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八耳镇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四川省广安市八耳镇中学高一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对实验仪器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或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容量瓶上的标志有温度、容量、刻线 B. 量筒的“0”刻度在下面 C. 用10mL量筒去量取7.50mL稀盐酸 D. 用托盘天平称量5.85gNaCl晶体 参考答案: A 【分析】 容量瓶是用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定量仪器,常温使用,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刻线、容量规格。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量筒没有零刻度,量筒内底即零刻度。托盘天平精确度为0.1g。 【详解】A. 容量瓶上的标志有温度、容量、刻线,A正确; B. 量筒没有零刻度,量筒内底即零刻度,B错误; C. 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用10mL量筒只可量取7.5mL稀盐酸,C错误; D. 托盘天平精确度为0.1g,用托盘天平无法称量5.85gNaCl晶体,D错误。 2. 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 图1:制备并观察氢氧化亚铁    B. 图2: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热 C. 图3:萃取分液时放出碘的苯溶液    D. 图4:比较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A. 先打开止水夹,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然后关闭止水夹,氢气将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压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可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合理,错误;B. 将2滴水滴加到包有过氧化钠的脱脂棉上,脱脂棉燃烧,证明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合理,错误;C. 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苯的密度比水小,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出碘的苯溶液,不合理,正确; D.碳酸氢钠在外试管,受热温度比碳酸钠高,不能通过该装置比较NaHCO3和Na2CO3热稳定性,不合理,正确。选CD。 3. Cu2O是赤铜矿的主要成分,Cu2S是辉铜矿的主要成分.铜的冶炼过程通常发生反应:Cu2S+Cu2O=6Cu+S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有三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B.每生成0.1mol Cu,转移0.2 mol 电子 C.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参考答案: C 解:A.该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降低,S元素化合价升高,所以有两种元素化合价变化,故A错误; B.每生成0.1mol Cu,转移电子=0.1 mol×(1﹣0)=0.1mol,故B错误; C.该反应中Cu元素化合价降低,S元素化合价升高,则Cu2S在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C正确; D.该反应中铜元素化合价降低,所以铜是还原产物,故D错误.   4. 下列有关合成洗涤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洗涤剂烷基苯磺酸钠中,烷基含碳原子的个数以12~18为宜 B. 在洗涤剂烷基苯磺酸钠中,烷基应以带有支链的为宜 C. 在合成洗涤剂中添加酶制剂可提高洗涤效果 D. 在合成洗涤剂中应以无磷助剂代替含磷助剂 参考答案: D 5. 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完全正确的是: A.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     B.稀释浓硫酸 C.称取NaOH          D.排水法收集NO 参考答案: D A、需要玻璃棒引流,A错误;B、应该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B错误;C、氢氧化钠固体应该在小烧杯中称量,C错误;D、NO不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D正确,答案选D。 6. 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    ) A.Mg2+、Al3+、Fe2+ B.H+、Mg2+、Al3+           C.H+、Ba2+、Al3+ D.只有Mg2+、Al3+   参考答案: B 略 7. R、X、Y、Z、W是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简单气态氢化物反应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R X Y Z   W   A. 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排序: Z 、R 、X 、Y B. R、X、Y、Z、W各元素最高价和最低价的绝对值之和均为8 C.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弱到强的排Z、R、W D. RY3、W2X、ZW5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 电子结构 参考答案: C 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简单气态氢化物反应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R为N元素,Z为P元素,X为O元素,Y为F元素,W为Cl元素 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形成的气态氢化物就越稳定。同主族的非金属元素,从上到下,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渐弱,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弱;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从左到右,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非金属性渐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渐强。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排序: Y、X、R、Z故A错误;B、O和F两元素通常不显正价,故B错误;C、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由弱到强的排H3PO4、HNO3、HClO4故C正确;D、NCl3、Cl2O、PCl5中PCl5的P最外层有10个电子,故D错误;故选C。 8. 