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数英物化五科试卷(PDF版含答案)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2022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四川省成都市中考语文真题A A 卷卷(共共 100100 分分)第第 I I 卷卷(选择题选择题,共共 2424 分分)一、一、基基础知识础知识(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分,共共 1212 分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丘壑(h)呢喃(nn)目不窥园(ku)B.喷薄(b)薪金(xn)草长莺飞(zhng)C.悄然(qio)抖擞(su)刨根问底(po)D.主宰(zi)空旷(kung)语无伦次(ln)2.下列语句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才,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B.手扒在这儿,脚踩在那儿,我的心在瘦弱的胸腔中砰砰地跳动,我努力往上爬着。C.规划职业生涯,使事业和人生呈现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精神小屋坚固优雅的要诀。D.大雁低低地在沼泽和草地上空曲折地穿行,向每个刚刚熔化的水洼和池塘问好。3.下面语段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022 年 5 月 4 日次展,中国科考队向着珠峰峰顶提进。科考设备沉重,天气瞬息万变,高海拔造成缺氧困难络绎不绝。但是科考队员们胸有成竹,不惧困难,最终在人迹罕至的峰顶圆满完成了综合科考任务。A.瞬息万变B.络绎不绝C.胸有成竹D.人迹罕至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推出线上游览活动,让无法亲临现场的人也能“走进”武侯祠。B.随着返回舱 4 月 16 日成功着陆,意味着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C.北京 2022 年冬奥会的冰雪比赛项目,有滑雪、冰球等 7 个大项 109 个小项组成。D.劳动课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有利于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每小题 3 3 分分,共共 1212 分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 58 题。甲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可以调素琴素:不加装饰的B.无案牍之劳形形:形体、躯体C.百里奚举于市市:集市D.衡于虑衡:平衡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A.有仙则名思而不学则殆B.何陋之有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舜发于畎亩之中所恶有甚于死者D.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鸣之而不能通其意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A.(通过这些)来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曾增加他的才干。B.因此,感动(他的)内心,容忍(他的)性格,增加他的才干。C.因此,使(他的)内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曾增加他的才干。D.(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内心受到晨撼,使(他的)性格坚忍,增加他的才干。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两文均明确表达中心。甲文明确提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乙文结尾点明中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B.两文均涉及人生处境。甲文写作者虽然身居陋室,但是不甘贫贱;乙文谈到了将担大任者须经受艰难处境的磨炼。C.两文均有举例。甲文举“诸葛庐“子云亭”类比“陋室”,乙文用六个历史人物的事例证明人才造就于艰苦环境。D.两文语言特色鲜明。甲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和谐;乙文使用不少排比句,气势充沛,雄辩有力。第第卷卷(非选择题,共非选择题,共 7676 分分)三、默写三、默写(共共 6 6 分分)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6 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 分)山川之美,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小园几许,_。(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2)请在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赵师秀的约客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 分)答:_四、现代文阅读四、现代文阅读(共共 1010 分分)阅读下面文章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完成 10-1210-12 题。题。甲甲传统节日知多少传统节日知多少“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欢快民谣,唱的是习俗丰富的端午。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很多,除了端午节,还有元宵节、花朝节、上巳节、清明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的习俗也很丰富。元宵节吃汤圆,猜灯谜,赏花灯。清明节祭先祖,放风筝,荡秋千。二月十二花朝节,民间有“贯红”之俗,文人雅士会相聚饮酒,赋诗唱和。三月三上巳节,人们以香草沐浴,与亲友携游丰富的习俗让传统节日成为古往今来人们共同的期盼。作为祭祀、天文、术数、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的载体,传统节日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如灼灼夺目的明珠,闪耀着迷人的光彩。除夕烹鱼,寓意年年有余。上巳沐浴,祈愿身体安康。重阳登高,怀想亲朋故交。中秋赏月,更是构筑了文人墨客的精神家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传统节日体现了先民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和敬畏,是千百年来人们哀乐祈愿等情感的仪式化表达。