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江苏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年高一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江苏教育学院附属中学2023年高一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量比为1∶2∶2时,该细胞处于 A.中期或后期     B.后期或末期      C.前期或后期     D.前期或中期 参考答案: D 略 2. 苏格兰牛的耳尖V形与非V形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以下是苏格兰牛的耳尖性状遗传的家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V形耳尖由隐性基因控制 B.由Ⅲ2的表现型可推定Ⅲ1为杂合子 C.Ⅲ3中的一个控制非V形耳尖的基因一定来自Ⅰ2 D.Ⅲ2与Ⅲ5生出V形耳尖子代的可能性为1/3 参考答案: B 3.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组成 B.不同功能的细胞,其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相同 C.组成的细胞膜的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D.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会产生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等物质 参考答案: B 4. 用甲基绿吡罗红染色剂对人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结果发现细胞核呈绿色,细胞质呈红色。下列解释中正确的是 A. 甲基绿、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相同 B. 细胞核由DNA构成,细胞质由RNA构成 C. 真核细胞中,DNA不存在于细胞质中,RNA不存在于细胞核中 D. 该实验的结果反映了DNA和RNA在真核细胞中的主要分布状态 参考答案: D 甲基绿、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A错误;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B错误;真核细胞中,DNA少量存在于细胞质中,RNA少量存在于细胞核中,C错误;该实验的结果反映了DNA和RNA在真核细胞中的主要分布状态,D正确。 5. 下列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   )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③⑤⑥        D.①④⑤⑥ 参考答案: C 6.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一细胞之后,欲换用高倍显微镜进一步观察,下列操作步骤中不正确的是 (    ) A.将要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的中央 B.将小光圈调整为大光圈 C.转动转换器,将高倍物镜正对通光孔 D.先使用粗准焦螺旋,后使用细准焦螺旋将物像调至清晰 参考答案: D 7. 下列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 A.植物根部吸收水分 B.植物根部吸收无机盐 C.消化酶从细胞排出 D.叶肉细胞吸收二氧化碳 参考答案: B. 【考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 【分析】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 名 称 运输方向 载体 能量 实  例 自由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不需 不需 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 协助扩散 高浓度→低浓度 需要 不需 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主动运输 低浓度→高浓度 需要 需要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 【解答】解:A、水分子进入根毛细胞属于自由扩散,A错误; B、无机盐离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因此植物根部吸收无机盐属于主动运输,B正确; C、消化酶从细胞排出属于胞吐,C错误; D、叶肉细胞吸收二氧化碳属于自由扩散,D错误. 8. 下列有关糖类生理作用的概括中,错误的是(  )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B.单糖、麦芽糖、乳糖都属于还原糖,可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C.糖类还能与蛋白质等结合形成复杂化合物,参与细胞间物质运输等生命活动 D.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成分 参考答案: B. A、核糖是RNA的组成成分,脱氧核糖是DNA的组成成分,A正确; B、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B错误; C、糖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糖蛋白,接受信息分子传来的信息后,可以引起膜透性的改变从而参与细胞间物质运输,C正确; D、纤维素是植物中的多糖,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D正确. 9. 人体细胞内水的存在形式是 A.结合水和游离水                   B.自由水和结晶水 C.自由水和蒸发水                   D.结合水和自由水 参考答案: D 10. 某种遗传病总是由父亲传给女儿,再由女儿传给外孙(外孙女),那么这种遗传病是(  ) A.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C.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D.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 参考答案: D 解析:选D。由题意知,该遗传病与性别有关,是一种伴性遗传病。但不可能是伴Y遗传,因为女性也有患者,故应为伴X遗传病。若为伴X隐性遗传,则其女儿不一定患病(可能为携带者),因此这种遗传病是伴X显性遗传。 11. 细胞在有丝分裂的前期染色体数为N,核内DNA含量为Q,则该细胞分裂后每个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核内DNA含量分别是(  ) A.N和Q      B.N/2和Q/2     C.N和Q/2    D.N/2和Q 参考答案: C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有两次变化,第一次在有丝分裂的后期,随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由前期的N变为后期的2N;第二次变化在末期,随细胞均分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每个细胞内的染色体数减半,由2N变为N。核内DNA数目也有两次变化,第一次在分裂间期,由于DNA复制导致核DNA加倍为Q;第二次变化在末期,随染色体平分到两个子细胞内,导致细胞内核DNA数由Q变为Q/2,所以选C,A、B、D错误。 12. .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肽键总数是(    ) A.21         B.19        C.17        D.18 参考答案: C 13. 