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娄底市胜利乡胜利中学高二数学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湖南省娄底市胜利乡胜利中学高二数学理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设随机变量服从分布B(n,p),且E=1.6,D=1.28则(  ) A  n=8,p=0.2     B n=4,p=0.4       C  n=5,p=0.32      D  n=7,p=0.45 参考答案: D 略 2. 在一次马拉松比赛中,30名运动员的成绩(单位:分钟)的茎叶图如图所示.若将运动员按成绩由好到差编号为1﹣30号,再用系统抽样方法从中抽取6人,则其中成绩在区间[130,151]上的运动员人数是(  )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 C 【考点】茎叶图. 【专题】对应思想;定义法;概率与统计. 【分析】根据系统抽样方法的特征,将运动员按成绩由好到差分成6组,得出成绩在区间[130,151]内的组数,即可得出对应的人数. 【解答】解:将运动员按成绩由好到差分成6组,则 第1组为(130,130,133,134,135),第2组为(136,136,138,138,138), 第3组为(141,141,141,142,142),第4组为(142,143,143,144,144), 第5组为(145,145,145,150,151),第6组为(152,152,153,153,153), 故成绩在区间[130,151]内的恰有5组,故有5人.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茎叶图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系统抽样方法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 3. 设函数,则使得成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参考答案: A 【分析】 由已知可得:是偶函数,当时,在为增函数,利用的单调性及奇偶性将转化成:,解得:,问题得解. 【详解】因为 所以是偶函数. 当时, 又在为增函数,在为减函数 所以在为增函数 所以等价于, 解得: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单调性及奇偶性的应用,还考查了转化思想及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属于中档题。 4. 等差数列中,a1>0,d≠0,S3=S11,则Sn中的最大值是        (     )      A.S7                   B.S7或S8          C.S14              D.S8 参考答案: A 5. 设向量=(1,2),=(m,m+1),∥,则实数m的值为(  ) A.1 B.﹣1 C.﹣ D.﹣3 参考答案: A 【考点】9K:平面向量共线(平行)的坐标表示. 【分析】利用向量平行的性质求解. 【解答】解:∵ =(1,2),=(m,m+1),∥, ∴, 解得m=1. 故选:A. 6.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F,准线为.若与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分别交于点A和点B,且(O为原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B. C. 2 D. 参考答案: D 【分析】 只需把用表示出来,即可根据双曲线离心率的定义求得离心率。 【详解】抛物线的准线的方程为, 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则有 ∴,,,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和双曲线的性质以及离心率的求解,解题关键是求出AB的长度。 7. 设A(3,3,1),B(1,0,5),C(0,1,0),AB的中点M,则          (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8. 设,是两条不同的直线,是一个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参考答案: B 9. 已知在数轴上0和3之间任取一实数x,则使“x2﹣2x<0”的概率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 C 【考点】CF:几何概型. 【分析】首先求出满足条件的区间,利用区间长度的比求概率. 【解答】解:在数轴上0和3之间任取一实数x,对应区间长度为3,使“x2﹣2x<0”成立的x范围为(0,2),区间长度为2,由几何概型的公式得到所求概率为;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几何概型的概率求法;求出事件对应区间长度,利用长度比求概率是关键. 10. 已知⊙和⊙的半径分别为,命题p:若两圆相离,则; 命题q:若两圆相交,则;则                           ( ) A.是真命题 B.是假命题 C.是真命题  D.是真命题 参考答案: D 略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 11. 已知A(x, 5-x, 2x-1)、B(1,x+2,2-x),当|AB|取最小值时x的值为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 若,是第三象限的角,则=             。 参考答案: 13. 给出以下命题:⑴若,则f(x)>0;        ⑵; ⑶已知,且F(x)是以T为周期的函数,则; (4)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__         个 参考答案:   3个 略 14. 以下三个关于圆锥曲线的命题中: ①设A、B为两个定点,K为非零常数,若|PA|﹣|PB|=K,则动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 ②方程2x2﹣5x+2=0的两根可分别作为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 ③双曲线﹣=1与椭圆+y2=1有相同的焦点. ④已知抛物线y2=2px,以过焦点的一条弦AB为直径作圆,则此圆与准线相切 其中真命题为  (写出所以真命题的序号) 参考答案: ②③④ 【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分析】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判断①的真假;解方程求出方程的两根,根据椭圆和双曲线的简单性质,可判断②的真假;根据已知中双曲线和椭圆的标准方程,求出它们的焦点坐标,可判断③的真假;设P为AB中点,A、B、P在准线l上射影分别为M、N、Q,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可知AP+BP=AM+BN,从而 PQ=AB,所以以AB为直径作圆则此圆与准线l相切. 