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九十一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市第九十一中学高一化学测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如图为番茄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会变小       B、铜电极附近会出现蓝色 C、电子由铜通过导线流向锌           D、锌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参考答案: A 略 2. 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KI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3+→Fe2+,MnO4-→Mn2+,Cl2→Cl-,HNO3→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粒子氧化足量的KI,得到I2最多的是     A. Fe3+    B. MnO4-    C. Cl2    D. HNO3 参考答案: B 略 3. 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变蓝的是(    ) A、碘水    B、溴水    C、氯水    D、溴化钾溶液 参考答案: D 略 4. 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MgSO4 = Mg+2 + SO42-          B、Ba(OH)2 = Ba2+ + OH-     C、Al2(SO4)3 = 2Al3+ + 3SO42-       D、KClO3 == K+ + Cl-- + 3O2— 参考答案: C 略 5. 把aL含硫酸铵和硝酸铵的混合液分成2等份,一份需用bmol烧碱刚好把氨气全部赶出,另一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时,消耗c mol氯化钡,由此可知原溶液中NO3-离子的物质量浓度为(单位:mol·L-1) A、(b-2c)/a        B、(2b-2c)/a       C、(2b-c)/a        D、(2b-4c)/a 参考答案: D 略 6. 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 NA B. 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 C. 通常状况下,N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 5.6gFe参加化学反应时一定转移0.2 NA个电子 参考答案: B A、标准状况下水是液态,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A错误;B、常温常压下,1.06gNa2CO3的物质的量是1.06g÷106g/mol=0.01mol,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NA,B正确;C、NA个CO2分子的物质的量是1mol,通常状况下占有的体积不是22.4L,C错误;D、5.6gFe的物质的量是5.6g÷56g/mol=0.1mol,参加化学反应时不一定转移0.2NA个电子,例如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时转移0.3mol电子,D错误,答案选B。 点睛:选项A和C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相关计算时必需考虑气体摩尔体积的适用范围、条件等,即气体摩尔体积只能适用于气体(包括混合气体),另外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影响,不是固定不变的,在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才是22.4L/mol。 7. 如下图所示,△H1=-393.5 kJ?mol-1,△H2=-395.4 kJ?mol-1,下列说法或表示式正确的是( ) A. C(s、石墨)==C(s、金刚石)△H= +1.9kJ?mol-1 B.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 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 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小1.9 kJ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由图得:①C(S,石墨)+O2(g)=CO2(g)△H=-393.5kJ?mol-1 ②C(S,金刚石)+O2(g)=CO2(g)△H=-395.4kJ?mol-1, 利用盖斯定律将①-②可得: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则A、因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A正确;B、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学变化,B错误;C、金刚石能量大于石墨的总能量,物质的量能量越大越不稳定,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C错误; D、依据热化学方程式 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1 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 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于1.9 kJ,D错误;选A。 8. 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与50mL 1mol/LAlCl3溶液中Cl-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是 A.150mL 3mol/LKCl溶液                   B.75mL 0.5mol/LMgCl2溶液 C.100mL1mol/LNaCl溶液                   D.25mL 2mol/LAlCl3溶液 参考答案: A 略 9. 在下列各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Na+、K+、SO42-、CO32- B、含有HNO3的溶液中:K+、NH4+、Cl-、SO32- C、某无色溶液中:H+、Fe2+、MnO4-、NO3- D、强酸性溶液中:Na+、K+、CH3COO-、AlO2- 参考答案: A 略 10. 下列变化需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的是(   ) A. NaOH → Na2CO3    B. H2 →H+ C. Cl2 →Cl-    D. Fe3+→Fe2+ 参考答案: B 【分析】 根据选项中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升高的变化可知,选项中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则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来实现氧化还原反应。 