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省汉中市洋县谢村智果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陕西省汉中市洋县谢村智果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生物的某些变异可通过细胞分裂某一时期染色体的行为来识别。甲、乙两模式图分虽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环形圈”、“十字形结构”现象,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种变异类型分别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基因重组 B.甲图是由于个别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改变的结果 C.甲、乙两图常出现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与DNA数之比为1:2 D.乙图是由于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的结果 参考答案: C 2. 经调査在某一种群内AA的基因型频率为40%,Aa的基因型频率为60%,aa基因型(基因致死型)的频率为0,那么随机交配繁殖一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A的基因型频率占49/91 B. Aa的基因型频率占42/100 C. 自然选择过程直接作用于个体的基因型 D. 该种群未发生进化 参考答案: A .........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首先能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出A和a的基因频率,其次再根据基因频率计算出子代的基因型频率,切记随机交配后代中,一般基因频率不变。 3. 甲状腺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器官,除了分泌甲状腺激素外还可以分泌降钙素来调节血钙浓度。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酪氨酸(C9H11O3N)可用来合成甲状腺激素,此外,合成甲状腺激素还需________离子作为原料。当人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以促进糖类和脂肪等物质的_________来增加产热。 (2)当人体血钙浓度高于正常值,降钙素可通过下列途径中的_____(填数字)来降低血钙浓度。①使血钙向骨转移,促进骨中钙盐的沉积 ②使骨中钙盐分解,向血钙转移 ③抑制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④促进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  通过上述过程使血钙浓度下降,引起降钙素分泌量________,此过程调节血钙浓度的机制属于_________调节。 (3)人体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某种抗体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结合,从而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该疾病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碘     (2). 氧化分解    (3). ①③    (4). 减少    (5). (负)反馈    (6).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    (7). 自身免疫病 【分析】 甲状腺分泌两种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素和三碘甲腺原氨酸,人体内只有这两种激素含碘,T3比T4少一个碘原子,饮食中缺碘可引起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状腺激素(T3、T4)的作用遍及全身所有的器官,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物质代谢与能量转换,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还有促进骨骼成熟作用,也是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所不可缺少的。 【详解】(1)合成甲状腺激素除了需要酪氨酸,还需碘离子作为原料。当人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以促进糖类和脂肪等物质的氧化分解来增加产热。 (2)分析可知,①③途径可使血钙浓度降低,②④途径会使血钙升高,因此当人体血钙浓度高于正常值,降钙素可通过①③途径来降低血钙浓度,引起降钙素分泌量减少,此过程属于负反馈调节。 (3)人体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某种抗体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的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并发挥作用,导致甲状腺细胞持续的分泌甲状腺激素,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该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点睛】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内容,综合考查了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免疫失调等相关知识。 4. 水对生物体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细胞内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越大,代谢强度就越大,抗性也越大 B.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中心体均可产生水 C. 相同质量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彻底氧化分解时生成水最多的是糖类 D.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升高温度,结合水可转化为自由水 参考答案: D 5.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在细菌中DNA的复制只发生在拟核    ②不同组织细胞中可能有相同的基因进行表达    ③不同核糖体中可能翻译出相同的多肽    ④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的tRNA由3个核糖核苷酸组成    ⑤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所表达的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参考答案: B 6. 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部分结构的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物质A表示蛋白质,物质B表示磷脂 B.E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抗体的分泌体现了E的选择透过性 D.完成③、④、⑤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   参考答案: C   7.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均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提高了有氧呼吸的效率 C.没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中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简单 D.蓝藻有丝分裂所需能量来自呼吸作用产生的ATP 参考答案: B 细胞间传递信息的分子不都在核糖体上合成,如神经细胞分泌的神经递质就不在核糖体上合成,A错误;线粒体内膜折叠成嵴会增大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所需酶的附着位点,所以提高了有氧呼吸的效率,B正确;蛋白质的空间结构的形成并不是在高尔基体上,所以蛋白质空间结构简单与否与高尔基体的有无无关,C错误;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没有有丝分裂这种增殖方式,D错误。 