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举报
资源描述
强化训练试卷强化训练试卷 B B 卷附答案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卷附答案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知识与能力精选试题及答案二 单选题(共单选题(共 5050 题)题)1、小玮的妈妈正在准备晚饭,小玮放学回家刚进门就闻到阵阵饭菜的香味儿。可是过一会小玮就闻不到了,这种现象属于感觉的()。A.适应 B.联觉 C.统合 D.对比【答案】A 2、小学各科教学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是()。A.参观法 B.实验法 C.练习法 D.实习法【答案】C 3、()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显得很不安分。A.诵读困难 B.过度焦虑 C.强迫观念 D.交往困难【答案】B 4、研究表明,小学()年级是道德情感发展的转折时期。A.一 B.二 C.三 D.四【答案】C 5、“依靠行政组织和领导者的权利,通过强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对管理对象施加影响”是学校管理的哪一种方法()。A.行政指令管理方法 B.法律约束管理方法 C.思想教育管理方法 D.经济手段管理方法【答案】A 6、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A.德育目的 B.德育原则 C.德育规律 D.德育目标【答案】D 7、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的评价模式是()。A.目标评价模式 B.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C.过程评价模式 D.成果评价模式【答案】B 8、由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机 C.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答案】A 9、制度化教育建立的典型表征是()A.学校的产生 B.学制的建立 C.教育实体的出现 D.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出现【答案】B 10、以下哪项不属于教材的内容?()A.视听材料 B.参考书 C.幻灯片 D.课外活动【答案】D 11、遗忘曲线的首先提出者是()。A.巴甫洛夫 B.艾宾浩斯 C.奥苏伯尔 D.弗洛伊德【答案】B 12、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以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并培养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是()。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读书指导法【答案】D 13、“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教育的消费是明显的消费潜在的生产,是有限的消费扩大的生产,是今日的消费明日的生产。”这一认识表明现代教育具有()的特征。A.科学性 B.价值性 C.生产性 D.未来性【答案】C 14、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A.班主任的要求 B.共同的活动 C.共同的奋斗目标 D.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答案】C 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提出,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A.B.C.D.【答案】B 16、我国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是()A.大学 B.春秋 C.学记 D.论语【答案】C 17、人的抽象思维的发展总是先于感知运动的发展,这体现心理发展的特点是()。A.连续性与阶段性 B.定向性与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差异性【答案】B 18、学生将茄子、白菜、菠菜等归纳为“蔬菜”,这样的学习属于()。A.符号学习 B.连锁学习 C.概念学习 D.辨别学习【答案】C 19、如果试卷编制得不好,会影响对不同考生水平或能力的判断。这说明试卷的()不好。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答案】D 20、在条件反射研究基础上,巴甫洛夫总结的学习规律不包括()。A.获得与消退 B.刺激泛化 C.分化 D.同化【答案】D 21、课堂上,老师让各小组用自己的方式展示对“友情”的理解,出现了故事讲述、小品表演、诗歌朗诵等多种形式。这一教学行为旨在达成()。A.行为性目标?B.普遍性目标?C.表现性目标?D.生成性目标【答案】C 22、“书目”在文献等级中属于()。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四次文献【答案】B 23、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A.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 C.文化 D.科技【答案】B 24、小学儿童的品德的发展具存明显的转折期,一般在小学()A.三年级 B.四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答案】A 25、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循序渐进、以理服人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积极向上的德育原则是()A.导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疏导原则【答案】D 26、教师指定参考书,然后让学生自学、做作业、学生遇到疑难的问题时候向老师请教,这种组织形式属于()。A.分组教学制 B.复式教学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答案】D 27、在午餐时间,小李不慎被开水轻微烫伤,教师应采取的正确处理方法是()。A.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洗烫、烧伤部位 B.经简单处理后.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C.轻微烫伤.不必处理 D.通知家长【答案】A 28、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B.国家政权稳定的需要 C.人类文化传承的需要 D.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答案】D 29、在小学阶段,学生规则学习的主要形式是()。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创造学习 D.认知学习【答案】A 30、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A.坚持“循序渐进”B.促进温故知新 C.加强“教学相长”D.发展学生个性【答案】D 3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主要特点有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A.大众化 B.公立化 C.公平化 D.现代化【答案】D 32、古罗马的昆体良在论演说家的教育中,提出了()的学习过程理论。A.“模仿、理论、练习”B.“明了、联想、系统、方法”C.“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答案】A 3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是()的观点。A.成熟论 B.外铄论 C.内发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答案】B 3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中的这句话反映了()。A.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B.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C.