【详解】A.NaOH→Na2CO3中钠、氧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发生变化,所以该反应不需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H2 →H+中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来实现,如氯气、氧气等,故B正确; C.Cl2 →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需要加入合适的还原剂来实现,如铁单质等,故C错误; D.Fe3+→Fe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需要加入合适的还原剂来实现,如铁、铜单质等,故D错误。 故选B。 11.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分子数为NA B.分子总数为NA的N2、CO混合气体体积约为22.4L,质量为28g C.常温常压下,1.6g CH4含原子数为0.5NA D.标准状况下,44.8 L NO与22.4LO2混合后气体中分子总数为3NA 参考答案: C 1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周期表里,主族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总数 B.在周期表里,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C.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D.元素的原子序数越大,其原子半径也越大 参考答案: B 略 13. 某溶液中加入铝粉,有H2放出,在该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K+、Mg2+、Cl-、SO42- B.Na+、NH4+、SO42-、HCO3- C.Na+、K+、SO42-、Cl-                        D.K+、Na+、NO3-、CO32- 参考答案: C 解析:该溶液可能为酸性溶液,也可能为强碱性溶液。A项,Mg2+不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B项,NH4+不能在强碱性溶液中大量存在,HCO3-在酸性溶液、强碱性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存在;D项,CO32-在酸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存在。 14. 下列关于电解池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池中的闭合回路仅是由电子的定向运动形成的 B.金属导线中,电子从电源的负极流向电解池的阳极,从电解池的阴极流向电源的正极 C.在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阴极运动,阳离子向阳极运动 D.相同时间内,阳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的电子与阴离子在阳极上失去的电子数相等 参考答案: D 略 15. 已知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对这个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的能量一定低于M的,Y的能量一定低于N的 B.因为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一定要加热反应才能进行 C.破坏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小于形成生成物中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D.X和Y的总能量一定低于M和N的总能量 参考答案: D 【考点】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分析】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则X、Y的总能量小于M、N的总能量,吸热反应的反应条件不一定需要加热,且该反应中断裂化学键吸收的热量大于生成键释放的能量. 【解答】解:A.由吸热反应,则X、Y的总能量小于M、N的总能量,但无法确定X与M、Y与N的能量高低,故A错误;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关,该反应可能需要加热,也可能不需要加热,故B错误; 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则断裂化学键吸收的热量大于生成键释放的能量,故C错误; D.反应X+Y=M+N为吸热反应,则X、Y的总能量小于M、N的总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某种胃药的止酸剂为碳酸钙,测定每片中碳酸钙含量的方法有以下几步操作(设药片中的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或氢氧化钠反应):    ①配制0.100 mol·L-1稀盐酸和0.100mol·L-1NaOH溶液    ②取一粒药片(0.100g)研碎后加入20.0mL蒸馏水    ③加入25.0 mL 0.100 mol·L-1稀盐酸,搅拌,充分反应。 ④ 用0.100 mol·L-1NaOH溶液中和剩余的盐酸,用去体积为V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0.100mol·L-1NaOH溶液需要的主要仪器有   ▲  ,  (2) 测定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3) 若某次实验需重复测定四次。实验室现有50mL、100mL、250mL、500mL四种规格 的容量瓶,则配制盐酸应选用的容量瓶规格最好为   ▲  , (4) 为了增加实验的精确性,某同学四次测定的V数据如下: 测定次序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VmL 15.40 12.90 13.10 13.00 请根据这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则药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 参考答案: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5 g火箭燃料二甲基肼[(CH3)2N2H2]完全燃烧时放热50 kJ。求充分燃烧0.5 mol二甲基肼放出多少千焦热量? 参考答案: 1 000 kJ 18. 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Fe2O3(s)+3CO(g)=2Fe(s)+3CO2(g)        △H= ―24.8kJ/mol    3Fe2O3(s)+ CO(g)==2Fe3O4(s)+ CO2(g)    △H= ―47.2kJ/mol Fe3O4(s)+CO(g)==3FeO(s)+CO2(g)       △H= +640.5kJ/mol 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略 19. 已知2H2(g)+O2(g)→2H2O(g) ΔH= -484KJ/mol;2H2(g)+O2(g)→2H2O(g) ΔH= -572KJ/mol 若在标准状况下,将H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点燃爆炸后,再恢复到标准状况下,气体总体积减少33.6升,计算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是多少?(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