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益华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举报
资源描述
陕西省西安市益华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右图为寒冷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激素增加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 B.图中M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过程属于体液调节 C.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还包括下丘脑细胞和垂体细胞 D.炎热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起正反馈调节 参考答案: D 2. (11分)醋酸菌是食品工业中常用的微生物,不仅可用于生产醋酸,某些类型还可用于生产细菌纤维素。回答下列问题: (1)醋酸菌在缺少糖源的情况下,可将乙醇氧化为______,进而生成醋酸。进行醋酸发酵时,为了维持醋酸发酵培养液pH的相对稳定,可向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 (2)筛选接种时,为了避免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________附近进行;某同学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一个培养皿中某部位的菌落分布呈沟槽状,与其他部位的菌落分布有明显差异,其原因最可能是划线时该部位_______。 (3)鉴定菌种的依据通常包括菌落的形状、大小_________等菌落特征。将鉴定的菌种进行临时保存时,可在低温下使用试管斜面保存,但该方法除保存时间短外,菌种还易_________;若需较长时间保存菌种,可用的方法是________。 (4)利用筛选出的优质菌种进行生产时.研究人员测得培养过程中的细菌纤维素产量、培养液中的残糖量和残氮量如右图所示。图中代表培养液中残氯量的是___曲线。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乙醛 缓冲物质 (2)酒精灯火焰  培养基表面被划破 (3)隆起程度和颜色 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甘油管藏 (4)B(2分) 该细菌合成纤维素需要大量糖源(2分) 【知识点】微生物的类型、营养和代谢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 解析:(1)果醋制作的原理,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细菌,当氧气和糖原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糖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原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在将乙醛变为醋酸。为了维持醋酸发酵培养液pH的相对稳定,可向培养液中加入缓冲物质. (2)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为了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由接种环以菌操作沾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无菌平板表面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续划线,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如果划线适宜的话,微生物能一一分散,经培养后,可在平板表面得到单菌落。 (3)菌落形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光泽、质地、颜色和透明程度等。每一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固定的菌落特征。不同种或同种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菌落特征是不同的。这些特征对菌种识别、鉴定有一定意义。菌种还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若需较长时间保存菌种,可用的方法是甘油管藏。 (4)与B曲线相比,A曲线下降更快的主要原因是该细菌合成纤维素需要大量糖源。 3. 关于染色体和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B.染色体是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的 C.减数分裂时非等位基因都会自由组合            D.姐妹染色单体上的等位基因都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参考答案: A 4. 右图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中A、B两点的催化效率是相等的,以下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酶处于t1温度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长 B.酶处于t1温度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短 C.处于t2温度时,酶可能开始发生蛋白质变性 D.处于t1温度时,酶分子结构可能比处于t2温度时稳定 参考答案: B 5. 下图表示新鲜菠菜叶中四种色素的相对含量及在滤纸条上的分离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为叶绿素a,蓝绿色     B.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丁的溶解度最大     C.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D.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 参考答案: C 6.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母虎和雄狮交配产下了“狮虎兽”,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物种间都存在生殖隔离现象 B.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与灰色桦尺蠖发生了进化,表现为共同进化 C.基因型为Dd的高茎豌豆逐代自交的过程中,纯种高茎的基因型频率在增加,表明豌豆正在进化 D.被巨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的Abart松鼠,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互不影响,而种群内的基因频率改变在世代间具有连续性 参考答案: 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难度适中。 物种是指在自然条件下,能够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狮虎兽”在自然条件下不能产生后代,不是一个物种,A错误。共同进化是指在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故B错误。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而非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C错误。被巨大河流分隔成两个种群的Abart松鼠,两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互不影响,而种群内的基因频率改变可以通过遗传传递给后代,从而保持世代间的连续性;D正确。 【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B。学生主要是对于“共同进化”的含义不清。 7. 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过程   B.有氧呼吸过程中生成的[H]可在线粒体内氧化生成水   C.某些微生物可利用氧化无机物产生的能量合成有机物   D.