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度上期期末学生学业质量监测 九年级 数学试题 注意事项: 1.全卷分A卷和B卷,A卷满分100分,B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考生使用答题卡作答 3.在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4.答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5.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6.保持答题卡面清洁,不得折叠、污染、破损等. A 卷(共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方程x2=4的解是(  ) A. x=2 B. x=﹣2 C. x=±2 D. 没有实数根 【答案】C 【解析】 【分析】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即可. 【详解】解:∵x2=4, ∴x=±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直接开平方法:形如ax2+c=0(a≠0)的方程可变形为x2=-,当a、c异号时,可利用直接开平方法求解. 2. 如图,在矩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O,若,则的长为(  ) A. 3 B. 4 C. 5 D. 6 【答案】D 【解析】 【分析】因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已知,则,又,故可求. 【详解】解:∵是矩形, ∴,, 又∵, ∴,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对角线相等的性质,属于矩形的基本性质,比较简单. 3.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  ). A. 一、三象限 B. 二、四象限 C. 一、二象限 D. 二、三象限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得出,进而即可求解. 【详解】解:∵反比例函数中,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掌握,函数图象在第一、三象限是解题的关键. 4. 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从上边看得到的图形是俯视图,可得答案. 【详解】解:从上面看,只有一行,有两个正方形,即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简单几何组合体的三视图,熟知三视图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5. 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田亩比类乘除算法》中有这样一道题:“直田积八百六十四步,只云阔不及长一十二步,问阔及长各几步?”意思是:一块矩形田地的面积为864平方步,只知道它的宽比长少12步,问它的长和宽各多少步?设这块田地的宽为x步,则所列的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矩形的宽及长与宽之间的关系可得出矩形的长为步,再利用矩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此题得解. 【详解】解:∵矩形的宽为x步,且宽比长少12步, ∴矩形的长为步. 依题意,得:.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以及数学常识,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二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6. 从一定的高度任意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的次数很大时,落下后,正面朝上的频率最有可能接近的数值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频率估计概率,随机事件概率进行判断即可求解. 【详解】解∶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的概率为,当抛掷的次数很大时,频率会稳定在概率的周围波动, ∴落下后,正面朝上的频率稳定在的周围波动, ∴正面朝上的频率最有可能接近的数值为,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频率的稳定性,大量重复实验时,事件发生的频率在某个固定数左右摆动,并且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根据这个频率稳定性定理, 可以用频率的集中趋势来估计概率,这个固定的近似值就是这个事件的概率,熟记频率的稳定性是解题的关键. 7. 如图,已知和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的面积为4,则的面积为(  ) A. 6 B. 10 C. 25 D. 12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求出位似比,根据相似比等于位似比,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出的面积即可. 【详解】解:和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 ∴, ∴和相似,且相似比为:, ∴,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位似图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相似比等于位似比,是解题的关键. 8. 如图,直线与x轴相交于点A,与函数的图象交于点B,C,点B的横坐标是8,点C的横坐标是,则不等式组的解集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直接得出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 【详解】解:观察图象可得, 当时,直线位于轴的上方、函数图象的下方, 不等式组的解是.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交点问题,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9. 如果,那么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变形即可求解. 【详解】解:∵,即,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掌握比例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0. 若点,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填“>”或“<”).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即可解答. 【详解】解:的图象当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故,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1. 如图,,,,则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 【详解】解:∵, ∴, ∴,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相等,都等于相似比. 12.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得到,列式求解即可. 【详解】解:∵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解得:;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熟练掌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是解题的关键. 13. 如图,菱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按下列步骤作图: ①分别以点,为圆心,大于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的交点分别为点,; ②过点,作直线,交于点; ③连接.若,则菱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作图可得是的中点,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是的中点,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得出,根据菱形的性质即可得周长. 【详解】解:根据作图可知是的垂直平分线, ∴是的中点, ∵菱形的对角线,相交于点, ∴, ∴, ∵, ∴, ∴菱形的周长为, 故答案:.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线段垂直平分线,菱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掌握基本作图是解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48分) 14 (1)计算: (2)解方程:. 【答案】(1)(2) 【解析】 【分析】(1)根据实数运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2)运用配方法求解即可. 【详解】(1) ; (2) ∴. 【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的混合运算,解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实数的运算法则,正确解一元二次方程. 15. 某小队在探险过程途中发现一个深坑,小队人员为了测出坑深,采取如下方案:如图所示,在深坑左侧用观测仪从观测出发点A观测深坑底部P,且观测视线刚好经过深坑边缘点M,在深坑右侧用观测仪从观测出发点C观测深坑底部P,且观测视线恰好经过深坑边缘点N.(点E,B,M,N,D,F在同一水平线上) 已知:,观测仪高,观测仪高,,深坑宽度.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深坑深度多少米? 【答案】5.5 【解析】 【分析】过点P作PH⊥EF于点H,通过AB∥HP,CD∥HP,得到,从而得到,得到,,利用,1.6HP=17.6-2NH,从而求出HP的长度.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过点P作PH⊥EF于点H, ∵,PH⊥EF, ∴AB∥HP,CD∥HP, ∴, 又∵, ∴ ∵, ∴, 即, ∴, ∵ ∴, 即, ∴1.6HP=17.6-2NH, 将代入上式得:1.6HP=17.6-2×0.8HP, 化简得:3.2HP=17.6, 解得HP=5.5, 故答案:5.5.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关键是构造三角形相似. 16. 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学校举办“经典诵读”比赛,比赛题目分为“诗词之风”、“散文之韵”和“小说之趣”三组(依次记为A,B,C).彤彤和祺祺两名同学参加比赛,其中一名同学从三组题目中随机抽取一组,然后放回,另一名同学再随机抽取一组. (1)彤彤抽到A组题目的概率是______; (2)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彤彤和祺祺抽到相同题目的概率.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根据概率公式直接求概率即可; (2)先画出树状图,然后再根据概率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小问1详解】 解:彤彤抽到A组题目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小问2详解】 解: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如图所示: ∵共有9种等可能的情况,彤彤和祺祺抽到相同题目的情况数有3种, ∴彤彤和祺祺抽到相同题目的概率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概率公式,画树状图或列表法求概率,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或列出表格. 17. 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已知点A的纵坐标为6. (1)求k的值: (2)点P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点Q在x轴上,若以点A,B,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坐标. 【答案】(1)48; (2)见解析 【解析】 【分析】(1)将点A的坐标代入求得,再把点A的坐标代入求出; (2)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当是对角线时,由中点坐标公式得∶,即可求解;当是对角线时,同理可解. 【小问1详解】 解:设点, 把代入得, ,即点 把代入得, ; 【小问2详解】 解:∵与轴交于点, ∴, 由(1)知,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由点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设点, ∵,点的纵坐标为, ∴当是对角线时,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 解得,即点; 当是对角线时,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解得 ,此时点,,, 在一条直线上,应舍去; 当是对角线时,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解得 ,即点; 综上,点的坐标为或 .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利用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分类讨论思想求解是解题的关键. 18. 如图,在正方形中,,分别是其外角和的平分线,点E在射线上,点F在射线上,连接,,.已知. (1)求证:以线段,,为三边组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若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探究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3)当时,请求出的值. 【答案】(1)见解析 (2) (3) 【解析】 【分析】(1)过点作,并截止,连接,证明,,得到即为以线段,,为三边组成的三角形,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和角平分线平分角,求出,即可得证; (2)证明,得到,根据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进而求出,之间的数量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