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安庆市麦元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2022年安徽省安庆市麦元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对于线粒体、叶绿体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成嵴扩大了线粒体内的膜面积 B.叶绿体基质中分布着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 C.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双层膜结构 D.线粒体和叶绿体基质中都含有DNA和RNA 参考答案: B 2. 下列对激素调控的描述中,是正确还是错误?(“+”表示正确,“-”表示错误)(   ) ①激素调控是通过改变细胞的代谢而发生效能的      ②激素调控的启动较慢,持续时间较长      ③人和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主要是通过激素调控来协调的      ④激素调控迅速而精确,反应时间短      A.-一++          B.++--          C.-+一+          D.+-+- 参考答案: B 3. 下列与植物自身激素调节无关的是(   ) A.二倍体幼苗诱导形成四倍体幼苗的过程   B.垂柳的枝条自然向下生长 C.番茄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D.棉花打顶后结出更多的棉桃 参考答案: A 4. 苹果含有微量元素锌,而锌是构成与记忆有关的蛋白质不可缺少的元素,儿童缺锌就会影响大脑的正常发育,因此,苹果又被称为记忆之果.这说明无机盐 (    ) A. 对维持酸碱平衡起重要作用          B. 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 对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 对调节细胞内渗透压有重要作用 参考答案: C 5. 下图1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图2表示细胞分裂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a、b、c表示染色体的是a,图2中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期的只有图甲 B.图l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2中的乙,图2中丙所示的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 C.图1中的数量关系由I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DNA复制;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2中的丙→乙过程 D.符合图1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某细胞名称是卵细胞。与图l中Ⅲ和Ⅳ对应的细胞内可能存在同源染色体 参考答案: D 6. 如图是一正常人接种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有关疫苗接种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接种不同的疫苗,具有使抗体甲产量增加的作用,使免疫反应加强 B.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增加抗体所需要的时间短 C.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非特异性免疫发挥功能,使体内产生大量抗体 D.疫苗接种追加第二剂后,第一剂残留的具专一性的抗体大量增生 参考答案: B 7. 研究人员调查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与时间的关系,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根据该曲线,为充分利用草鱼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应从哪一年进行捕捞,每年最多捕捞草鱼的量是多少 A.第三年 捕捞量为(K/2-O)   B.第四年 捕捞量为(n-K/2) C.第五年 捕捞量为(m-n)     D.第六年 捕捞量为(K-m) 参考答案: B 8. 在狗的下列各组细胞中,肯定都是有Y染色体的一组细胞是 A.初级精母细胞和雄狗神经细胞       B.次级精母细胞和受精卵 C.精子和神经元细胞                  D.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 参考答案: A 9. 图1和图2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的图像,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图4表示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图1和图2细胞中DNA分子数相同,但细胞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不同 B.图1和图2所示细胞均处于图3的BC时期,且图1细胞将进入图3所示DE时期 C.能发生基因重组的细胞有图2细胞、图3中BC时期的细胞、图4中b→c时期的细胞 D.有丝分裂的末期可用图4中a时期的数量关系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4中d时期的数量关系 参考答案: C 略 10. 果树整枝修剪和棉花的摘心,能提高产量。依据的原理是     A.减少其蒸腾作用,保持水分,使其代谢旺盛   B.减少营养器官的生长,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    C.破坏顶端优势,使其多产生侧枝,从而提高产量 D.避免生枝过多,出现落花落果,从而减低产量 参考答案: C 11. 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都可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其中仅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的变异是 A.染色体不分离或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 B. 非同源染色体某片段移接,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C.染色体复制时受诱变因素影响,导致基因突变 D.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 参考答案: D 12. 一般来说,动物细胞体外培养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①无毒的环境  ②无菌的环境 ③合成培养基需加血浆 ④温度与动物体温相近 ⑤需要02,不需要 C02  ⑥C02能调节培养液pH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⑥ 参考答案: D 13.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 B. 该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C. 蝗虫和老鼠在不同食物链中都属于同一营养级 D. 若老鼠全部死亡消失,对狼的影响比对猫头鹰显著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草→蝗虫→浣熊→狼,草→蝗虫→蟾蜍→浣熊→狼,草→鹿→狼,草→老鼠→猫头鹰,草→老鼠→猫头鹰. 