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忻州市高城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山西省忻州市高城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 A.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 B. 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为了防止滩涂被破坏 C. 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D. 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恢复 参考答案: B A.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A正确; B.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即滩涂湿地生态系统,B错误; C.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C正确; D.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我调节能力逐渐恢复,D正确; 答案选B。 2. 图甲表示某地夏季一密闭大棚内一昼夜间CO2浓度的变化,而图乙表示棚内植株在b点时,消耗的CO2总量与消耗的O2总量之比(体积比),其中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B 【知识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 解析:图甲ab段和cd段分别表示在凌晨0时至6时和晚上18时至24时,植物呼吸大于光合;图甲中b点之后,大棚的CO2浓度开始下降,说明b点时棚内植株光合作用的强度等于呼吸作用的强度,即消耗的CO2总量与消耗的O2总量相等,其体积比为1∶1。B正确。 3. 植物细胞受损后通常会释放出酚氧化酶,使无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例如,切开的马铃薯放置一会儿后表面会变色,就是酚氧化酶引起酶促褐变造成的。请据资料分析回答: (1)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分别储存在细胞的不同结构中。能实现这样的分类存放是因为细胞内具有__________系统,酚氧化酶具有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酶能够___________。 (2)把含有酚氧化酶的提取液做如上表的处理,试管A、B对照,说明酚氧化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推测实验后,试管C中的颜色是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步骤②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生物膜系统    (2). 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3). 蛋白质    (4). 无色    (5). 强酸使酶失活    (6). 维持适宜的酸碱度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分析,实验的原理是无色的酚在酚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褐色物质;实验的自变量是酚氧化酶提取液的处理,因变量是实验后的颜色,其中A组是对照组;B组加入蛋白酶,酚氧化酶被水解失活,导致无色的酚不能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C组加入强酸后酚氧化酶失活,也不能使得无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 (1)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小的区室,如各种细胞器,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相互干扰,因此酚氧化酶与酚类底物分别储存在细胞的不同结构中,实现分类存放。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2)试管A、B对照,自变量为蛋白酶,A组不加蛋白酶,酶有活性,B组加蛋白酶,酶变性,故说明酚氧化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组强酸使酶失去活性,不能使无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因此试管C中的颜色为无色;步骤②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维持适宜的酸碱度。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酶的本质和作用机理,明确蛋白酶和强酸等条件都会使得酶丧失活性,导致其不能发挥催化作用。 4. 子代不同于亲代的性状,主要来自基因重组,下列图解中哪些过程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   A.①②④⑤          B.④⑤           C.③⑥           D.①②③④⑤⑥ 参考答案: A 5. 日本明蟹壳色有三种情况:灰白色、青色和花斑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基因A控制合成酶1,基因B控制合成酶2,基因b控制合成酶3。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无酶1活性,基因a纯合后,物质甲(尿酸盐类)在体内过多积累,导致成体会有50%死亡。甲物质积累表现为灰白色壳,丙物质积累表现为青色壳,丁物质积累表现为花斑色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色壳明蟹的基因型有4种 B.两只青色壳明蟹交配,后代成体只有灰白色明蟹和青色明蟹,且比例为1:6。亲本基因型组合为AaBB×AaBB。 C.基因型为AaBb的两只明蟹杂交,后代的成体表现及比例为青色、花斑色、灰白色=9:3:2 D.从上述实验可以看出,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射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参考答案: B 6. 基因型为Aa的玉米自花传粉,下图中可以表示自交系第n代的个体中纯合体的几率是(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 A 7. 下列有关兴奋在反射弧中传导过程中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反射活动进行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内环境Na+浓度增大则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后神经兴奋时Na+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D.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而发挥作用 参考答案: C 【考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因此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但在神经元之间以神经递质的形式传递. 【解答】解:A、反射弧中,刺激是来自神经细胞的一端,因此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若离体时,可以刺激神经纤维中间的一个点,产生的兴奋向两个方向传导,A错误; B、组织液中Na+浓度增大,则膜外阳离子浓度升高,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增大,B错误; C、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过程中,Na+通过被动运输即在Na+通道的协助下进入突触后膜内,C正确; D、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进入组织液而不进入血液,D错误. 故选:C.   8. 符合“有甲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植物细胞不一定有甲”,其中的甲可代表     A.细胞壁           B.高尔基体         C.叶绿体           D.中心体 参考答案: 答案:C 9. 小A同学的血常规检验报告显示血红蛋白含量偏低,这可能是因为她体内缺乏 A. Na+    B. Fe2+    C. Mg2+    D. Ca2+ 参考答案: B Fe2+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原料。若某人血红蛋白含量偏低,则可能是因为其体内缺乏Fe2+,B项正确,A、C、D三项均错误。 10.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 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 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 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参考答案: C 细胞膜的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A正确;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B正确;甘油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C错误;激素是信息分子,可与靶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的结合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D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细胞膜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11. 下列关于细胞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裂间期细胞没有生长现象     B.机体内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C.抑制DNA的复制,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 D.细胞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 参考答案: D 12. 进行动物的克隆繁殖的基本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的技术基础是核移植 B. 甲细胞可以是胚胎细胞也可以是体细胞,乙细胞是重组细胞 C. 子代动物与提供甲细胞的动物性状完全相同 D. 动物难以克隆是根本原因是分化的体细胞,其基因组成缺乏完整性 参考答案: B 13.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B.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C. 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D.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参考答案: A 14. 某线性DNA分子含有5000个碱基对(bp),先用限制酶a切割,再把得到的产物用限制酶b切割,得到的DNA片段大小如下表。限制酶a和b的识别序列和切割位点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该DNA分子中,a酶与b酶的识别序列分别有3个和2个 B.a酶与b酶切出的粘性末端不能相互连接 C.a酶与b酶切断的化学键相同 D.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该DNA分子进行反复切割、连接操作,   若干循环后,           序列会明显增多 参考答案: B 15. 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步骤为: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解释现象→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定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让F1测交,结果产生了两种性状的子代,比例接近1:1属于“检验推理” B.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解释现象” C. 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提出假说” D. F1高茎自交产生F2植株中高茎和矮茎比为787:277属于“发现问题” 参考答案: D 为了检验演绎推理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A正确;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B错误;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属于“提出假说”,C正确;F1高茎自交产生F2植株中高茎和矮茎比为787:277,属于“发现问题”,D正确。 【点睛】解决此类问题要熟练记忆并再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16. 下丘脑中每个神经细胞都能够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兴奋的产生与反射的完成           B.遗传信息的复制与表达     C.代谢中产生水和消耗水             D.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参考答案: C 17. 玉米体细胞中含有20个染色体,当姐妹染色单体为40个时,此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的     A.后期、末期、间期                 B.间期、前期、中期     C.间期、后期                       D.间期、末期. 参考答案: B 18. 右图是基因型为AaEeTt的某动物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初级性母细胞,该图示染色体行为的细胞占全部初级性母细胞的比例为20%。该生物产生的配子中AET占        A.5%           B.7.5%            C.10%            D.15% 参考答案: B 19. (08江苏卷)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参考答案: 答案:B 解析:淀粉、半乳糖、糖原都属于糖类,只含C、H、O。;脂肪酸、胆固醇、性激素属于脂质,脂肪酸含C、H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