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D.教育与科技的关系【答案】C 35、孔子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说明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必须贯彻()原则。A.知行统一 B.渗透熏陶 C.集体教育 D.因材施教【答案】A 36、活动和交往是学生品德形成的()。A.关键 B.基础 C.内容 D.途径【答案】B 37、()型的课堂气氛最有助于知识的学习。A.集权 B.权威 C.教师主导 D.民主【答案】D 3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说服教育法 B.锻炼法 C.陶冶法 D.榜样法【答案】D 39、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A.熟悉教材 B.创设问题情境 C.了解学生 D.激发学习动机【答案】B 40、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闻一知十”,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A.迁移 B.同化 C.顺应 D.模仿【答案】A 41、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A.卡特尔 B.奥尔波特 C.霍兰德 D.斯腾伯格【答案】B 42、在欧洲奴隶社会时期,斯巴达十分重视()。A.军事体育教育 B.体操训练教育 C.文雅教育 D.文法教育【答案】A 43、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成为支配儿童行为并使它纪律化的一种教育因素,提出这一集体教育主张的教育家是()。A.加里宁 B.马卡连柯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答案】B 44、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看,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A.符号记忆 B.抽象记忆 C.命题记忆 D.形象记忆【答案】D 45、()通常发生在教学过程中。A.形成性评价 B.配置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答案】A 46、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生物的植物培养和动物饲养。这属于哪一种教学方法()A.实验法 B.参观法 C.演示法 D.实习作业法【答案】D 47、人们常说“知之深,爱之切”,这种说法表明()。A.识是情感的基础 B.感是认识的基础 C.识是意志的基础 D.志是情感的基础【答案】A 48、把对集体的管理和对个别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班级管理方式是()。A.常规管理 B.目标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答案】C 49、下列关于小学生心理辅导的说法,错误的是()。A.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学会调适 B.预防功能是初级功能,发展功能则是高级功能 C.教育活动只需立足于心理健康的一般问题即可 D.心理辅导是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服务的【答案】C 50、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主要标志是能否自觉地关注()。A.教材 B.情境 C.生存 D.学生【答案】D 大题(共大题(共 3 3 题)题)一、材料:四年级二班的小磊上学经常迟到,每次当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时,迟到的小磊总是推门而入,他的迟到不仅影响了本班在全校日常行为规范评比中的分数,更影响了班级正常的教学秩序。为此,班主任李老师专门找小磊谈话。李老师了解到,原来是天气转凉后,小磊一直不肯起床。总是赖床。李老师没有直接批评小磊,而是告诉他要做个勤奋的孩子,别的同学能做到的自己也应该做到。小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下定决心不再迟到。果然接下来的两天小磊早早到达了学校。但是,到了第三天小磊又迟到了,而且晚到后不主动将作业交给各科课代表,作业中还出现了严重的少做、不做的现象。虽然他知道这样做不对,但总是改不了。一次,为了掩盖自己没有做作业的实情,就跟老师撒谎说把作业忘在家里了。老师对小磊的行为很是头痛。问题:(1)小磊为什么会表现出这样的行为试结合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2)如果你是小磊的班主任,如何帮助他改正【答案】(1)材料中的小磊品德的知、情、意、行四个心理成分发展不统一,导致出现不良行为。第一,小学生的道德认识主要表现在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及道德信念的形成三个方面。材料中小磊虽然初步掌握了道德概念,有了一定的道德判断力,但是还没有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因此会出现明知故犯的现象。第二,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之间的媒介,是促使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强大推动力,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材料中小磊没有强大的道德情感做支撑,因此改正错误的动力不足。第三,小学生的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方面。材料中小磊由于道德意志薄弱、坚持性差,因而常有“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现象。第四,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在道德发展上,认识与行为、言与行基本上是协调的。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现象。材料中小磊对老师撒谎说把作业忘在家里了,正是这个特点的体现。(2)材料中小磊有时无法抵制诱惑、战胜不了困难,进而做出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这是道德意志薄弱的体现。因此要培养小磊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小学生的道德意志主要表现在坚持性和自制力方面。首先,要有意识地培养其意志的坚持性。从坚持性的动力来源看,小学生完成任务主要依靠外部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可通过与各科老师和家长的密切配合,开展积极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坚持性,帮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遇到困难时不断鼓励使其具有坚强的信心和决心。其次。要有意识地培养其意志力的自制力。小学生虽然具有初步的自制力,但水平较低。要把培养自制力与培养坚持性相结合。严格要求学生,发展其善于管理自己的冲动和任性的能力。再次,要帮助小磊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不仅要通过思想品德课及其他学科的教学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还要依托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来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习惯。最后,培养小磊言行一致的良好习惯。家长和教师要成为学生的表率,因此教师一方面要运用学生具有向师性、可塑性的特点做好示范作用,另一方面,注重与家长联系,使对学生多方面的影响达到和谐统一。二、以下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教学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师:辛弃疾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词人,你们了解他吗?生:(略)师:是呀,当时宋朝的大半江山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