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大龙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安徽省宿州市大龙中学2022年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已知反应:①25℃、101 kPa时,2C(s)+O2(g)===2CO(g) ΔH=-221 kJ/mol;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 ΔH=-57.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碳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110.5 kJ/mol    B.反应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    D.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参考答案: A 略 2. 下列有机物中含有两个手性碳原子的是                         (    )       参考答案: B 略 3. 鲨鱼是世界上唯一不患癌症的动物,科学研究表明,鲨鱼体内含有一种角鲨烯,具有抗癌作用。已知角鲨烯分子有30个碳原子,其中有6个碳碳双键,且不含环状结构,则其分子式为 A.              B.        C.              D. 参考答案: D 略 4. 25℃时浓度都是1 mol·L-1的四种正盐溶液:AX、BX、AY、BY;AX的溶液pH=7且溶液中c(X-)=1 mol·L-1,BX的溶液pH=4,BY的溶液p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离平衡常数KBOH小于KHY            B.AY溶液的pH小于BY的pH  C.稀释相同倍数,溶液pH变化BX小于BY                        D.AY溶液的pH小于7 参考答案: A 5. 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 参考答案: B 略 6. 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A.2,2一二甲基丙醇和2一甲基丁醇        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一甲基丁烷和戊烷                     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参考答案: D 略 7. 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2 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Z为0.3mol/L B.Y2为0.4mol/L C.X2为0.2mol/L D.Z为0.4mol/L 参考答案: A 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 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 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 若反应逆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 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小于极限值,据此判断分析. 解答:解: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假定完全反应,则:              X2(气)+Y2(气)?2Z(气), 开始(mol/L):0.1 0.3 0.2 变化(mol/L):0.1 0.1 0.2 平衡(mol/L):0 0.2 0.4 若反应逆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假定完全反应,则: v             X2(气)+Y2(气)?2Z(气), 开始(mol/L):0.1 0.3 0.2 变化(mol/L):0.1 0.1 0.2 平衡(mol/L):0.2 0.4 0 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平衡时浓度范围为0<c(X2)<0.2,0.2<c(Y2)<0.4,0<c(Z)<0.4,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建立,关键是利用可逆反应的不完全性,运用极限假设法解答,难度不大 8. A、B、C均为短周期元素,A、B同周期, A、C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A2- 和C-,B2+ 和C-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C元素的最高正价为+7价           B.原子半径:A>B>C C.离子半径:A2->C->B2+         D.还原性:A2-<C- 参考答案: C 9. 把0.6 mol X气体和0.4 mol Y气体混合于2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nZ(g)+2W(g),5 min末已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01 mol·L-1·min-1,则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反应方程式中n的值是(  ) A.1   B.2   C.3   D.4 参考答案: A 10. 某原电池工作时总的反应为Zn+Cu2+===Zn2++Cu,该原电池的组成可能是   A.Zn为正极,Cu为负极,CuCl2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B.Cu为正极,Zn为负极,稀H2SO4作电解质溶液 C.Cu为正极,Zn为负极,CuSO4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D.Fe为正极,Zn为负极,CuCl2溶液作电解质溶液 参考答案: CD 略 1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 A.硬铝         B.黄铜          C.不锈钢        D.水银 参考答案: D 略 12. 在密闭容器中通入A、B两种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反应:2A(g)+B(g)2c(g),△H<0;达到平衡后,改变一个条件(X),下列量(Y)的变化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X Y A 再加入B B的转化率 B 再加入C A的体积分数 C 增大压强 A的转化率 D 升高温度 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参考答案: C 略 13. 纤维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为纤维状,其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有碳纤维、玻璃纤维等。下列对纤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玻璃在一定条件下拉成极细的丝,可用于纺织宇航服等,但其拉伸强度却接近高强度的钢的拉伸强度 B.玻璃纤维易断,不能用于纺织 C.碳纤维化学性能好,耐酸、碱腐蚀,有良好的耐低温性能 D.氧化铝、氧化硅、碳化硼等也可拉成纤维,作复合材料的增强体 参考答案: B 解析:玻璃本身是易碎的脆性材料,由它制成的玻璃纤维却异常柔软,具有很高的强度。 14. 将一定质量的Mg、Zn、Al混合物与足量稀H2SO4反应,生成H20.125mol,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A.2g           B.4g           C.8g           D.10g 参考答案: BC 15. 室温下,PH等于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则混合后溶液的PH值为 A.大于7或等于7     B. 小于7    C.   小于7或等于7       D.无法确定 参考答案: B 略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色谱分析法是现代分离实验技术中的一种,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两种有机色素A 与B混合在一起,经测定知A的极性比B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 用溶解过滤法,B不溶A溶于水 B. 用重结晶法,A在水中的溶解度比B大 C. 用蒸馏法,因为A的熔沸点高 D. 用纸层析法,丙酮为展开剂,下端为A,上端为B (2)纸层析法的原理是_________ A.萃取原理   B. 毛细现象  C. 蒸馏原理      D. 极性相似相溶原理    E.过滤 (3)在用纸层法进行层析操作时,为什么不能让滤纸上的试样点接触展开剂?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4分)现有下列4种物质:①NO ②SiO2③NH4NO3④Na2CO3,遇空气立即变成红棕色的是     (填序号,下同);光纤制品的基本原料是     ;焰色反应呈黄色的是     ;可用作化肥的是     . 参考答案: ①②④③ 试题分析:①NO不稳定,易被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为红棕色; ②SiO2是光导纤维主要成分,可以用来制备光导纤维;④Na2CO3,含有钠元素灼烧火焰呈黄色; ③NH4NO3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答案为:①②④③ 18. 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3H4O2,下图是A~H 间相互转化的关系图,其中F中含有一个七元环;H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已知: ①羟基与双键碳原子相连的醇不存在; ②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或多个羟基的多元醇不存在。      请根据以上信息填空:      ⑴指出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A→C                ;E→G                  。 ⑵写出A中含有官能团的结构简式:                                      。 ⑶写出C和F的结构简式:C                   ;F                      。 ⑷G 中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有            种。 ⑸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H                                                                ; B→D(第①步)                                                        ; E→G                                                                 。 参考答案:     略 19. 已知编号为①~⑧的短周期八种元素的某些性质如下表所示: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原子半径(10﹣10m) 0.74 1.60 1.52 1.10 0.99 1.86 0.75 0.82 最高或最低化合价   +2 +1 +5 +7 +1 +5 +3 ﹣2     ﹣3 ﹣1   ﹣3   请根据已学过的元素周期表的性质,确定以上8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并将元素的编号填入下表中: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2                 3                 参考答案: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2 ③   ⑧   ⑦ ①     3 ⑥ ②     ④   ⑤   解:短周期元素中,④⑦均有最高正价+5,处于VA则,原子半径④>⑦,故④处于第二周期、⑦处于第三周期;③⑥均有最高价+1,处于IA族,原子半径⑥>①>④,故①处于第二周期、⑥处于第三周期;⑤有+7、﹣1价,为Cl元素,处于第三周期ⅦA族;①有最低价﹣2,处于ⅥA族,原子半径小于Cl,故①为O元素,处于第二周期ⅥA族;②有最高价+2,处于ⅡA族,原子半径大于Li,故②为Mg,处于第三周期ⅡA族;⑧有最高价+3,处于ⅢA族,原子半径小于Cl,则⑧为B元素,处于第二周期ⅢA族,在周期表中: 族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