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八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八一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而得到的化合物有 A.Al2S3           B.FeCl2        C.Cu2S           D.Mg3N2 参考答案: B 2. 下列关于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CO2、CH4、N2等均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 B.使用清洁能源是防止酸雨发生的重要措施之一 C.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经济的要求 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参考答案: A 略 3. 反应C(s)+H2O(g)?CO(g)+H2(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并达平衡.下列条件的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A.增加C(s)的量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C.升高体系温度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氩气使容器体积增大 参考答案: A 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分析:A、根据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固体量的增减不影响反应速率; B、体积缩小,反应体系中物质的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 C、升高体系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压强不变,充入氮气容器的体积变大,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减小. 解答:解:A、因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但是固体量的增减不影响反应速率,所以增加C(s)的量,反应速率不变,故A正确; B、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反应体系中物质的浓度增大,则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B错误; C、升高体系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故C错误; D、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容器的体积变大,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影响化学速率的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固体表面积,需要注意的是改变纯固体或液体的量,对反应速率无影响,压强改变必须引起浓度的改变才能引起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 4.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变质,常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B.不可用铝制餐具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食物 C.明矾可用于净水 D.为防止铁制品生锈,可以在铁制品的外层涂油漆或局部镀铜 参考答案: D 略 5. 某溶液中含有较多的Na2SO4和少量的 Fe2(SO4)3。若用该溶液制取芒硝(Na2SO4·10H2O),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加适量H2SO4溶液;②加金属钠;③结晶;④加过量NaOH;⑤加强热脱结晶水;⑥过滤。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②⑥③         B.④⑥①③       C.④⑥③⑤         D.②⑥①③⑤ 参考答案: B 略 6. 合成氨工业采用下列措施是为了使平衡正向移动而提高反应物转化率的是(  B  ) A.采用高温      B.采用高压       C.使用催化剂     D.以上均不对 参考答案: B 略 7. 用括号内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正确的是                 A.溴苯中的溴(苯)            B.溴乙烷中的乙醇(水) C.乙烷中的乙烯(酸性KMnO4溶液)     D.苯中的甲苯(溴水) 参考答案: B 略 8. 右图两个装置中,溶液体积均为200mL,开始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均为0.1mol/L,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导线上都通过了0.02mol e一,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①中Cu棒为阳极;在②中Cu棒为负极 B.电极上生成物质的质量:①<②                               C.电极反应式:①中阳极:4OH一一4e一= 2H2O+O2↑;  ②中负极:2H+ + 2e一= H2↑            D.溶液的pH:①不变;②增大 参考答案: D 略 9. 用括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各组中的少量杂质,最恰当的一组是:   A、苯中的苯酚(溴水)                 B、乙醇中的水(新制的氧化钙) C、苯酚中的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     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 参考答案: B 略 10. 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酱油中3-氯丙醇含量不超过。相对分子质量为94.5的氯丙醇(不含结构)共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参考答案: B 略 11. 下列关于甲醛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常温下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可制作福尔马林,用于漂白食品 C. 能发生银镜反应    D.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参考答案: B 常温下甲醛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正确;甲醛有毒,不能漂白食品,故B错误;甲醛含有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正确;甲醛能氧化为甲酸、能还原为甲醇,所以甲醛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 12. 下列反应中,属于消去反应的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D 略 13. 下列各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 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和水反应制丙醇       B. 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 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乙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       D. 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 参考答案: D 14. 能影响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c(H+)>c(OH-)的措施是 A.将水加热煮沸,测得pH=6         B.向纯水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 C.向水中加入NH4Cl固体            D.向水中加入Na2CO3固体 参考答案: C 15. 某饱和一元醇37克跟足金属钠充分反应,收集到5.6升标况下的氢气,此醇是(    )    A.C4H9OH            B.C3H7OH           C.C2H5OH           D.CH3OH 参考答案: A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不同强度的一元酸与足量镁反应时,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而反应速率不同,同时测定实验室条件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设计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该实验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Ⅰ.(1)配制浓度均为0.50 mol·L-1 H2SO4和H2C2O4溶液; (2)用__________量取10.00 mL 0.50mol·L-1 H2SO4和H2C2O4溶液分别加入两个锥形瓶中; (3)分别称取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并系于铜丝末端; (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在广口瓶中装满水,按图连接好装置; (5)将铜丝向下移动,使足量镁条浸入酸中(铜丝不能与酸接触),至反应完全,记录__________; (6)反应结束后,读取量筒中水的体积为y mL。 Ⅱ.请将上述步骤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密度为1.84 g·cm-3 98%的浓硫酸配制250 mL 0.50mol·L-1的H2SO4溶液,所需要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烧杯、玻璃棒、酸式滴定管。 (2)以下是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时必须包括的几个步骤:①使乙、丙中液面相平;②将装置冷却至室温;③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这三步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 (3)读取量筒内水的体积时,若丙中液面高于乙中液面,使乙、丙中液面相平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简述速率不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铜丝不能与酸接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Ⅰ.(2)酸式滴定管         (5)反应所需时间(2分) Ⅱ.(1)250 mL容量瓶 胶头滴管(2分) (2)②①③(2分) (3)将丙向下移动(2分) (4)氢离子浓度不同 (2分) 镁与铜易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干扰实验的测定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下图是Na、Cu、Si、H、C、N等元素单质的熔点高低的顺序,其中c、d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1)请写出上图中d单质对应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2)单质a、b、f对应的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1形成的分子中含                  个键,                  个键。 (3)a与b的元素形成的10电子中性分子X的空间构型为                  ;将X溶于水后的溶液滴入到含d元素高价离子的溶液中至过量,生成的含d元素离子的化学式为 ,其中X与d的高价离子之间以                 键组合。 参考答案: (1)1s22s22p63s23p63d104s1   (2)2  2    (3)三角锥形;[Cu(NH3)4]2+,配位键 18. 某小型化工厂生产皓矾(ZnSO4·7H2O)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已知:开始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到沉淀完全的pH范围分别为Fe(OH)3:2.7~3.7;Fe(OH)2:7.6~9.6;Zn(OH)2:5.7~8.0。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的试剂①应是________,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的试剂②,供选择使用的有:氨水、NaClO溶液、20% H2O2溶液、浓硫酸、浓硝酸等,应选用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入的试剂③是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Zn 将Cu2+、Fe3+、Fe2+等杂质离子除去;(2)20% H2O2溶液 H2O2作氧化剂,可将Fe2+氧化为Fe3+,且不引入其他杂质 (3)ZnO或Zn(OH)2,调节溶液的pH,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 解析:向溶液中加入Zn,发生反应:Cu2++Zn===Zn2++Cu、2Fe3++Zn===2Fe2++Zn2+,然后把Fe2+氧化成Fe3+,在选择氧化剂时,应使用H2O2,因为H2O2的还原产物为H2O,不引入杂质,然后通过调节溶液的pH值,使Fe3+水解生成Fe(OH)3沉淀而除去。 19.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平衡,已知在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 NH3+H2O  NH3·H2O   NH+OH-         (1)向氨水中加入MgCl2固体时,平衡向______移动,OH-的浓度_____,NH4+的浓度_______。 (2)向氨水中加入浓盐酸,平衡向______移动; (3)向浓氨水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_____移动,此时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