食物链:各种生物之间的吃与被吃的一种联系;每条食物链的起点总是生产者,终点是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动物,即最高营养级. 解:A、食物链的起点是草,终点是不被其他营养级捕食的生物,则食物链5条;故A错误. B、食物网中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生物群落还应该包括分解者;故B错误. C、蝗虫和老鼠都位于第二营养级,属于初级消费者;故C正确. D、猫头鹰的食物来源只有老师,狼的食物来源有浣熊、鹿和老鼠,若老鼠全部死亡消失,对狼的影响比对猫头鹰小;故D错误. 故选C. 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14.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产生,主要作用是加速果实成熟 B. 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极性运输,导致向光生长 C. 萌发种子中赤霉素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 D. 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老 参考答案: B 【分析】 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 【详解】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合成部位是植物体各个部位,A正确;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分布不均有关,在茎尖单侧光可以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但单侧光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横向运输不属于极性运输,B错误;赤霉素能够打破种子的休眠,促进种子的萌发,而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抑制种子的萌发,促进叶片与果实的脱落。因此萌发种子中赤霉素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C正确;细胞分裂素能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老,诱导芽的形成和促进芽的生长,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的概念,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求学生熟记植物激素的种类和功能。 15. 下列关于基因、蛋白质与性状关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基因是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 B. 人类白化病症状是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来实现的 C. 人的线粒体肌病只能通过母亲遗传,子女均可能发病 D. 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表达出的蛋白质一定不同 参考答案: C 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而每个基因都携带着不同的遗传信息,A错误;人类白化病症状是基因通过控制酶(酪氨酸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错误;人的线粒体肌病是线粒体内的基因异常引起,而线粒体的基因只能通过母亲产生卵细胞遗传给子女,所以只要母亲有病,子女均发病,C正确;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可能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因为基因转录出的密码子具有简并性,D错误。 16. 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持续时间长 B.体液调节比神经调节作用范围广 C.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就是各种激素 D.参与体液调节的化学物质需要体液传送 参考答案: C 17. 我国古代的黄土高原森林覆盖率曾高达50%以上,现在到处是荒山秃岭,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变动与气候异常     B.生态环境不断变化     C.长期干旱造成森林破坏     D.几千年人们掠夺式的开发 参考答案: D 18. 用标记细菌的DNA分子,再将它们放人含的培养基中连续繁殖四代,a、b、c为三种DNA分子:a只含,b同时含和,c只含,则下图所示这三种DNA分子的比例正的是 参考答案: D 19. 某活动小组为了探究光合作用产物的运输路径,设计如下实验:将图1(a表示叶片,b表示茎、c表示果实、x表示某种气体)放入光合作用最适的温度和光照强度下培养,并随时记录a、b和c三处放射物含量的数值如图2。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根据实验要求应该用氧元素做放射性同位素实验研究 B.X中该元素转化为三碳糖分子的途径称为柠檬酸循环 C.t1时刻不是光合作用的结束点,S2的值表示种子的呼吸量 D.若适当提高温度,则图2中的S1和S2的值都将变小 参考答案: D 20. 下列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C A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B是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C是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D是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 21. 下列现象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范畴的是(   )                                             A通过肝脏可增加或减少血糖含量         B通过肺可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参考答案: D 22. 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试管 底物和试剂 实验条件 甲 1cm3的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 37℃水浴 乙 1cm3的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 70℃水浴 丙 1cm3的蛋白块+4mL胃蛋白酶溶液 0℃水浴     A. 该实验中pH属于无关变量,故三支试管的pH应相同且适宜 B. 检测该实验的结果可选用双缩脲试剂 C.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温度 D. 该实验的观测指标是相同时间内蛋白块的变化情况(或记录蛋白块消失所用的时间) 参考答案: B 【分析】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温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另外低温不会使酶变性失活,而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 【详解】A、三组实验中的不同条件是温度,所以温度是自变量,pH属于无关变量,三支试管的pH应相同且适宜,A正确; B、检测该实验的结果不可选用双缩脲试剂,因为酶的本质是蛋白质,反应前后是不变的,可以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B错误; C、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