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单县蔡堂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蔡堂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1997年,某报报道,东北某人已经研究出可在水中加入催化剂,利用水制成汽油,并可大量投入使用。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A.成本低,可节约能源                B.它是一条致富的好出路 C.它不符合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D.该报道是真实的 参考答案: C 2. 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丁达尔效应是鉴别胶体和溶液的物理方法 B. 电泳实验说明某些胶体粒子带有电荷 C. 豆腐的制作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D.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制得氢氧化铁胶体 参考答案: D 【详解】A.丁达尔效应是胶粒对可见光的一种漫反射现象,属于物理变化,而溶液不具有此现象,故A说法正确; B.因某些胶体粒子带有电荷,故在电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定向移动,故B说法正确; C.豆浆属于液溶胶,通过“点卤”(加入电解质)可使之发生聚沉而制得豆腐,故豆腐的制作与胶体的性质有关,C说法正确; D.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氢氧化铁的沉淀,一般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加到沸水中,持续加热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即得氢氧化铁胶体,故D说法错误; 答案选D。 3. 下列转化不属于煤或石油的综合利用的是 A. 将煤干馏制得煤焦油和焦炭    B. 在一定条件下将煤与氢气转化为液体燃料 C. 将煤变为煤饼作燃料    D. 将石油裂解制得乙烯等化工原料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煤的综合利用有:干馏、气化、液化;石油的综合利用有分馏、裂化与裂解等。 A、将煤干馏制得煤焦油和焦炭是煤的综合利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在一定条件下将煤与氢气转化为液体燃料是煤的液化,属于煤的综合利用,故B不符合题意; C、将煤变为煤饼作燃料不是煤的综合利用,故C正确; D、将石油裂解制得乙烯等化工原料是石油的综合利用,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 点评:该题是常识性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试题紧扣教材基础,侧重对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平时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4. 下列反应当反应物用量不同时,产物可能不同的是(  ) A.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钙反应    B.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 C. 单质硫与氧气反应    D. 铁粉与氯气反应 参考答案: A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钙反应,若氢氧化钠少量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碳酸氢钠,若氢氧化钠过量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碳酸钠,故A正确;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只能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故B错误;单质硫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二氧化硫,故C错误;铁粉与氯气反应只能生成氯化铁,故D错误。 5. 盐酸与铝粉反应时,下列措施能使最初的反应速率明显加快的是   A.加入少量NaCl固体             B.盐酸的用量增加一倍   C.盐酸的用量减半,浓度加倍      D.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许铜粉 参考答案: CD 略 6. 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调味品。下列性质可证明氯化钠中一定存在 离子键的是 A.具有较高的熔点 B.熔融状态能导电 C.水溶液能导电 D.常温下能溶于水 参考答案: B 7. 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若经 2 s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 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s-1 ② 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s-1 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70%  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1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参考答案: B 略 8. a、b、c、d、e是同周期的五种元素,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显碱性,且碱性 b>a,c和d的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d>c,五种元素的原子得失电子后所形成的简单离子中,e的离子半径最小,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b、a、e、d、c             B.e、d、a、b、c  C.a、b、d、c、e              D.c、d、e、a、b 参考答案: A 9. 在一定条件下,NO跟NH3可以发生反应:6NO+4NH3=5N2+6H2O,该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元素的质量比是(    )。 A.3:2    B.2:1    C.1:1    D.2:3 参考答案: D 略 10. 反应4A(s)+3B(g)=2C(g)+D(g),2 min内B的浓度减少0.6 mol·L-1,对此反应速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A. v(A)=0.4 mol·L-1·min-1 B. 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之比为3∶2∶1 C. 在2 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为0.3 mol·L-1·min-1 D. 在这2 min内B和C两物质浓度都是逐渐减小的 参考答案: B 【分析】 根据v=△c/△t计算v(B),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C)、判断v(B)与v(D)关系,A是固体,不能利用该方法表示反应速率。 【详解】A项、A是固体,不能用该方法表示反应速率,故A错误; B项、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的值之比为3∶2∶1,故B正确; C项、在2min内,B的浓度减少0.6mol/L,则v(B)=0.6mol/L/2min=0.3mol/(L?min),该速率为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不是某时刻的即时速率,故C错误; D项、在这2 min内,反应物B的浓度逐渐减小,生成物C的浓度逐渐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与计算,注意化学反应速率为平均速率,不是瞬时速率,注意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是解答关键。   11.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 元素代号 X Y Z W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主要化合价 +2 +3 +5、+3、-3 -2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X、Y元素的金属性X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