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可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 参考答案: A 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完全相同的,都产生少量的ATP和[H],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指在线粒体内膜上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与氧气氧化生成水,故A项错误、B项正确;硝化细菌可利用氧化环境中氨气产生的能量合成糖类等有机物,故C项正确;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水的光解产生的[H]在暗反应阶段叶绿体基质中作为还原剂还原C3化合物,故D项正确 8.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内一项重要的生命活动。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周期图,请据图分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应为32lEFGH B.D过程叫做细胞分化,在胚胎发育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C.C过程中多倍体体细胞的出现,必须要经过秋水仙素的处理,且处理时期应为E时期 D.细胞周期中,一个细胞中具有形态和数目完全相同的两套染色体的是G时期 参考答案: C 9. 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多种酶,有利于各种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 B.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脱氧核糖核酸等大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精子的寿命较卵细胞短,体现了动物细胞全能性有一定的限制 参考答案: A 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脱氧核糖核酸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精子的寿命短,是因为缺少细胞质。 10. 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                     B.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 C.tRNA的反密码子携带了氨基酸序列的遗传信息  D.核糖体可在mRNA上移动 参考答案: C 11.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下列说法与之不相符合的是           A.在捕食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基本相同 B.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之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C.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中循环往返 D.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是通过信息传递实现的 参考答案: A 略 12. 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一种细菌毒素蛋白,它能阻遏乙酰胆碱释放,从而起到麻痹肌肉的作用。美容医疗中通过注射适量的肉毒杆菌以达到除皱效果。肉毒杆菌毒素除皱的机理最可能是 A.抑制核糖体合成乙酰胆碱 B.抑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   C.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阻遏与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被清除   D.与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特异性结合,阻止肌肉收缩 参考答案: B 13. 处于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染色体数为a,染色单体数为b,DNA分子数为c,其数量关系可用右图表示,则此时细胞内发生    A.中心体移向两极         B.着丝点分裂       C.细胞膜向内凹陷         D.DNA分子刚开始进行复制 参考答案: A 14. 07苏、锡、常、镇四市联考)轻松愉悦的精神状态会促进T细胞的分化,并引起抗体生成能力升高。说明健康的心态能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能力分别   A.提高、降低       B.降低、提高       C.提高、提高       D.降低、降低 参考答案: C 15. 下列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②能进行需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含线粒体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进行需氧呼吸;③人的一生中,细胞分化的高峰期在青春期;④蛙红细胞、人脑细胞、洋葱根尖细胞三者并不都具有细胞周期,但这些细胞内的化学成分都在不断地更新 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C 16. 如图示某植物群落的一部分(各种符号代表不同的物种),现需计算样方地的辛普森指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应随机选择样方地 B.要记录的物种数有5种 C.需统计样方内植物总数 D.辛普森指数可表示物种丰富度 参考答案: BD 【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分析】物种多样性大小用辛普森指数来反映,辛普森指数越大代表物种多样性程度越高. 计算公式如下: D:辛普森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 N:所有物种的个体总数 ni:第i个物种的个体数 s:物种数目(种数) 【解答】解:A、计算样方地的辛普森指数需要使用样方法,选取样方时应随机取样,A正确; B、选取的样方中只有4种物种,B错误; C、根据计算公式可知,需统计样方内植物总数,C正确; D、由辛普森指数可判断物种的多样性,但不能判断物种的丰富度,D错误. 故选:BD.     17. 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的是   A.中性粒细胞对病原体的吞噬    B.血浆蛋白对病原体的破坏   C.皮肤油脂对细菌的抑制作用    D.抗体对毒素的中和作用 参考答案: C 18. 沙丘逐渐演变成树林的过程中 A.发生了次生演替                   B.气温是影响演替方向的主要环境因素 C.该地区年降雨量较丰富             D.群落中所有种群数量都呈S型增长 参考答案: C 19. 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可用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蒸馏水来鉴定葡萄糖和尿液中的蛋白质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Ⅲ染液来鉴定 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参考答案: D 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版权所有 分析:相关鉴定的知识点: 1、鉴定还原糖需要使用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产生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需要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立即使用; 2、蛋白质使用双缩脲试剂鉴定,产生紫色反应,双缩脲试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金锄头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