(摘自中国风俗大辞典),有删改)乙乙小议传统节日的小议传统节日的“打开打开”方式方式“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插艾,吃粽,赛龙舟,这些是中国人千百年来的端午活动。如今它们正以新的方式进入人们的生活。2021 年河南卫视的晚会端午奇妙游,以“网剧+网综”的形式,串联祈龙舟祭等节目,将端午祈福、赛龙舟等习俗鲜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近年来,不少传统节日都有了新的“打开”方式,如春节集五福、中秋新诗会。值得一提的是,因“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回答了 2000多年前屈原的“天问”,一些地方还举办了端午航天展。新的过节方式提高了参与度,增强了体验感。人们纷纷感慨:“传统节日有魅力,过节这么有意思!爱了,爱了!”然而,仅仅是形式新就够了吗?理解节日内涵、弘扬节日文化才是根本。如此,才有助于深度融入传统节日,深刻理解民族文化,从而更有效地建立文化自信。端午奇妙游做了好的尝试,它的开场舞祈,舞者拂袖起舞,拨裙回转,使人仿佛回到了古人端午祈福的场景,感受那些美好的向往。龙舟祭则再现了端午祭祀盛景,让人们在此情境中追思先哲,体悟爱国为民的伟大精神。吃吃粽子,穿穿汉服,只是形式。传统节日的“打开”,如不追根潮源,理解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情不知所起”,自然也就谈不上“一往而深”。(摘自人民网等,有删改)10.传统节日受到喜爱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两文内容,分点概括。(3 分)答:11.甲乙两文开头都引用端午民谣,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4 分)答:12.下面这句话作为结尾段,更适合放入甲乙两文中的哪一篇?请作出判断并根据文章简要分析。(3 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漫漫历史长河里,散发着永恒的魅力。答:五、作文五、作文(60(60 分分)13.一个句子,使用不同的标点符号或者语气助词,往往表达不同的意思和情感。它们可能会引发你不同的感受,让你回想起不同的经历。比如:你来了。你来吗?你来啦!请在上面三个句子中任选句作为文章开头,独立成段,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60 分)要求:要有真情实感;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 600 字;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B B 卷卷(共共 5050 分分)一、诗歌鉴赏一、诗歌鉴赏(共共 4 4 分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 1-2 题。菩萨蛮菩萨蛮黄庭坚半烟半雨溪桥畔,渔翁醉着无人唤。疏懒意何长,春风花草香。江山如有待,此意陶潜解。问我去何之,君行到自知。(选自全宋词)1.词中说“问我去何之”,“我”最有可能去怎样的地方?请根据词意概括作答。(2 分)答:2.同是溪边渔者,本词中的“渔翁”与李白行路难(其一)中“闲来垂钓碧溪上”的垂钓者分别是怎样的人?请简要作答。(2 分)答:二、文言文阅读二、文言文阅读(共共 1212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35 题。刘海峰先生传刘海峰先生传清姚鼐刘海峰先生,名大櫆,字才甫,海峰其自号也。生而好学,读古人文章,即如其意而善效之。年二十余,入京师。当康熙末,方侍郎苞名大重于京师矣。见海峰,大奇之,语人曰:“如苞何足言耶?吾同里刘大樾,乃今世韩欧才也!”自是天下皆闻刘海峰。然自康熙至乾隆数十年,应顺天府试,两登副榜,终不得举。乾隆元年举博学鸿词,乾隆十五年举经学,皆不录用。朝官相知、提督学政者,率邀之幕中阅文。因历天下佳山水,为歌诗自发其意。年逾六十,乃得黟县教谕。又数年,去官归枞阳,不复出。卒,年八十三。先生少时,与鼐伯父姜坞先生最厚。鼐于乾隆四十年自京师归,屡见之于枞阳。先生伟躯,巨髯,能以拳入口,嗜酒,谐谑,与人易良无不尽。尝谓鼐:“吾与汝再世交矣!”天下言文章者,必首方侍郎。方侍郎少时尝作诗以视海宁查侍郎慎行,查侍郎曰:君诗不能佳,徒夺为文力,不如专为文。”方侍郎从之,终身未尝作诗。至海峰则文与诗并极其力,能包括古人之异体镕以成其体,雄豪奥秘,麾斥出之,岂非其才之绝出今古者哉!其文与诗皆有雕板,鼐欲稍删次之合为集,未就,乃次其传。(选自惜抱轩诗文集,有删节)注方侍郎苞:方苞。其官至礼部右传郎。韩欧:韩愈、欧阳修。博学鸿词;科举考试的一种科目。教谕:县学教官。海宁:地名。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出代表该选项的字母)(2 分)A.即知其意而善效之效:模仿B.方侍郎苞名大重于京师矣名:名望,名声C.尝作诗以视海宁查侍郎慎行视:同“示”,给看D.徒夺为文力夺:改变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 分)(1)因历天下佳山水,为歌诗自发其意。(3 分)译文:(2)鼐欲稍删次之合为集,未就,乃次其传。(3 分)译文:5 作者给刘海峰作传,为什么用不少笔墨写方苞?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 分)答:6.作者给刘海峰作传,为什么用不少笔墨写方苞?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 分)答:三、现代文阅读三、现代文阅读(共共 2222 分分)(一)名阅读(4 分)6.同是离开潜艇到海底,尼摩船长等人到珊瑚王国和亚特兰蒂斯,目的有何不同?请结合你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简要作答。(2 分)答:7.下面是某位同学读 傅雷家书 所作的要点概括,哪一项与傅雷对儿子的要求不一致?请结合你的阅读,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2 分)A.与人交往要追求自然率性,拘于礼节则会关系疏离。B.身处国外要常思国家荣辱,忘记人民则会辜负深情。C.学习艺术要力求精益求精,骄傲自满则会止步不前。答:(二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18(18 分分)阅读下面的文章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完成 811811 题。题。桂湖中桂湖中肖复兴桂湖在成都之北,湖面开阔,号称“川西第一湖”。桂湖,相传是杨升庵年轻时在湖边遍植桂花树而得名,又有说桂湖是杨升庵的读书处,也有人说是他的故居。当然,这样的传说,本不必较真。当年,湖是官湖,并不是杨家的私家花园,杨升庵中第入仕之前,怎么可以有权跑进湖中遍植桂花树?他家那时候在城里的状元巷(这个名字也是因为杨升庵中了状元后改的),离着湖还有段距离,他可以跑到湖边来玩,也可以到这里读书,怎么可以绕湖沿堤种植一圈桂花树?其实,任何传说都表达着百姓心中对历史对人物的评判尺度,是人们代代口口相传中渗透进来的感情。杨升庵是四川是成都更是新都人的骄傲。在明代,四川仅出过他一个状元。自然,杨升庵值得人们为之骄傲。杨升庵不仅成为明代著名的文学家,还曾经在京为官时刚正不阿,因直言犯谏,而遭受贬黜,乃至发配充军,最后客死他乡,如此颠沛流离的命运,自然更会博得人们的同情和敬重。这样两重原因,成都人让桂湖归属于杨升庵名下,并让他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