C.0.1 mol A与足量Na反应产生2.24 L H2(标准状况) D.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的产物是  H [ OCH2CH2CO ] nOH 参考答案: C 略 11. 青海昆仑玉被定为08北京奥运会奖牌用玉,昆仑玉主要成分是由“透闪石”和“阳起石”组成的纤维状微晶结合体,透闪石(Tremolite)的化学成份为Ca2Mg5Si8O22(OH)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透闪石的化学式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2CaO·5MgO·8SiO2·H2O B.透闪石的化学式写成硅酸盐的形式为:2CaSiO3·5MgSiO3·H2SiO3 C.透闪石中Mg元素的质量分数是Ca元素质量分数的2倍 D.透闪石中还可能有少量的Al代替Mg,Na、K、Mn代替Ca、Mg等。 参考答案: C 略 12. 在c(Ca2+)=0.1mol?L﹣1的新制漂白粉的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在其中大量共存的是(  ) A.Na+、K+、CO32-、NO3- B.K+、Na+、NO3-、CH3COO﹣ C.Na+、K+、S2﹣、OH﹣ D.H+、NH4+、NO3-、SO42- 参考答案: B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新制漂白粉的溶液含Ca2+、ClO﹣、Cl﹣,根据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水等,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等,则离子大量共存,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Ca2+、CO3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新制漂白粉的溶液含Ca2+、ClO﹣、Cl﹣,该组离子之间均不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正确; C.ClO﹣、S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Ca2+、SO42﹣反应生成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3. 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 、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4 B.1:3:1 C.3:3:8 D.1:1:1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氧化性强弱顺序:HNO3>Fe3+>Cu2+,0~1时发生Fe+4HNO3=Fe(NO3)3+NO↑+2H2O,消耗1molFe的同时消耗4mol硝酸,生成1molFe3+,1~2时发生Fe+2Fe3+=3Fe2+,消耗1molFe同时消耗2molFe3+,因此原溶液中Fe3+的物质的量为1mol,2~3时发生Fe+Cu2+=Fe2++Cu,消耗1molFe的同时消耗1molCu2+,则原溶液中有1 molCu2+,溶液的体积相同,浓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为:1:1:4,故选项A正确。 14. (2001·全国卷)15.某有机物X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产物为Y和Z。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Y和Z的蒸气所占体积相同,化合物X可能是(  ) A.乙酸丙酯           B.甲酸乙酯         C.乙酸甲酯           D.乙酸乙酯 参考答案: AB          略 15. 在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NH3(g)+5O2(g)4NO(g)+6H2O(g) △H=-Q kJ·mol-1(Q>O),容器内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时间/浓度 c(NH3) (mol/L) c(O2 ) (mol/L) c(NO) (mol/L) 起始 0.8 1.6 0 第2min 0.6 a 0.2 第4min 0.3 0.975 0.5 第6min 0.3 0.975 0.5 第8min 0.7 1.475 0.1 第10min 0.7 1.47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在第2 min到第4min时,O2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875 mol/(L·min) B.反应在第2 min时改变了某一条件,该条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或升高温度 C.第4 min时、第8 min时分别达到化学平衡,且平衡常数不相同 D.在开始反应的前2 min内,该反应的△H=-0.05Q kJ·mol-1 参考答案: BD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甲、乙两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测定Na2CO3和NaCl混合物中Na2CO3含量”的实验。 (1)甲组:沉淀分析法把一定量的混合物溶解后加入过量CaCl2,然后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烘干、称量。确定CaCl2溶液是否过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组:气体分析法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为了减少误差,分液漏斗中应该用____________溶液,B中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选用该溶液后实验结果还是不准,请问是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设计一个与甲、乙两组操作不同的实验方案,测定混合物中Na2CO3的含量。 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到的主要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到的玻璃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件) 参考答案: (1)取少量的上层清液加入碳酸钠溶液,若变浑浊则CaCl2过量 _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加入硝酸银溶液后若不变浑浊则洗净___ (2)_______稀硫酸____        _____浓硫酸________ ___偏低_____           ________装置中有CO2残留__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