实验室里迅速制备少量氯气可利用以下反应: 2 KMnO4+16 HCl === 2 KCl + 2 MnCl2 + 5 Cl2↑ + 8 H2O 此反应不需要加热,常温下就可以迅速进行,而且对盐酸的浓度要求不高。 (1)用“线桥法”表示出电子转移情况: 2 KMnO4+16 HCl === 2 KCl + 2 MnCl2 + 5 Cl2↑ + 8 H2O (2)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 (3) 当电子转移的数目为6.02×1023个时生成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mol 参考答案: 9. (不定项)下列除杂(括号内是杂质) 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 A NO (NO2) H2O 洗气 B CO2 (HCl) 饱 和 Na2CO3 溶液 洗气 C Mg (Al) 过量稀盐酸 过滤 D FeCl2溶液(FeCl3) 足量Fe粉 过滤   参考答案: AD A、NO2与水发生如下反应3NO2+H2O=2HNO3+NO,所以A正确;B、Na2CO3能与HCl反应,但Na2CO3也能与CO2反应,应该用饱和的NaH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气体,故B错误;C、稀盐酸能与Mg和Al都反应,应该用NaOH溶液除去Mg中混有的Al,故C错误;D、FeCl3能与Fe粉反应生成FeCl2,所以D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AD。 10. 如果你家里的食用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利用你所学的知识,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   参考答案: B 略 11. 下列做法能改善空气质量的是(     ) A.以煤等燃料作为主要生活燃料       B.利用太阳能、风能、氢能等代替化石燃料 C.鼓励人购买和使用汽车代替公交车          D.限制使用电动车 参考答案: B 略 12. 下列各组物质,按电解质、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氯化钠、液态氧、碘酒          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C.干冰、铁、氢氧化铁胶体        D.空气、氮气、胆矾 参考答案: A 略 13. 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又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形成的是(  ) A.2Al + 2NaOH + 2H2O==2NaAlO2 + 3H2↑        高温    B.NH4Cl + NaOH == NaCl + NH3 ↑+ H2O C.SiO2 + 2C == Si + 2CO↑ D.2KMnO4 + 5H2O2 + 3H2SO4 ==2MnSO4 + K2SO4 + 5O2 ↑+ 8H2O 参考答案: D 略 14. 某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52.0,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它是副族元素    B. 它是第六周期元素 C. 它的原子核内有63个质子    D. 它的一种同位素的核内有89个中子 参考答案: D 该元素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为63,则其质子数为63,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第六周期ⅢB族;该元素只存在两种天然同位素,且在自然界它们的含量相近,则这两种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一种大于152.0、一种小于152.0,且两者之和为2×152.0,因此它不可能有中子数为89的同位素。 15. 黑火药是由硫黄粉、硝酸钾和木炭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爆炸时的反应是:   S+2KNO3+3C =K2S+N2  +3CO2 ,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A.C             B.S                C.KNO3         D.S和KNO3 参考答案: A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4分)某校化学学习小组设计了两组实验来探究元素周期律. 一组同学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过程及现象: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打开活塞b,将少量C中溶液滴入D中,关闭活塞b,取下D振荡.静 置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         . (2)B和C仪器口盛放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     . (3)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        . (4)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      (填“减弱”或“增强”). 参考答案: (1)淀粉KI试纸变蓝; (2)吸收未反应的氯气,可防止其对空气的污染; (3)确认C的黄色溶液中无Cl2,排除Cl2对溴置换碘实验的干扰; (4)减弱   【考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分析】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装置A:高锰酸钾溶液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锰、氯化钾、氯气和水,装置A中生成氯气,烧瓶上端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色,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装置B:装置B中盛有溴化钠,氯气进入装置B中,氯气氧化溴离子为溴单质,溶液呈橙红色,验证氯的氧化性强于溴,氯气有毒,能被氢氧化钠吸收,浸有氢氧化钠的棉花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实验时应避免氯气的干扰,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说明有大量的溴生成,此时应关闭活塞a,否则氯气过量,影响实验结论,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应将C中生成的溴加入到盛有KI溶液的D中,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静至后CCl4层溶液变为紫红色,由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1)淀粉变蓝色,说明有单质碘生成,说明氯气氧化性强于单质碘,故答案为:淀粉KI试纸变蓝; (2)B和C仪器口盛放浸有NaOH溶液的棉花的作用吸收未反应的氯气,可防止其对空气的污染,故答案为:吸收未反应的氯气,可防止其对空气的污染; (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实验时应避免氯气的干扰,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说明有大量的溴生成,此时应关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