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中学物理学科教学论教案

举报
资源描述
中学物理学科教学论教案 第1章 绪论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物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 (2)了解国内外学者对物理教学论研究对象的不同认识。 (3)知道物理教学论的研究内容。 (4)知道物理教学论课程的目标。 (5)知道物理教学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6)知道学好物理教学论课程的方法。 (7)了解物理教学论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二、教学重点: 物理教学论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及查阅参考文献 四、教学过程 第1节 物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 目前,人们对物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的认识不尽相同。我们认为物理教学论是研究物理教学现象和问题,揭示物理教学规律,指导物理教学实践的一门理论兼应用的学科。 其他学者的观点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物理教学论是一门应用学科 这种观点认为:物理教学论是一般教学论和相关学科理论在物理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2.物理教学论是一门理论学科 这种观点认为:物理教学论是阐明物理教与学的原理,揭示物理教学规律的学科。 3.物理教学论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 这种观点认为:物理教学论是由理论和应用两部分组成,是一门应用理论科学。它既要研究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也要研究这些规律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4.物理教学论研究是外推理论研究 外推的理论研究当然仍属理论研究的范畴,它也担负着揭示本质、总结规律、发展和验证理论的任务,但它与基础研究的区别在于,它具有更强的实践目的性,它不仅要揭示规律,还要研究把已经认识的规律运用于实践活动的方法。 5.物理教学论既是学术科学又是工具科学 说它具有学术性,是由于它具有学术性科学的三个特征:个人性、知识性、研究共同体。说它具有工具性,是由于它还具有工具性科学的三个特征:技术性、社会性、社会干预性。 6.物理教学论是交叉学科、综合学科和发展中的学科 交叉性是指物理教学论是物理学和教育科学交叉结合的产物。把物理教学论说成是综合学科,是说物理教学论的内容涉及物理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涉及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与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也涉及信息论、控制论的观点和方法,以及哲学、逻辑学、工艺学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使它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第2节 物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一门学科能否确立,主要取决于有没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因此,明确物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对于物理教学论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我们对物理教学论的学科性质的基本认识,我们认为,物理教育领域中教与学的活动是物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 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物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物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物理教学的规律和实践 2.物理教学论研究对象是物理教学的全过程 3.物理教学论研究对象是物理教学问题 第3节 物理教学论的研究内容 基于我们对物理教学论的研究对象的认识,物理教学论研究领域或研究课题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物理教育的价值和功能。即回答为什么教和学的问题。 第二,物理教学内容的构成。即回答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 第三,物理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方式与方法。即回答如何教和如何学的问题。 第四,物理教学的测量与评价。即回答教的怎么样和学的怎么样的问题。 第五,物理教学功能和价值的拓展。即回答物理教学需进一步深化的问题。 随着研究的深入,物理教学论的新研究领域将不断出现,因而,物理教学的学科内容体系也将随之发生新的变化。 第4节 物理教学论课程的任务、内容和学习方法 1.物理教学论课程的教学任务 本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师范生具有现代科学教育的理念,初步掌握中学物理教学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具有分析和处理中学物理教材、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设计的能力,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和初步的物理教育研究能力,从而为顺利从事中学物理的教学与研究、不断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奠定基础。 2.物理教学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1)中学物理课程 主要阐述中学物理课程的基本理论问题,分析国内外中学物理课程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体现出物理课程的现代理念和物理课程问题是物理教育核心的思想。 (2)物理学习和学习策略 主要阐述中学生物理学习的心理以及物理学习的过程、方法和策略,体现了将学生“学”的问题作为教师思考“教”的基本问题的出发点的理念。 (3)中学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 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对中学物理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的基本形式、物理教材的分析、教学设计、信息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物理教学测量与评价作较为全面的分析和论述,对物理教学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4)物理教师 对物理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物理教师的教学素养、物理教学基本功及如何开展物理教学研究等问题作分析和介绍,体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实践、反思、学习和研究的过程。 3.物理教学论课程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有扎实的物理专业知识,熟悉近代物理学的成就,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应用。第二,要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状态,并能够把这些知识应用于物理教学和研究中。