8. 现用体重等方面大体相同的三组兔子进行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兔子的体内,然后,定时测定兔子甲状腺的放射量。4天后,分别注射: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②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③生理盐水。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则A、B、C分别表示注射的是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加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的放射量最高,加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的放射量最低,注射生理盐水,维持甲状腺激素原有的释放速度,甲状腺放射量下降的速率不变。 9. 某同学制作一DNA分子片段模型,现准备了10个碱基A塑料片,8个碱基T塑料片,40个脱氧核糖和磷酸的塑料片,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材料,还需准备碱基C塑料片数目是 A.8                B.12             C.16               D.24 参考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DNA分子的结构。DNA分子是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其中碱基通过氢键相连,在碱基配对时,A=T,G=C。题目中只有8个T,即A+T=16,故G+C=24.得C=12. 错题分析:错选本题的原因在于不能熟练运用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错选C原因在于没有考虑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0. 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参考答案: D 11. 某生态系统中,镉在沿着食物链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生物富集作用。该生态系统有甲、乙、丙、丁四个营养级,各营养级所积累的镉的相对浓度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上述四个营养级可以构成食物网 B. 四个营养级中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丙 C. 镉不属于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D. 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 参考答案: C 图示不同的营养级的生物可以构成食物网,A正确;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某些有害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因此图中含有镉的量越多,营养级越高,则丙所处的营养级最高, B正确;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镉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C错误;根据图示柱形图可知,丁的镉含量最低,说明其所处的营养级最低,则其固定的能量最多,由于能量是单向传递、逐级递减的,因此四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值的关系可表示为丁>甲+乙+丙,D正确。 12. 如图实验装置(单糖可通过半透膜),先在漏斗中加入蔗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静止,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列坐标中,Y轴表示“漏斗内外液面高度差”,下列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整体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考点】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分析】据图分析,该装置具有半透膜,而漏斗内外溶液存在浓度差,能发生渗透作用,即水分子能通过半透膜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使得漏斗内液面上升. 【解答】解:倒置的长颈漏斗加入的是蔗糖溶液,而烧杯内为蒸馏水,存在浓度差,发生渗透作用,而水分子向漏斗内部扩散较多,则漏斗内液面上升;一段时间后,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将蔗糖水解成单糖,摩尔浓度增大,使得液面继续上升,后随着单糖逐渐进入烧杯,而使得漏斗内溶液浓度下降,液面下降.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渗透装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水分的总体运输方向是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考查了学生分析图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下列关于人体糖类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肌糖原能被淀粉酶分解为葡萄糖 B.氨基酸的合成常常伴随着糖类的分解 C.所有糖类在细胞中的作用都是为细胞供能 D.糖类可经代谢转变为高能物质ATP 参考答案: B A、酶具有专一性,淀粉酶不能水解肌糖原形成葡萄糖,A错误; B、氨基酸的合成过程是耗能过程,需要消耗ATP水解释放的能量,ATP中的能量来源是糖类的氧化分解,B正确; C、有些糖类不能为细胞供能,例如纤维素,纤维素为植物多糖,构成植物细胞壁的成分,不能供能,C错误; D、糖类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供给ADP和磷酸合成ATP,糖类物质不能转变为ATP,D错误. 14. 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物质D比正常细胞少     B.若是线粒体膜,则b、c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     C.若是肝脏细胞膜,则有氧呼吸酶以d方式分泌     D.若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则甘油以b方式进入细胞 参考答案: C 15. 左图表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 B.②是遗传物质贮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控制中心 C.核膜由三层磷脂分子组成,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D.只有在真核细胞中,使用电子显微镜才可以看到此图所示的结构 参考答案: D 16.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B. 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C. 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        D. 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 参考答案: C 17. 右图是一个生态系统内成分的相互关系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字母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中,e为三级消费者,f为分解者, 可以用取样调查的方法测定b的种群密度     B.如果大量捕杀e,则d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多后减少 C.由于长期使用DDT,c类群产生了对DDT的抗药性,c类群抗药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变异的结果 D.若b产生60mol氧气,则流入c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