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桐城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点睛提升提分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惶恐(huáng)             肿胀(zhǒng)             伛偻(yū)             侮辱(wǔ) B.取缔(dì)             骷髅(loú)             绷带(bēng)             荒僻(pì) C.攥着(zuàn)             抱歉(qiàn)             愧怍(zuò)             勉强(qiáng) D.镶嵌(qiàn)             滞笨(zhì)             蹬车(dēng)             云翳(yì) 2、下列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悬涯峭壁   野马奔驰   酣然入梦 B.不可捉摸   刺入饥骨   苛捐杂税 C.勇敢无畏   大显身手   歪风邪气 D.大义凛然   寒风凛洌   扶危济困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 ②多读书、读好书,高等教育肯定能提高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开阔人的视野,提升一个人的修养。 ③做一个有教养的人,比做一个有钱、有学历的人更重要。 ④当然,教养离不开文化。 ⑤可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不少,但表现出没教养的地方随处可见,我们是不是也该将培养有教养的国民作为一个奋斗目标。 A.④①③⑤② B.①④②⑤③ C.①③④②⑤ D.①②④⑤③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经调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原因是瑞海公司违规经营、违规储存危险货物以及安全管理极其混乱造成的。 B.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入境。 C.磁州瓷器工艺精湛,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D.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古诗名句默写。 (1)深林人不知,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韩愈《晚春》) (4)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 。(岑参《逢入京使》) (5)杜甫《望岳》中,全诗无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诗人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表达了诗人激荡的心境和开阔的眼界。 (6)杨绛先生走完了她一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安然辞世。她丰厚的文学遗产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正所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填写)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探究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在第一段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操? 2.“陶后鲜有闻”中的“陶”指谁?文中的“鲜”与哪个词语构成反义词? 3.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格? 4.“予独爱莲”中的“独”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5.“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表现了莲花什么特点? 6.作者把莲和牡丹对举,其用意是什么? 7.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图富贵,他追求什么? 8.作者以莲自况,表现了他_______的生活态度,委婉地批判了_____________的世风。 9.文中的莲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10.作者写莲表白自己_____的生活态度,写菊表白自己_________的生活态度,写牡丹表白自己_______的生活态度。 1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3.用原文语句回答。 莲象征什么?______。文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随俗浮沉,又庄重、质朴,不孤高自许、哗众取宠(或表现莲的高洁,概括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高贵品德和坚贞操守)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高度概括莲高贵品质的句子(点明中心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 15.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或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写君子行为方正,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6.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17.“世人甚爱牡丹”,这是因为牡丹是:____________;“予独爱莲”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 18.“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____________。 19.请在文中找出一句骈句。____________ 20.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本文用____和____来衬托莲,其中菊花属于_____,牡丹属于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村槐 ①故乡的村头,有一棵树冠巨大苍虬蓊郁的槐树。躯干不高,却有几搂粗细。就是在我离家之后这些年,也走了不少地方,所见的槐树,还很少有可以同故乡村槐媲美的。每行走于山野,或读书于窗下,凡触得一个“槐”字,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荫所抱了。 ②村槐掩映的场院,曾经是我童年欢乐的世界。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他总是笑笑的,寻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起先把套绳挽成一团儿,牵住一头;然后侧身用胳膊划一个有力的弧线,绳团便高高飞向横着的树股;最后,打了结,绑了一截棍儿,就可以荡飞了。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念叨着《送马马》的山歌。渐渐,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嫩绿的叶片泛着春阳,像无数欢乐的眼睛。我只觉得自己长了羽毛,像槐树上筑巢的鸟儿似的,飞过了绿的云团,看见远处的山了。我低头见祖父伫候在秋千下,那神色是夸我荡飞得高呢,还是担心我摔下?他两只手总微微前伸,像要随时接住掉下来的我似的。其实,我不正是在槐树伸出的胳膊上悠荡,栖在故乡的怀抱里吗? ③尔后,在熏风雨里,嫩绿的叶片即深浓得呈青绿色了。傍晚,枝枝梢梢,暴出了淡黄的槐米,米粒似地浮荡着繁星的海。那浓烈的有点清苦味的芬芳,简直使整个故乡都沉浸在春夜的微醺之中,清晨,被风摇落的花瓣,在场院里软柔柔地铺了一层。我和小伙伴们,赤脚欢跑在这花的暖床上,追逐着,打着滚,直裹一身槐香。又把花瓣用手掬在一起,积成一座座小的香山;或者学着祖父在山地里点种,把花瓣一撮撮种下,希冀故乡有一个美丽如花的丰年。 ④自从我背上干粮到十里外的镇上念书,那如花的童年便流逝了。为了换得课本和铅笔,我不得不在星期天到山野里去采药。听说槐树的荚果、种子,还有槐花,也都是药材,就一年两季守着村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那么灰暗、粗糙的树皮,那么巨大的树冠,慷慨地赐予我和小伙伴们多少花和果!尽管用它做药材卖是极廉价的,却也给了它的孩子们多少生活的滋养!古槐开的花虽然很香,可结的果实却十分苦涩。祖父说,槐果虽然味苦,却不但可以入药,还能够酒呢! ⑤待我重返故乡,已经是几年之后了。我伫立于村槐下,沐浴着纷纷扬扬的槐花,深情中有一种沉重感。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在我眼前,儿时缚过秋千的树股似在抖动了,绿叶间又似乎垂满了圆筒状的荚果。我记着祖父的话,品着槐香,是清苦的药味呢,还是微醺的酒香?村槐在风雨里,在四季交替中,经历了多少年月?听祖父讲过,是先人捡的野槐栽的,很是远久,可惜不能向祖父仔细问及树的年龄了。一阵芬芳从清风中扑来,直沁肺腑,依旧是儿时记忆里那股浓烈、美丽。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虬劲地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山塬的土地。正是它对山塬的挚情,才可以有一个年年度度把花和果如此奉献给人间的壮举!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双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著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⑥我如此地思恋着故乡的村槐。曾伴我长大的槐树,也一定知道我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在这又一度春深的季节。 1.这篇文章的叙事线索是(       ) A.思乡 B.村槐 C.祖父 D.长大 2.文章按什么顺序展开叙述?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所叙述的三件往事。 3.文章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能否去掉?为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 4.扎根山塬,挚情奉献,这是村槐和祖父的共同特征。品读第⑤段,找出两处写村槐和祖父有共同特征的文字,写在下面。 5.品读这篇文章,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列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展现的画面。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陋室铭》的作者______,字______,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_,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七、作文(共40分) 记忆中的一些事,就像颗颗晶莹的珍珠,亲人的呵护是记忆中的珍珠,老师的教诲是记忆中的珍珠,同学的鼓励是记忆中的珍珠……些珍珠散落在我们过往的生活中,希望你能把那些难忘而珍贵的往事,从记忆中“捡拾”出来。 请以“捡拾记忆中的珍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学校、姓名;②抒发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③字数在600 字左右;④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