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保山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模拟题

举报
资源描述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阅卷人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A卷(共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眩耀        称职(chèng)        愚蠢        分外美观(fèn) B.现款        妥当(tuǒ)            御聘        钦差大臣(qīn) C.狡猾        滑稽(qǐ)             嚼士        骇人听闻(hài) D.勋章        圈定(juàn)          头衔        随声附和(hé)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凌乱   臭椿   遥不可即 B.挪动   悬崖   犹豫不抉 C.暮色   抽噎   小心翼翼 D.骄傲   晕炫   惊慌失措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父母对儿女从来都是慷慨无私的,但并不代表你可以无限制地索取。 B.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初三的同学却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C.此地由一块不毛之地,变成了瓜果飘香、生态环保的“绿洲”,吸引了窗内外众多观摩团前来“取经”。 D.近日,一男子在地铁抢夺他人财物,警方刨根问底,4天后将其抓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岁月中,齐鲁大地叱咤风云的政治家、博学睿智的科学家不断涌现。 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C.出版社在出版创新方面进行了成功尝试,取得突破性进展不在少数。 D.学校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治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罪。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5、默写。 (1)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 (2)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 (3)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 (4)_______,尚思为国戍轮台。 (5)写出借月亮来表达思念家乡或思念亲人的诗句一句。(上下句)(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甲】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乙】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丙】 孤①始举孝廉②,年少,自以本非岩穴③知名之士,恐为海内人之所见凡愚,欲为一郡守,好作政教,以建立名誉,使世士明知之: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④,平心选举,违迕⑤诸常侍。以为强豪所忿,恐致家祸,故以病还。 ①孤:古代王侯自谦之称。曹操当时任丞相,封武平侯,故此自称。②孝廉:举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③岩穴:这里指名士隐居之处。④除残去秽:指去除残暴的官吏、污浊的政治和愚昧的习俗。⑤违迕:触犯,得罪。 1.【甲】诗的作者曹操,【乙】文的作者_______(人名),他们都是_______时期的人。 2.解释文中加点词。 东临碣石 遂许先帝以驱驰 3.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 苟全性命于乱世。 4.对【丙】文中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出了曹操希望担任郡守的远大志向和作为。 B.写出了曹操担任郡守之后,希望能有所作为。 C.写出了曹操希望担任郡守之后能够有所作为。 D.写出了曹操希望凭借郡守的权力而闻名天下。 5.下列对以上诗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描写了山岛的高峻与大海的广阔的特点。 B.【乙】文写出了作者的身世和21年的痛苦经历。 C.【丙】文通过叙述往昔的作为,表达了悔恨之情。 D.【甲】诗最后两句与这首诗歌内容没有任何关系。 6.【甲】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志向,这在【丙】文____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____”句子也有所体现:【乙】文中“先帝”是指________________,作者追叙往事,意在表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感。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①闻先生性格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后改为西南联合大学),在长沙少驻,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闻先生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犹贤博弈斋”。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一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我在西南联大读书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古代神话、唐诗。 ④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用毛边纸特制的。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就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⑤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不单是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画出伏义、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摁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⑥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绘画联系起来。讲李贺,同时讲到点画派,说点画看起来只是不同颜色的点,这些点似乎不相连属,但凝视之,则可感觉到点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讲唐诗,必须本人既是诗人,也是画家,有谁能办到?闻先生讲唐诗的妙悟,应该记录下来。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说比我高一届的同学郑临川记录了,而且整理成一.本《闻一多先生说唐诗》,出版了,这是大好事。 ⑦我颇具歪才,善胡诌,闻先生很欣赏我。我曾替一个比我低一届的同学代笔写一篇关于李贺的读书报告——西南联大一般课程都不考试,只于学期终了时交一篇读书报告即可给学分。闻先生看了这篇读书报告后,对那位同学说:“你的报告写得很好,比汪曾祺写得还好!”其实我写李贺,只写了一点:别人的诗都是画在白底子上的画,李贺的诗是画在黑底子上的画,故颜色特别浓烈。这也是西南联大许多教授对学生鉴别的标准:不怕新,不怕怪,而不尚平庸,不喜欢人云亦云,只抄书,无创见。 (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说“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这里所表达的闻先生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 2.文章第①段和第②段用了两个事例来体现“闻先生性格坚毅”,请简要概括这两个事例。 事例一: 事例二: 3.文章为了突出闻一多上课的风采,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4.汪曾棋为同学代笔写的读书报告为什么会受到闻一多的赞赏? 5.本文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哪些特点?(答出三点即可) 五、诗歌鉴赏(共5分) 阅读下列古诗词,回答问题。 【甲】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下列关于这两首诗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甲】词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 B.【甲】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 C.【乙】诗中首句写“杨花落尽”和“子规啼”,点明时令,融情于景,为后面的抒情作了铺垫。 D.【乙】诗中第二句的“过五溪”三字看似平淡,其实是写出了龙标的荒远和李白对友人的同情。 2.【甲】词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词里最好的一首,《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你认为这首词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3.【甲】词与【乙】诗都以明月寄情,这两首诗词,分别以明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六、语言表达(共10分) 本文作者________,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作家,被授予“ ___________ ”的称号。小说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七、作文(共40分) 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着一个快乐而难忘的童年。在我们童年的成长之路里,有大方洒脱不求回报的快乐,有帮助同学不断进步的快乐,有……正是这些快乐,伴随着我的成长之路,使我的童年多姿多彩! 请以“多彩的童年生活”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