下列哪组试剂在使用过程中,必需经过加热 A.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过程中 B.苏丹III和苏丹IV染液在鉴定动物组织中的脂肪时 C.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 D.碘化钾溶液鉴定淀粉时 参考答案: A 14. 人的下列各组细胞中,可能有2条Y染色体的是(  ) A.正常的精子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C.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受精卵    D.减II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参考答案: D 15. 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某校的生物兴趣小组成员相约去公园玩。公园里,空气新鲜,草色青翠,绿柳垂帘,大家的耳边萦绕着树枝上黄鹂悦耳的欢笑声,眼眸中倒映着碧空里燕子的翩翩舞姿。最惹眼的是一大片粉红的桃花林,灿烂得如云蒸霞蔚一般,大家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些桃树都是一个品种的。微风拂来,总有弱不禁风的桃花飘零而下,大家纷纷捡来完整的花朵,准备带回去做成标本。读完本段文字,请选出分别符合生态系统、种群、个体、器官的一组是(     ) A. 公园  桃花林    一只黄鹂  绿柳 B. 公园  各种青草   一只黄鹂  一朵桃花 C. 公园  桃花林    一只燕子  绿柳 D. 公园  一群黄鹂   一只燕子  一朵桃花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A者(细菌和真菌)。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个群体。例如,一片树林中的全部猕猴是一个种群,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也是一个种群.现代生物学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种群中的个体并不是机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可以彼此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相对于集体、群体、整体而言,指单个的人,生物或其他不可再分的实体。植物的器官包括营养器官——根、茎、叶,生殖器官——花、果实和种子。因此本题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种群、个体和器官的范围,学生要重点区分生态系统和种群两个概念。 16. 下列生物中,代谢类型属于自养需氧型的是                                   A.人       B.蛔虫       C.乳酸菌      D.绿色植物 参考答案: D 17. 当生物体新陈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时,生物体内 A.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与此无关    B.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升高 C.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会降低      D.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不变 参考答案: C 18. 某同学对格里菲思的实验进行了改良,将R型菌、S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加热杀死的S型菌和R型菌的混合物分别接种到甲、乙、丙、丁四组相同的培养基上,在适宜无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一段时间后,菌落的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若培养前在甲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得到的菌落类型与丁不同 B. 甲、乙两组作为丁组的对照组,丙组培养基无菌落产生,可以不必设置 C. 丁组的实验结果说明了R型菌发生转化的物质是S型菌的DNA D. 该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培养基的成分、培养条件、以及培养时间等 参考答案: D 培养前在甲组培养基中加入S型菌的DNA,可使部分R型菌发生转化,得到的菌落类型与丁相同,A项错误;丙组作为丁组的对照组,排除加热杀死的S型菌复活的可能,B项错误;丁组的实验结果只能说明加热杀死的S型菌可以使R型菌发生转化,不能说明R型菌发生转化的物质是S型菌的DNA,C项错误;该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有培养基的成分、培养条件、以及培养时间等,D项错误。 19. 如图表示某种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某反应物的量和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据图可获得的信息是      (    ) A.若a、b、c表示温度,则一定是a>b>c B.若a、b、c表示酶的浓度,则a>b>c C.若a、b、c表示底物的浓度,则a>b>c D.若a、b、c表示pH,则一定是a>b>c 参考答案: B 20.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能的吸收发生在叶绿体的(  ) A.内膜上 B.基质中 C.类囊体膜上 D.各部位上 参考答案: C 【考点】3H: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 【分析】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由外膜、内膜、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构成.类囊体薄膜上分布有色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是进行光反应的场所,叶绿体基质是暗反应的场所. 【解答】解:此题考查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光合作用的两个阶段分别发生在叶绿体的不同部位.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吸收光能,而色素只分布于叶绿体的基粒片层薄膜上.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记住叶绿体的结构和相关反应的场所就可解题了,难度一般.  21.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A.斑马在草原上成群活动   B.每毫升河水中有9个大肠杆菌 C.稗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 参考答案: B 22. 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产生差异 B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C细胞分化仅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 D所有体细胞都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参考答案: B 23. 决定脱氧核苷酸种类的是(   ) A.磷酸         B.腺嘌呤           C.脱氧核糖            D.含氮碱基 参考答案: D 略 24. 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