第三,要实践。第四,要关心国内、外中学物理教学的动态,积极参加教学研究活动,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积累教学资料,不断地分析总结,再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第五,要不断的进行教学反思和总结。 第5节 物理教学论学科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自清末(1866年)在同文馆中增设算学馆,将“格物”列入学校教育的内容以来,学校就有了比较正规的物理教育。 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相继介绍到我国,特别是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的翻译出版。1957年的反“右”斗争,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1958年的 “教育大革命”,把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作为“封、资、修”的大杂烩来批判,把心理学打成了伪科学,各师范院校的教育学、心理学、物理教学法等体现师范性的课程均被砍掉了。一直到1963年,教育部颁布《高等师范学校物理系教学计划(草案)》把“中学物理教学法”改称“中学物理教材教法”,才使中学物理教学法课程恢复正常。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十年中,教育事业遭受了空前的摧残。 1978年中国物理学会组建了物理教学研究委员会,1981年中国教育学会成立了物理教学研究会(1997年更名为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专业委员会)。它们的相继成立,标志着我国的物理教学研究步入了新的阶段。 物理教学法;物理教学论;物理教育学。 第2章 物理课程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程涵义,了解课程的类型,课程理论的基本架构和课程编制的基本步骤。 (2)理解物理学的学科特点。 (3)理解现行物理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物理课程的价值。 (4)知道物理课程标准的性质、物理课程标准的框架。理解物理课程标准的特点,知道物理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主要区别。 (5)知道素质和素质教育的涵义。 (6)知道中学物理课程的目标,理解物理课程内容的选择原则、组织原则,知道中学物理课程的地位。 (7)了解中外中学物理课程和教材改革的不同情况,知道物理教师在物理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物理学的学科特点;物理课程标准的特点;物理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原则。 三、教学难点: 素质和素质教育的涵义。 四、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及查阅参考文献 五、教学过程 第1节 课程概述 一、课程涵义 在学校教育中,课程原意是指“课业及进程”。但这种定义在现代课程文献中受到了广泛的批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课程概念,可以说,课程是教育领域中涵义最复杂、歧义最多的概念之一。这里只介绍有影响的三种。 1. 课程即教学科目。把课程等同于所教的科目; 2. 课程是学校为学生进行教育而设计和组织的一切活动的总称; 3. 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环境中所获得的全部经验。 二、学校课程的类型 1.显在课程(Manifest Curriculum)和潜在课程(Latent Curriculum) 这是从学校课程对学生发展产生影响的方式上进行的分类。 2.学科课程(Subject Curriculum)与经验课程(Experience Curriculum) 这是从课程内容所固有的属性上进行的分类。 3.必修课程(Regular Curriculum)和选修课程(Elective Curriculum) 这是从学校课程实施的要求上进行的分类。 4.分科课程(Subject-separate Curriculum)和综合课程(Integrated Curriculum) 这是从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上进行的分类。 5.国家课程(National Curriculum)、地方课程(Local Curriculum)和学校课程(School-based Curriculum) 这是从课程设计、开发、管理的角度进行的分类。 6.理想课程(Ideal Curriculum)、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领悟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运作课程(Implemental Curriculum)和经验课程(Experience Curriculum) 这是从课程设计、开发、管理的角度进行的分类。 三、现代课程理论的基本架构和课程编制的基本步骤 1.现代课程理论的基本架构 现代课程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泰勒(Ralph Tyler)在1949年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被公认为是现代课程理论的奠基石,是现代课程理论领域最有影响的理论构架,这个原理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2.课程编制的基本步骤 ①确定目标;②选择经验;③组织经验;④评价结果。其中确定目标最为关键,因为其他步骤都是围绕目标展开的。所以泰勒原理又被称为“目标模式”。 四、物理课程 在思考物理课程时,搞清楚下面几个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1.物理学的基本内容和发展概况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物质的相互作用和物质基本结构的一门科学。从物理学对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研究的角度,我们可以将物理学划分为研究机械运动规律的力学等。根据物质结构的层次性,相应地,物理学也可以分成许多学科。有两个发展前沿是很明显的,一是研究最微小的物质(基本粒子研究),另一个是研究最大的物质(宇宙的研究)。除了这两个明显的前沿外,应该还存在一个前沿,就是探讨复杂物质的结构与物性。 2.对科学的理解 人们对科学有着不同的观点:①科学是系统化了的知识体系;②科学是探索的过程;③科学包括技术;④科学具有相对性;⑤科学具有局限性;⑥科学中包含科学精神。 讨论:请问你的观点是什么? 3.物理学的学科特点 与社会科学、数学、化学与生物学等学科相比,物理学具有5个明显的特点:①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②物理学是一门严密的理论科学;③物理学是一门精密的定量科学;④物理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基础科学;⑤物理学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详见本书第三章)。 以上5个特点不是孤立地而是有机地存在于物理学之中,这正是物理学作为一门成熟的、精确的基础自然科学的标志。 第2节 物理课程的价值 一、现行物理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程目标过于关注知识与技能,对于学生学习物理的科学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过于抽象,缺乏针对性和导向性。 2.课程结构过于单一,重视必修课程,忽视选修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缺乏弹性和选择性,不能适应和满足不同基础学生的发展需求。 3.课程内容存在着“难、繁、偏、旧”和过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