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自测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鸣咽(yè)             蜷曲(juǎn)             道谦(qiàn) B.惊惶(huáng)       澎湃(péng)             咀嚼(jué) C.悬崖(yá)             闪铄(shuò)             篱笆(lí) D.欺诲(wǔ)            点缀(zhuì)               酣睡(hā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花苞   褪尽   幽寂   血气方钢 B.嫁结   延绵   爱怜   仙露琼浆 C.笼罩   挣扎   瞬息   淅淅沥沥 D.盘虬   苦涩   服待   荒草萋萋 3、将句中画线的俗语(熟语)换为成语,改换得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学习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必须持之以恒.(换为“一曝十寒”) B.同志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以诚相待.如果只想坑害别人,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换为“咎由自取”) C.老师多次教育他,而他总把话当作耳边风.(换为“不问不闻”) D.即使明天退伍,我们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不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换为“得过且过”)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B.天通一号01星的成功发射,填补了我国国内空白,实现了航天人30多年来的夙愿,具有重要的里程碑。 C.因为超采地下水,月牙泉水域面积缩小了两倍。 D.中学生书写水平下降的问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孙权建议吕蒙采用的学习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孙权劝学》中描写孙权劝学成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关山度若飞(          ) (2)朔气传金柝(          ) (3)赏赐百千强(          ) (4)愿驰千里足(          ) (5)出郭相扶将(          ) 2.翻译下列句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3.文中画线句子是什么描写?表现了木兰什么特点? 4.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中的节选文字,完成小题。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象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1.联系全文看,阿长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下列概述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 A.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粗俗、好事的人。 B.阿长是一个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的人。 C.阿长是一个懂得许多规矩、烦琐之至的人,但有时也是一个具有伟大神力的人。 D.阿长是一个很不幸,但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是一个热情、朴实,但又不是十全十美的人。 2.对选文划线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寄托了作者对长妈妈深沉的怀念之情。 B.从全文看,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此结尾对阿长的“扬”达到了顶点。 C.地神是黑暗而又仁厚的,“我”祈祷神灵保佑,让阿长的灵魂得以永安。 D.此句不仅归纳了全文、升华了中心,还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部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不抱任何希望---惊讶和震撼----心生敬意。 B.这四本书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原因是书的刻印虽然粗拙,但图文并茂,内容很深刻。 C.“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这番心理描写表明作者对阿长的关心询问并未放在心上,但并无瞧不起她,轻视她的意思。 D.“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一句采用了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当时震惊的情态。 4.这几段文字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感情细腻,清新自然 B.感情真挚、通俗流畅 C.感情深沉、清新婉约 D.感情炽烈,幽默诙谐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后,完成下列小题。 木兰歌 【唐】韦元甫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羸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欲闻所戚戚(        ) (2)有子复尚少(        ) (3)朔风裂人肤(        ) (4)易却纨绮裳(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旁。 (2)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3.诗中画线句已演变成我们现在常用的一个成语:__________;与《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内容相对应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你对“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中“喜”“悲”的理解。 5.同为表达对木兰的赞美,与《木兰诗》相比,本诗的结尾方式有何不同?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孟母三迁”,以求不受不良环境影响,孟子也曾提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观点,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而周敦颐却提倡“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七、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结茧成蛹的春蚕,在软壳里期待化为彩蝶的时刻;含苞欲放的花蕾,在青叶中畅想盛开如霞的未来。青春年少的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定然憧憬着美好的明天,做着这样那样的梦,如团圆梦、大学梦、作家梦、航天梦、强国梦…… 请以“我的       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字数不少于500字;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字迹清晰美观,卷面整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