【解答】解:A、B为两个定点,K为非零常数,若|PA|﹣|PB|=K,当K=|AB|时,动点P的轨迹是两条射线,故①错误; 方程2x2﹣5x+2=0的两根为和2,可分别作为椭圆和双曲线的离心率,故②正确; 双曲线﹣=1的焦点坐标为(±,0),椭圆﹣y2=1的焦点坐标为(±,0),故③正确; 设AB为过抛物线焦点F的弦,P为AB中点,A、B、P在准线l上射影分别为M、N、Q, ∵AP+BP=AM+BN ∴PQ=AB, ∴以AB为直径作圆则此圆与准线l相切,故④正确 故正确的命题有:②③④ 故答案为:②③④ 【点评】本题④以抛物线为载体,考查抛物线过焦点弦的性质,关键是正确运用抛物线的定义,合理转化,综合性强. 15. 直线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点P在抛物线上,则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分析】 通过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知当点P到直线AB的距离最小时面积最小,求出与直线2x﹣y﹣2=0平行且为抛物线的切线的直线方程,进而利用两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及面积公式计算即得结论. 【详解】依题意,A(﹣2,0),B(0,﹣2), 设与直线x+y+2=0平行且与抛物线相切的直线l方程为:x+y+t=0, 联立直线l与抛物线方程,消去y得:y2+4y+4t=0, 则△=16﹣16t=0,即t=1, ∵直线x+y+2=0与直线l之间的距离d, ∴Smin|AB|d1. 故答案为:1. 【点睛】本题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数形结合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属于中档题. 16. 球面上有十个圆,这十个圆可将球面至少分成        个区域,至多分成       个区域。 参考答案: 11,92 17. 若x,y满足,则目标函数z=x+2y的最大值为     . 参考答案: 3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 【分析】作出不等式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线性规划的知识,通过平移即可求z的最大值. 【解答】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 由z=x+2y得y=﹣x+z, 平移直线y=﹣x+z, 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x+z经过点B时,直线y=﹣x+z的截距最大, 此时z最大. 由,解得,即B(1,1), 代入目标函数z=x+2y得z=2×1+1=3 故答案为:3.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8. (本小题满分12分)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且方程x2-anx-an=0有一根为Sn-1,n=1,2,3,…. (Ⅰ)求a1,a2; (Ⅱ)猜想数列{Sn}的通项公式,并给出严格的证明. 参考答案: (1)当n=1时,x2-a1x-a1=0有一根为S1-1=a1-1, 于是(a1-1)2-a1(a1-1)-a1=0,解得a1=. 当n=2时,x2-a2x-a2=0有一根为S2-1=a2-, 19. 已知函数. (Ⅰ)求函数的图象在处的切线方程; (Ⅱ)若过点(0,0)的直线l与函数图象相切,求l的方程. 参考答案: (1)(2) 【试题分析】(1)对函数解析式求导,再运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切线的斜率,然后运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求解;(2)先设切点坐标,再对函数求导,借助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切线的斜率,然后运用直线的点斜式方程求由l过点,∴, ∴,∴,∴,求出方程为: 解:(1), 时,, ∴这个图象在处的切线方程为. (2)设与这个图象的切点为,方程为 , 由过点, ∴, ∴,∴,∴, ∴方程为. 20. (本小题满分12分)设命题:,命题:; 如果“或”为真,“且”为假,求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21. 如图,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垂直于底面,底面边长和侧棱长均为2,D,D1分别是BC,B1C1的中点. (1)求证:AD⊥C1D; (2)求证:平面ADC1∥平面A1D1B. 参考答案: 见解析 【考点】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专题】数形结合;综合法;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 【分析】(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 (2)根据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 【解答】(1)证明:∵底面边长均为2,D是BC中点,∴AD⊥BC﹣﹣﹣﹣﹣﹣﹣﹣﹣﹣﹣﹣﹣﹣﹣﹣﹣ ∵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垂直于底面,AD?平面ABC, ∴AD⊥BB1﹣﹣﹣﹣﹣﹣﹣﹣﹣﹣﹣﹣﹣﹣﹣ ∵BC?平面B1BCC1,BB1?平面B1BCC1,BC∩BB1=B, ∴AD⊥平面B1BCC1,﹣﹣﹣﹣﹣﹣﹣﹣﹣﹣﹣﹣﹣﹣ ∵DC1?面B1BCC1, ∴AD⊥DC1﹣﹣﹣﹣﹣﹣﹣﹣﹣﹣﹣ (2)证明:连结A1C交于AC1O,连结DO,如图示: ∵O是正方形ACC1A1对角线的交点 ∴O为A1C中点 ∵D是BC的中点 ∴OD∥A1B,且OD?平面ADC1,A1B?平面ADC1﹣﹣﹣﹣﹣﹣﹣﹣﹣﹣﹣﹣﹣﹣ ∴A1B∥平面ADC1﹣﹣﹣﹣﹣﹣﹣﹣﹣﹣﹣﹣﹣﹣﹣﹣﹣﹣﹣ ∵D,D1分别是BC,B1C1的中点, ∴AA1∥DD1,AA1=DD1, ∴四边形AA1D1D是平行四边形 ∴AD∥A1D1﹣﹣﹣﹣﹣ ∵A1D1?平面ADB1,AD?平面ADB1, ∴A1D1∥平面ADB1﹣﹣﹣﹣﹣﹣﹣﹣﹣ ∵A1D1∩A1B=A1, ∴平面ADC1∥平面A1D1B﹣﹣﹣﹣﹣﹣﹣﹣﹣﹣﹣﹣﹣﹣﹣﹣﹣ 【点评】本题考查了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以及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